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回到人
日期:2021-11-04 15:40:10 作者:和菜头 来源:槽边往事 阅读:

回到人

  昨天传来消息,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辞世。我对他的学问没什么研究,但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时候,李泽厚先生因为他在美学上的造诣而闻名全国,所以我们家也有一本他的《美的历程》。关于中国的美学源流和变化,我的知识大多出自这本书。

  当然,有人又要说自己不关心美学,单是为了生活就已经耗尽了全部气力。这话也对,不过在关闭文章转身搬砖之前,我还想请这样的朋友额外读两段话。这。两段话出现在1996年,李泽厚先生和学者刘再复之间的一场对话里。他说:

  二十世纪是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世纪, 是科学技术最广泛、最深入地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世纪。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人类的物质生活质量, 使人类往前跨进了一大步。但是, 科学技术也使许多人变成它的奴隶。人变成电脑的附属品, 人被机器所统治。这恐怕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李泽厚

  他随后又说:

  人要返回真正的人, 除了必须摆脱机器统治的异化, 还要摆脱被动物欲望所异化, 这两者是相通互补的。人因为服从于机器, 常常变成了机器的一部分, 工作和生活都非常紧张, 单调而乏味, 因此, 一到工作之余就极端渴求作为生物种类的生理本能的满足, 陷入动物性的情欲疯狂之中, 机器人就变成动物人。这样人实际上成了一半是机器, 一半是动物。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就提了这个问题, 但未展开论述。

  李泽厚

  那是在1996年,他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而关于人的双重异化问题,更可以回溯到1970年代。现在是2021年,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两段话,想想它出现的时间,是否会感到有一丝震撼?尤其是各位自嘲是社畜、躺平的朋友,看过之后内心又是什么感觉?李泽厚先生的“预言”好像变成了现实,不是么?

  都说哲学家没有什么用处,因为他们提出的理论距离现实生活极为遥远,他们自身也不直接创造任何社会财富,所以可以归为无用之人那一类。所谓明白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么,这是因为我们知道的道理太多了一些,还是太少了一点?我认为是我们对真正的道理知之甚少,于是才会说出那样用自嘲遮掩自满的话来。

  我们现在就生活在谈话的内容里,就是一半机器,一半动物,人的部分变得很少。我想,当代生活的大部分苦恼都源自于此。不是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搬砖或者摸鱼,就是在思考如何搞黄色(ghs)借一部说话。以前,对前者的解释是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今天看来,感觉是越让自己像一部机器,越是非人,那么自我价值也就越高。这就是个悖论,人在追求自身价值的过程中让自己变成了另外一样东西,那么最后这个价值是落在什么东西头上呢?

  对后者的解释是磅礴的生命活力,一个人还能ghs说明他还有足够多的能量,足够强的生机。今天再来看,是不是也可以说明一个人的生命力缺乏更好的通道,更有创见的方式得以抒发?或者说,是不是说明生活中缺乏其他可以激发欢乐和狂喜的方式?所以,只能用最为原始的方式来唤醒生命,以此感受喜悦?除了感官刺激之外,还有什么别的选择?

  答案是:我不知道。时至今日,我实在无法想象一个未经异化的人是什么状态,也无法想象一个理想状态下的人会怎样在世间生活。我希望找到一个模板作为参考,一个逃离了机器奴役,又逃避了动物欲望折磨的人,似乎这样的人并不存在。而且,我本能地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如何能在今天的世界里生存,他的依凭又会是什么?

  先前我推荐富兰克林的自传,就是因为本能地觉得他所做的一切和今天的人们有所不同,于是他拥有不一样的精神世界,对现实世界的看法也要温和许多,但这一切没有影响到他的成就,也没有减少他的快乐与满足。他是的确做到了一边明白一些道理,一边过上了更好的人生。这一切,仅仅只是因为富兰克林的时代没有电脑,人们还需要阅读书籍,在社区组成读书会和俱乐部么?

  先前我不赞同那些跑去大理“隐居”的人们,我认为他们一旦待的时间过久,就意味着永远无法返回。现在我开始理解他们,并且思考:无法返回什么?返回大城市?返回格子间?返回按揭下的生活?返回996然后ONS的都市人生?如果我还有“返回”这个念头,说明我还认为存在着一种“正确的”、“经典的”、“主流的”生活模式,其他模式都是一种偏离,那么存在着偏离就一定存在着回归。如果并不存在这样的关系,如果别人不打算回归呢?是不是别人决意不再进入机器打分系统,他们所选择的那种生活就能立住了?理由是千百年来人们就是那么过活的,那么现在自然也可以。我以为别人需要“回归”,其实是别人早已经回归?

  我没有答案,我的困惑要比答案更多。如何是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如何从异化的人回到自然的人本身?我认为认识到自身处境已然非常困难,理解自身处境就更难,想要改变自身处境怕是已经上升为人生挑战。同时,我不认为重返田园牧歌的生活人人都有机会,也不认为躺平、摸鱼的反抗方式能生出可以参照的其他生活方式。这个时代里真正的问题是,人人都承认“放下手机见见面”是一种合理的见地,但并不知道见面可以干什么,所以见面时又拿起了手机。也许是剧本杀或者密室逃脱?

  希望我有必要的智慧和幸运,希望我有天能找到答案。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回到人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