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
多么动听的歌曲!无数人喜欢它。但是,明天会因为我们的期待更好吗?
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十八岁的时候,开着拖拉机去给邻村的未婚妻家送东西,晚饭后回来时拖拉机翻沟里了。那时,还没有电话、手机什么的,家人不知道他怎样。次日早晨才被人发现,车毁人亡。
我的一个本家小叔叔,溺亡,当时十岁左右。小时候,左右村子,哪个村子没有溺亡者?
我们村子一个女孩,脑膜炎死了。当时,也只有十几岁。
这样的情况,单是我们那个小山村就有很多,我不想再列举,只是难过他们的明天又在哪里?他们的家人是否明天会更好?
这段时间我竭力在向别人推介保险,开始我自己消化吸收保险公司给我提供的相关资料,然后分析,设计推广,可是行不通。大多数人不能按我的要求做,或者根本不做。我很纳闷:这么好的险种他们为什么不能接受呢?
实际上根本不是不接受险种的问题,他们多数人根本不看,看都没有看怎么可能接受?有些人走马观花看了看,也没有细想,没有琢磨,没有思考的东西又怎么可能接受?
为什么会如此?
实际上有些人患了一种自己都不知道的病:信息拒绝症,或者说有的是道听途说症。
一个人如果被要求:不能看书、不能读报、不能看电视、不能听广播、不能接触网络••••••总之,断绝与外界的一切信息往来,生活在完全闭塞的状态,多数人都会拒绝如此。但是,生活在今天犹如汪洋大海的信息包围中,没有任何限制,人们是否就不缺乏信息,掌握了必须的信息呢?
答案却是否定的。面对大量的信息,多数人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与能力对信息去伪存真的筛选。观察社交圈里以讹传讹的信息即可见一斑。那些没用的、无聊的信息,往往假借爱和善的名义得以传播;而那些真实有益的信息,不做任何粉饰,素面登场,却得不到重视。
还有的人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自己缺乏思考与判断。
学习贵在发现问题,生活也是。
无论贫穷,还是富有,谁的生活没有问题?!
只是我们有些人掩耳盗铃不承认或者说无视风险问题的存在。我开头所讲,在多数听者也只是故事。很多人心里想的是:那么倒霉的事情怎么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想,你危言耸听了,瞧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吗?(人生励志文章 www.wenzhangba.com)
风险的概率是很低,可是,谁给我们打包票保证风险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意外、重大疾病,不都是别人的。发生在别人身上是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是事故。再说,即使我们是幸运儿,意外和疾病到我们这里就绕行,那么,终有一日我们也会不可避免的老去。又有谁能够躲过“这一劫”?
太多太多的问题。
如果意外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是否有能力承担?
如果重大疾病降临,我们的日子是否还可以如初?
如果有一天我们老了,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养老金?
••••••
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一个婴儿和成人后的他?你对保险的认知十几年前和现在有没有变化?
你有没有学习了解,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是怎样谈保险的?
你有没有看到过央视新闻联播后播放“保险让生活更美好”的广告?
你知不知道保险已经作为金融的一个方面被写进中小学教材 ?(如果你不方便得到教材,可以在网上搜索“高中政治教材”,看电子版,人教版第一册就有,这个无论是电子版,还是书本,本人都已经验证。)
你知不知道从今年开始已经自北京着手陆续向下面的城市推广,保险公司实行“员工制”?
你使用过很多次百度,或者其它搜索,你有没有搜索过“保险”,看看权威的词条怎么解释它?
•••••••
时代在变化,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与时俱进。
电视招聘节目《职来职往》和《非你莫属》中,也经常有一些“做过事情”的求职者,老板们经常问的问题是求职者在该经历中得到了什么。有一次,一个老板说:“经历不等于经验。”我觉得很对。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吃一堑长一智”,能够如此的是智者。智者不是从来不犯错误,而是能够从错误的经历中吸取教训。
他人的意外、重大疾病、老来难••••••难道不是生活对我们的提醒?不是我们的“一堑”?
明天怎样,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未知;但是,我们可以把握自己的今天。明天是否更美好,不会由我们的期待决定,关键看我们今天怎样做选择,做什么,怎样做。
保险,不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但它是我们解决人生重大问题的好办法;它不能保证我们明天会更好,但是,可以让我们知道,当风险发生时至少不会太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