世界发展到今天,我门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一个高科技发展的时代,面对未来,我们应该拥有良好的心态。用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世界观指导工作,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做到了解变化,预见变化,接受变化,创造变化,正所谓知变、应变、求变。
用“多解”思维方式,解决问题,使知变、应变、求变成为实践中的本能。变化关乎生存,关乎发展,不存在没有生存的发展,也不存在没有发展的生存,对于企业来讲,市场瞬息万变,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从业人员普遍出现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症状”,甚至出现“一夜暴富”的心态,生存压力加大,更有些人患上失眠症、抑郁症,垃圾食品、快餐式文化产品盛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应变是内心一种痛彻的感伤,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变化的洪流旋涡中,突破重围,解决多重问题用一个答案、一种方法就显得力不从心,更应该从变换思维的角度,多层次思考,灵活,变通,思维方式对了,一切就会慢慢转好起来。
用行之有效的激励,来激发创新思维。“创新度”已成为衡量企业投资价值的最佳晴雨表。创新是转型的源动力,创新是对到了瓶颈的东西进行改良,让它适应甚至超越现在的标准,创新才能持久发展。好的激励就是好的制度,好的制度就是好的理念,就是价值观的体现,海尔砸冰箱是基于不合格品要坚决销毁的理念,所以员工是含泪做的,制度的合理建立有效执行,是理念、信念、操守沉淀的过程,所以要不轻易下发一个不能持续有效执行的制度,杜绝制度浪费现象。
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创新是没有终点的旅行,知变之道,是一个感知的过程,又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实践中抽象自己的认识,在实践中检验他人的理论,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论,在实践中磨练解决问题的本领,增长解决问题的才干。创造性的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原始要求,最高境界。我们不要那些思想和行动听起来动听,做起来好看,但不管用的东西,那不算创新,只能算作秀,正确的创新观应该是创新成为解决问题的手段,不正确的创新观只是“创新”成为解决个人问题的手段。企业创新的“门槛”越低越好,日本企业的质量控制活动开展的好,是因为跟中国人学的“合理化建议”,而我们在运用过程中,逐渐走了样……
拆除陈陋思想的围墙,挣脱守旧思想的藩篱,激发创新思维。大匠无弃材,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伟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不拒绝做事情,并善于做小事情。所以要做一位实干之人,比职位重要的是经历,在做事中方能学会做事,比能力重要的是习惯,习惯是文化的最高形态,好的习惯方能成就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