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王云飞:逝去的时光 | 就读这篇
日期:2018-01-12 作者:王云飞, 阅读:

王云飞:逝去的时光 | 就读这篇

  逝去的时光

  王云飞

  那年的烛光,不一样的情调

  一次次走在灯火阑珊的大街,一次次走向通往回家的路,心潮亦或平静如水,亦或洪波涌起。那高楼迷离的星火,那朴实醇厚的晚风,让我想起往年的烛光,烛光里的过往

  我的童年苦涩而欢愉,艰辛而烂漫。在那贫困而火红的年代物质的匮乏阻挡不了一颗颗炙热自由的心。那时村里孩子多的象树上挂的果,一溜一溜,一堆一堆的。房前屋后,树上坡下,都有我们嬉闹的身影。豆角青了,我们在地边割草徘徊,眼睛斜瞄着绿藤下藏着的芳香。西瓜熟了,我们拒绝午睡,溜出屋子,在后塘洗一通“热”水澡,轮流在西瓜地边蹲守,只为那红灿灿的瓜瓤。秋收了,大人忙着挑稻捆,一群孩子就敲打着瓷盆在水田边,筑起一方堰口,把水舀尽,尽情的捉拿鱼虾泥鳅。即使满腿污泥,浑身湿透,甚至为一只鲫鱼你争我斗,但当那一串串成果挂在手里,欢乐就弥散在一张张通红的笑脸上。

  孩子的白天忙碌快乐,夜晚风平浪尽。大人们整天劳累,不见黑不回家。摸着黑,我们就点上蜡烛,坐在门口等待着母亲回来做饭。这是父亲自制的蜡烛,把一块石蜡熬化,灌入竹筒里,中间放一根绵线,等蜡凝固,劈开竹筒,蜡烛就成了,这比买来的成品蜡烛便宜很多。就在这浑黄的烛光中,我们姊妹几个围在锅灶旁,闻着芳香,看着母亲把饭做熟。尤其秋冬季,单薄的衣衫抵挡不住寒气的侵袭,我们争着挤在灶前,往炉子里加柴,锅里热气腾腾,心里暧和和的。在这烛光里,我们聆听着母亲温情话语,度过了一冬又一冬!

  每到大年三十,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侯,这一天,不仅可以穿上新衣服,吃上好菜,还能燃放一串串鞭炮。到下午三四点钟,父亲就开始贴春联年画,我也张罗打下手,我父亲是文化人,自然很讲究,两个楹联一定对齐,更不能颠倒。这也影响了我,使得我对传统文化极其注重。年画贴完,放上鞭炮,已到傍晚,该上灯了。母亲早已准备好一对硕大的红蜡烛,端立于中堂的供桌上,点上。顿时,满屋子亮堂堂的,烛光把崭新的中堂画映衬的格外鲜艳、喜庆。母亲叮嘱我们: 三十的灯不能灭,点到大年初一,预示着一年有个好光景。于是,就在这火红的暖心的烛光中,全家吃着年夜饭,享受着一年最好的美味。在这吉祥的烛光中,一家人守着年夜,辞旧迎新。这火红的烛光啊,带给我们多少期盼希望

  在烛光中,我一天天长大,也一天天在烛光里接受着知识的滋养。初二那年,我住校了。教室的后面支上床铺,寝教合一。那两年的校园生活我终生难忘,而我的班主任老师更让我一生敬仰,他的言传身教使我终生受益。那时的农村中学条件异常艰苦,饭菜自带,有时菜馊了也舍不得扔掉。张老师那时还是民办教师,兼顾家庭学校,生活也很困苦。但他很是乐观,每天下午课外活动,他必带我们打球,在那凹凸不平泥土操场,跳跃着我们虎虎生气的身躯。夜幕落下,在小溪边洗涮完毕,教室就是我们学习的阵地。没有电灯,一支支蜡烛演绎着我们的童话。一晚上,两人一支蜡烛,微弱的烛光洒在书本上,洒在一张张青春的脸上,也洒在那个坚毅并不高大的身影上。也许太投入,也许靠的太近,每当下了晚自习,我们一个个便成了灰太狼,蓬头垢面,这是烛焰对我们的犒赏。几年的坚持没有白费,“笑在最后,笑的最甜。”老师的话印证了蜡烛带给我们的神话,这一年,我们班有四人考上了师范学校,也包括我,这对于一个乡村中学是多么了不起啊!从此,我开始了新的梦想感谢这微弱的烛光,是你给了我生命感动,是你让我走向灯火辉煌的殿堂!

  二十年过去了,岁月雕刻出苍桑,生活变幻出新样。人们已不再用上蜡烛,蜡烛的光太暗淡,人们的心太高,烛光负载不了人们更高的追求,从此打入冷宫。除非在亲友的生日宴会上,主人关上电灯,燃上蜡烛,以它渲染浪漫气氛。这时,蜡烛倒成了高雅情调的替身。

  偶尔,在某个突然停电的夜晚,我也会从抽屉里翻出沾满灰尘的蜡烛,看着它迸出浑黄的火花,看着烛光对面欢喜跳跃的儿子,我情不自禁的陷入了沉思。我的思绪漫过高楼,漫过城市上空,飞到了往日的天窗,还有那年那人的烛光。

  井里的时光

  有人烟的地方就有井,有井的地方就有一棵大树,这曾是我故乡的写照。

  我的故乡位于河南南部,与湖北接壤。这里地处南北交汇地带,一年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物产丰富,人称“北国江南,江南北国。”青山绿水间,镶嵌着一个又一个朴素又温的小村。

  那个时候,村里人吃水都从井里挑。我们那口井座落在村子正中的水田边,水质清冽,甘甜可口,冬暖夏凉源源不断的供应着村子十几户人家饮用。听爷爷说,这口井已有近百年历史,养育了好几代人。因为泉眼深,水质好,全村十几户人家都舍近求远,共享水源。井的旁边,有一颗古柳树,枝干已有些窟窿,但枝条仍很健硕,每到夏季,郁郁葱葱,庞大的身躯笼罩着这口井,成了这口井的庇护神,使得井水更加清凉爽口。偶尔,几片柳叶漂落井里,像一只只小船,给井水增添了一丝神韵。

  这口井留下了我太多的踪迹。上学时,我们都要路过这口井,这里就成了等侯伙伴,结伴而行的场地。累了,就倚着柳树歇息,胆大的,就攀上树丫,骑在树干上,用柳条编一个圆环戴在头上,神奇无比。渴了,就趴在井沿,掬几口水精神十足。有时,我们也会把脸贴近水面,静静的凝视水中那张稚嫩长不大的脸,井的深处,几条同样长不大的鱼儿在游动,悠然消磨时光。冬天,远望这井,雾气弥漫,热气腾腾,似有一股仙气。当我们的小手冻的通红的时候,我们就把手在井水中浸润一会,暖暖的,寒流顿失。这神水,就像母亲的胸怀温暖了我们半生。

  农村人用水,要用水缸贮存,平常一担水可用上一天,几乎每天挑水,只有过年时例外。大年三十讲究五谷丰登,吉祥美满,有“压锅”“压缸”之说,就是过年这一天锅里要丰盛,水缸水要满,且初一初二这两天不能出去挑水。于是,在三十这一天下午起,十几户人家就挑着水桶奔忙于家与井之间。用水量太大,这口井的泉眼可供给不上,水位不断下降,后来水桶够不着水,只有排队等。挑水的汉子们并不着急,乘着闲暇时光聊着一年的光景,唠嗑着乡里乡外的新闻。一直到傍晚时分,在隆隆的鞭炮声中,人影渐稀,井边才恢复了宁静,每家每户都落得缸满盆满。初一初二热闹了两天后,家里的水也所剩无几。初三凌晨时分,就听得井旁噼里啪啦一通鞭炮响,原来早有人起个大早抢得新年里的第一桶水,以图个好彩头。甚至还有人在初二十二点刚过,就摸黑去担水,神不知鬼不觉就抢了头彩,这样的人往往心深得很,不象井水这般透明

  这井里的岁月,有美好,也有艰辛,有甘甜,也有辛酸。稍稍长大后,心里总是充斥着对农活的恐惧。农村里,总有干不完的活,大人们日夜忙碌,没有消停的日子。最忙的就是秋收时节,我们这些孩子也加入到如火如涂的劳动大军中。我家的水田就紧挨着井,可能是泉眼相通,田里的淤泥像一团浆糊,腿陷进去被粘得紧紧的,何况双手还撸着沉沉的稻禾呢。一天下来,腰酸腿疼,胳膊和小腿留下了一道道稻叶“亲吻”的印痕,经久不褪。

  十二三岁时,我就学会了做饭。家里人口多,用水量也大,父母忙农活时,挑水的重担就落在了我这个男子汉身上。水井离我家大半里路,一个来回就需二十多分钟。水桶是用木板做成的,又大又沉。最困难的是从井中往上提水,一桶水我根本提不起来,只能提半桶,一路上,我也需歇几次肩。大人们挑担子,不紧不慢,步伐稳重,扁担有节奏的一起一伏,百斤重担如履春风。我的肩膀实在太嫩,承受不了五六十斤的重压,为了避免在疼痛来临之前多走一些路,我几乎挑着水一路小跑,待腰快直不起来时就猛的放下桶,急急的喘几口气。有几次,由于走的太急,路又不平,快到家时,脚被绊倒,水流一地,挑回的成果只剩二分之一,年少的我灰心丧气,懊恼之余,又重新直起身子走向盛满希望的水井。这井,凝视着我成长,也给了我意力。

  我眷恋着这口井,眷恋着井里的时光。每当我随母亲、哥哥姐姐去山里砍藤条编辙子,累了渴了从山沟里捧水喝时;每当我和小伙伴们在田野采野菜掐蔷薇,口干舌燥找水喝时,我就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这口井,唯有这口井,让我止渴,爽得痛快!唯有这口井映照出一个少年心灵!记得小学有一篇课文巜吃水不忘挖井人》,当我们仰着小脸齐声朗读时,我的眼前又浮现出村中这口不竭的井!饮水思源,当我一次次站在这透明映着柳树倒影的井旁时,我又仿佛听到了读书声:“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主席……”这朴素明净又无声的井给了我正直善良人生

  长大后,人生之路不断向外延伸,求学,奔波,工作。虽没有背井离乡,但光顾家乡脚步越来越稀疏,井的光影也渐渐暗淡。结婚成家,娶妻生子,当带着娇妻儿子再一次回到老家时,母亲高兴的拧着自来水龙头说:“再也不用去挑水了。”是的,院里打了井,装了电机,安了水箱、热水器,农村人也能像城里人一样淋浴,痛快的洗个热水澡了。

  我沿着新修的水泥路,漫步村中,水田快干枯了,田埂长满了草。我寻找那棵柳树,我知道,有树的地方就有井。可瞥了一圈,也没有柳树的踪影。也许,树老了,枯了,也许人贪婪,把树剁了,烧了。反正树没有了。

  我探寻着井,原来光溜的小路歪歪扭扭,杂草丛生,看得出已很少有人来这。井还在,面目全非,水泥井沿已脱落,井内枯叶青苔混淆,水面映不出人影,早已没有井的神韵。

  这是被人抛弃的井!这是被人遗忘的井!曾经养育子子孙孙的井就这样淹淹一息,不留生机。曾经,井是乡村的灵魂,如今,灵魂在哭泣;曾经,井是我们童年影子,影子暗淡了,无声无息

  我久久的徘徊在杂草丛中,沉浸在被井水浸泡的往事中,井可以被遗忘,但记忆不可能泯灭!

  那口井,心灵故乡的井!

作者简介

  王云飞,男,河南信阳人,教师。热爱生活,崇尚生活,有梦想,无幻想;有追求,无成就,有多篇诗文散见于各新媒体

  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90后专辑

  在后台回复:90后,即可阅读

  原鄉書院回顾,点击可直接阅读

  原鄉書院总目录

  原鄉专栏,在后台回复作家名即可阅读

  青山文艺|花解语|张国领|杨建英|杨华|卓玛

  名家专辑,在后台回复作家名字即可阅读

  毕飞宇|陈忠实|池莉|曹文轩|迟子建|格非|冯骥才|韩少功|贾平凹|老舍|李佩甫|李敬泽|刘庆邦|沈从文|苏童|三毛|铁凝|莫言|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王安忆|徐则臣|余华|严歌苓|阎连科|史铁生|张爱玲|张承志|

  博尔赫斯|村上春树|川端康成|马尔克斯|卡佛|福克纳|卡夫卡︱卡尔维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王云飞:逝去的时光 | 就读这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