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个韩国街坊视频:韩国人真的认为“孔子”是韩国人吗?。大部分受访问的韩国人都认为孔子是我们中国人,我非常的高兴,因为那些被访问的韩国友人非常的诚恳友善。他们不会说谎,因为历史本来也就不会说谎。
我们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都知道孔子了,历史书和语文书上都有关于他介绍和古诗。
那么我想很多人对孔子也不是很深入的了解,我就把我对孔子的一些相关了解重新整理一下,本人笨拙,如有不完善敬请谅解,互相交流。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教育家,思想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当今的河南夏邑县。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并带领他的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就有七十二。孔子去世后,他的后辈子弟把他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因此我之前一直以为《论语》是孔子写的想法是错误的。其中我最喜欢《春秋》了,以后我要把《春秋》细细的啃。
孔子是当时社会最博学者之一,后世统治者尊称他为孔圣人,他的儒家思想对当今的中国和世界仍有深远影响,乃自未来也一样!
如果你也想了解有关孔子的文化知识,那么就去图书馆看有关孔子的书籍或者浏览中国孔子网。我们要知道,饭要自己一口一口的慢慢吃,然后才能经过我们身体机能的消化和被身体所吸收。读书其实也一样,需要自己主动的去阅读和理解,把它们转化为自己的学识,并为自己所运用,学以致用。
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互结合才是我们更好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会是锻炼和提升我们自身能力和素养的最优方法。但是我更看重实践,学了太多的理论知识,如果不去实践,运用到实际的练习和工作当中,那就会感觉头很晕和杂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