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谢尔顿 第五季》是一部由伊恩·阿米蒂奇执导,喜剧主演的一部美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谢尔顿 第五季》影评(一):哲学还挺好玩(非专业。信笔写来,随意杜撰!杠者误进,欲科普者欢迎)
上一季开始,Sheldon上大学接触哲学课,因为一个梦中梦开始怀疑世界的真实性,然后卧床不起。
看到这里我还挺惊讶的,我没想到一个情景喜剧会引入哲学方面的思考。哲学老师让大家了解认识论,怀疑一切,于是把天才大脑引到了牛角尖里,然后居然可以用三言两语再将他引导到探索不同哲学学派。
这一段挺好玩的,我截了一张虚无主(Nihilism),因为我有段时间就陷入虚无主义的漩涡不知如何继续生活。(虚无主义很强大,可以充当武器击垮一切;但同时,一旦被它反噬可能会觉得一切都暗淡无光。)
哲学老师引导Sheldon探索新发现,或者说未知中可能是有意义的。
Sheldon最终决定“弃物理从哲学”,就在恍惚之间他找到了自己想要探索的方向,决定继续解开宇宙的秘密。我觉得这里处理得有点生硬,不过如果不赶快把主人公写到正常的故事线里,就没有后来的故事了。虽然我的确好奇,以Sheldon的智慧,会如何解释那些形而上学的问题呢?
这一集就到此结束,蜻蜓点水般地引入了一些哲学的讨论,我觉得挺有意思。
后来Dr.Sturgis丢了工作后成为一名超市理货员,Sheldon觉得十分可惜,并希望Dr.Linkletter可以劝说他的同事重返科学界,继续发光发亮。
Dr.Sturgis说,许多人的成就都是在年轻时达成的,自己垂垂老矣,回到大学里只是如同滚轮上的仓鼠;爱因斯坦花了30年都没能完成统一场论,自己又能如何呢?
Dr.Linkletter听罢也开始怀疑自己工作的意义——
这时Dr.Sturgis提到,我们就像加缪的《西西弗神话》一样,一天天推着巨石上山,一天天巨石又滚回山下。
于是Dr.Sturgis唱起歌来:
你要怎么把日子熬过去呢?
我去看加缪了。
《小谢尔顿 第五季》影评(二):2021年10月美剧《Young Sheldon》简评 - 关于孩童教育(看心情更)
2021年10月美剧《Young Sheldon》- 关于孩童教育 by 隽永剧评
【前言】
这部美剧我追看了很久,连同《The Big Bang Theory》以及其他很多优秀的剧集,但是我从未写过任何评。也许正是因为引发了我太多的感想,无时无刻都有话想说,但又会因为许多的顾忌,到最后思路太过杂乱纷繁,已经无法细说了。因为做不到最完善,所以索性从一开始就放弃,也是完美主义的弊病吧。
【孩子们的提问】
有时,孩子们会提出在成人眼里很奇怪的问题。那些在成人的世界里很快就会被判定为 “好蠢,你傻啊,这也问得出,这有什么好问的,你有病吧” 之类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不能 S h a 人?这个问题,最初我是在2010年松隆子主演的日影《告白》中被惊到的。为什么孩子会有那样惊世骇俗的提问?那时的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是啊,为什么不能?因为触 犯 法 律?因为违 背 人 性?这样的理由足以说服你吗?如果那个人恶贯满盈,现有的合法的手段都无法制裁TA,TA依然逍遥作孽呢?纵观人类历史,帝 王随便一个挥毫,前赴后继赶 死 的平民有多少?领导者在面临少数人 vs. 多数人 生死只能二选一的情况下,无论选择前者或是后者,算是明知故问地 S 人吗?一个简单到任何正常成人当下就可以不假思索回答的问题,却会在各种繁复的现实决策面前显得无比弱小和无措。
Sheldon从小就是一个爱思考,爱提问,爱反问,爱辩论的孩子。如果你没有能充分说服他的理论依据、事实根据;如果你前后说辞矛盾,无法触及本质地回答他的疑问,那么你只能憋气地等着他一条条地列举你错误需要修缮的地方。所以,他质疑Pastor Jeff,回答他没有向孩子们公开的Holly Bible中那些描述人性黑暗的部分;所以,他用Pastor Jeff自己的原话来反驳他,让他只能笑脸回避。
当我们慢慢向成人的行列迈进的时候,我们其实都在主动或消极地强迫自己同化和顺应这个比我们自身强大很多的外部环境,少数的人依旧选择游离在这个环境之外,或许成为了引领的精英,或许成为了独行的野兽 an outcast。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慢慢地形成了对于自身、人类、人性、人生、地球、宇宙等等各种微宏事物那些也许是不可动摇的主观想法。当固念成形之后,我们会竭尽所能地去捍卫,因为这些观念已然成为了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否定那些观念,无论是外界的挑战、反驳、刺激,只要会动摇、D 覆、抹杀其根基,就会成为我们不待见的思想。而新生的孩子们,因为还未被这个世界同化,还不清楚成人世界的规则,所以无所畏惧。
为什么画天一定要是蓝色的?为什么做什么事都要用右手?为什么有些婴孩的头是扁的?为什么每次问母亲她总是让我自己去书本找寻答案?为什么我问爸爸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会让他那么头大?为什么我问为什么总是会讨人嫌?。。。这些是我从小就好问的结果,长大后我有了自己的答案。
当父母,老师,成人,用这个社会既定和现行的规则去规范强制孩子们按照并服从既定的时候,其实就是在一定甚至很大程度上抹杀孩子的创新思维、批判思想、和自主思考。鼓励孩子的提问,无论那些提问在成人的眼里是如何得骇人听闻、前所未有;和孩子一起积极地从不同角度、多方层面去理性思考、去互相发问、去共同协作地寻求答案;用开明的心态、长远的眼光去接受和包容孩子。如果每个成人都能这样去做,那么是否会有更多的孩子拥有不可预估且令人期待的未来呢?那些孩子是否会拯救或启明更多的孩子和成人呢?
【Sheldon是一个幸福的孩子】
Sheldon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尽管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并不合群,但是这并不困扰他,因为他的内心是自由且充实的、他是被爱包裹着长大的尽管他后知后觉。他不会选择无条件地从众;也从来读不来空气和人情;无论场合和对方,只要存疑,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指出和提问,无关乎双方的社会地位差距,甚至他也根本不在乎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形象,当然他也从未太过在乎对方的情绪和心情。
他的母亲虽然没有他学识渊博、智商超群,虽然希望他能相信上帝,却从未尝试禁锢或强制改变过他的思想。他的母亲给了孩子们最大程度的尊重、包容、信任、和自由。孩子不是她的附属,带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是为了能和孩子一起认识并经历这个美丽却也残酷的人世,陪孩子走一段人生,互相完满彼此的人生经历。她相信Sheldon,尽她所能地给予并支持他的学业与兴趣。她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而许多孩子也许总能敏锐地感知并捕捉到那些最纯粹的无形。
(其他有关教育的想法在其他剧评里写到过,这里有想法再更)
《小谢尔顿 第五季》影评(三):小谢尔顿回归!来看点好玩的题外话
小谢尔顿都播到第五季啦,几个小演员也眼看着变成小大人了!和往常一样,第五季第一集也有很多课外小知识,挑选几个有趣的给大家展开讲讲~
盖吉斯之戒是柏拉图(Plato)在他的《理想国(Republic)》中,通过他的哥哥格劳孔(Glaucon)讲述的一个经典小故事。牧羊人盖吉斯得到了一枚可以让他隐身的戒指后,发现自己可以为所欲为而不被发觉,于是用它引诱了王后,篡夺了吕底亚(Lydia)的王权,成为了国王。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在没有他人审视的情况下,人们可以随意追求欲望,那么是否还有坚持道德的必要呢?这也是这一集中小谢尔顿主要的思考:我做了错事却没有得到惩罚,如果不执行(enforce)社会规则(the rules of society),那么我坚持道德(morally 副词 moral 名词/形容词)的动机(incentive)在哪呢?
我们的儒家思想中也类似的思考,即“慎独”,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那么大家觉得,在没有社会监督的情况下,面对诱惑,你会选择“盖吉斯之戒”还是“慎独”呢?
George和Brenda在酒吧聊天的时候,酒吧播放的歌曲是林纳德·斯金纳德乐队的《你叫什么名字》。这是一支美国南方摇滚乐队,1966年成立,1973年走红,剧中提到二位恰好同时去看的一场演出是1976年德州(Texas)达拉斯(Dallas)的演出。我去查了一下,1976年该乐队在达拉斯确实有巡演,而德州正是整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新一季的编剧依然是很严谨呢!
再来看看Mary接George出院回家的这天,收音机里播放的恰好是这支乐队的这首歌。这让George回想起了那个他差点出轨的夜晚,所以他才会心情复杂,匆匆忙忙地关掉了收音机,并且用“想安静一点”来掩饰自己。真是孽缘啊!
剧中George在酒吧突然胸痛(chest pain),后来被急救人员(paramedics)送到医院,诊断为了轻度(mild)心绞痛(angina pectoris)。
心绞痛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的英文全称是angina pectoris,通常简称为angina。一般患者都表现为胸痛(chest pain)。我们经常看到电视剧里一个人紧皱眉头捂住胸口,然后周围的人赶紧帮ta拿出速效救心丸。这个速效救心丸是缓解心绞痛非常关键的药物,但是注意要在舌下含服,不可以直接吞进去哦。当然我们有时候也会看到吃了速效救心丸也没用,通常这种情况就是发生了心肌梗死,这也是心绞痛和心梗最重要的区别。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要及时送医治疗哦。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Mary来看George的时候,监护上的心率是84(红色方框内)。红色圆圈是用来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东西,可以同时测量患者的心率和血氧。
George见到Brenda之后,心率开始飙升,这一幕结束的时候已经升到了130(红色方框内,正常心率范围是60-100哦)。这里George吓到怒摘监测仪(圆圈内),并且跟Mary解释说是看到她太激动了呢。注意红色箭头指的地方写着“SPO2 ALARM”,意思是血氧饱和度(SPO2)警报(alarm)。因为George摘掉了监测仪,机器测不到血氧了,就会开始报警,提示医护人员患者可能有生命危险。
至于George心率飙升到底是因为心动还是心虚紧张,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不过这倒是让我想到了吊桥效应。一个人提心吊胆地过吊桥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如果此时碰巧遇见另一个人,那么ta会错把这种心跳加快理解为对方使自己心动产生的生理反应,进而对对方滋生出爱情的情愫。还在追汉子/妹子的兄弟姐妹们,快去应用一下这个原理,说不定下一个脱单的就是你了!
|本文作者:Gloria
|审校:Juliet
|排版:Anita
|总编:大风哥Wind
如果你想和我们一起看电影学英语,想加入我们一起创作,请关注公众号:Wind教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