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雨后初晴,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香气,地面上积起了一个个小水坑,倒映出天空洁白的云和白云背后的蓝天,“筑梦启航”实践队调研组成员便早早地出发踏上了征途,深入陈家桥村生活实际,着眼于当前的经济现状,挖掘问题。
据了解,陈家村村委会位于国道207线旁,辖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该区设有高速出入口,是雷州高速公路的重要节点。本村户籍常住人口,外来常住人口较多,村委会耕地较多,其中林地面积较多,水田和旱地面积相对较少,主要种植作物有水稻、花生、芋头等。经济来源主要以外出务工和种植风景树为主。
在走访陈家桥时,村书记给实践队员们详细介绍了村的三拆三清三治理。对于村里的发展状况侃侃而谈。但从村民那里,实践队员了解到了很多上层人员并未发现的“角落”,村里的住房状况两极分化严重,部分村民住的是小型别墅,而一些贫困户则住在危楼里,有的甚至跟家中养的家畜和捡来的塑料瓶住在一个房间里,住宿环境非常恶劣,亟需改善。在精准扶贫项目中,政府给贫困户购买耕牛等,并鼓励贫困户将部分扶贫资金投入到湛江水头等获取分红收入。但是针对村民反映的许多问题,政要人员并未正面回答。
陈家桥村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贫富差距较大,两极分化严重;办公设施简陋,阵地建设尚需完善;村集体经济薄弱;精准扶贫尚需进一步调整完善,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如何打好脱贫攻坚战,这是新时期的主要问题,亦是所有穷苦大众的共同愿景,政要人民肩上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亟需解决出现的相关问题。如何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把政府补贴落到实处,平衡经济发展,拓展经济发展形式,改善人民生活,这是陈家桥村人民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亦是政要人员首当其冲的任务,学会“看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是大众的呼声,亦是时代的呼声。
撰稿/谢怡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