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在《青灯》里写道:“等过断壁残垣,苍松古柏,我们眺望远方,生命
的悲欢离合远在重重艰险之外,而直面艰险是一种青春的姿态。”涓涓溪流正是穿过了千山万壑的险阻,才润泽出路悠悠水韵。
人生当如这溪流一样, 在不断克服艰难险阻中朝胜利的终点前行。虽荆棘缠腿,步履维艰,但因克服困难获得成功而乐此不疲;虽遗世独立,衣衫褴褛,但因战胜挫折赢得胜利而矢志不渝。
伏尔泰说:“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惟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处在混沌当下,许多所谓的“知名学者”埋首池安宁,歆享安然,平静度日。
唯独侯仁之,面对着荒漠化日益侵蚀绿洲的严酷形势,毅然背起行囊,踽踽独行于苍凉荒寂的沙漠。周身是罡风猎猎,一个人却浩浩荡荡。他置世俗对他的嗤鼻嘲讽于不顾,突破日传统旧观念的束缚禁锢,迎面刮骨的寒风,直面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勤劳的双手挖掘沙漠知识的“脉络”。
“必须克服沙漠考察中的困难,跳出旧书摊。”克服困难,一往无前的勇气,使他在对沙漠的研究方面屡有建树;挑战挫折,愈挫愈勇的志气,让他在山高日远苍茫辽阔的大漠上,植下绿洲,润出一路清凉,滋养黎民。
《纸牌屋》有言:“没有什么比毅力决心更能让人们在艰难岁月中活下去。”最新届的卡夫卡文学奖, 颁给了中国作家阎连科。“我不知道周围的人为什么并不看好我。”阎连科笑着说,“但我确实勇敢地坚持了下来。”他的长篇小说《风雅颂》一发表就引来“诋毁高校人文传统”的讨伐声一片,他的《我与父辈》面世就招来“妖魔化知青”的骂声连连。尽管舆论将他推至风口浪尖,尽管那时
家徒四壁,生活混沌无望,他毅然用笔为自己开启光明,铺就条通向圣明的道
路。
“我在黑暗中写作,企图去感受。”在他海量的小说作品里,虽然弥漫着孤独和绝望的气息,但他笔下的主人公却都与命运展开了漫长而艰苦卓绝的斗争。
阎连科也凭借自己的坚韧不拔,超越常人的执着,突破写作的艰涩围城,让笔下
泰戈尔说:“那些把灯背在背上的人,却把影子投到自己的面前。”然而,反观现实,在困难面前畏缩屈服的人不是少数:校园中的“集体下跪”向富家借钱,无法招架病痛的折磨选择“安乐死”,因病 和因贫就抛弃婴……凡此种种,让人唏嘘。我们理应牢记,克服困难是一种处境艰难时的决然, 是一种前途穷塞时的超然,更是一种临危不惧的淡然。
《狼图腾》中提到:“草原的精神只能留给不惧危险的人和兽,只有克服困
难的行家才能瞅准机会。”怀揣一份毅力, 在困难的罅隙中,看希望的繁花,开满行走的旅途,以静水深流的姿态,克服巨石的阻碍,普种一路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