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后事》是一部由阿利姆·汗执导,乔安娜·斯坎伦 / 娜塔莉·理查德 / Talid Ariss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的后事》影评(一):男人的意淫吧
男人都爱做这样的梦吧,所有的人都爱他,不仅两个女人爱他,甚至从未尽过父亲责任的儿子也爱他,在他死后所有的人都想保存他的声音和味道。谁给男人的自信?
一个终生深爱自已的妻子,一个明知自己有妻子却甘心只拥有一半的自己并为自己生儿育女还如此独立的情人。两边在他生前各自安好,在他死后知道真相后却能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真是可笑!
《爱的后事》影评(二):當愛離開時(After Love,2020)
1、這部電影當愛離開時(After Love,2020)讓每個故事人物都做一回「沉浸式體驗」,也就是每個人無意與無奈間,透過當一回騙子、藏一回祕密和作一回受欺者,來獲得對他人情況的同理與同情,以脫開自己感受與思想的局限,達到更大程度的圓滿。尤其是女主角,他的世界雖然如山崖崩塌裂解,可是迎來更廣闊的天地,隨著揭開丈夫對他的欺騙,意謂他也更完整的認識自己的丈夫,同時曾流產的他重新做了一回母親——給男孩的那一巴掌證明他對男孩視如己出,這樣的管教不簡單,等同母親。更重要的,故事以亡夫的語音留言過期,來充分還原他作為一名女人的身分(而非依舊附屬丈夫的妻子,比如他因丈夫而選擇信仰或學習語言、泡茶總習慣性的泡兩杯等,在劇情中都是附屬性的行為)。
2、劇本的扎實之處之一,是對這名丈夫的塑造。他出場不過幾分鐘,可是卻勾勒了這麼一個不合於法,卻合乎情理的角色——這個男人多情而不濫情,他的婚姻態度是穆斯林的婚姻態度,可是又活在現代西方社會的體制中。故事中的細節不僅是純詩意的,更是寫實的,我們的社會中不乏這樣的故事,可同時又能反映出男性的承擔力——是的,於法不容,可是不是所有觸法者都是惡棍。更有甚者,在此劇情之上,一樣反映出女性幾乎是無止限的承擔力——難怪這個男人會愛上他們,因為他們都是「窈窕」淑女,竟能在這樣窘迫不堪之中洗練自己,昇華幻化,走向更大的可能性。
《爱的后事》影评(三):简单中的不简单,期待中国版
《爱的后事》是一部有着奇怪价值观的电影,很容易被它“女性主义”的表象所迷惑。我们不解的是,为何到最后妻子与情人两相和解了?留下一堆烂摊子(未亡人、情人与私生子)明明是那个死去的男人,而最终他却以好丈夫和好父亲的形象盖棺定论,并且促成了妻子与情人间的“旷世”奇缘。
我们只能认为这是从男性导演视角出发的一厢情愿。导演只能看见一个完满的结局,于是将情节往这个方向助推,他始终无法认识到分享爱情这类事情几乎不会在女性身上能发生。在妻子与情人之间,迂回着带有距离的礼节,而没有发展成剧烈冲突。导演似乎有意回避出轨在道德上的恶劣。
结局是不可接受的,这不是童话故事,而是残酷的现实。两个女人在感情中都受到欺骗,承受着铭心的伤痛,那位肇事者却安然地躺在坟墓里,享受着来自尘世的怀恋。应该挖出来“鞭尸”的不正是这个丈夫吗?既然他曾与妻子如此相爱,为何又会出轨呢?他又是如何巧妙地回旋在两个家庭之间,而不被人发现……这些极为重要的信息都被回避了,剩下两位女性自我感动。
男性虽然缺席了,但女性的动作与心理依然围绕着他展开。这提供了对现实的部分阐释,但没能更加深入进去。事实上,导演打着“女性主义”的幌子,做的是男性中心主义的实事。我们不该被这类不真诚的电影感动:它巧编名目,让观众陷于共情的幻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