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说叶汉章而想到山格教堂
日期:2016-12-19 作者:碧叶迎东日 来源:碧叶迎东日投稿 阅读:

  说叶汉章而想到山格教堂

  ---写在圣诞节来临之际

说叶汉章而想到山格教堂

  蔡汉以

  2016-12-19

  如果你想研究“闽南基督教的传播史实”,就必须了解叶汉章这位传奇牧师。而叶汉章牧师怎样传奇?要从1842年2月24日,两位美国传教士雅裨理和文惠廉乘英舰抵达鼓浪屿……即美国归正教在厦门这段历史说起!绕了这么一大圈后,你就找到了平和县基督教会山格教堂的渊源了!

  叶汉章1832年3月29日在小溪(今平和县)出生,1912年6月在厦门逝世,享年80岁。叶汉章是中国教会自立的先驱、福建教会两位华人牧师之一,另一位是新街堂的罗嘉渔。叶汉章是厦门基督教“竹树堂”的首任牧师。

  据平和《芦溪叶氏族谱》记载“芦溪是平和叶氏的发祥地”“开基始祖正寿叶公系(同安)佛岭第十二世,诛公之裔孙。郡马益公(八世)之曾孙伯强公(十一世)之子”于明洪武二年(1869年)入芦溪开基,为平和芦溪叶氏始祖,而后分支到平和其他乡镇,其中大溪叶氏开基祖是芦溪叶氏第五世,而坂仔梨洋一世祖(开基)为芦溪叶氏第三世,小溪叶氏大都是外乡入城经商的叶氏人家。经查:叶汉章牧师系芦溪叶氏国柱公裔孙,祖籍是平和县芦溪下铜(现双峰)草坑村人,其父早年随同乡人在小溪银尪埕(现民主街)开木材商店,1832年3月29日叶汉章在小溪诞生,叶汉章父亲的木材店借之九龙江水系,将木材顺流源源不断运送漳州、石码、厦门等地销售。

  这期间,他父亲将叶汉章送给同做木材生意,家住厦门的一个朋友夫妇收养为义子。叶汉章义父的家之店铺,位于厦门的闹市区,附近的筼筜港边上有一片因竹林茂盛而被称为“竹树脚”的地方(今开禾路口)。

  叶汉章是如何成为牧师呢? 这要从1842年2月24日,两位美国传教士雅裨理和文惠廉乘英舰抵达鼓浪屿……即美国归正教在厦门这段历史说起!

  1842年2月24日,雅裨理和文惠廉到了鼓浪屿后,在海边租了两间小房子。不到三个月,文惠廉因夫人病逝而返美,雅裨理则坚持在鼓浪屿、厦门和同安等地布道。雅裨理1844年12月因病返美,两年后病逝,享年42岁。

  我们要注意的是,在至今174年前,厦门是基督教(新教)继广州之后,进入中国的第二座城市。尽管英国传教士马礼逊早已来华,但他在广州进行的是“地下传教”,而雅裨理则是第一位在中国“公开传教”的牧师。

  雅裨理属于美国荷兰归正教会。从他开始,归正教会开始了长达109年的在华传教事业,最后一位传教士胡天赐于1951年离开中国。期间,打马字、郁约翰等共154位男女传教士先后来到厦门。归正教会特别钟情厦门,以厦门为中心,在闽南地区传教!

  为什么雅裨理能“公开传教”呢?这是因为福建巡抚徐继畬来到厦门,多次向雅裨理请教世界地理和政治文化,从而得到地方官府的默许。后徐继畬著成《瀛环志略》一书,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名著。

  上文写到“打马字、郁约翰等共154位男女传教士先后来到厦门”。正是这位“打马字”传教士与叶汉章的不期而遇,才使叶汉章成为牧师,成为中国教会自立的先驱、福建教会两位华人牧师之一!

  “打马字”传教士与叶汉章的相遇。那时,刚从美国新不瑞克神学院毕业的打字马牧师来到厦门传教,叶汉章家的店铺,正好在打马字家的隔壁,也许是神的奇妙安排,使年轻的叶汉章能够经常和打马字接触,聆听他关于耶稣基督救世的福音。在交往中,叶汉章逐渐被福音所吸引,在圣灵的感动下,他立志成为神的儿女。但是,由于信仰与文化的隔阂等原因,父亲不同意其信主。

  1850年,“小刀会”在厦门暴乱,动乱中叶家未能幸免,叶汉章家多年积攒的财产毁于一旦,破产的叶家人被迫在街上流浪。打马字见此情形,立即把叶家人安顿在其住宅的第一层,并提供他们生活所需。叶家人从打马字的行为中见证了基督的大爱,深受感动,叶的父亲支持儿子受洗归主,后来全家也都成为天国的子民。

  以后,叶汉章到了神学院学习三年,并时常到厦门竹树堂侍奉、证道,深得会众赞扬。时任厦门竹树堂长老的叶汉章,因有扎实的基要真理造就,以及对厦门风土民情的熟悉,1863年3月29日下午,叶汉章长老被按立为竹树堂牧师,时年31岁!这一天新街堂罗嘉渔,也按立为华人牧师。这是中国教会自养自聘牧师之始创。

  1872年,叶汉章应台湾教会邀请,横渡台湾海峡来到台湾打狗地区,在台湾巡回宣教,得到台湾各界教会好评。1883年,叶汉章接受教会指派离开竹树堂,前往漳州的小溪(今平和县)新组建的教会侍奉。(心情日志 www.wenzhangba.com)

  那么,当时小溪(今平和县)有哪些新组建的教会呢? 据县志记载:1868年文峰柴头埔现柴头村村民杨印等三人到漳州教会办的医院就医时接受福音,病愈后带回白话诗文,圣经等。在家中朗读吟唱,传播基督道理,深得民众信仰。1869年美国基督教公会派石码教堂长陈葛和在漳州的卢荣康牧师,在柴头埔设“讲道所”。从此,基督教福音开始在平和县传开。所以,现称平和县文峰镇柴船村柴头埔是平和县基督教福音传播的源头!

  当时文峰乡柴头埔,是全县耕牛集市的重点地。有些常到柴头埔耕牛集市做生意的兄弟,认识了柴头埔信主耶稣基督的兄弟,彼此交往中,听到了信主耶稣的福音,信仰基督教的人可得平安的道理。于是,那些做生意的人及其他村民,先后到柴头埔“讲道聚会所”听道祈祷敬拜真神上帝主耶稣基督。这些前来听道祈祷的弟兄姐妹,主要来自:现称小溪镇岩坂村大湖社、山格镇平寨村大路顶社、五寨乡前岭村前坂社、南胜镇龙溪村八仙桌社等。

  据教会记载,当年到柴头埔“讲道所”,听道唱诗祈祷的小溪镇岩坂村大湖社的村民是林时、林自然等人;山格镇平寨村大路顶社的村民是蔡蛋、林钱、张林顶等人。

  这些村民信了主耶稣基督后, 积极参加每星期日的“主日崇拜”活动。因路途遥远,凌晨就得起程,各自带着煤油灯(风路灯)或火把照路,来到柴头埔。而返往路上,却是披星戴月,当他们回到家里已是深夜了!

  为了解决路途遥远的问题,1872年在大湖社设立了“祈祷室”,方便了信徒聚会敬拜真神上帝主耶稣基督。但是,必竟大湖社是在大屏山山上,较为偏僻,交通不便

  1874年美公会调换林文曲为传道,将大湖祈祷室移至小溪市内打铁街,即现今九一七路,租赁民房设“讲道所”。1880年成立基督“官溪堂会”,1882年小溪张姓会友在桥头街集资建成小溪礼拜堂。所以小溪基督教的堂会发源于大湖,大湖发源于柴头埔,柴头埔发源于厦门美国归正教。

  在叶汉章从厦门来小溪(今平和县)新组建的教会侍奉之前(即1883年前),从大湖祈祷室分出的教会,不仅有小溪“讲道所”,还有山格“大路顶堂会”等。

  当时山格乡的买卖集市,在现称平寨村大路顶社(北溪)。这里来往人员多,交通方便,大约是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终于在大路顶设立了基督教会礼拜堂,称为“大路顶堂会”。并聘请许和泰牧师主持会务,这样一来,为信仰主耶稣基督的人听道祈祷唱诗敬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与小溪基督教的堂会一样,“大路顶堂会”发源于大湖,大湖发源于柴头埔,柴头埔发源于厦门美国归正教!

  叶汉章从厦门来小溪(今平和县)新组建的教会侍奉,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仍兢兢业业做主的工,小溪地区的福音兴旺,信徒众多,明知农村工作生活条件差,他却乐意甘心终生在家乡传福音,无论布道、还是牧养,不顾年事已高,不辞勤劳为主做工,几年时间相继协助创建数间教会。这也包括山格教堂的前身---“侯山堂会”。

  当大路顶礼拜堂,走到第十九个年头时,即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农历壬辰,属龙)这一年,平和县各地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山洪爆发,洪水成灾,靠近河边的大路顶礼拜堂被洪水冲毁,许和泰牧师全家人被洪水冲走!所幸的是,许和泰牧师的妻子,在洪水中漂流到南靖县时被人救起,而其他家人在洪水中遇难了!

  洪水过后第八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教会弟兄姐妹讨论重建礼拜堂事宜,为安全考虑,新建的礼拜堂选址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侯山之山脚下的村庄,现称山格镇山格村侯山社。此时蒙美国一个爱主的心愿奉献资金,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动工,以砖瓦木料水泥为主要材料建筑,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竣工。至此,原大路顶礼拜堂,移迁到侯山社,并更名为“侯山堂会”。

  这时叶汉章在小溪(今平和县)新组建的教会侍奉,已经有20年了。

  当“侯山堂会”走过第九个年头时,即1912年6月,叶汉章牧师在厦门逝世。叶牧师一生虔诚厚道,精通圣经,殷勤主工,为后人所感念!

  ………“侯山堂会”在历史的长河中,也经历了许多变迁,到1980年侯山堂会更名为“山格堂会”。

  如今“山格堂会”在陈双凤主任,林素理传道,林敏蓉等教徒的勤奋工作下,上帝恩手带领,信徒日增。凡事靠祷告神,抬头仰望上帝, 山格堂会得到了快迅健康发展!

  我虽然不信教,但我欣赏基督教徒那虔诚、悲悯、勤奋、坚韧、牺牲等品格,我为他们而肃然起敬!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说叶汉章而想到山格教堂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