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印象中的鲁肃仍是个老实人形象?实际上鲁肃的形象应该更加丰满:挥金如土的豪情,单人独马的气魄,筹谋画策的智略,再加上这6个成语典故。
写在前面,由于成语典故系列是顺着《三国志》写的,所以有些成语可能出处更早,之前写过的成语也不会重复呈现,还请知悉。
纳奇录异
其实最开端鲁肃不是要投靠孙权的,尽管鲁肃仗义疏财,援助了周瑜满满一仓粮食。但刘晔yè写的信已经打动了他,只是被周瑜截了胡,抢先接走了鲁肃的母亲。本来是替孙策吸引的,不巧孙策已经过世,周瑜就顺势推荐鲁肃去跟孙权聊聊“君择臣,臣亦择君,现在主上吸引贤才,接收有特别才干的人,正是趋炎附势的好时机,不要介怀刘晔的言辞啦。”
正是在随后的会晤中,鲁肃提出了“榻上策”,职工与老板第一次碰头天然要展示自己的价值,鲁肃提出要占荆州据长江,至于北方并没有提什么详细对策,其实鲁肃的战略没实现多少,最成功的大概是称帝…”“纳奇录异”是指录用有奇特才干的人。
同心一意
其实孙刘联盟是鲁肃先提出的,光看《诸葛亮传》会觉得是诸葛亮先提出的,两国史书倾向自己人很正常,但陈寿一个人写的史书居然在一件事上呈现对立,也是风趣。诸葛亮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担任出使江东谈结盟事宜,刘备则担任安慰刘表余部,要让他们甘愿参加对立曹操。“同心一意”是指专心致志。
单人独马
其实单人独马是鲁肃自动建议的,刘备取益州后,孙权索要长沙、零、桂三郡,为此两边起了争辩,荆州但是战略要地。毫无疑问在攫取荆州的过程中,孙权一方出力更多,这是两边都认可的工作。
而关羽与鲁肃的争辩中也能够看到,不在于谁先占据了荆州,而在于攻取荆州时谁的劳绩大,两边应就此达成了一致,或许这是孙权索要荆州三郡的底气所在,尔后刘备割湘水为界。“单人独马”是指一个人冒险赴约,也用来赞誉胆略过人。
计穷虑极
关羽在与鲁肃沟通时着重“左将军(刘备)参加了乌林之战,随后攻取荆州我们是有劳绩的!”鲁肃回应“不对,其时在长坂坡见刘豫州(刘备)时,连一校人马都没有,还士气失落,想尽了方法想要远逃,也想不到会有今日。”“计穷虑极”是指计略竭尽,无计可施了。
愆qiān德隳huī好
紧接上文,鲁肃接着说“主上怜惜刘备无处容身,这才不吝惜土地人才,让他有了落脚之地,但是刘备自私自利,损坏两边的友好关系。都占了西川还想持续占有荆州,这种事一般人都做不出来,更何况领袖人物呢?”
不过以上两个成语触及的内容都是来自《吴书》,可信度比较低,但单人独马这个典故仍是存在的,鲁肃与关羽一番比武,再加上吕蒙超卓的战绩,三郡自此易主。“愆德隳好”是指损坏了道义准则和友好关系。
“学而不厌”是指书本不离手,也用来形容勤奋好学。翻了翻之前的文章,这个成语还真没写过。在鲁肃、吕蒙的列传里都见到了这个成语,不过鲁肃在前就呈现在这儿了。也是来自《吴书》的引注,算是对鲁肃的点评,夸他治军严整,能令行禁止,虽身处军伍,依然勤奋学习。
周瑜之后,肃为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