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真是奇妙的东西,你给它播下
健康的意念,它决不会还给你病秧的颓唐。
跟
朋友说“消云”游戏:在天空中确定一小块云朵的位置,无需一直盯着它,在心里说“云不见了”开始向云发射能量,过上几分钟再看发现云真的不见了。
自己做这个游戏的时候,大约过了两三分钟再看那朵云只剩了些丝丝缕缕的薄纱,又过了一会真的不见了,我
不敢相信,这怎么可能?自己这个宇宙微尘怎么能够左右自然现象?她说“看来能量的确是一种物质。”游戏是江本胜在《水知道答案》中介绍并通过很多人验证,里面还有很多
不可思议的美妙。

小沙弥问师傅真的有佛陀吗?他在哪里?师傅默然不语,把他带到一件伸手不见五指的屋子里,告诉他找到屋子里的锤子。小沙弥摸索了半天也没摸到,只好告诉师傅屋子里没有。师傅点起灯小沙弥看到锤子就在屋子的一角。师傅说看不见的东西不一定不存在。是啊,
时间和悟性是寻找答案很好的方式。能量是一种物质,没有确切的验证时我仍旧保留自己的疑问。
在朋友的空间里看到这个一向自诩懒散的人居然在偷偷的激励自己,对我来说又是个震动,这才意识到自己作茧的时间太长。明明
不喜欢这样的自己,还是裹在里面怠惰懒散的不想钻出来,原来怪罪于天气的闷热也只是逃脱的借口罢了。这又何尝不是人的通病?有问题先找外部的原因而不是内在的反观自省。滴酒不沾的人,竟然想借酒找回
迷失的
精神家园,想想也好笑,心里的拥堵转换成“
心境开朗,水月无碍”,不知该为理性的
胜利而庆幸还是该为率性的遁逃而怅然,毕竟率性而为是个性的缺失。看看,活着就是这样矛盾,该往左的时候
后悔没有选择右,
举棋不定的时候又
迷茫没有方向。
朋友最
喜欢的事情是一个人上路,我最喜欢的事情是雨天独处,不管上路还是独居我们都为了保持
内心的灵动,呵护心底没有随日子磨钝的
敏感。如果灵动的隐遁如朽木了无生气的被
岁月里侵蚀殆尽,我们宁愿做扑火的飞蛾,即使不再重生也要舞蹈着燃尽。
破茧而出,今天就作为懒散的终结。
前段时间朋友发的短信一直不
舍得删掉,没经审批就擅自留存实是
前车之鉴。原来手机保存的一些片段因手机入水那些
生活里的色彩洇成一片,只剩下模糊的影子晃在
记忆中。
(好文章阅读 www.wenzhangba.com)
小时候每当和小伙伴很亲密的时候,会暗自担忧关系不好了该怎么办?年少不懂事物的起起落落才是正常,不懂跌宕才能学会风雨中行走,才能学习辨识途径的方法。是生活这个出色的
老师,教会我亲密有间疏而不淡的相处,和它厮磨的时间越长学到的东西就越多。总是
性情作怪,如今心里特别
安稳宁静时偶尔也会忧惧,不知还会有什么事情找上门。换个角度,不管好坏,这样的年龄还会
憧憬,也算
烦恼的奖励吧。总是未知才有探求和想象。
梁漱溟先生说:人的一生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是人与物的关系,其次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内心之间的关系。他老人家的三句话,一生矛盾的根源。
人与物,得学会
随遇而安,知道哪些不该为自己所有,得你所得,乐你所乐。稼轩二十三岁“壮岁旌旗拥万夫”,一腔热血收复中原,到头来“追往事,叹今吾”,乱世将军的晚年,手里的沙场谋略万字平戎策换成邻家种树的书。名声,也是物。
日本古代的高僧百忍禅师,经常用化缘的钱救济贫困为村子里的人治病,深得村民的喜爱,加上他的持戒、仁厚、公允村子的人把他当成村里的守护神。一年村里人家的独生
女儿生下
孩子,
父母严刑逼问姑娘一口咬定百忍禅师。姑娘的父母
半信半疑抱着孩子找百忍禅师,禅师只是问一句“就这样吗?”禅师的形象
一落千丈,在人们的白眼中四处行乞喂养婴儿。多年过去了,姑娘
受不了良心的煎熬,一步一磕跪求禅师的原谅,禅师仍是那句“就这样吗?”
治世之时,无需稼轩的豪气。开放的观念,也不必背负禅师那样的桎梏,可是总有些东西需要内心的坚守,界定自己的底线,即使承担了不属于
你的责任冤屈,终
有时间环境为你正名。现代人,缺失的是什么呢?
和自己内心关系的大课题,需要终生的学习和探讨。
留存一些
美好的瞬间让我想起很多。
我的朋友,当你看到留在这里的短信时不要嗔怪,你知道是因为珍视。呵呵,除了我和你,谁又知道是谁呢?还有我想对你说一直说不出口的话:你是
美丽的女子。说欣赏有点拔高了自己(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欣赏你抛开世俗牵绊
热爱生活的心。还记得那个台词吗?那时候你是
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
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
面容……
盛开是一种美,华美;凋败也是一种美,
凄美。慢慢地皱纹会爬满我们的脸庞,岁月之痕的美就是从心里时时展示它的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