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记录:数据反映行为,行为改变数据》是一本由剑飞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64图书,本书定价:79,页数:202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间记录:数据反映行为,行为改变数据》读后感(一):给流逝的时光一个注脚
记录时间本身就是一个很难坚持的习惯。
尤其是把人当成一个数据化的生命体。你就感觉自己被量化。这个感觉是不舒服的。
但是反过来想如果追求效率,给时间一个注脚,形成记录的习惯,也是改变行为的开始。
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简单可操作方案,从记录时间开始,改变行为,进而改变习惯。
记录时间本身是枯燥的,改变习惯带来的巨大收益,确实诱人。
《时间记录:数据反映行为,行为改变数据》读后感(二):《时间记录》第一遍阅读的收获
1.时间记录是一个体系,体系对应的是人生的平衡 2.数据体系为调整行为方向提供决策依据,用人生5年以上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事情 3.人生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时间记录能给我们一面镜子反馈这两点做得怎么样,然后去改进 4.重要的还是做了,执行了,真正有效的还是去尝试 5.想把一件事情做好就先了解一下这个事情,对于行动很有帮助。8月份学着去做时间记录,就去了解这款app背后的设计逻辑是什么样的,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说,时间统计app是伟大的,便于操作,“傻瓜”都能会,减少太多的时间成本。 6.时间可以被切分成如此细的颗粒度,一天中的1%是15分钟,误差不要超过这个数。每个小时的价值是多少,用来投入学习,长期坚持,就已经在收获未来的价值。 7.每天10分钟,持续做一生,人生罕见的一种能力。10分钟的价值是100元,一年365天,价值36500元。大脑喜欢被哄着过,数据不会骗人,一点点累积,复利效应也是无处不在的。 8.记录本身也是一种创造。 9.时间规划、时间增值,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很有穿透力。 10.对比书里写的方法,我今天的记录要改进的点:具体一些,多用名词,及时,持续。 11.对于“人的行为有随机性”这个点还没懂,在做的过程中去理解。
《时间记录:数据反映行为,行为改变数据》读后感(三):让无形的时间结成剔透的晶体
很多人感叹一辈子太短,几十年白驹过隙。但有些人的一辈子看起来很长,长到足够去完成他们真正想做的事。
是选择让时间无形无状,随意流逝而不自知;还是选择让时间结成剔透的晶体,让每一天都有觉知、有价值?
答案不言自明,那如何才能让“时间”结晶? 剑飞老师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经过实践的、靠谱的答案:
记录时间->分析时间->规划时间->时间增值
如何轻松地记录?注意是轻松地记录。如何有效分析和规划?又怎么样让时间价值倍增?
这一连串的问题,在书中自能找到答案。
因为我也在践行这套时间记录体系,目前已经三年有余,从默默无闻的小职员,到出版《高效办公office教程:让你从此不加班》,让我真正明白时间的力量,相信时间的力量。
希望你能早日看到这本书,说不定就能开启别样人生。
《时间记录:数据反映行为,行为改变数据》读后感(四):2021年了,我的好运是看了《时间记录》
大学时就尝试过atimelogger和爱今天等应用,工作后也使用过各种工具做时间记录,但都不了了之。
前两天翻出剑飞老师在2014年分享的时间记录体系分享课件重新研究,记了两天还是有点扭扭捏捏。
刚好《时间记录》到手,参照着修改优化,更加体验到了剑飞老师这套记录体系的稳定与全面。
这本《时间记录》对我来说是一本答案之书。
它不仅系统解释了时间记录体系的设计与实操,更用一种common sense is not that common的方式让我明白了时间记录的价值。
也理解了为什么剑飞老师经常要我们要结合长远目标去思考,长周期、大范围,要做需要长时间投入的事情。
这都是剑飞老师擅长的,也是他的做事和教学原则。从长远的一生的角度去看待当下,当下即是在创造未来。
如何让未来更好,正确地有高效地做有价值的事情,也许短期内并不会有明显效果,因为大多数人都做不到长期稳定,但长时间投入下来一定会有所改变。
时间记录、语音写作、阅读,就是这样的事情。这就是剑飞老师一直在做的并坚持推广的事情。
李笑来说他的好运是在2005年看了《奇特的一生》,剑飞说他的好运是在2012年看了《把时间当做朋友》,并把时间记录当成重要习惯来培养。
2021年了,我的好运是看了《时间记录》,并快速上手重新开始了时间记录。
如果你认真看了,一定也会给你带来好运。[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