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姐,我们一起去布小衣的小镇,去吃她做的饭,去看那儿的花花草草。
于是,周六的上午,两个心如浮萍,爱如草原的素颜女子,乘了公交去小镇。小镇去向县城之北,不够繁华也不滞后。
因为住了一个女子一个布小衣而有了诱惑,我们这些被着文字光环的女人,就时不时如风起时的蒲公英飘向那里。不管抵达时,是阳光是落雨,小镇里的布小衣,热情、朴素,直爽、细致。落落大方浸染着小镇的春、小镇的夏、小镇的秋、小镇的冬!也浸染着小镇的花开花落!
她说,只要喜欢,你们就来!权当陪陪我!
她的星星,不知是她文字里走出的第几代汪星族,随了她的气息:善意!可心!每次见到星星,就想到一句话:我想抱抱你!
人与动物的缘,也许具有灵性,一如文字的灵性。在潇湘眼里,在布小衣的笔下,文字就是春天的阳光、夏天的雨、秋天的黄、冬天的白,意趣温润甜美。她们的诗、她们的厨艺,就是带着这样的甜美!柔而软的诗,简而素的花艺,精而细的饭菜,在小镇的一角,装饰着窗口,装饰着风景。
布小衣,一直行走在时光的精致里,像鱼儿游在小河;像鸟儿飞在蓝天;像小女人依在爱情的臂弯。
月亮是她的摇篮,太阳是她的诗行,小镇的昨天、今天、明天,父母、丈夫、孩子,是她诗行里的爱,更或是爱情!
餐桌上的厨艺,精致的如爱情划过星空,擦出的火花缤纷诱人。布小衣喜欢文字;喜欢摸鱼捉虾;喜欢手工;喜欢厨艺;喜欢稀里哗啦地向朋友分享她的快乐!
小镇留给布小衣的故事很多。她的西河她的老屋她的村庄都在小镇之外,由此,住进小镇的布小衣有着太多的念想。
每次,她扭着屁股开心地带着我们,开上车去小镇之外,就像牛仔女人丰满着田园的线条。
六月的夏,盛情难却。
满塘的荷,碧绿的羞煞阳光。那叶,是天上偷落的伞,是人间并举的观音掌,静而安祥。甘露凝珠,朝霞夕阳沐沐,卧在掌心的雨珠,打落轻尘安逸逍遥。“尖尖角”初出青涩,意欲酝酿热烈的花事,及早及晚都不见。如果相遇正好,荷塘月色,默默流泻涌动四野,蛙声物语喋喋不休。
那缘,还要等待。
寂静的丘坡,一年蓬的逍遥,瘦叶纤枝。近,素白烁金朵朵,远,浮云飘逸翩翩。女人们的影,落在和美的自然里,剪辑成《斯卡布罗集市》的音符,回旋在细雨蒙蒙的午后。我们立寸土之上苍穹之下,孤独的时光,在世界一角,紧紧地拥抱。
雨,从来不负云集风聚,弦歌起舞,节奏乍起。
雨, 把我们逼进车里。吃着农家树上摘的果果,啃着田里偷摘的甜瓜,感触颇多。歪头疤脑的果子,老相的少了纯正奶白的甜瓜,味儿纯正。咀嚼着,也咀嚼起人生还有爱情的味儿!
有的爱情,只能远观。男人、女人,跌入坎坷,还有惦念不朽,才是真爱情。走近再走近,为彼此改变而包容,富于责任,才是和谐的爱情。本末倒置的爱,只是游戏,不谈携手。
三个女人,在雨声里,彼此在倾听或倾诉。爱的经历,爱的胸怀,在各自的文字里,表白着安静的世界!
潇湘与布小衣,是柔软的、温润的,如这六月的夏,炽烈而轻缓。惊涛骇浪,曾经席卷我的足迹,而后,心若止水。痛后无痛,还不算大彻大悟。
雨后,我们去了布小衣的西河,那是她的母亲河。西河落在丘陵,有别于桐河汭水的野性。缓缓的。透明的。光怪陆离。河柳虬枝生异,护岸固沙,浓荫遮天。雨后的阳光,穿透叠影,西河半明半暗。
夏的午后,小镇之外,三个女人的影投射在西河里,一个、两个、三个,捡着石头,黑润光滑。布小衣说,石头是有灵性的。我想,石头是有脉搏的。轻风拂起的波纹,阳光碎在了西河,至远而近。在河柳的光影里,鹅卵石在偷窥着斑白的额头。
摸着西河的脉搏,数着一、二、三……忘情的一笑,我们还真以为自己仍是那少年。
▌作者:黄明珠,笔名白依。安徽省广德县人。中华诗词会员,安徽省芜湖两江诗社常务理事。平素爱好文字,发表过一些诗词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曾经多次获奖。
猜你喜欢:
吕学敏:周末小家
李英平:一桩离婚案引发的联想
史艳菊:滇红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