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自由的基因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2-04-14 03:31: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自由的基因经典读后感有感

  《自由的基因》是一本由[英] 丹尼尔·汉南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4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由的基因》读后感(一):脱欧成功,作者赢了

  日尔曼民族,七国,贤人议会,金雀花,诺曼王朝,普世价值,个人自由,普通法,代议制度,岛屿地理决定论……可以说盎格鲁圈内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右派国家,作者是极其不care欧洲大陆的偏左的大政府,高福利等制度,甚至对奥巴马有意与盎格鲁圈划清界限,向欧洲大陆靠近深感厌恶,对印度给出了极高的评价,把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定义成为了盎格鲁圈内的战争,并对殖民制度进行了美化和辩解。

  联想到大不列颠脱欧成功,极右的川普能否获得大选胜利呢?

  《自由的基因》读后感(二):一些笔记

  1. 法律能够约束国王,原因是法律并不是法官或国王发明出来的,而是传承自先辈,法官只是“发现”了这些遗产,国王也不能轻易打破先例。 2. 《大宪章》第三十九条: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它损害。(这是自由最开始的由来) 3. 英语民族作为一个单一的政治共同体,其纽带不仅建立于简单的语言之上,还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上:议会至上、法治、财产权、自由贸易、宗教宽容、开放平等、用人唯贤、代议制政府、立法控制行政、个人自由等。

  《自由的基因》读后感(三):每个想了解英国为何脱欧的人都应该看看这本书。

  恰逢英国脱欧,全球震荡,出乎意料的结果给所有政治精英们上了一课。但是,底层或许眼光没那么远,不过上层总不会都不知道脱欧的影响吧?显然并不是所有英国政治精英们都认同欧盟。看了这本书后就能大概了解英国和欧陆相爱相杀的关系了。

  另外,书里荡漾着的傲慢都快变成墨水雨飞扑到脸上了。作者对于英国自由的历史发源之早沾沾自喜,仿佛他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一样,做为一个中国人真是怀着吃了苍蝇的恶心情绪看完的。要知道他们在公元十世纪左右刚刚脱离部落联盟的状态时我都轮了快十个朝代了。

  抛去作者恶心的傲慢还是一本开阔视野的好书。英国到处输出意识形态也是有他原因的。

  《自由的基因》读后感(四):受众是英语民族的一本演讲宣传册

  先来调侃一下这本书:

  1.为什么说英语的民族这么牛逼?

  2.为什么奥黑驴统治白人就是不靠谱?

  3.为什么欧洲大陆那么屌他们不如我大不列颠尼亚?

  (1)我跟你讲我不是在宣传任何优越论。

  (2)只有英语民族才是引领世界的优秀民族。

  (3)恕我直言,欧洲的各位,都是垃圾。

  《自由的基因》读后感(五):自由的力量

  《自由的基因——我们现代世界的由来》(作者: [英] 丹尼尔·汉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译者: 徐爽 ,出版年: 2015-9-1,页数: 412)

  本书讲述了在英国怎样诞生了个人主义的文化,并且不断发展推动了工业化和现代资本主义的进程,而这套文化借助英语又传承至美国,逐步扩展到所谓整个盎格鲁圈的故事。作者讲述了自然法较罗马法的优势,岛国形成议会制的独特优势,再从查理一世到华盛顿,《大宪章》到《独立宣言》,光荣革命到独立战争 ,其中都有自由思想和精神的光辉与传承,同时随着欧盟对英国越来越大的影响,作者也深切担忧形成自由制度的土壤正在逐步被吞食。

  读后感觉语言确实对于生产力提升有一定的帮助,象英语就更加有利于知识传播;适度的自由确实有助于解放生产力,这在我国也是有先例所证明; 无论历史上多么强的国家,在新的形势变化中都必须反省过去,立足当下,思考未来。

  《自由的基因》读后感(六):读《自由的基因》

  《自由的基因》读后感(七):写在自由之后

  从另一个角度来诠释西方自由的来源,从英格兰开始就表现自由的伟大,以及为何会出现的原因,讲述千年的英国史,形成盎格鲁自治文化的原因。 由之前的日耳曼的森林部落间的会议,到后来的贤人会议,再到之后的国会或者是议会,这应该就是代议制政府的雏形,这些似乎是传统的遗产,但却又像是时代使然。

  文明的发展其实到最后都会有一些相似性的,盎格鲁圈的发展有自由这一个原因,但是却又有更多的偶然,从原因到结果,只看自由的话,也无法得到很好的启发。

  但是,个人主义,小政府,契约自由,法律至上等观念,以及英国独有的一得俱得的继承制。也是英国,甚至于存立于世界的盎格鲁圈会有如此大发展的原因。

  盎格鲁圈不相信人人平等,承认有阶级分化,但是相信奋斗会有好结果,鼓励孩子去比作出比我们更大的成就。这些应该就是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国家,可以在工业社会崛起于世界的原因吧!

  最后说一下自由的概念

  个人主义至上,契约自由,法律是国家中固有的权利和义务,“同意政府”的概念 。

  相信刀剑只能在最后一刻作为保卫自由的武器,当自由已经被确立,第一件事情就是丢弃刀剑。

  《自由的基因》读后感(八):大不列颠多知一二

  说是书评,不如说是随笔吧。不知道为何,一直对“自由”这个词充满好感。作为学生的小幸运是接受散养,有自由去做想做的事情,交不一样的盆友,让生活迸出各色火花。

  和英语专业的七年缘分应该也算长:三年英国文学的熏陶,一年在英的留学,在文字和现实中让我从各个角度欣赏着这个民族的文化,甚至偏执的爱着《唐顿庄园》。汉南先生认为英语、以及其适用的法律和政治制度,都是民族的产物。而英语语言开放的魅力正来自于英语国家的政治制度,“个人自由和抵制专制权力正是英语民族最显著的特征”。

  在书中,Anglo-Saxon 是一个政治文化圈,包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等,这个“文明世界建立在共同的价值和制度之上”,彼此都可以算表亲,这也就是为什么世界大战中这些曾经的英联邦国家(包括美国,美国独立战争被当作圈内的表亲之争)都基本站在一边了,似乎也有些血浓于水。

  同时,我也第一次清晰的意识到,英国人抵制欧盟的高冷从哪儿来:一边是海洋岛国上的根深蒂固的民主,一边是大陆上挥之不去的专制,即便是罗曼蒂克的法兰西也曾是专制横行(虽然现在也标榜自由、仁爱)。

  但英语民族的自由是实实在在的,不只是说说而已:议会制作为大多数人的代表控制着国王的权力,普通法是属于人民的系统,而新教则让大家成为负责的人民。而1688年的光荣革命和1689年的《英国权利法案》无疑是Anglo-Saxon圈历史上重要的时刻,从此英语民族开始发展海军,拓展全球市场,也开始了殖民征程。但正是这种向往自由的政治文化注定了殖民地早晚会实现自决self-determination, 而多数自决并未发生流血冲突,反而因为继承了自由民主而走在时代前端。

  在读这些历史时,想起在墨大《国际法与国际关系》课上Gerry Simpson对国际法历史非常生动的讲述,让我了解了国际法与国际关系自1648年Westphalia体系建立以来环环相扣的关系,还要谢谢Simpson的友善和鼓励,让我有兴趣和信心了解更多国关的历史。而Simpson本身也是Anglo-Saxon圈的一个栗子:作为苏格兰人,他已在墨尔本生活了十多年,但同时保持着和伦敦的联系,马上要回到LSE教书。

  在谈到对苏格兰公投的态度时,Simpson淡然一笑说并无发言权,因为自己已离开苏格兰多年。一贯的文学思维让我对这个回答有些失望,但是谁又能否定英国人代表的是一些政治权利,来自于共同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而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好话题。

  也许从政治现实看,这个Anglo-Saxon圈应该是我们圈外人的enemy, 但又不由得用文学里对人性的好奇去探视这个不一样的世界,curiosity kills the cat...哈哈。

  《自由的基因》读后感(九):盎格鲁圈的自由基因

  今天世界的样貌跟英国关系密切,贯穿其中的红线是自由和法律秩序。以英国为核心组成的盎格鲁圈,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外围包括北欧国家和荷兰,再外围是印度等几十个英联邦成员国。很大程度上,以色列的方方面面,更贴近英语国家。如果你有兴趣把这些国家在地图上标出来,会发现,这个圈子占据了大半个世界的几乎所有的制高点。你要想认识现代世界的真实面貌,就不得不面对这个圈子。

  英式自由最重要的两点,一是财产权利得到极端保障,二是以个体自由为基础。

  长子继承制

  贵族阶层的次子们由于无法继承家业,社会地位很有可能下跌,而在其社会地位的下滑过程中,他们会一直携带着自幼养成的习惯,比如看书识字等等,这就带动了社会阶层素质的整体抬升,也造就更多的社会活力。这样的流动,不仅发生在英国本岛内,还扩展到海外新世界。北美大陆就是其中一个贵族次子们移民、创业的“梦工场”。北美最早的英国殖民地弗吉尼亚的名流,如华盛顿、杰斐逊都是显赫的家族之后。

  洛克式的权利和自由。在启蒙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洛克那里,权利和自由是使人成为人的基本条件,这些基本条件包括生命、健康、财产等。前两者是人之为人的固有要素,财产则是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成果,是区别不同个体的重要依据。

  除了保障人的财产之外,政府不能有其他别的什么目的。

  财产的获得同样需要一些自由,这些自由就包括说任何想说的话的自由,和志趣相同的人进行集会的自由,不受阻碍地做买卖的自由,自主处置个人资产的自由,选择工作和雇主的自由,雇佣及解雇人工的自由。这是英国人通常所理解的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大部分内容。

  世世代代的英國人

  那里的人具有很高的地理和社会流动性,经济上很理性,以市场为导向,有求必应,在家族和社会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

  当今世界有几大文化圈,比如,以英美为核心的盎格鲁圈,欧洲大陆的法语圈、西班牙语圈,东欧、中欧的斯拉夫圈,中东地区的伊斯兰世界,以及亚洲的儒家文化圈。

  近代500年来,与其说是欧洲主宰世界,不如说是英国创造了现代世界。英国是超然于欧洲之上的,它不仅不同于欧洲其他部分,更应当被理解为一个与欧洲相对相匹的共同体。英国塑造世界的影响力是全方位的,当代世界能够如此发达,恰恰在于盎格鲁圈所作出的贡献,这也是英国、美国得以保持国际领导地位的内在原因。

  英国与欧陆国家结合在一起,是一种错误的政治选择,它不能让欧洲变得更好,反而让英国变得更糟。英国在价值和制度上与隔海相望的美国和前殖民地英语国家更为接近,英国有着比欧盟更成功、更具扩张力的盎格鲁圈文明,没理由为着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与越来越官僚化的欧盟同床异梦。

  《自由的基因》读后感(十):盎格鲁圈的自由基因

  今天世界的样貌跟英国关系密切,贯穿其中的红线是自由和法律秩序。以英国为核心组成的盎格鲁圈,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外围包括北欧国家和荷兰,再外围是印度等几十个英联邦成员国。很大程度上,以色列的方方面面,更贴近英语国家。如果你有兴趣把这些国家在地图上标出来,会发现,这个圈子占据了大半个世界的几乎所有的制高点。你要想认识现代世界的真实面貌,就不得不面对这个圈子。

  英式自由最重要的两点,一是财产权利得到极端保障,二是以个体自由为基础。

  长子继承制

  贵族阶层的次子们由于无法继承家业,社会地位很有可能下跌,而在其社会地位的下滑过程中,他们会一直携带着自幼养成的习惯,比如看书识字等等,这就带动了社会阶层素质的整体抬升,也造就更多的社会活力。这样的流动,不仅发生在英国本岛内,还扩展到海外新世界。北美大陆就是其中一个贵族次子们移民、创业的“梦工场”。北美最早的英国殖民地弗吉尼亚的名流,如华盛顿、杰斐逊都是显赫的家族之后。

  洛克式的权利和自由。在启蒙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洛克那里,权利和自由是使人成为人的基本条件,这些基本条件包括生命、健康、财产等。前两者是人之为人的固有要素,财产则是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成果,是区别不同个体的重要依据。

  除了保障人的财产之外,政府不能有其他别的什么目的。

  财产的获得同样需要一些自由,这些自由就包括说任何想说的话的自由,和志趣相同的人进行集会的自由,不受阻碍地做买卖的自由,自主处置个人资产的自由,选择工作和雇主的自由,雇佣及解雇人工的自由。这是英国人通常所理解的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大部分内容。

  世世代代的英國人

  那里的人具有很高的地理和社会流动性,经济上很理性,以市场为导向,有求必应,在家族和社会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

  当今世界有几大文化圈,比如,以英美为核心的盎格鲁圈,欧洲大陆的法语圈、西班牙语圈,东欧、中欧的斯拉夫圈,中东地区的伊斯兰世界,以及亚洲的儒家文化圈。

  近代500年来,与其说是欧洲主宰世界,不如说是英国创造了现代世界。英国是超然于欧洲之上的,它不仅不同于欧洲其他部分,更应当被理解为一个与欧洲相对相匹的共同体。英国塑造世界的影响力是全方位的,当代世界能够如此发达,恰恰在于盎格鲁圈所作出的贡献,这也是英国、美国得以保持国际领导地位的内在原因。

  英国与欧陆国家结合在一起,是一种错误的政治选择,它不能让欧洲变得更好,反而让英国变得更糟。英国在价值和制度上与隔海相望的美国和前殖民地英语国家更为接近,英国有着比欧盟更成功、更具扩张力的盎格鲁圈文明,没理由为着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与越来越官僚化的欧盟同床异梦。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自由的基因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