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们做了那最柔情的人,为一声来到人世间的啼哭而感动得流泪;为一抹睡梦中的微笑而心花怒放;为一次莫名的哭闹而揪心不安;为一个含糊不清的发音“ma”而幸福满满。所以我们会不由自主的爱上这个时而天使时而魔鬼的心肝宝贝,不分昼夜,不辞辛劳,不畏险难,不识屎尿……
可曾想过爱她与给他生命一样(怀胎十月,一朝分娩)从开始建立就是为了分离而准备,一个人最终变成两个独立的人才会实至名归。正如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目送》中的这段话“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个世界上最最困难的爱也许就是母爱。
又是周一,照例,儿子要早起随爸爸一起去幼儿园,这一走就是一周,我心里的不舍是不言而喻的。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有着三头六臂,无所不能。既能照顾好孩子,又能应对好工作,还能兼顾家务同时又活的精致。可只要看一眼小儿子我就怂了,他一人就把我缠的捉襟见肘,蓬头垢面了。更何况之前的经验让我知道,我送他的结局只能是两个人都哭成了泪人。
其实儿子早已习惯和我说再见,正自顾自的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说声妈妈再见就跟着爸爸出门了。“宝贝,妈妈会想你的”情不自禁的我便说了出口。儿子带着他的招牌微笑:腼腆中夹着一丝丝的坏。“我也会想你的妈妈。”说完似乎有所等待的站在原地看着我……
他和爸爸下楼了,我也飞快地收拾好推着弟弟下楼遛弯。紧跟着他们走出去的路我还是有意快走了几步。
“宝贝”看见落他爸一段路程的儿子,我不由得喊了起来。都说母子连心,我能感受到他是有点不想走的。听到我这么一喊,她忙不迭的赶紧回头,本耷拉着脑袋昂的高高的往回寻我,眼睛里放着光,嘴角掩不住的笑意喊着妈妈。我看他往回走,慌忙告诉他“跟紧爸爸,快迟到了。”不知道是怕吓着弟弟我的声音太小还是他过于惊喜听不见我说什么,我连说了几遍,他还是“什么,什么……”的跑到我身边。我只能快走几步和他一起追上早已掉头寻他的爸爸。
“妈妈你也去接我吗?”儿子不说送却说接,自从儿子上幼儿园,我便怀着二宝,又因为他在爸爸单位附近上学,所以学校里的活动和他的接送都由他爸爸承包。唯独有一次我去接他……当时正在疯玩的他在人缝中看见我并没有立马跑过来,而是眉毛一挑,转头拿起自己的东西不吭声的跑到我身边,摸摸我的头发搓搓我的脸,“妈妈你怎么来了?”一句话问的我眼泪打转。“让妈妈抱抱,妈妈好久没抱过宝贝了。”他立马勾住我的脖子,兴奋的往上窜,我吃力的抱起了他。他用手摸着我的肚子“妈妈,小妹妹,不怕挤着了吗。”“没事的”我笑着亲他,他紧贴着我的脸,两个小胳膊把我抱的紧紧的,歪着头告诉他的爸爸“妈妈说,没事儿”又直起头揉我的脸。与其说他想让我抱抱他,不如说我好想他抱抱我。谁能体会到每次他张开胳膊让我抱又悄悄转向他爸时他的无奈,我的心酸。
“妈妈只把你送到车上”听到这话儿子张望的小脸转向弟弟,拉着我的小手也不再摆来摆去。“妈妈是要在家照顾小弟弟吗?”“嗯”我重重的点头。“弟弟还小,对吧!”“对,可妈妈永远爱我的大宝贝。”
儿子不再说话,我也并没有察觉他有所忧伤,只是刚到车边,他突然闹情绪一样的非要再回家拿他的恐龙化石,还说了一堆非拿不可的理由。眼看就要迟到了,他爸爸当然不依,厉声让他上车。小家伙哭得很伤心,用眼神向我求助,我却让他失望了。我安慰着他,让他上了车,坐在车上他背对着爸爸坐着。我喊宝贝,他慌忙按下车窗,脸上挂着泪,看我给他擦泪,他便更委屈了,可我还是只能安慰他。他的伤心我能感受得到,他要的不是恐龙,是想在家在妈妈身边多留一会儿。
我没好气地说老公“照顾好孩子,别那么凶。”眼泪便不自觉的流个不停。“没事儿,一会儿就好”说完老公便匆忙走了……果不其然,老公发来了儿子在车上自嗨的照片,还有到幼儿园后一蹦三跳的跟老师打招呼向小朋友做鬼脸的视频……
儿子长大了,再也不是那个每晚都需要我陪,做饭时扛在肩上,如厕时坐在腿上,一会儿不见就大喊妈妈的小婴儿了。晚上想抱着她睡也是抱着胳膊搂不住腿,搂着腿够不到胳膊,决定让他枕着胳膊睡,他却扭来扭去,终于开口说“妈妈不舒服”。转身的功夫他已睡着了。依然是小时候的那个姿势,左侧着身子,腿里夹着被子,左手捧着脸,右手搓捏着东西,只是身边不再需要我给他哼唱着小曲……
看着视频中的儿子,我便又破涕为笑了,虽然笑里含着眼泪,心里压着失落,可这是儿子人生的必经,在未来,我和他之间还会有更多的分离:求学,工作,有自己的意中人,组建自己的家庭……这些分离是孩子通往幸福的过程,只要孩子是幸福的母亲也就是幸福的。
借用北大才女赵婕的一句话“我钦佩一种父母,他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
做母亲,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我们都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