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一个三有青年
有空就来一起说说话
事情的起因是,熊家长带孩子来女生家里,嫌孩子太吵了就让她自己去玩。结果熊孩子跑进了女生房间,把所有口红当成画笔在房间里乱涂乱画。女生回到家,发现自己房间一片狼藉。
熊孩子的破坏力惊人,不仅是明星海报、手表、照片,房间所到之处全是口红的印记。
但熊家长并不觉得这有什么,还抛出了经典名言:他还是个孩子不懂事。
小孩子不懂事,言外之意就是不要计较了。这位熊家长一点都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用哄小孩的语气说买点零食做赔偿。
女生继续说着这件事的严重性,希望家长能好好教育一下。家长立马不耐烦了:我很忙,我是长辈,你注意一下你说话的语气。
看到这里,七喜并没觉得女生语气有什么问题,反而已经在克制自己了。但家长却一副被冒犯的样子说“你这没教养的家伙”,“还是个学生就用口红,指不定晚上做什么职业。”然后立刻把女生拉黑了。
自己没教养冒犯了别人,反过来说别人没教养,还出言侮辱。
原来熊孩子背后必定有个熊家长这句话是真的。没教养的人才会养出同样的小混蛋。
前段时间也有个熊家长的新闻,说的是一名8岁男童在迪士尼排队时,摸了前面一位女生的屁股,女生说了他几句后,男孩妈妈当场炸了,一口一句粗话[你他X长这个X样,谁会摸你啊]。
说到激动处,还把那女生按在地上打。这场冲突原本可以避免,这家长却用了最恶劣的方式解决。
遇到跟自己对立的事情,两个熊家长的反应如出一辙:反正我孩子没错,肯定是这个人叽叽歪歪硬要闹事。
冒犯了别人还反咬一口,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大打出手。从言语到行为上火气满满,一点破事都能把他们的情绪点燃。没教养的人真是太可怕了。
生活中我们未必会遇到这么可恶的人,但没教养的人也时不时出现在我们身边。
小敏在群里吐槽,室友总是不分场合地说一些让她难堪的话。比如有次等电梯时,室友拿起她的包左看又看,来了一句,你这哪买的?一看就是假货,这句话让小敏尴尬不已。
小敏家庭状况不大好,买不起很贵的东西。但室友却总是不顾及她的感受,三番四次diss她的穿搭品味,这让她很不舒服。
有些人喜欢标榜自己真性情说话直率、但实际上真性情和没教养是两回事。真性情是表达心中所想,不藏着掖着,同时也会考虑别人的感受。
网上有个“对方什么行为让你好感度降低”的讨论,其中有个回答说:
对一个男生有好感,也聊了有段时间了,后来聊得比较深入,就忍不住跟他分享一个自己很喜欢的东西,结果他说了一句:
“不是吧,这种东西你也喜欢?至于吗?”
这句话把我的热情从头到脚浇灭了。突然觉得不仅是我们喜好不同的问题,而是更反应出这个人不懂得尊重别人。用嫌弃的语气评判我在意的东西,不论如何我都不能接受。
七喜觉得,不喜欢可以不评论,但以个人喜恶诋毁他人珍视的东西,就很没风度了。
总有一些人,无论你说什么他一定要和你抬杠。你说大海真美,他说淹死了好多人。你说年轻时要多走走,他说没钱谈什么诗和远方,真矫情。你说某个明星唱歌好听、跳舞很棒,性格也很正能量,他说这人长得真丑。
跟这种人说话很累,因为他总喜欢恶意否定别人喜欢的事物,好像只有自己的言论才是正确的。
生活中我们也看过不少这样的行为:无底线地开玩笑、厚脸皮地占便宜、随意否定别人的价值观、动不动就粗言秽语、出手打人。
陌生人因为小事大打出手的新闻也屡见不鲜。而这些事件的起因往往很小:公交上抢座位、排队时插队。只要稍微礼让一下就可以避免的事情,他们总要用激烈的方式解决。
总有一些没教养的人,颠覆我们的世界观。对于这些行径,我们一方面更应坚守内心的教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