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时候想看电影,老公跟她说:“正好妹妹在,你俩一起去呗。”
她撒娇:“那你要去哪?”他一脸讪笑:“两个女孩子去就好,干嘛非绑着我?”
01
去机场接孩子,当妈的紧挨着到达出口,一问爸呢,在停车场…
但凡家人提出抗议,他们就会这么说。我以为这是中年男人渴望独处的口头禅,可倩倩说她结婚才一年。
有些男人不明白,钱我给够了,票我买好了,车我开来了,这些“大事儿”我都办好了,干嘛还非要带着我呢?
倩倩的丈夫最后还是妥协了,一起去看了电影,结果进了影厅他还问,怎么给妹妹的票买后排去了。
瞧,女人这点小心思,有些男人永远都不懂,她仅仅是想看电影吗?她是想跟你看电影。
说起来,我也曾看到过年轻父母带孩子去看电影,可是那位老哥的鼾声从头到尾没停过,比熊大揍光头强的声音都大。
男人们盘算着趁老婆孩子不在,睡一觉,按个脚,跟朋友喝两瓶的时候,女人们却一心想着二人世界和一家三口。
林夕说:“很多人结婚只是为了找个跟自己一起看电影的人,而不是能够分享看电影心得的人。”
但其实现状是婚前约你看电影跟你分享心得的那个人,结了婚以后你花钱买票他都不愿意陪你去了。
婚姻最大的冲突就是,你所追求的幸福恰好是对方想逃避的,你眼中的快乐在对方看来是种捆绑。
02
“你说,我同意他去开黑,他至于那么高兴吗?那表情根本抑制不住!就不能在我面前收一收?假装其实想陪陪我。”
“你说他这么高兴,我今天找不找他?男人是不是都不想被打扰?”说完把置顶对话框里打好的字都删了。
你出去跟朋友玩,几下几种女朋友:
.偶尔问一下在哪里,回复你的消息
10分制,各打几分?
结果让她很惊讶,她认为是最懂事的c选项在所有答案里都是最低分。
问及原因,他们说:这样的女生好像一点都不在乎我,要么就是跟我生气了。A作为比较作的方式,有点无奈,勉强给个中间分。B是最高分,说明男人在追寻自由,逃避约束的同时,还渴望着理解和在乎。
但有一个人很特别,他竟然给A打了10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她走以后我太寂寞了,想有个人来骚扰我”
但是博士想说,爱情从来不是独角戏,爱是相互的,男人不能单方面被爱,却自己去追求自由,这样太自私了。
03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火了,广东男人纷纷拉着各种大条幅办趴体、搞聚会,他们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放飞自我,撇开老婆。
知乎上有个问题问:男人为什么不爱回家?其中一个答案我影响很深刻:
很多时候我回了家也不想下车,因为那是一个分界点。在车上,一个人静一静,抽根烟,发会呆,这个躯体属于自己;但推开车门,你就是柴米油盐,是父亲、是儿子、是老公,唯独不是你自己。
这段话把中年男人的压力和感受,写的透彻而又不夸张,也许这就是已婚男人总想把老婆孩子暂时放在一边自己待会儿的原因。
但是请你不要忘了,你的妻子也曾经是自由的,她也曾经是个“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的贪玩姑娘。
“十指不沾阳春水,今来为君做羹汤”,是因为她爱你,爱这个家。家是一份责任,你偷懒的时候,她为妻为母却没有一天假期。
曾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女孩失落的写道:我要是男的我也头疼,我也想安安静静玩会儿游戏,潇潇洒洒蹦迪喝酒,也不想记那么多恋爱纪念日、节日、女友的生理日,是我冒犯了。
一句冒犯,触的我心底生疼。那是受了委屈不敢声张之后小心翼翼的退缩和倔强啊。
这些,真的很难吗?
男女之间或许真的存在本质差异,但互相体谅、为爱让步才是在围城之中携手共进永不迷路的要义。
她为爱进了这座城,你怎么舍得让她孑然踱步。
04
我们总是说,好的婚姻一定要谈钱,但是好的婚姻绝对不能只谈钱。
现实尖锐地向我们指出,有情不能饮水饱,没钱过不上好日子。但若是情越来越淡了,一起吃饱又有什么用?没有情还过什么日子?
我们还说,男人在婚姻中的参与度决定了家庭的温度,父亲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而丈夫的关心是最好的爱情。
那所谓的参与、陪伴、和关心到底是什么呢,何以体现呢。当时红着脸说自己做的不够好的你,后来做到了吗。
你参与过吃饭以外的其他家庭活动吗?
你陪你的孩子看过一场动画大电影吗?
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主动带老婆看一场电影吧,主动陪孩子去一次游乐园吧。不要给钱就了事,不要躲清静,更不要不耐烦。
你要知道,爱容不得一次又一次的缺席。
人到中年,夫妻变成互相帮助的兄弟,爱人变成一家食堂的饭友,就是因为我们越来越把钱当成“大事儿”,把情当成“没事儿”。
殊不知,钱只是婚姻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爱,才是最高级的家庭信仰。
记住博士的话:低端家庭用钱养家,称为活着。高端家庭为爱回家,才是生活。
阅读是门槛最低的优雅
每晚9点,博士陪你读书捡书博士每晚9点,陪你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