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每一个特别的人,都置顶了午后呓语
文|陈午
01
视频中一位初中女教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在讲台上狂扇女学生5个耳光
(PS:最初版本的视频目前已经看不到了,被屏蔽了,找来找去只剩下这个不完整版的,后面采访校长的对话也没有了,大家将就着看我的文字叙述吧,抱歉)
事后,相关记者跟该校校长取得联系在录音谈话中,校长解释说:老师打学生,是因为成绩下滑,又背了一个时尚的包来上学
在老师提出教育以后,女学生不仅没听,还顶嘴了,于是乎老师一气之下,做出了过激的行为
在被记者追问该老师目前的状况时,校长只是简单地回了句:目前该老师已经调离其单位,也被教育局给予处分
随后,关于该老师平时的表现,校长也表示肯定,说她是该县,以及该市的讲师团成员,对学生非常负责认真
谈话的末尾,校长声称已经跟学生以及家长道歉,并获得了他们的原谅
然而,仅仅道歉就能化解那5记耳光对于该学生造成的伤害吗?
往小了说,这段记忆会深深烙在她的脑子中,每次回想起来时,都会感到无比恐惧
从大了讲,会扭曲其性格长大后,要么变得奴性十足,要么走向另一种极端:通过同样暴力的方式,在其他人身上寻找安慰
02
在这条新闻的评论区里,我也看到了许多读者的留言,众人纷纷述说自己青春期时代,遭到的不公平惩罚,以及个性的压抑
看着这条留言,在加上前面的那段视频,我忽然想起自己初中时就读的那所校园,不禁感到莫名的恐惧
记得当时我们学校有规定,为了让学生能够老老实实读书,男生头发一律不准超过耳朵,女生头发必须扎起来
甚至在我们周边的一所出了名的好学校,直接规定所有男生理成平头,女生全部剪成蘑菇头
为了坚决贯彻该校规,学校还特意在校门口设置了理发点,谁要是被逮到头发不符合规范的,直接喊理发师过来处理掉
除了头发以外,校服也是学校严抓的一个项目明确规定,所有人都不得为了美观,而擅自更改校服裤脚
为了校服这件事,学校还特意为每个班级准备了充足的校服只要班主任发现谁改了裤脚,立马打电话喊家长再来买一套,并且将改过的那套没收,永不归还
我记得当时自己也有好几次,头发长了,大中午的,被班主任打电话叫家长过来,拉去理发店剪平头
班主任当时对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了句:你把头发剪了,才来这个教室上课,不然你永远不要给我进来这间教室,这里不欢迎你
其实,直到现在,我对于当初的班主任都不怀有任何好感毕业后,哪怕在街上遇到了,我都会选择远远地躲开
我清楚,或许对外观的制约,确实能让青春期的孩子,在衣着美观上少花点心,进而将更多精力放在学业上
然而,若是将某些天性强制地压抑住,又是否违背了当初的目的呢?
因为很多时候,你越禁止,学生就越抵抗,最终反而在无畏的抵抗中,荒废了学业
03
其实,在我们这样一个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教育环境中,成绩的高与低,是老师家长最关心的话题
2007年,南京一所中学,曾尝试把校服换成漂亮的西装短裙,但却遭到了家长的一致对方,理由很简单:怕影响孩子学习
2015年,唐山市一名女中学生,晚自习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强制将其头发剪得七零八碎在被家长知道后,校方给出的回应却是:剪掉头发,才能专心读书学生,就应该有学生样
近日江苏仪征一小学音乐课上,有同学不准守纪律,老师罚全班学生互扇耳光
更有的老师,直接规定,谁要是没完成作业,第二天到学校检查,直接拿竹棍打,打到你不敢为止
这些种种暴力的惩罚,或许能获得短期的效果,但久而久之,会使得学生心理造成压抑与恐惧,严重的会早早出现心理疾病,无法面对接下来的人生
04
诚然,我们不否认,读书确实是现阶段普通人改变命运最稳妥的方式也正因如此,才有了每年高考如此壮观的竞争场面
然而,如果在孩子青春期,所有人都唯成绩论,甚至以一种近乎病态的方式,扼杀学生所有爱好与天性,将其按在桌前强制读书,那么,即使孩子考上了大学,又怎样独自面对往后的人生呢?
记得我大学隔壁寝室一位同学,人称老王
老王的大学四年,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大学是用来玩的初中高中那么辛苦了,现在还读什么书呀
正应了这句话,老王四年来,几乎都没去上过课,整天除了抽烟玩游戏以外,很少离开过寝室
最终,当我们毕业的那一天,老王连毕业证书都没能拿到家里人来求辅导员想想办法,但谁都无能为力
后来,我在同学那里听到,老王是复读生,在他们市一所非常出名的高中读书,被人称为高考工厂
里面的环境当压抑,所有人实施几乎全封闭式管理,每天定时定点学习,连吃个午饭都有时间规定,更别提能够玩手机谈恋爱了
老王在初中高中时期,全部的个性都被压抑住,所有的时间都被安排在了学习上,也正是这样,到了大学这样一个完全自由的状态下,他才会走向另一种极端
多年的压抑,在大学里得到了爆发
但是这种爆发,也换来了更加惨痛的后果
05
我们无法否认,成绩对于普通学生来说,确实很重要
但是,如果为了成绩,在孩子青春期开始,就将所有可能展现其个性与爱好的方式,统统使用强制性手段加以消除
这样的方式,能够改变学生一时的行为,却不可能束缚住其一生
相反,还可能对他们的身心造成无法磨灭的伤痛,使其或多或少出现心理上的疾病,例如总是自卑,不敢正视自己,对所有人的行为都产生恐惧,甚至将其传到下一代人身上
管束学生是老师的职责,但打着管束的幌子,抹杀孩子天性的行为,岂不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终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如果,我们没有读大学?
最后:
哈喽,各位小伙伴中午好呀,小午第一本书上市啦,感谢各位一直以来的支持与理解,想要买书的小伙伴,扫下方图片二维码,或者戳阅读原文,就能到购买书的页面里啦
这本书都是关于大学的,希望对你们有帮助,目前当当网等各大网站,都能买到啦~
想要买书,请戳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