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紫禁城100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5-02 01:50: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紫禁城100读后感1000字

  《紫禁城100》是一本由赵广超著作,故宫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6.00,页数:3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紫禁城100》精选点评:

  ●好书,没得说!

  ●读书知自己之浅薄无知,读好书更甚。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仅仅从建筑学角度看,都值得现代人细细思量。本书制作精美,装帧极佳,内附图片多为彩绘,没有照片的现代廉价感,文字上更是精益求精。值得细细品读,甚至收藏传世,让下一代为中华传统文明的伟大而自豪!

  ●一笔带过而显得格外可爱平常的大气磅礴。只有中文能这样不清楚无结构却让人明白,蛮美的。

  ●制作精良,超详细的介绍和手绘图,还有时不时出现萌萌哒的小注解。不过终究是本极好的建筑学读物,就像本书的结尾写的那样,“工匠以十多道工序,悉心将岁月和故事保护起来,支撑起这座皇宫。早说过,这是个大到不能想象的记忆体,千真万确的,就看我们是否愿意用心听。”

  ●确实特别涨知识,里面的插图也设计得非常用心,各个宫室的位置一目了然,配合《清宫述闻》看更好。可能是为了赶90周年院庆出版校订不仔细,有别字,把氧化铁和氧化亚铁也搞混了。

  ●在阅读电子化的今天,最值得购买的大抵就是这类书了。一张毛爷爷花得很值得

  ●细节挺萌的。

  ●可惜装订上差一些,不能摊平了看(那个术语叫啥我不懂),也没有做拉页设计,长幅的画面只能翻页分割的看不太爽

  ●很棒!但相比198的价格,感觉应该更好一点

  ●以非常直观而具象的方式,给大家一个品读紫禁城建筑、陈设、功能、历史、收藏等方面细节的机会,well done!而且整本都是手绘而成!可能文字介绍上稍有瑕疵,不过瑕不掩瑜。唯一缺点就是开本太大不好收藏⋯⋯P.S.:通过本书第一次了解传心殿、雨花阁-中正殿区、延庆殿、建福宫花园等区域,希望能早日对游人开放。书中对养心殿、储秀宫、乾隆花园和倦勤斋的内部展示,非常到位~

  《紫禁城100》读后感(一):集所有赞美于一身!

  最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买《紫禁城100》纠结的原因1是我读书太慢,买书太多,想克制下;原因2是这本书有点贵,打完折都要147!

然后我就去省图了,在保存本馆藏找到了,细细的品味了一番,我!的!天!这本书简直不要太美!!

  《紫禁城100》读后感(二):紫禁一城,浓缩整个中华建筑传统思想

  书是30岁生日礼物,一直没舍得买,内容涵盖了紫禁城的点滴,五门三朝,四城门四角楼,八作等等在叙述建筑的同时,也在诉说着中国传统的建筑思想和文化、等级分明的严谨,包括解放前,天安门广场上的原来建筑风貌及规划都有介绍,看完以后应该再去一次北京故宫!对照介绍,进一步去了解及设身处地的去感受,这个城带给人的威严,雄伟,神秘和权威!

  《紫禁城100》读后感(三):“剖”析紫禁城,拿掉屋顶给你看

  这本书是2015年为庆祝故宫博物院建馆90周年的出版物,今年是从1420年朱棣建紫禁城的第600年,也是建馆95周年,本来有很多重量级的展览安排,因为疫情,所有的展览技术都delay,希望疫情尽快过去,我们再回到过去无忧无虑去故宫看展览的日子。

  也正是看了这本书,让我之前每次进宫都是直奔展览,因为人多而没有好好欣赏建筑得到了弥补,这本书更偏向于建筑、设计理念方面(中轴线的设计理念;午门与内金水桥,东西六宫与十所等形成的卦像等;午门在南方属火,彩绘多用红等以及是内中轴线的中心点等),特别是拿掉房顶从立体对空间的描述加分(养心殿、储秀宫等)但是这部分也借鉴了李乾朗的《穿墙透壁》全书的设计图也棒呆,扣掉的一星在文字介绍上,有点和缺点可能都和作者的经历有关吧。

  整本书的结构是9章分两部分,前4章介绍“殿”的前朝部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前殿部分也多以土字形结构),后4章介绍“宫”的内廷内廷(钟粹宫、承乾宫、景阳宫等生活相关的都以宫命名,而有些建筑就是工字型结构),前朝多从设计理念阐述,内廷则更多结合人物,以及和生活相关的祭祀(雨花阁、中正殿、英华殿-道教、坤宁宫-萨满等),读书游玩(几大花园等)相关。

  《紫禁城100》读后感(四):清风明月

  说起来故宫我去过两三次,但或是年纪小或是看得仓促,对它的印象倒不如近几年看纪录片或者别人的照片来得具体了。这本被别人评价说是集大成的作品,私以为无论是否去过或者是否在旅行计划中,都还是蛮值得一读的。

  书本身分为九卷,对故宫整体的规划与建筑结构主要集中在前半的章节里。自外朝到前朝到后宫面面俱到基本上写到了每一个角落。除此之外也涉及到了一些其他方面如在紫禁城皇室所举办的庆典祭拜等大事,皇帝所用所收藏的奇珍异宝这些小物,供奉的神佛以及不同的宗教交融,后宫嫔妃们的宫心计,等等。当然我觉得阅读上最令人愉悦的并不见得是书中的信息量有多么丰富,而是很多点写得深入却读起来不枯燥,阅读感受还是很赞的。

  很多觉得有意思的点零碎记过,这篇笔记主要来说说我觉得很难得的几点吧。

  首先这本书主题基调是讲建筑的,但作者笔触并不单是夸耀故宫如何华美壮阔,而是花费了很多笔墨去探究与讨论其背后的理念与传统营造的美学。这其实是说起来有点抽象的内容,但在卷三大殿小事里却配合了很多建筑中的细节与构想,就非常能体会其中的匠心独运了。这也是我在全书中最喜欢的一部分,毕竟曾几何时也希望做一个建筑师呢2333

  从内容上讲可以说是张弛有度,虽然里面的知识量极为庞大但读起来倒不会觉得overwhelming。举个例子是第二张花了很大篇幅去描述前朝的建筑结构,而第三章便写到了其设计的实用性极其含义。后面也写到了东西六宫每一间的庭院布置建筑构造,当然也同时提及了曾经住在里面嫔妃或悲或喜的旧事。这些内容相辅相成,就使主题关于建筑构造的描述没有那么的枯燥了。

  最后是要大赞一下插图。基本上讲到结构的章节前面,都会有一张相关建筑的总览图。这方便于理解每一处被提起的宫殿的空间位置与它们之间的关联。另外细节图不光囊括了这其中的亭台楼阁,甚至于摆放在其中的礼器,装饰用的神兽,以及默默见证多少年历史时光的古老花木,凡文中所提,都能在插图中一一对应。虽然阅读并不比亲自去走去看去体会那般身临其境,但也足以令人沉湎其中了。

  随便说说我觉得特别值得一读的部分,首先是前面提起的卷三大殿小事,对于古代建筑与文化的结合有着蛮深入的探讨。这部分建筑理念其实在终章也有一定篇幅,在纵览了整个紫禁城的大小宫殿后再读就更有一层领悟了。还有是282页有一页写了在文史被详细记录之前中华文明从仰韶到河姆渡到红山到青铜文化的脉络,配合最近各文物相关电视节目食用更佳。另外是终章写了明清所有皇帝的生平,虽然只是简略概括且掺杂了部分野史,但读起来很有意思而且对于历史盲如我,先大概读一下这部分再看前文中提起的那些朝政变革,宫城修缮,后宫的勾心斗角,整体视角会更清晰一些。

  基本上就这样了……不小心摁错键还手打了两次大长段必须很真爱了!别字和不通顺的地方就当它们不存在吧2333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紫禁城100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