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请问是✘✘的家长吗?孩子今天没来,生病了吗?”“喂,您好,孩子生病好些了吗?什么时候能上幼儿园?”“喂,✘✘家长您好,最近容易生病,多让孩子喝水”……这些电话几乎是老师每天都会打的,某个孩子没有来,老师会问清楚孩子请假的原因,也会一直追踪孩子的身体情况,直到看到孩子来幼儿园才安心。很多时候,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可能都没有这么大的耐心,却把爱给了别人家的孩子。老师不仅关心孩子们的身体状况,更关心孩子的一日三餐。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些挑食的孩子,而有些孩子挑食特别严重,一口都不吃。面对这样的孩子不仅考验老师的教育机智,更是考验老师耐心的时候。很多时候,为了让孩子吃下一口菜,可能老师要用很多办法,比如:讲食物营养价值,讲相关绘本,讲大道理……应对挑食的孩子,老师哪怕想出100种方法,能让孩子接受一种自己曾经不吃的食物,那也是一种自豪。而作为幼师,我们每天都在坚持做这样一件事。看到挑食的孩子拿起勺子往嘴里吃饭的那一刻,感觉没有什么比这更幸福了。或许老师对自己的孩子也没有这么大的耐心,或许孩子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也没有这么大的耐心。但是我们却每天用最大的耐心做这件事,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能坚持做下去就是一件不平凡的事情。
那个心胸最宽广,最善良的一定是幼儿园教师
众所周知,我们平时在家里都是一家人看一个孩子,一群人围着一个孩子转都会觉得力不从心。一天当中,每个孩子都会发生很多事情,每一个孩子的喜怒哀乐都牵绊着老师的心。老师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孩子,接受孩子的所有优点和不足。或许在家你面对的是一个孩子的喜怒哀乐,在学校,老师要关注到所有孩子的喜怒哀乐。如果没有耐心,或者没有宽广的胸怀去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我想孩子的幼儿园生活一定是没有阳光的。正是老师宽广的胸怀和善良的心,包容了所有孩子的不足,孩子每天在幼儿园才能感受到被关注。作为老师,我们时刻把一句话作为工作的座右铭: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就是最需要老师关注的时候。
分享一个案例:《挑食的小朋友》
班里的楠楠小朋友,是一个特别挑食的小男孩儿,只吃白色的东西,其他带颜色的饭菜吃嘴巴里都吐出来,所以老师每次都想尽各种办法让他多吃点不同种类的食物,虽然孩子很难接受,但是有时候看到他能尝试性地吃一口,老师就会觉得特别满足。中午的面条里边有一些别的菜,肉之类的东西,在以前就算挑干净他也不会吃一口,有一天孩子主动说老师你能不能光给我盛面条,听到这句话其实心里特别开心,就把面条里其它东西全部挑了出来,虽然很麻烦,但是为了孩子能多吃几口饭,值了。有些孩子需要先顺着他,哄着他。如果直接来硬的,只会适得其反。班里孩子也比较多,特别忙的时候,碰上孩子因为吃饭闹,有时候内心实在压制不住,就很想发脾气,但是每次都克制自己,在内心说:他现在不可爱,现在需要我的关爱。也正是这种心理暗示,让我变得越来越不容易发脾气,取而代之的是耐心教育引导。现在,楠楠小朋友进步特别大。快一年了,在老师的坚持不懈努力下,孩子明白了老师的苦心,已经学会了接受很多食物,打心眼里感觉特别开心,当你把爱给予了一个不可爱的孩子的时候,孩子只会变得越来越可爱。当一个孩子不可爱的时候,正是需要老师关爱的时候。这句话越品越有道理,对我来说,这句话就是我的座右铭,也是提醒我作为一名幼儿老师,一定要耐心,耐心,再耐心。有爱,有爱,多点爱。孩子年龄小,不懂事,如果你和孩子们计较,那就是你不懂事。相反,我们要把不懂事的孩子变得更懂事,诀窍就是:爱。记得:他不可爱,你就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