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些人,让人想了很多。
——绝对不是引发性别对立,但是人世间,不是男的就是女的,我又不能创造出一个第三性出来。
有些家庭,孩子还小的时候,父亲不靠谱:抽烟喝酒、外遇、不顾家甚至家暴,母亲就是兢兢业业的贤妻育母。
而当孩子长大,父母老去,奇异的事情发生了——有时候,孩子与之和解的,是父亲,而不是母亲。
父亲好烟好酒,因此他懂得人间的享受:你要出去玩就去吧,注意安全就行。
他自己抵御不了诱惑,所以他也能理解为什么孩子抵御不了诱惑:要喝奶茶就喝吧,要买游戏机就买吧。
他有过也许混乱不堪的感情生活,所以他认得出渣男也明白为什么女儿放不下渣男:是呀,他人花,但他好玩呀。
他会暴燥,会在某些情况下失控,反过来,他在儿女暴怒的时候,能心灰气和——他看到了自己。他就像原谅自己一样,原谅了儿女。
母亲一生没有爱好,除了做家务和攒钱,所以她完全不接受儿女的奢侈浪费,买个肉松小贝都要批评很久。
她从来没有被诱惑过,情欲金钱心魔,全没有,所以她看儿女择偶就是看条件:学历比身高重要;家境比头发重要,门当户对比什么都重要。
你如果跟她说:男的长这样睡不下去。她气得不行,骂你恶心、变态、不要脸。
她一生处理不同意见的方式就是“说”,反复地说、大量地说,她以为这叫“沟通”——其实你必须听她的,你不听她的,她能天长地久讲下去,讲到你最后屈服。
你不是被说服了,你只是屈服。
甚至到最后,儿女会同情父亲的外遇:
母亲是一个好人,勤俭节约,老公小孩就是她的一切。
但她是不可爱的,她没有精神世界,你不能与她谈小说谈电影谈旅行。
以她的保守,她也是绝对不会享受床上生活配合床上生活的。
她每天都在操劳,但你和她无话可说。
如果她是你的伴侣,你能不能爱上她?
如果你不能,你是外遇还是离婚?
为什么我们总说“儿子无法共情母亲,只有女儿能够”——因为确实没法共情。
而事实上,也不是所有女儿都能共情母亲,也有很多女儿,根深蒂固地,不想做这样的母亲。
但他们会内疚会自责,他们为自己的无情无义而忏悔,他们觉得自己是白眼狼。
为什么母亲为这么家做了这么多,他们却在感情上,更偏向父亲?
父亲明明应该是这个家的罪魁祸首,为什么最后,却奇异地,得到了所有人的原谅。
也许是因为,父亲在的时候,有时候会让人哭,也有时候会让人笑。
父亲是渣男,但可能是个有趣的人。
而母亲,她一出现,第一件事就是看到你餐桌底下的灰,开始教育你。
和她一起,你永远笑不出来。
她自己也很少笑,一肚子意见,一肚子抱怨,年轻时候抱怨丈夫和婆婆,年纪大了,抱怨对象里就加上你,之后再加上你的配偶你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