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自己很糟,觉得他人也很糟糕,
这种时候,你最适合去做的事情,就是,
暂停一下在自己的困局里不停打转,不求回报地去为别人做一件事。
2. 你会获得一种很棒的自我身份认同感,你会认同,我是一个好人,我做了一件好事,你会喜欢这样的自己。
3. 帮助别人使得你能从你对自己的不满意中抽离,聚焦他人,让你的世界变宽;
4. 当你感受到别人因为你获益,你也会获得一种可以持续的快乐的感觉;
5. 你会因此建立一种关系,在这个关系里,没有以付出换回得到的“交易”,这种快乐不依赖他人的反应而存在,因为你“不求回报地付出”,所以你不需要在意别人的回应,你只是做一件你觉得“能帮得上忙”的事情。
你无需患得患失,因此能够活在去帮助他人的当下。
他们可以从公益中,感受到,自己是一个美好的存在。
我们往往特别需要体验到,“我是一个美好的存在”。
这种自我的体验,能够给我们的内心注入一种力量,帮助我们度过耗竭状态。
但是假如离开那个规则,
这个世界还可以有其他的规则。
02姚明创立的姚基金在三年时间里,为180所希望小学引入体育篮球教育项目,电视节目拍摄了姚明在希望小学教孩子们打篮球的视频。
也许有很多人看到这种慈善,会觉得离自己挺遥远,毕竟自己又不是富豪,
他说,“其实孩子们最需要的,除了金钱的捐助,更宝贵的是,你的时间”。
做慈善,做公益,做好事,为他人付出,不一定只是金钱,
而更有意义的,其实是你愿意为他人付出的时间。
特别是在这种公益项目上,
能够在一年之中抽出一些时间,去陪伴这些孩子,
如果有人愿意投入自己的一点时间去做,也许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时间去做,大家一起将时间累积起来,
那么这就会改变那些孩子的人生。
即使,他们生来贫困。
但是他们遇到的不求回报的付出和善意,
会在他们心里埋下希望的种子。
我经常会遇到身处痛苦的来访者,
这种痛苦是全人类的痛苦。
那么愿望实现不了,目的达到不了,你就会痛苦。
如果你的生活里只有这种关系,即,充满要求、愿望、目的、控制的关系,
那么你只会越来越累。
越来越挫败。
越来越惶恐。
但是有一种关系却完全不同,
那里没有控制,没有要求,没有目的,
有的只是,去做。
默默地去做。
我们需要做一些,看似和自己的获得无关,而与他人的福祉相关的事情。
比如花一些时间,去陪伴那些希望小学的留守孩子,
比如深夜陪着某个焦虑而孤独的朋友聊聊,不期待他日后的感激和回报,
比如尝试去看到别人的痛苦,并且用你的力量,为那个人带来一些欢乐和希望,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你会喜欢这样一个自己,
并从中获得力量和快乐。
在那一刻。
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在回家的时候,意外地见到一对乞讨的母女,
当时已经夜深,和妈妈一起乞讨的小女孩,就直接躺在人行道的地面,熟睡了。
看到这一幕,挺心酸。
可我当时身上也没有带现金,
可能越来越多的人就算路过时想施舍,连掏出来的钱都没有,
我在24小时便利店买了两瓶水,两袋面包,还有一个装了糖的漂亮的KITTY猫小罐子,装在塑料袋里,拿去给了那个妈妈,对她说,这是给你孩子的,然后就转身走了。
我做的很少,是的。
但是,我当时特别想买那个漂亮的罐子给那个午夜时分睡在人行道上的小女孩。
我想当她睡醒迎来新的一天时,会看到那盒糖果,
第二天,我没有再看到她们,之后也没有。
都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今日话题
仅仅是去做而已。
你有过这样的体验或某个从未说起的打算吗?
<The End>
今晚7点 周小宽分享
即可进入 免费课程
周小宽首部作品 《你不必更好,也很好》
火热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