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6日,是岭南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向阳社会实践队抵达湛江市徐闻县迈陈镇中心小学的第一天。由此, “向阳”社会实践队调研组踏上了充满趣味而又重要的调研之路。
从7月17日到19日,调研组对那朗村和青桐村进行精准扶贫的相关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状况、受帮扶对象生活的改变以及他们对政府扶贫工作的满意程度。在这段时间内,调研组访谈了本地村委会支部书记,借阅了相关的扶贫资料。恰逢,遇上了那朗村关于精准扶贫的会议,有幸旁听,关键是受益匪浅。随后,为了能更好地了解精准扶贫户的详细情况,村干部带领调研组人员到精准扶贫对象家中进行入户调查。
通过走访调查,调研组成员可以了解到,在2016-2018三年帮扶规划中,计划从2016年起,用3年时间通过技能培训、发展种养业等措施,确保帮扶期间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当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的45%,以实现稳定脱贫。并通过赠送相关农村农业以及科技致富方面的图书资料,拓宽贫困户的致富渠道,指导贫困户提高种植、养殖增产技能,确保农产业收成良好;提供新农村社会合作医疗,让贫困户得到医疗保障;平时进行走访慰问资助,实施其它帮扶项目等。充分利用多种措施进行精准扶贫,做到对症下药,多措并举,使扶贫工作达到更加精准的标准。
精准扶贫政策要求重点落实好“八到户”。青桐村与那郎村扶贫的方式多种多样,以产业扶贫、医疗保险、保险金等方式进行扶贫较为普遍,而就业扶贫和教育扶贫相对较少。
在调研过程中,需要本地的同学进行交流,即使如此,村民也难以理解相关的调研问题,需村干部逐一进行解释。由此可知,农村中老年人对知识的缺乏,这也是限制脱贫技能培训更好推行的因素之一。因为缺乏知识,学习能力弱等原因,致使部分贫困户不愿意花时间学习相关技能。但在交流中了解到,他们希望政府能够帮扶子女上学,让孩子能书读,这表明了农村人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也明白了知识和教育的重要性。习总书记曾经指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是管长远的,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扶贫既要富,也要富脑袋。”
这几天,“向阳”社会实践队调研组的成员以大学生的身份进行相关调研,在这个过程中使得认真严肃的调研人员也深深感受到了村民的纯朴与热情,也让大家更加了解贫困地区以及精准扶贫相关政策,从而深刻领会打赢攻坚战的重大意义,提高了对国情社情民情的认识。
这是因为“向阳”社会实践队的不懈努力,使得调研组成员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调研组以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不断完善不断发展调研,立志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正是因为他们的初露头角,务必更加坚定自己的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