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没有影子的人》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
日期:2021-05-05 04:08: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没有影子的人》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

  《没有影子的人》是一部由乔治·史威兹贝尔执导,动画 / 短片 / 剧情主演的一部加拿大 / 瑞士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没有影子的人》影评(一):沒有影子的人沒有影子的敘事

  全片使用搖鏡般的手法,pan, tracking shots, birdeye, sequence shot… 畫面像是停不下來不斷移動,人的移動與動作相對少。敘事有些不清楚,男主角與一位男生在宴會的花園中認識,這位男士搶走了男主角的影子,要他簽下合約,才將影子還給他。他不願簽,最後換了一雙紅鞋,走遍世界各地,停在皮影戲棚,他找到沒有影子的人能做的事。

  對於為何影子被搶走,遭遇了什麼,其實沒那麼清楚。影子的象徵為何也不清楚。

  《没有影子的人》影评(二):远遁

  瑞士导演Georges Schwizgebel以其动画实验而著名。屏保一样流动变形的场景和角度、不断更迭的地平线,对今天见惯游戏的一代人来说,不至于晕眩,倒更引发下一步是什么的好奇。

  起先它仿佛要搞搞犯罪和黑色,后来变成了播讲浮士德,而在最后部分竟急速空灵起来。契约的后遗症折磨着年轻的暴发户,他向东趟过中东沙漠与中国后走南下的直角,到达根据音乐与画面判断为印尼巴厘岛一带的地方,终于找到为人群所接受和自己心安的事业——那里相对他的家乡也最为遥远。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空虚和爱无能的理想主义者乘桴远遁的故事。

  《没有影子的人》影评(三):每个人的影子

  -----“每个影子都该有自己的主人吗?”

  -----“不,并不是所有的影子都有自己的主人。

  世上有一些影子是多余的,他们不属于任何人,谁也不要他们。”

  对话开始着,影子们来了,他们分别都有着自己的名字-----

  流浪、怕黑、孤独、长夜、永不、空虚、死神

  奥菲利亚暗暗的小房间挤满了许许多多影子

  脑子里一直并行闪回着米切尔 恩德【奥菲利亚的影子剧院】的故事

  只是关于影子的故事 前者是关于一个人有很多影子的故事

  后者是一个用自己影子去交换欲望的故事

  如同用灵魂和恶魔做抵押的浮士德

  终于在某天 幡然醒悟到-----

  影子的唯一性和角色性

  《没有影子的人》影评(四):帮助消化

  动画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其中朱迪丝·格鲁伯施蒂策的音乐也功不可没。影片讲述一个人曾经有过一段美好的生活,可是这一切都在他出卖自己的影子给恶魔后改变了。虽然他得到了金钱和地位,却因为没有影子失去了与人沟通的机会。人们一开始惧怕他,然后排斥他,最后驱逐他。可怜人在逃亡的路上也不停的寻找能容纳自己的归宿。最后他在一个小镇里找到了,在那里他做起了皮影戏师傅,自己的缺点在这里变成了优点。虽然失去了金钱和地位,,没有影子的人却找到了自己失去的所有。影片前半镜头不停旋转,表达着主人翁生活的多彩。不过我看着挺晕的……

  这部影片也是浮士德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没有影子人与恶魔代表了浮士德与米费斯特。随着影片发展没有影子的人虽然达成了契约失去影子,最后还是舍弃一切找回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则代表了浮士德死后被天使救走的情节。也正应了那句话“凡自强不息者,吾等定能救”。

  《没有影子的人》影评(五):失去或许也是一种得到

  短片看到一半,当故事中的主人翁想换回自己的影子却又被恶魔无情夺走之时,心中满是忿恨。为什么他放弃了那些财富只为换回自己的影子却遭拒绝呢。可是,现实中不就是如此吗?曾经拥有的不珍惜,许久之后,后悔却已来不及。就像青春之年犯的错,弥补,已是不可能。

  故事中令人欣喜的是,主人公走遍世界,终于在皮影戏中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没有了影子,没有了财富,却得到了给大家带来欢乐的能力,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故主人公一直延续的自卑感也消除了。

  或许有时候,失去的就让他失去吧,毕竟已无法挽回,整日忧心忡忡,苦苦哀求也只是无济于事。迈开步子,去追求新的自己。失去的也许会转换成新的幸福,在遥远的地方与自己不期而遇。

  《没有影子的人》影评(六):与影子为伴的孤独旅程

  我已经不想看任何孤独的电影,听任何清冷的音乐,我不需要它们来映照寒彻我。

  《没有影子的人》却是如此的应景。还没有看这个片子前,我听了一遍它的音乐,Youtube上是9分13秒。音乐十分完美,音乐已经独立的完成了它想讲的故事。幸而画面和故事也并不逊色。

  失去妻子后的男人也丢失了自己的影子。他找遍世界却再也找不到那个带走他影子的女人。那个女人带走了他的灵魂,改变了他的人生,从此他再也找不到自己。

  我忽然记起我们分开的时候,我的身后有个影子,回头,却没有默默跟在身后的你,只是自己的影子。也许,到头来,能陪伴我们的,仍旧只是自己的影子而已。

  结尾的皮影戏是中国人的发明,中国是擅长庄周梦蝶的国度,人生如梦也是我们的句子。我们迷迷蒙蒙追寻的这一切,忽然醒过来的时候,谁知道是不是又进入了另一个梦中?

  相聚,分开,漂泊,偶遇……或许生命终究是一场与影子为伴的孤独旅程。

  《没有影子的人》影评(七):我丢了一个影子

  穿过平民居住的街巷

  经过上流社会的豪宅

  我和魔法师做了一个交易

  用影子换得财富和美丽妻子

  妻子离我而去

  财富仍然空虚

  街上的平民比我快乐

  因为他们有影子

  魔法师告诉我

  影子回不来了

  但是可以给我一双行走万里的靴子

  寻找其他意义

  我穿上它

  经过很多地方

  看过很多风景

  但是魔法师骗了我

  寻找没有终点

  我还是没有影子的人

  在印度

  我成为皮影戏人

  没有影子的人

  以影子为生了

  生活有什么不能丢弃不能交换的东西??

  在这里是影子 是这个象征同类的东西

  人生有好多选择 时时刻刻都在选择 有意识的 无意识的 选择一个 意味着失去另一个 同时历史不回溯

  凡夫俗子如何知道这个选择在将来是对是错?

  在这个条件下对/错了 在别的条件下也对/错吗?

  找不到真相就用心声填充:站在一个条件不动吧?

  这也是理想存在的因素

  《没有影子的人》影评(八):大师级作品

  李先生 让我能第一记住的是配乐,冷清孤独的风格贯穿了全场,朱迪丝 格鲁伯施蒂策,加拿大蒙特利尔人,功名显赫,除了本作,还是wide life的编曲。她的个人网站风格及其高冷,配色灰冷,构图紧凑不啰嗦,这风格简直女王。不过她竟然还有linkedin2333。开场的长镜头切换到故事转折点,魔术师的出现,画面开始渐渐清晰起来,到了透视的感觉,这时候也是这个失去影子的人最孤独失去自我认同的时候。随着他开始追寻自我,奔跑在影子后面,画面又渐渐平面起来,直到他来到漓江,找到皮影。关于立意,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此人追求幸福),就算失去什么去换,还是得不到。然而这却是一种诅咒般的论断,能动性呢?难道他不配有个老婆?你的位置就应该是皮影技师?当然也可以说在不可控的命运里,人生不得志只是相对的。”莫愁前路无锦绣,天下谁人不识君?“

  程小姐 长镜头和旋转角度真的做的非常好,故事也蛮有意思的~ 一个原本在黑白灰世界的普通人与魔法师签订契约,以影子为代价交换来了财富和地位,从此跻身彩色的上流社会。但是因为没有影子,没有人与他交往,甚至害怕他、从他身边逃开。虽然这个没有影子的男人最终还是没能要回自己的影子,但是能在长途跋涉后找到自己的归属还算是一个happy ending吧~ 故事让我想起来《浮士德》,不过最后想到的是哈尔。哈尔与恶魔签订契约交换自己的心脏得到魔法,镇上的姑娘们都传言,哈尔因为没有心脏所以不会爱上任何人,甚至还要吞吃姑娘的心脏来保持魔法,因此视他为恶魔一般的存在。不过幸运的是苏菲最后帮哈尔找回了心脏,两个人也快乐的生活在一起。所以说很多故事都告诉我们,世上的好东西没有一样是能凭空得来的,要么用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去交换,要么就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去追求。想要免费的午餐?这位少侠你看我画的这个饼是不是很好吃呀=w=

  《没有影子的人》影评(九):没有影子的人也有自己的归属

  光线被遮挡,投射在投影面上,就形成了影子。无论是什么,一个立方体,一片纸,一个人,都有影子。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除非是透明物。

  人在影在,影随人动。你走的每一步,去过的每个地方,经历的每件事,都有影子跟随。有影子就能找到光亮,有影子就能辨别方向。

  钱会花完,东西会用坏,人会死亡,关系会疏远。能和我们伴随一生的,只有自己的影子。

  平淡无奇,不可或缺,也最容易被人忽略。

  一个普普通通的男人,住着一间简简单单的房间,生活平淡无奇。他走上街头,灰色的建筑,灰色的道路,灰色的行人,和他一样,面目模糊。

  他来到一扇门前,敲门。门打开,眼前一亮。和外面黯淡的世界不同,里面的世界是他未曾见过的绚丽。

  就像《大佛普拉斯》里那样,底层社会非黑即白,上层生活五光十色。

  终究还是被声色犬马迷了眼,他急于摆脱现在灰暗的生活,连同那没有色彩的影子。于是他与红衣魔术师交易,用影子换取了大把钞票、名车、豪宅、还有美丽的妻子。

  用不重要的影子换来优渥的生活,听起来很划算。

  可人没有影子会怎样?

  人人都有影子,没有影子的他,就成了一个异类。

  月下拥吻,在妻子发现他没有影子后,以她的离开结束。

  他追上妻子的脚步又停住,他发现她似乎没有发现他的存在。

  正如安部公房的小说《巴别塔的狸》写的那样,失去影子的人,就会变成一个没有身份、可有可无的透明人。

  平常忽略的东西在失去以后,才明白它的不可或缺。

  这时他发现了自己的影子,他拼命追,却总差一步。

  他找到魔术师,要用自己出卖影子得到的东西换回自己的影子。

  但给出去简单,再要回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他换来的,只是一双红色的靴子。

  他穿着那双靴子越过平原,穿过沙漠,跨过高山,渡过海洋,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影子。

  如果到这里结束,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寓言故事,劝诫世人珍惜那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不要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

  但短片最后,他来到放皮影戏的地方,发现没有影子的自己,可以更好地操控皮影。那只皮影鸟挣脱了线的束缚,真正飞了起来。

  终于,这个漂泊无依的人,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我很喜欢这个温情的结局,它告诉你,即使犯错,即使有缺陷,即使与众人格格不入,这个世界也会有你的位置。

  所以不要放弃寻找,灵魂之鸟终能获得归宿。

  《没有影子的人》影评(十):有村上《海边的卡夫卡》的影子

  这部动画短片和《猫汤》有相似之处,同样也有不同之处。相似之处在于虽说都用短片的形式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故事却由表现形式切割了,以至于这两部动画短片最开始在我看来是懵的。通常我们之所以能完整理解一个故事的走向,一个是因为表现形式的常规化,另一个是有辅佐我们理解的台词。这就和之前我写过的《鸟之歌》一样,之所以会有无法理解的感受,是因为里面存在大量的隐喻符号以及对作者作画手法的生疏。而另一个方面的不同之处在于,虽说之前我说的这几部动画短片中隐含了大量的隐喻信息,需要加以解读,但《没有影子的人》中却没有蕴含隐喻,只是表现手法的新颖让人无法感受故事的连续性。

  在我看来,这部短片对我最大的感受是画面的视角不停变换,模拟了太阳的“上帝视角”,随着太阳的移动,影子在地面的所处位置也随着太阳不断变换,也给人造成一种“眩晕”的感受。这个故事的视角就决定了这个故事是一个“他者”的故事,并不是为了让我们感同身受,而是基于此起到一个告诫作用,和寓言故事的效力差不多。

  短片中大量出现了影子元素,让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荣格所提出的“影子人格”这个概念,这个概念首次提出的是荣格,在佛洛依德的理论中也有对影子人格的表述。影子人格所强调的是人的隐性与显性,隐性指的是在潜意识深处,以至于大部分人无法清晰的感知并描述。而显性我认为是外在的规则与束缚,短片中的主人公影响他拿自己的影子与魔鬼做交易的外在显性因素则是上流社会的社会地位。

  短片中大量出现的影子元素,对主人公而言意味着什么?

  如果按照荣格所提出的概念来看,个体的整合通常是由“隐性”与“显性”组合在一起,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主人公如影随形的影子我认为是他将潜意识中自己不愿承认的部分排斥掉了。影子是从生下来就与人融为血肉的东西,而主人公将这个与自身相融的东西与魔鬼交换,以至于造成了这个人的不完整。包括后面妻子的离开与晚宴上的人们对他熟视无睹,虽然短片中并没有说是因为影子的交换才造成了主人公的离开。但我认为,失去了影子的人是不完整的,也就是说虽然他获得了财富与地位但相对的,他还是成为了上流社会眼中的“他者”。

  而且主人公可以毫不迟疑的与魔鬼做交易这一点也强调了对个体来说影子的存在感是很低的。因为这些影像给我们的视觉刺激太过强烈(黑茫茫的一片),我们大脑首先处理掉这些强烈的信号是理所当然的。也就是之前我所说的影子对个体的影响的确是太低了。一个是影子本身的不完整性,影子一旦触碰到实体就会被实体切割开来,另一个是在没有光照的地方影子出现的几率很低,让人为认为这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

  但在短片的后半部分,主人公意识到影子的重要性的契机是妻子的离开与他人的眼光,他决定去找魔鬼赎回自己的影子,但魔鬼却要他签订契约书,出卖自己的灵魂。这个设定又让我想到了《黑执事》。也就是说在短片中,导演所强调的是影子与自身的灵魂重量是等同的,虽然它如影随形不代表它没有价值。

  我一直认为所谓的等价交换就是一场骗局,开局的时候声称用自己身上的一件东西来交换就能换到想要的,而多数人的算盘是用相对价值偏低的东西来换取自认为显性值更高的东西,最后如愿以偿。不仅是在这部短片中,在许多漫画作品与影视作品中都出现过“出卖”自己而换取某样“至关重要”的东西,这这某种直观重要也只是个体的一个“显性投射”。

  同样,我认为影子也是窥视自己的一个蛮轻松的途径。就如太宰治希望通过绘画来认识自己一样,我们同样也能从影子中认识自己。正如佛洛依德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解析梦来与自己对话,而同样的,影子自身就带有潜意识探究的色彩。当然,短片中所讲述的主人公并不是突然有了探寻自己的意愿。相反的,他是被外部力量“强迫”的,拒绝签订契约之后,他踏上了寻找自己影子的道路,也是寻找自身灵魂的归处。

  在最后他在皮影戏里寻找到了,他作为幕后之人将自身投射到影幕上,我认为是主人公自我价值的转变,之前他的自我价值寻求是寄托于外物的,而之后的寻找与其说是一次寻找影子的旅程不如说是一次救赎的归途。主人公终于将自身价值的体现稳固在了自己身上,这其实也和村上的《海边的卡夫卡》中的主人公类似,他们去到广阔的世界并不是为了寻找答案,而是为了制造归途。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没有影子的人》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