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扬州城
日期:2018-08-03 11:05:08 作者:梦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扬州城

  李白有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焰火三月下扬州。”现在已是七月盛夏,想必是错过了旅行扬州的最佳时节。七月的长三角正值梅雨季,雨水甚多,长期呆在室内甚是无聊。趁着雨水的空隙,我来到了这座有着“淮左名都”之称的前史名城。

  想是京沪高铁线提高了我对铁路正常速度认知,和镇江类似的间隔居然花了50分钟才到。可能是不凑巧,扬州处处都在大兴土木公交车工地的空隙间穿行。这是扬州城给我留下的第一形象,没有比照,就永久无法了解高铁和地铁的组合给人们的出行带来的巨大改观。

  提到扬州,总绕不开瘦西湖,所以我也是直奔主题。瘦西湖坐落于市中心西北方向不远处,东西窄、南北长,这瘦西湖的“瘦”字,想来应是很恰当不同于公交沿途凌乱贩子感觉,一进景区江南水乡那种娟秀俊美小巧精美空气扑面而来,可以说,瘦西湖景区拯救了我对扬州城的第一形象。沿岸前行随意拍一处不知名的亭台都有不错作用

  ​

  伴着缓缓和风、点点细雨,耳畔的垂柳随风飘动,远处的五亭桥上游人如织。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五亭桥已是二百多岁高龄,“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因此得名“五亭桥”。装点上更远处的那座白塔,一切显得是那样的调和。

  白墙、灰瓦、古拙的石阶,这是江南水乡的典型款式,六角形的门洞就像一个画框,将更远处的游人放入了这副画中。哦对了,右下角的路人小姐姐,我真的不是在偷拍~

  转过一个弯,湖面变得愈加细长,乃至称作河面会愈加恰当一点。水面上黑天鹅列队而行,整齐有序,似乎有人指挥似的。

  “青山隐约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的这首《寄扬州韩绰判官》虽是怀念友人之作,但语句中仍是表现了对扬州城江南景色的无比赏识。诗中这“二十四桥”正在眼前,为玉带状拱桥,长24米,宽2.4米,桥上下两边各有24个台阶,围以24根白玉栏杆和24块栏板,至于“二十四”有着怎样特别涵义议论纷纷,难有结论

  《扬州画舫录》中有这样一段描绘:“是园辇巧石,磊奇峰,潴泉流,飞出巅崖峻壁,而成碧淀红涔,此‘石壁流淙’之胜也。”这“石壁流淙”之景原是扬州一大盐商的家宅内景,清末毁于战乱。现在虽是现代复建之景,却也是水声潺潺、精巧无比。

  瘦西湖北门向东不远处有一个不大的景区名为汉陵苑,虽是时刻紧凑,并且去年刚刚晋身为AAAA级景区,可是对汉文化浓厚爱好仍是让我决议一探终究。

  汉广陵王墓博物馆建于一座山坡之上,从正门望去高耸宏伟,甚是壮丽。景区安置处处对称,表现了古代王陵庄重肃穆等级森严的特征

  馆内安置多少有些出乎我的预料:虽是博物馆,但并不是传统的那种橱窗展柜的方法,出土的展品并不是许多。博物馆展出的主体,就是出名的“黄肠题凑”墓葬方法。想想或许这是景区游人不多的原因——博物馆中的物件多少能看出些门路,但这恢宏壮丽的墓葬方法,若没有在行的牛人解说,还真是很难捉住重点

  陵苑的主人是西汉第一代广陵王、汉武帝之子刘胥,坟墓的葬制是仅有帝王诸侯才干使用的“黄肠题凑”。所谓“黄肠”指的是黄心的柏木,“题凑”指的是题头向内凑集聚合而成的结构方法。巨大的穹顶之下就是这个“黄肠题凑”主展厅,详细再现了外藏椁、正藏椁、中椁、内椁、梓宫等坟墓结构。尽管在南京博物院内看过微缩版的模型,但按原份额恢复的结构仍是第一次见,着实让我大喊过瘾

  为了营建坟墓的空气,整个展厅灯火很少,这也是一把双刃剑优点是亲临欣赏空气很好,身边没什么同行的游人乃至还有些惧怕;害处是光线太暗,仅凭手机很难拍出令人满足相片。大白天翻开夜景方式才勉强拍出如下这张图。

  从汉陵苑出来,我很幸亏没有将此处从我的行程中抹去。尽管游人不多,景区建造也略显粗陋,但浓郁的汉文化特征和规划宏大的帝王葬制肯定值得一看。

  顺着地图上大运河蓝色轨道,我来到了东关街区。现在似乎每一个城市都有一处集旅行、购物为一体的前史街区,在南京是夫子庙、在姑苏是观前街,在扬州,就是东关街。整个街区沿用着古代的那种修建配色,不同于姑苏那种白墙灰瓦的江南水乡风格,这儿的古修建更多的的是青石砖垒成的。修建方面知识不是太丰富,总之给人的感觉就是自成一派的古拙气质。整个街区贩子气很重,商铺树立,诸如“谢馥春”香粉、“绿杨春”茶叶等老字号更是人气旺盛。因为姑苏之行拙政园给我留下的形象,我选择略过街区内的个园、不远处的何园,这种后人复建的园林真实令我提不起爱好。

  因为对园林并没有太大的爱好,所以从东关街出来还为时尚早,翻开地图看看周围,一个响当当的人名招引了我的留意——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史可法。虽是计划之外,但仅凭这个名号,此处景点也值得一去。

  史可法,字宪之,据《明史》记载其母“梦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虽是古人迷信之言,但也着实表现出对史可法的殷切希望。后来发作那些故事,也使这希望逐步成为实际。其出名乡里进士及第之事放在一边不提,真正使他名垂千古的,正是他生命的终究那些年里力保扬州、坚持抗清的壮烈业绩。扬州城陷之前,清摄政王多尔衮曾向其劝降,史可法一篇《复多尔衮书》可谓大义凛然,其文中所言,“法处今天,鞠躬丧命,克尽臣节罢了。本日奖率全军,长驱渡河,以穷狐兔之窟,克复神州,以报今上及大行皇帝之恩。贵国即有他命,弗敢与闻。”誓不降清的民族大义栩栩如生,实乃明末风骨代表。虽未能力挽狂澜,但尽节身死,忠君爱国之志令人敬仰。现在的享堂虽不能称得上富丽,但也是庄重正派,两边对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完美诠释了史可法的终究归宿。享堂之上,史可法塑像安坐正中,昂首屋梁上高悬一块牌子,上书“气壮山河”四个大字。古往今来担得起这四字评价人物寥寥无几,算是后人对其英勇业绩的一份奖励。穿过享堂,后方是史可法的衣冠冢。史可法的身躯虽已跟着扬州城陷而不复寻,但其精力却仍为后人所敬仰,近代反封建斗争乃至是抗日战争中,史可法的精力时令鼓舞着许多仁人志士。史公其人,担得起“民族脊柱”的称谓

  顺着来时的路搭车回来,扬州之行的终究一个目的地保留节目——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或许是离市区比较远,我去时人不是许多,这给我提供了一个可贵喧嚣的欣赏环境。镇馆之宝——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无疑是最招引眼球的,梅瓶通体细长,线条优美,以赶珠龙为主体纹饰,辅以云纹装点。瓶身蓝宝石般的霁蓝釉和龙纹白中带青的青白釉相得益彰,代表了元景德青花制作最高水准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另一件让我驻足良久的,是西汉的铜釭灯。其灯罩为双层,滚动手柄可调节通光量。烛炬焚烧发生的烟气经过导烟管融化于底层水中,减轻室内的污染。两千多年前的祖先能制作如此器物让我惊叹不已。

  西汉铜釭灯

  雕版印刷体系介绍了雕版技能的缘起、发展和传承。这个展柜里展现的纸钞叙述着不同朝代人们交易沟通根本方法,小小一张纸,代表的是政府信誉

  各朝代纸钞

  总体来说扬州博物馆规划不大,但仍是颇令我满足的,尤其是国宝馆独自展出镇馆之宝的安置方法,像极了南京博物院特展馆的那个镇馆之宝展厅。这不只方便了游人欣赏,相同也是对珍贵文物的一种尊重

  踏上归程,回想起一天的经历,扬州城担得起前史文化名城的称谓——不论是景色俊美的瘦西湖、汉文化的代表广陵王墓、老字号商铺聚集的东关街、抗清名臣史可法的祠堂,更不必说还有我没去的何园、个园以及更多无法一天之内旅行完的园林私宅——这座城市有着深重的前史底蕴,但却不显得过于沉重,瘦西湖和各处园林的柔美中和了这种深重的空气,营建出一种调和的平衡。若要说缺乏,从我的视点来说是现代化的商业不够昌盛,整个城市显得有些落伍,哪怕是市中心文昌阁地段也没有那种现代化都市的感觉。可是话说回来,这不尽力在改造晋级嘛,要不然随处可见的工地,难不成仅仅是想给我这个外地游客添堵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扬州城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