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侄女在游乐场摔伤了腿,被爸爸背回家,刚一进家门立刻就嚎啕起来,分散在厨房里,阳台上,书房中的我们立刻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的安慰她,而小姑娘哭的愈发大声。
她腿上的伤口不大,走了一路早已不流血了,可这会儿却哭的像个小泪人,谁也劝不住,背她回来的哥哥又好气又好笑,问:
你刚刚摔倒没有哭,一路回家也没哭,为什么回了家反而哭了,难道这会儿比刚才还疼吗?
刚才哭有什么用,他们又不认识我。
全家人爆笑,对啊,别人又不认识她,看见她受伤也不会心疼,看到她哭也不会安慰她,所以她憋了一路的眼泪,就是为了回家来讨个关心啊。
真羡慕小孩子啊,可以这么坦诚的在亲人面前伤心,到了我们这个年龄,连哭一场都得避开熟人。
我们认识很多很多年了,她早先常常在电话里崩溃大哭。可这几年来却稳重平静了很多,即便有时还难掩哽咽,但再也没有像之前那样哭到说不出话的样子。
我一度以为那冷静自持是一个人的成长,可她说了这句话之后,我才忽然想到另一种可能。
她只是不在我面前伤心了而已啊,可在我看不见的那些深夜和陌生的街头,她一定也痛哭崩溃过。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像小孩子那样,会专程去挑与自己相熟的人诉苦。我们变成了一个在表面波澜不惊,喜怒不形于色的大人,再难再苦的事情,也只会自己躲着悄悄哭。
2
我刚刚写公号的时候,只有一点点读者,有次收到一条留言,说自己被相恋四年的男朋友劈腿,忍不住的一边想他一边恨他,整个人像是被撕裂,每晚都痛苦的睡不着觉。
那不是一个提问或者求助,更像是对着一个陌生的树洞随意的倾诉,而我看到那条留言,忽然发现那头像和昵称都特别眼熟。
那女孩,不就是跟我只隔了一个过道,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事吗?
可哪里像是失恋了呢?照常来上班,照常跟大家玩笑,照常发朋友圈,除了多了黑眼圈少了点笑意之外一切如常。
她留言里的痛苦,仿佛是来自另一个人。
可我能理解她,在大家面前说出来,哭一场又能怎样呢?成年人的世界本就是甘苦自扛,或许真的有人会为你难过一会儿,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那不过是茶余饭后的一个话题而已:
哎你知不知道,那个小L最近失恋了,怪可惜的啊,听说两人好了几年了呢,怎么说分就分了啊?
比起失恋本身的痛苦,他人夹杂着同情和看热闹的神情,探究的眼神和八卦的口吻,才是最最不能承受之重。
3
一个相熟的姑娘跟我讲起自己在办公室崩溃的经历,也是因为失恋,在全部门的例会上狠狠哭了一场,结果第二天大家看她的眼神,就有点怪怪的。
并不是嫌弃的那种怪,相反,更像是太过温柔的迁就。
她们默契的不在午饭时聊任何情情爱爱的话题,坐在她背后的大姐甚至体贴的藏起了自己桌上的结婚照,有位同事在午饭时不小心秀了一句恩爱,立刻被周围的人用眼神制止,而那位同事也立刻恍然大悟,尴尬的对她说了句对不起。
听上去蛮温暖的吧,可当太多的温暖堆在一个人心底,塞也塞不下的时候,就会转化成莫名的烦躁和压力。
好像就因为我在,其他人也得压抑着自己的开心。可我不需要她们这样做啊,她们这样顾着我,我真的压力山大,但是人家也是为我好,我总不能不识好歹的说你们别管我吧。
真的,这比失恋带来的烦恼多太多了。
她说。
一群人的小心翼翼,一个人的如鲠在喉。
4
那是她在人前哭过的最后一次,之后所有的崩溃,都在四下无人的深夜和洗手间。
这或许也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独自崩溃,或是对着陌生人流泪的原因吧。
因为没有听众,或者不知道听众是谁,也不需要担心需要去调整与他人的关系,而得以用一种很低成本的方式平复情绪。
我没有回复那位同事的留言,也没有在她面前提起过。我们都在默契的假装,她假装没有发生,我假装毫不知情。有时她在午饭时莫名红了眼圈,我也会打个哈哈“你最近看韩剧入戏太深了吧”帮她岔过去。
后来,她又交了新的男朋友,又开始化妆,开始穿鲜艳颜色的连衣裙,在办公室大笑。她大概已经不记得了吧,自己曾经在深夜无措的对着一个陌生人倾诉过。而我则默默的把她拖进了公号的黑名单,这世界太小,而我永远永远,不希望她发现那个人是我。
一个人选择悄无声息的崩溃,已经是最后的体面,而我帮不了什么忙,只剩下成全。
不是因为不再轻易难过了,而是懂得了自己的伤心,无需他人的同情来安抚,也无需他人的劝慰来平息。
没有什么是偷偷哭一场解决不了的事,第二天,依旧得披甲上阵,赤手空拳去博那魑魅魍魉。
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今日一聊:你最近一次,是为了什么而哭呢?”
-End-
你今年25岁,现在慌得一比
"真是羡慕那些愿意为了买条裙子加班一个月的女孩"
♥
陶瓷兔子
解局情绪化,专治玻璃心
天天成长研习社你的独家成长顾问 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作者:陶瓷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