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杨小米1988遇见小mi点击关注即可关注小米在《她是我见过最厉害的单亲妈妈》一文中,我写了好朋友夏苏末的故事。
我和苏末在事业上有紧密的合作,她是一位非常好的合作伙伴,愿意付出,不斤斤计较,做事情踏实、靠谱、认真,就害怕别人吃亏。
在我眼中,苏末是很优秀的,工作能力强,文字功底好,但她对自我的评价有点低,不自信,这两年改变很大了。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一样,都有许多性格上的短板需要突破。
随着我俩越来越熟悉,对于她的一些经历,我就会调侃她。2014年,苏末选择离婚了,特别伤心难过。当时,她的写作事业已经有了很大起色,还开了一个工作室,但是感觉心累,最后关掉了。
我一听就觉得可惜,那可是一年赚二三十万的工作室。不过我还是很好奇苏末开工作室的经历,毕竟,我对赚钱敏感嘛。
苏末是如何做到月入3万的呢?
经过1年多边带孩子边写作的积累后,苏末合作的一位编辑把她介绍给图书工作室试稿(给一本书列目录,写样稿),没想到一下就过了,对方立刻跟她签了合同,要求帮着编写一本社科书,十万字,一个月的完稿期,稿酬2500元。
这么合作完三本书,工作室的老板特别满意,直接跟她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稿费也涨了不少。合作十几本书后,苏末就想着如何突围。
她通过了解加了一些群,认识了很多图书编辑,通过自荐获得了试稿机会,不仅有了署名权,稿费也提高到一本8000元。她摸清了整个出版流程,找了几个一起合作过的朋友,组建工作室,对外承接项目。
她自己也策划选题,定期给各出版行业的编辑上报,然后协助作者们修改目录和样稿。因为待遇优,很多人都愿意合作,业务好的时候,她一个月净赚了三万。
事业做得正好,苏末感情却出问题了,她几乎没犹豫就决定把工作室关了。
她觉得心累,作者们水平差距大,为了保证质量,她还需要提前审一遍稿才能给出版社,来回沟通太费精力。
后来我们探讨这个问题,她跟我讲自己当时的想法:有自己的家庭是唯一让她有成就感的事情,她只想抓住最在意的,其他都能舍弃。
这种事别人不能感同身受,我相信那时的她内心一定很痛苦。理解是一方面,坦白讲,在我看来,这样的方式未必有效。
她自己也承认,当时过得很压抑,自我评价很低。
离婚后,她对自己绝望了,很想找个地方躲起来疗伤,要不是有孩子,她都准备一个人去西藏了,还好做了妈妈的女人,本能想为孩子遮风挡雨。
那她怎么生活呢?就靠自己接一点散活。当时,和她一起开类似图书工作室的,很多都做得很大,有些人都去做影视改编了。
再说一说微信公众号,苏末开得比我还早,2014年和2015年,十点读书、思想聚焦等大号经常转载她文章。读者催了半年,她才开了微信公众号,很任性,经常一停更大半年。
她对生活要求不高,在赚钱上没什么商业头脑,我听下来她的经历,特别心疼,不是心疼她,是心疼钱,损失了一个亿的感觉。
后来,她不是认识我了嘛,人都会被同化的,被我拉着一起做写作课,盯着更新微信公众号,还一起对外承接很多项目,人生理想,也定了买北京的房子。
刘先生(老公)开玩笑,“你不能让每个人都像你一样有事业心,天天想着赚钱,你不要把人带坏了。”
曾经,我也有过这样的纠结,但看着苏末一点点变得强大、自信,我也就释然了。
我和苏末是性格差距很大的朋友,彼此也互相影响着。在写作上,苏末帮我修改文章、提建议,我进步很快。她是一个很会生活、内心很静的人,我一压力大,就买一张高铁票去她家住一周,2017年,我一共去了5趟。
对于她这种多愁善感的文艺女青年,我经常分享我的现实主义的生活观念。一直以来,我觉得这样的生活观念对我帮助很大,我想多叨叨一些。
接下来,我写几条我的现实主义生活观,希望可以让你活得不拧巴。
客观看待事情,
结果是双赢的。
从小父母经常会提别人家的孩子,长大后,在关系中,各种比较是难免的。刘先生(老公)大哥的女朋友,也就是未来的大嫂,真的非常优秀,身高170,长得漂亮,家庭条件好,最重要的是贤惠,做饭特别好吃,对老人很尊重。
公公(刘先生的爸爸)当着我的面夸了大嫂不止3次,比如夸大嫂会照顾大哥;每次上班之前,会特意跟他打招呼,很有礼貌……
刘先生怕我多想,说咱爸就是对大儿媳妇非常满意,对你也很满意,没有比较的意思。
听到刘先生这么说,讲真,我内心里真的是非常、非常高兴。我想的压根不是比较的问题,而是让我更省心。
作为子女,我们都有照顾老人的义务,而刘先生的大哥大嫂付出特别多,内心我是非常感激的,因为人家替我们做了很多事情。哪怕比较下来,觉得我不如大嫂好,又有什么呢?
偶尔,我就和公公开玩笑,“爸爸,我觉得嫁到咱们家,我太幸运了,你们对我特别包容,我不做家务也不说什么,要是换一个家庭,估计就不行了。”
在关系里,我们会看到各种比较,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我们有优点,有短板,没什么可妄自菲薄的,更不用因为这种比较,给自己添堵,无端猜测对方是不是对我不满意呀?
退一步讲,就算不满意又如何呢?
没有什么比个人成长更重要。
有点惭愧地讲,我的事业有大起色,都是我失恋的时候,要么我和苏末开玩笑嘛。我是那种哭一夜,都会爬起来好好工作的人。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爱情都没有了,还不好好奋斗事业,这不两手空空了吗?”
一般情况,等工作有了大的发展,内心的情绪也平复了。一个人只要心里还有要做的事情,只要还能通过做事体会到成就感,就会越来越好的。
平常,我要是遇到一些伤心难过的事情,想不明白,就先去工作了,做完什么事情就特别开心。刘先生调侃:“一工作,看你开心的。”
情绪是必修的一课。
冲动是魔鬼,情绪的杀伤力太大了。如果生活中,有一件什么事情让你的情绪失控,基本上几天之内都不能好好做事了,还会影响身边的人。
我们有情绪很正常,但要学会和自己的情绪相处,不能让它失控了,变得很不理智。
有一次,我一个合作出了问题,被对方放鸽子了。因为前后准备了很久,我当然很生气,也指出了对方的问题。当对方道歉时,我本来还想放几句狠话。但一想,为了一时爽,以后怎么办呢?把事情闹决绝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人与人之间哪怕有矛盾,只要不撕破脸,后续就有和好的可能。我就趁机和他们提了一个条件,下次什么合作交给我,对方答应并兑现了,现在我们还合作呢。
人心里一旦有一个做事的线在,处理问题就不会情绪失控了。我见过很多人因为情绪失控,失去很多工作机会的,做事情不管不顾的,等冷静下来自己后悔,结果发现什么都没有了。
在处理事情上,我有很强的成本意识,就很少会因为一件工作小事,或别人几句话而拧巴了。
结果导向也会明显一些,这并不是只看利益,而是让大家双赢,这样后续会少很多麻烦。
成长是一个过程,我肯定吃过这方面的亏,才变成了现在的我。现在苏末也和自己和解,能够处理好情绪,内心强大,对过往释怀。2年前,我哪敢调侃她因为失恋,放弃这么好工作机会的事情呀。
现在苏末都自嘲了:“如果时光倒流,我特别想踢自己一脚,还想拧着她耳朵问问,‘不去赚钱,你想什么呢,真佩服你,居然让自己一无所有。’”
- END -
这两年,苏末成长非常快,如果你也想学习她的生活智慧,获得向上的能量,欢迎关注她的公众号:
夏苏末
ID:sumoxiaxia
长按上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