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神迹》的影评大全
日期:2022-04-14 03:32: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神迹》的影评大全

  《神迹》是一部由高兰·帕斯卡杰维奇执导,马诺伊洛维奇 / Dragan Maksimovic / 米尔亚娜·卡拉诺维奇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神迹》精选点评:

  ●如果神迹真的出现,也会有很多人说这是骗局.

  ●孩子唱国际歌教堂墙壁上圣经人物显灵那段有点想哭

  ●片名有点莫名其妙

  ●4.0 暴徒與信徒之間的差別在於信仰。而信仰也可以將你變成暴徒。演耶穌的那名男子流淚那一幕的身後光挺動人的。聖歌一響,甚么都上去了。最后壁畫又再變回白色的時候已經沒有那種氛圍了。現在這種沒所謂信仰的時代裡,任何人都可以拿起信仰正大光明的做暴徒。愚眾才是最恐怖的。

  ●网罗一大批一线明星啊,绝对的大片制作!用无知来对抗无知,最终还是逃不了无知,整个世界掌握在无知手中。希望本片不是宣扬无知。

  ●該國片子很少有無病呻吟的

  ●我有一个疑问,我倾此生追问穹苍、那个疑问是什么。这个世上的一切都是为了将你赶尽杀绝。

  ●革命者征用教堂,破坏圣像。当无神论的课程在教堂开始的时候,那些被粉刷掩盖的圣像和壁画,神奇显现...死人也复活了!革命者为掩盖这个事实,编织了一系列的谎言,用暴力逼迫复活者承认自己说谎。然而,真相是无法掩盖的。

  ●信仰

  《神迹》影评(一):真相

  革命者征用教堂,破坏圣像。当无神论的课程在教堂里开始的时候,那些被粉刷掩盖的圣像和壁画,神奇显现...死人也复活了!革命者为掩盖这个事实,编织了一系列的谎言,用暴力逼迫复活者承认自己说谎。然而,真相是无法掩盖的。

  《神迹》影评(二):神迹的抹杀——《圣经》与《神迹》的出处对照

  1.哑巴流浪汉在马棚被发现,女孩的父亲质问他从什么地方来的,"难道他生来就在马棚"

  ——映指耶稣,降生于马槽【路2:7】就生了头胎的儿子,用布包起来,放在马槽里,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

  2.流浪汉被愤怒的群众推到墓地,一个瘸子打了他,讽刺的说"猜猜打你的是谁"

  ——耶稣被逮捕在公会受审,文士和长老打骂他【太26:67–68】他们就吐唾沫在他脸上,用拳头打他;也有用手掌打他的,说:“基督啊,你是先知,告诉我们打你的是谁?”

  4.流浪汉被挂在十架上时是暴风雨,遍地黑暗

  ——耶稣钉十架后遍地黑暗【太27:45】从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并有不少相关影视作品描绘有暴风雨)

  5.乡村教师死后,人们在院子里举丧、做棺材,马丽亚对流浪汉说他哥哥死了,流浪汉使他复活了(待定)

  还有不少出处对照,但是都忘掉了

  至于说哑巴流浪汉是不是真行了神迹是不是真是上帝"下凡",可以看出来并不是,因为他并不是从马棚里降临的,出场时还偷了一只鸡,对教师的妹妹有爱慕的好感,他的按手医治恐怕真的是一个巧合,像是牧师说的,"他只是个可怜的年轻人",他不是基督,但是在本片中可以看做是基督的象征

  群众愤怒的爆发看起来貌似是合理的,因为流浪汉欺骗玩弄了他们的感情。但是果真如此吗?流浪汉是个哑巴,脸上带着清白和淡然,他从来没有说过自己行了神迹或没行神迹,无论是崇拜还是愤怒,一切都是群众的一厢情愿

  村民们其实并没有受到流浪汉的欺骗,他们一开始崇拜他,坚信他能行神迹,后来因为他暴露出无法行神迹,村民们感到自己被愚弄,竟然做出崇拜流浪汉的举动,于是围殴以发泄。为了掩盖自己的愚蠢而爆发出归咎他人的愤怒,是人们最会做的事情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流浪汉在众人眼中从捧至天上到落入谷底,因为他没有达到群众预期的心理需求,他们要的是不断的神迹、神迹、狂热的崇拜,万一施行神迹的过程有一点断裂,就会激起愚众的愤怒,从温顺的小羊到歇斯底里,中间只差一个神迹的没实现。如果神迹出现了第一次壁画出现,出现了第二次死人复活,第三次却没给医治,人们就会将前两次的恩惠抛之脑后,将愤怒集中于第三次的没实现上。

  【可8:12】耶稣心里深深地叹息说:“这世代为什么求神迹呢?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神迹给这世代看。

  并不是没有神迹给这世代看,而是神迹被麻木的人群看了不当做神迹

  人们将信心建立在神迹之上,神迹左右着他们的思想和情绪,神在人的追求中无影无踪,盲目追求超自然事迹反而成为了很多信仰人士追求的中心

  耶稣讲过财主和拉撒路的故事:

  【路16:19–31】“有一个财主,穿着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天天奢华宴乐。又有一个讨饭的,名叫拉撒路,浑身生疮,被人放在财主门口,要得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并且狗来舔他的疮。后来那讨饭的死了,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财主也死了,并且埋葬了。他在阴间受痛苦,举目远远的望见亚伯拉罕,又望见拉撒路在他怀里,就喊着说:‘我祖亚伯拉罕哪,可怜我吧!打发拉撒路来,用指头尖蘸点水,凉凉我的舌头,因为我在这火焰里,极其痛苦。’亚伯拉罕说:‘儿啊,你该回想你生前享过福,拉撒路也受过苦,如今他在这里得安慰,你倒受痛苦。不但这样,并且在你我之间,有深渊限定,以致人要从这边过到你们那边是不能的;要从那边过到我们这边也是不能的。’ 财主说:‘我祖啊,既是这样,求你打发拉撒路到我父家去,因为我还有五个弟兄,他可以对他们作见证,免得他们也来到这痛苦的地方。’亚伯拉罕说:‘他们有摩西和先知的话可以听从。’他说:‘我祖亚伯拉罕哪,不是的,若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到他们那里去的,他们必要悔改。’ 亚伯拉罕说:‘若不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就是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他们也是不听劝。’”

  这里说到,对于心里刚硬的人,就是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他们也是不听劝,这部电影恰恰印证了这个理论。你不相信天堂和地狱,说给我领一个从天堂回来的人见见呗,如果如今真有一个人死而复生从天堂而来,我领到了你面前,说,看!这是从天堂来的,你会相信吗?

  【耶5:21】“愚昧无知的百姓啊,你们有眼不看,有耳不听,现在当听这话。

  有眼不能看,有耳不能听,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

  神迹降临,人就将其抹杀,最后教堂里的壁画重新被油漆遮住,因为没有神迹给这不信神迹的世代看了

  对于不把神迹当神迹的人来说没有神迹

  《神迹》影评(三):《神迹》——不信共产主义的上帝最终倒在人民的铁拳下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1945年,这一年,德国撤出南斯拉夫,而南斯拉夫G产党在铁托的带领下建国。新政权的建立意味着对旧制度的瓦解,一种信仰的力量必须以土崩瓦解之势粉碎另一种信仰。电影制作于1989年,三年后南斯拉夫解体。一座大厦的轰然倒塌总是有着种种预兆,只是深陷其中的人们选择用盲目乐观的态度去忽视他们。虚构的故事以上帝的眼光俯视众生,其中蕴含的政治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人们的心理状态都意义深远。

同为南斯拉夫神作的《地下》,因其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塑造的庞大史诗而传为经典,在看到相同的男女主角出现的时候,很难不把两部电影做出联想。同样用荒诞不经演绎着国家的支离破碎,神权在将倒未倒前勉强维系尊严等待最后的审判,人民的信仰在狂风中朝不保夕。风雨飘摇的国家,政治是拳头书写的童话,眼泪是枪炮最后的慈悲。

影片从一场火灾开始,村子里唯一的学校被奇怪的大火焚毁,在救地球仪的过程中老师拉兹里被燃烧的柱子砸伤了头。老师拉兹里既是军官尼克迪姆的朋友也是军官尼克迪姆情人的哥哥,军官尼克迪姆答应老师拉兹里会为他找一所新学校,于是强行拆毁教堂,用涂料刷白墙壁。神迹发生了:无论用白漆刷多少次教堂的墙,墙上的壁画最后都会慢慢浮现出来;一个陌生的长相酷似耶稣的少年出现在马厩中,他握住死去的教师拉兹里的手而后教师拉兹里复活。对上帝的信仰严重冲击了G产主义的传播力和威慑力,两股力量在这个小村落里展开了激烈的明争暗斗。

本片从始至终以鲜明的表现主义展现人们的心理活动,大量的面部特写更容易让观众感同身受,往往带有双重含义的对白精妙中不乏幽默,同时也带给人深深地思考。大胆而荒谬的构思、在导演有意为之扑朔迷离的剪辑上也将观众陷入了谜团:究竟上帝是否存在?以及究竟G产主义即将建设的新世界是否就是更美好的。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一直到故事的最后,我们也无法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然而即便小镇人民愚蠢无知又残酷冷漠,但他们也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同时没有明辨是非思考真相的能力。从代表上帝的年轻人、代表G产主义的军官尼克迪姆、代表中立但渴望美好生活的教师拉兹里心里,这个世界都是慢慢死去的。一如老师拉兹里痛苦的抱住叔叔说:“死亡改变了人们。”叔叔同情的回答他:“死亡让他们腐烂。”故事一开始学校便被烧毁了,整个世界处于混沌无知的状态,发生任何事都不足为奇。

村民并非是真的信仰上帝,所以认定年轻人不是耶稣后轻而易举的羞辱、伤害他,尽情发泄着自己的痛苦和失望;村民也并非真的相信G产主义,所以老师拉兹里无法回答为什么共产主义是让大家都有充足的食物,而村民们却依然食不果腹。人们只希望有个人、有股力量能够带领他们走向富足的生活,无论是哪种神、哪种主义、无论是否要他们出卖灵魂。

小小的村子成为了两种信仰的角斗场,而从小村庄里映射着的,其实是一种普世思想。所谓信仰,便是能自圆其说的假话,当你选择相信,也就给了这种信仰繁衍生息的力量。有神论者的神迹也好、无神论者的阴谋论也好,无外乎都想从民众身体里吸取信任,即便用欺骗的方式敲骨吸髓也在所不惜。上帝高深莫测,村民捉摸不透;政治家满口谎言,但子弹却是实实在在的冰冷。当村民们墙头草般晃晕自己后,全片最疯狂的一幕出现了,村民们疯狂凌辱“上帝代言人”,中立者试图拯救“上帝代言人”,军官尼克迪姆却不得不为了维护信仰而杀死中立者。这一刻,所有的信仰崩溃殆尽,神权陨落、G产主义谎言败露、友谊腐烂在枪膛的燃烧中、爱情与亲情紧跟着覆灭,人间再无美好可言,世界再不值得拯救。

学校着火,而老师拉兹里冒死也要揪出一个地球仪,对于他“世界大同”的思想可见一斑。本来他是一个G产主义者,涂抹教堂墙壁就是他想要的,教授孩子G产主义也是他的理想,可死而复生这样的事情发生后,他便成了一个思想上的中立者。以军官尼克迪姆为代表的G产主义者痛恨他复活的神迹带来的麻烦,以神权信仰为代表的村民将他奉为上帝存在的证明并自顾自的将之划分到自己麾下。老师拉兹里的矛盾和痛苦是整部影片最瞩目的,身处权力漩涡的中心,没有人在意他的想法,但所有人都需要他给出一个答案。

当个人的意志淹没于洪流中, 扑朔迷离的神迹给平静的小镇生活投入了一只潘多拉魔盒,让人联想到《狗镇》里更黑暗压抑的小镇罪恶,消息闭塞和交通不便给了小镇自我解决的机会和习惯,而贪小便宜、自私冷漠、落井下石、欺善怕恶这些人性最不值得拯救的肮脏缩影也被无限放大。面对军队的枪弹时,村民的顺从和懦弱令人同情,然而当他们发现并没有“上帝代言人”时,阴暗恐怖的手段才终于有机会施展。这至少证明无论有没有上帝,他们的确都不值得拯救,但他们可以成为无神论者的盾牌和子弹,仅此而已。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神迹》的影评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