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也就不苦了
文/赵元波
村里有个在读初中的孩子,总觉得在学校里读书苦,读书累,十分辛苦,就有点犯懒了,想打退堂鼓,不想去上学了,只不过没有说出口而已。
开学前一个星期,地里的玉米已经熟了。一大早,天才灰灰亮呢,爷爷就催他起床了,要到地里去收玉米。他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睛,打了几个哈欠,洗了一把脸,背上背箩就和爷爷一块儿来到玉米地里。他们要把玉米棒子一个个掰下来放进背箩里背回家去。爷爷已经七十来岁了,干起活来动作依然很麻利,不一会儿的工夫,背箩里就装满了玉米棒子。
回家的路都是下坡路,孩子背着的玉米棒子有三十来斤重,背箩背在肩上,才走了一会儿呢,他就感觉到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了,而爷爷呢,背的更多,最起码有六七十斤,走在前面,佝偻着腰身,踽踽前行。
孩子实在是走不动了,腿上就像坠了个铅块,于是他就问爷爷:“爷爷,你背的比我的还多,累不累呀?”
爷爷回过头说:“孩子,干农活哪有不累的,只是时间长了,习惯了,也就不觉得苦了。”
爷爷这么一说,孩子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像被什么东西碰了一下,爷爷那么大岁数了,干起活来依然劲头十足,而自己呢,背了三十来斤,就感觉到累得不行,要说苦,要说累,爷爷已经苦了大半辈子,累了大半辈子,自己读书吃的那点苦,受的那点累,相比而言,什么都不算!
就这样,在一个星期之内,他咬紧牙关,只要爷爷出工,他都默默地跟在爷后面,一趟又一趟地把玉米棒子背回家,从来不好意思在爷爷面前说苦喊累,也不敢在爷爷面前提不去读书的事儿。
到了九月份,孩子啥也没说,上学去了。在学校里,不管学习上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咬紧牙关,想起爷爷的那句话“习惯了也就不苦了”,也就有了奋发向上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