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图片 | 吕志耘 摄
在这天,家家户户挂艾草、戴香囊、喝雄黄酒、吃粽子、五毒饼,来进行庆祝、祛疫等活动。
1
还有另外三种,分别是纪念: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
宋人认为,端午这天太阳运行到最高点,而这天的正午更是一年中太阳最高的时候,所以端午节又叫天中节。
五月端午是仲夏,平分夏季,挨着夏至,接天地中通之气,取端端正正之意。
这一天,人们投粽子以纪念先贤,也要挑选那些有棱有角、方方正正的进行投食。
《易经》里讲:鼎卦,君子正位以凝命。是说,为人处世,要方正不世故。
鼎在古代是颁布法令的器具,古人把法律刻在鼎上,所以鼎卦,又表示人们端正守节,遵守社会秩序,不违法乱纪。
鼎体积较大,重量一般不轻,所以古人常说一言九鼎。所以鼎卦,又表示一诺千金,守信稳重。
鼎卦在六十四卦中是大吉,亨通。
2
敬畏自然,繁衍生息
这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回馈自然,感恩自然。
端午节在芒种节气之后。
芒种刚刚收获了新的稻米,人们在开吃之前,先把新米进献给山川河流,天地万物。
端午节,其实也是先民的感恩节。
不是感恩父母,而是感恩自然,感恩它们对我们的哺育。
《易经》里讲: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一个武夫妄想当君王,就像是去冒险踩老虎的尾巴,这不是作死吗?这告诉人们要安于本分。
人只是万物之灵,不是万物之主,如果我们想明白这一点,就不会有这么严重的空气污染、物种灭绝。
懂得敬畏,懂得感恩,人和自然才能和谐相处,人类才能继续繁衍生息。
3
龙舟竞渡,自强不息
端午节有一项很重要的活动,就是赛龙舟。
传说是因为屈原投江,人们争先恐后的打捞他的尸身,但是人们直追到洞庭湖,也没有找到,于是划船驱散鱼群,希望可以保留屈原的尸身。
人们断发纹身,赤着上身,敲锣打鼓,在湖上、江上,展开竞赛划船,为端午节增加了狂欢的气息。
人们划着船桨、喊着口号,奋勇争先,展现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精神。
《周易》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儒风大家伴你读懂中国文化关注▼ 戳此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