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杰作》是一本由[加]阿什莉·斯拜尔(Ashley Spires)著作,重庆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了不起的杰作》读后感(一):爱与坚韧,助你成功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也是异想天开的创造家。
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样赞同这句话?《了不起的杰作》就让我们见证了一位艺术家、创造家的诞生。不要怀疑孩子的能力,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什么样的杰作都是有可能产生的。
这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儿,讲的就是她的故事,还有她在这世界上最好的朋友——一只可爱的狗狗。不论做什么事,他们都在一起。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他们彼此之间有深厚的友谊。而这位小女孩,她想到一个特别好的主意,准备做一件了不起的杰作,也正是在她的狗狗助手的帮助下进行的。
未完
《了不起的杰作》读后感(二):每个人都有梦想
◎加拿大屡获大奖的童书作家阿什莉•斯拜尔广受欢迎的代表作品。
◎美国亚马逊儿童成长类五星畅销绘本。
◎美国《学校图书馆》、《书单》杂志强力推荐,《三联生活周刊》主笔陈赛撰写长文推荐。
每个人都有梦想。对孩子来说,有时候,梦想可能只是做一件自己想要的东西,关乎最要好的小伙伴。故事里的小女孩就有这样一个梦想,可是一次次努力、一次次尝试之后,却是一次次失败。
作者阿什莉•斯拜尔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一直热爱做手工的她深深明白这种“到头来发现做错了”的挫败感。在这本书里,她用机智、坦诚而有趣的方式描述了一种我们都深有体会的经历。故事最后,女孩终于做出了世界上“最了不起的杰作”。而作者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面对失败不怕重来,帮助孩子们重新思考、不断尝试,最终体会梦想实现的喜悦。
《了不起的杰作》读后感(三):《了不起的杰作》一个小女孩了不起的故事
《了不起的杰作》一个小女孩了不起的故事,这是一个怎样了不起的杰作,我们看了书名都会感觉特别好奇的。绘本故事来自一个小女孩和她好朋友小狗的生活中某个小细节,她想送给朋友一份特别的礼物。而且这份礼物是一件了不起的杰作,我们一直好奇,作者在故事的最后才揭开这谜底。从封面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关于坚韧、勇气和友谊的成长故事。这本绘本是屡获大奖的童书作家阿什莉·斯拜尔最受欢迎的作品,值得我们用心去品读。
《了不起的杰作》读后感(四):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多一点单纯的勇气
每一个人在小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想象了一个东西,但不同的是,我们的父母通常不太让我们去做。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助理,他帮助这个小姑娘,在遇到很多的困难的时候,继续努力前进,不懈的去努力。她做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直到这本书的最后才发现小姑娘想做的就是一个能够带小狗狗一起去兜风的滑板车。 一直兜兜转转,跟着小姑娘故事一起往后翻,仿佛随着她的一次次失败都着急起来。
我们每个人也会有很多失败的经历,但从不同的角度去重新思考,不断的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是一个小朋友不断成长的过程。成长的意义不仅仅是身高体重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能够不断克服困难往前走的勇气。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每一个失败的东西也都会有不同的功用。故事中每一个失败的小物件,在不同人看来都是能用得上的宝贝。没有什么真正的失败,只是不同而已。
这个故事看起来是鼓励小朋友的,但也是一个让我们重新回顾和思考的故事。对于孩子来讲,鼓励每一个孩子从小区尝试,特别是失败后的再接再厉非常重要。而即使是失败,也可能会找到不同的功用,成为别人的宝贝。而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讲,我们长大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勇气和创意早就没有了,每当我们想做什么的时候发现太过麻烦一定会直接放弃,我们着急成功和成名,早就没有了创造和思考的耐心。而自己动手做做东西的心思,早就被淘宝所占据,花时间精力不如自己买一个来的痛快。可是当我们有小孩子的时候,开始为他们做点什么小东西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是有多么渣。
这本小小的绘本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们所有为人父母的成年人,不要遏制孩子的想象力,鼓励孩子的每一个创造发明,即使失败也只是不同,并不是没用。也要同时也是让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当我们想要放弃,觉得任何事情非常难的时候,坚持一下,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单纯的勇气。
《了不起的杰作》读后感(五):每个孩子都是我们“了不起的杰作”
周六下午陪孩子一起读了这本可爱又富有意义的绘本——《了不起的杰作》。
本书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和她的狗狗为了完成一件完美的作品而经历了各种困难、挫折,直到最终克服并且完成的故事。
整本绘本中,小女孩和她的狗狗一直是绝对的主角,背景只是简单的线条,大致交待了下故事所处的场景,这倒很好的突出了主题。
我想首先这是一个关于爱和友谊的故事,如果不是因为小女孩对她的狗狗满满的爱,她又如何会想到“一个特别棒的主意”,要完成那件“了不起的杰作”。
而爱是相互的,所以我们也看到了狗狗对小女孩从始至终的陪伴。
在阅读的过程中,9岁的女儿不时羡慕的说,“要是我也有只狗狗就好了~”
我常常觉得女儿很可怜,虽然她的童年生活与我的童年相比,有更好的物质生活,书也可以买很多很多,但是她没有经历过去海边翻螃蟹、到山里捡落叶、从土里刨出地瓜等等的乐趣,她经历的是没完没了的课外兴趣班,就连小狗都不能养一只。
有时候我都会很困惑,关于成长,我们现在对孩子所做的究竟是否真的有益。
当然,这也是一个关于坚韧和勇气的故事,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认识到面对失败需要勇气,更加需要解决问题的坚持。
我的女儿像很多孩子一样,只喜欢赢而接受不了输,所以常常一件事情没有达到她的预期的时候,她就会放弃而且彻底破坏。
就像她画画的时候,稍有一笔没画好,她就会赌气的用橡皮狠狠去擦,直到把纸擦破。学习复原魔方的时候,也会因为魔方块转不过来而甩手去做其它的事。
放弃很简单,坚持很难,所以小孩子很容易选择向简单的方向去走。而父母在这时候就要学会引导,其实就像书中的那只小狗一样,不仅要陪伴她,还要在她因失败而气馁的时候,告诉她再坚持一下,或者换换另一种方法,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美国《书单》杂志将这本绘本推荐为“学前班至二年级的孩子们阅读”。但我感觉这本书适合所有人来阅读,毕竟成人的世界里也有那些面对困难和挑战就选择退步不前的人。
此绘本通过简单的图画来轻松的阐释了何谓坚韧和勇气以及友谊,虽然并不是每一个好的选择都能有好的结果,但这不可以成为我们选择放弃的借口。
让女儿能在阅读之后,明白不要因为一时不顺就轻易放弃,这就是这本绘本带来的最好的事。
看完整本书,女儿跟我说,她也要做一件了不起的杰作,用楼下路边被吹掉的树叶拼一幅画给我,因为她很爱很爱我。
《了不起的杰作》读后感(六):了不起的杰作,了不起的到底是什么?
一个女孩,一只狗,一个想法,一个行为,成就了一个故事。
简简单单的故事,但每次翻开却有不同感受。我想这就是《了不起的杰作》这本绘本给我最大的感受吧。
最初是被书名吸引,《了不起的杰作》啊,到底有多了不起呢?
翻开绘本,一个普通的小女孩,过着最普通的生活,但某一天,她想要做一件最了不起的东西,这个了不起的东西在她的脑子里,想要将其形象具体,却是要用行动来展现的。故事的进展自然是小女孩开始动手了。但是既然是了不起的东西,能这么容易做成吗?小女孩反复琢磨,一直达不到她理想的状态。
故事到此,更让我好奇了。小女孩到底想要做什么东西?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呢?小女孩理想中东西的模板又是什么呢?可是我们都不是小女孩,无法真正明白她脑海中那个最了不起的东西。
而此时小女孩的耐心也告罄了。她看着自己的作品没有一丝满意,只有满满的嫌弃。此时她能想到的只是放弃。这时她的助手小狗登场了,它带着无比烦躁的小女孩去散步。小女孩虽然不觉得散步有用,但她还是去了。一路走来,烦躁慢慢远离,再看到自己的作品时,竟然也看到了自己作品中的可取之处。
一段无形的心理治疗慢慢在我脑中呈现。从不满意的发泄,散步中慢慢放松,到再次面对自己作品的客观评价。作者没有过多的笔墨,却将人的整个心理过程展现出来,这让我想起人本主义的基本思想,相信人都有自我实现和成长的能力,有很大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
小女孩是一个孩子,遇到挫折,会生气,会发泄,会想到放弃,这是很正常的反应。但是她真的会放弃吗?
我注意到作者在这里特别画出了路人们看到小女孩作品的反应。
“这东西,遇到熊的时候用来防身,再好不过了。”
“有了这个,就不会再漏水了。”
两句话的内容,肯定了小女孩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作者没有特别指出小女孩有没有听到路人的赞赏和肯定。因为整个故事中小女孩是在自愈。她发现自己所做的东西有可取之处后,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敲敲打打。这一次我们终于看到了小女孩心中了不起的作品。
如果有人问我,看到小女孩的完成品是什么感受。我会回答,有种失望的感觉。因为那真的是了不起的作品吗?
合上绘本,我反复体会“了不起”这三个字。到底什么是了不起呢?
或许了不起的是小女孩的善良,因为她有着一颗为狗狗着想的心。
或许了不起的是小女孩的想法,那是一种创新,并为之付出的心。
或许了不起的是小女孩的坚持,面对挫折,她纠结但依然不放弃。
仔细想来,了不起的或许重来都不是某样东西,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坚持自己想法,并为之努力奋斗的精神吧!
《了不起的杰作》读后感(七):为梦想和友情坚守—读《了不起的杰作》
y:洁yuanyuan
每个人的成长中都有梦想,或大或小;同样,每个人的成长中也都有友情,或多或少。梦想和友情就像生活中的两味调料,让生活多了许多的色彩与味道。而这次,我们在《了不起的杰作》中再次体会到这两种纯净的色彩和味道。
封面上一个身穿红色外套的小女孩左手拿着一卷纸,右手拉着一个小车子,车子里有好多铁质零件,前面一只呆萌可爱的小狗撒腿狂跑,这一人一狗是什么关系呢?他们这是要去干什么呢?带着些许的好奇,我和大皓很快走进了故事。
故事一开始就解答了我们的第一个疑问,原来这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和她世界上最好的朋友。一说起朋友,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说不完的话题。女孩和小狗也是形影不离的朋友,一起赛跑、一起吃东西、一起去探险、一起休息。
有朋友的生活是美好的,而女孩又为生活加了一剂好味道,因为她要做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两个好朋友开始设计图纸、收集材料、反复的实验。这个过程有挫折,有无奈,有伤心,有难过,但为了梦想,又始终有最好朋友的陪伴,所有的痛苦都像加了糖的蜂蜜,甘甜可口。最后,我们看到了小女孩的心中“了不起”的杰作,原来是一辆专为好友小狗打造的兜风车。看到这里,心里瞬间被满满的友情充满,这不仅仅是一件了不起的杰作,更是一件刻满友情、凝聚着浓浓爱意的作品。
整个故事的画面干净细腻,很多小细节的描写把女孩的心理刻画的入木三分。其实这就是一个怀揣梦想的普通女孩,她的努力、她的坚持,都让人肃然起敬;而她的小脾气同样让人想要给她一个暖暖的拥抱。
借着这个话题,我问大皓在幼儿园有哪些好朋友,都在一起玩什么啊?打仗游戏可能是男孩的的最爱吧,一说起这个,大皓兴致勃勃。我突然想起,有次大皓对我说:妈妈,褚童鞋流鼻血啦,他没叫老师,是我拿纸给他堵住了鼻子。诸如此类的和好朋友一起的小故事很多很多。我想,只有真正的朋友才会去观察对方、关心对方吧。
其实这个小小的故事里还有很多很多的内容,但我们最感动于这份梦想与友情,而其他的美好元素则有待你去发现!
《了不起的杰作》读后感(八):更了不起的是创作杰作的过程
《了不起的杰作》封面书名的杰作二字,你可以清楚地看到螺丝、起子、锤子等工具,可以想象,这些将是小女孩的创作工具,看小女孩手里拿着图纸,身后拉着一小车的废旧物品,她搞得创作明显跟小车里的杂物有关系,很难想象,一只旧靴子能创作出什么作品来。
很喜欢这种透明的腰封设计,封底是一颗大树,大树底下是小女孩使用的各种工具,天空中,一只小鸟从大树里飞出,很有一种天高任鸟飞的感觉,意境自由宽阔,很有想象空间。可见这本书的魅力从外而内,开始吸引读者。
这是一本亲子共读的佳作,书内附有精彩导读小册子,可供家长阅读,并理解这个故事,以及对孩子该怎样引导阅读。
其实阅读童书,尤其对我而言,我觉得是跟孩子沟通的非常好的模式。孩子虽然不识字,但是通过画面和家长的讲解,其实在这过程里他已经开始理解这个故事,况且孩子对故事的兴趣还在反复,在反复阅读后更加深了孩子对故事内容的纵深理解,所以一般我不会先引导,而只是读给他听,等他开始发表意见,我试着跟他交流,我们都可以发现对方从故事里看不到的细节。
这是一个发生在一个普通小女孩身上的故事,她的好朋友是一只小狗,好朋友是什么样的呢?在我和宝贝的阅读过程中,宝宝一直说,小狗什么也不会,算什么朋友,我说,是因为它不知道小女孩究竟要做什么,所以帮不上忙,但是它没有像之前那样小女孩做东西,它来破坏。这次它是非常耐心地陪在小女孩身旁,小女孩此刻就需要这样的助手。
事实上随着孩子的疑问,我也在思考该怎么告诉孩子朋友是什么?但是,我很快就在故事里找到了最好的诠释,小女孩看着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要的那样,她很沮丧,很暴躁,她感觉自己做不出心底所想到的了不起的作品,她开始爆发了,她彻底觉得很失望,那感觉真是糟糕透了,可是她的小助手这个时候建议她去散步,开始她觉得很没必要,但慢慢地,她觉得心情好像有点变化,她不再像刚才那么生气。
当她回头再看他的那些作品时,她已经可以看到每一个作品的优点,于是她重新开始,这次出乎预料的顺利她做出了自己想要的那样的了不起的作品,这个作品就是可以带他的朋友小狗一起去兜风的小狗专座。这下小狗也可以尝试一下乘坐滑板车的感觉。原来她精心设计的作品就是为了小狗而做的。这真的可以充分表达小女孩对小狗的喜爱。
关于小女孩这个作品,宝宝跟我产生了分歧,他认为小女孩不应该给小狗坐着滑板车座,因为小狗跑的很快,比滑板车还要快,小狗坐在滑板车旁,会让小狗不舒服。这是一次尝试,我这样解释道,因为小女孩想要跟小狗一起分享骑滑板车的快乐!对于小狗来说,这也是一次不一样的体验呢!宝宝表示认可。
我觉得这个故事对于友谊的诠释真的非常直观,孩子理解起来很容易,而且这是坚持自己梦想的过程,朋友非常重要,自己的坚持也很重要,遇到挫折时情绪糟糕时,有朋友的安慰和陪伴,是非常难得的理解或力量,朋友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陪伴者。这是宝宝对于陪伴对象从家长开始扩展到朋友的一个有情感体验的故事。
《了不起的杰作》读后感(九):“你”,值得最美的微笑——《了不起的杰作》
个人喜好和工作原因的关系,我读过许多绘本。绘本总能在给人以美的享受之余,一并赠予人们积极阳光的能量。从主题上来看,市面上的绘本或是教会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进步;或是温情地引导孩子对待他人宽容、友好,懂得感恩和分享;亦或是鼓舞孩子独立、坚强、自信、勇敢,追寻更卓越的自己。很少有一本绘本能像《了不起的杰作》这样,用简单的流畅的笔触,幽默的画风,告诉孩子——在追梦的路上,无需过分焦躁。
你可以失败。每个顶了不起的主意,变成现实都曾经历过许多次失败和调整。小女孩敲敲又打打,量来又量去,锯开再粘上,装好又弄直,尝试了各种不同的办法,做了满地的作品,但是,没有一个是她想要的,挫败感简直快让她窒息了。她生气,她狂吼,她爆发了。你看,不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每个人都会面临许多失败,失败并不可怕,你当然也不例外。
你可以选择。“这个我一点儿都做不好。我不干了。”看着她耷拉着脑袋的懊丧样儿,继续停留原地只怕也想不出好点子了,助手小狗爬起来叼来遛狗绳,建议她出去散散步。孩子,你不要忙着焦虑,是放弃还是卷土重来,你可以冷静下来后再自己选择。不要盲目给自己太大压力,更不要急着否定自己。当你像小女孩一样从愤怒转为微笑时,你会发现,脑子里的东西全都不一样了。
你可以让别人知道你有不足。十全十美只有高高在上的神,而不是我们身边的人。每个人毫无疑问都有缺点,不用懊恼他人知道你的短处。之前的每一件作品在小女孩看来都有缺陷,她却并没有一股脑扔进垃圾堆,或者藏得紧紧地当做它们从不存在。她把这些“错误”陈列在了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并且还能仔细地再三审视这些失败,再从失败中发现那些相当不错的地方,最后用到那件了不起的作品上。换个视角,改变用途,这些“错误”甚至能有益于他人,成为了不起的宝贝。
绘本最后附有一则“精彩导读”的小册子,内有一段对作者阿什莉▪斯拜尔的采访,从中可以大略领会她创作这本书时的一些念头。作者没有给小女孩和她的狗狗取名字,她要将这本《了不起的杰作》献给世界上所有的小小完美主义者。
凤凰不因其生来华美而超群,却因其火中涅槃而卓越。因此,不要因一两次失败而皱眉沮丧,不要因暂时落后于他人而暴躁狂怒,不要因遇到挫折而急着否定自己,轻易放弃。更不要因为害怕失败而拒绝开始尝试。有余地犯错的你,无需过分焦躁。给自己一个微笑,因为你比别人多了一次审视错误,完善自己的机会。在这个不断前进的过程中,早已没有了最最了不起的杰作,只有——了不起的你自己。
(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
《了不起的杰作》读后感(十):当挫折来敲门
第一眼看到《了不起的杰作》,我就在心里大叫,这是我的菜。未读绘本之前,就能感受到它风格凸出,带有浓厚的个人印记。读完之后,我这么定义它——在个性和棱角之下,有一颗坚韧柔软的心。
这是一本画功够棒,主题够清晰,对于重点把控极强的儿童绘本。
学龄前到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的孩童求知欲强,好奇心盛,文字识别能力弱,尤其是学龄前儿童,还需要家长陪伴阅读,绘本的直观生动可以很好的吸引他们,但是若绘者把握不好,极易造成小读者的注意力被场景和细节分散,忽视绘本想表达的真正涵义。不知有多少家长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在讲书上小鸡和小鸭子的故事,结果孩子的眼睛一直盯着树叶上的一只小瓢虫,或是天上的一只小鸟,连贯的故事就这样被打乱了,故事表述无形中被弱化很多。这并不是说绘本画的细腻多彩或极度写实一定不好,但是一本重在讲故事而非自然科普的绘本,还是轻重有别才能讲好故事。
《了不起的杰作》的绘者阿什利·斯拜尔手中的绘笔表达十分到位,在画面感和故事性之间找到了平衡点。这是一个发生在城市里的故事,城市的特点是车水马龙、熙来攘往、建筑鳞次栉比,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中,如何才能让读者聚焦在女孩身上?绘者使用消去背景和弱化背景的技法结合,整本书既不显得空洞单调,又不显杂乱。没有背景的图画上,大幅色块交替使用,减少空旷感。其它背景则用点和面的表达方式搭配,最常见的是街边的建筑物,绘者用手绘线条来表现高楼、前庭、围墙,简约不简单,明明只是空白上的黑色线条,但是由于合理的构图和正确的透视,空间感随之而生。线稿的建筑物中有些小物,例如小花盆,小猫被涂以颜色,增添了趣味感,又不会喧宾夺主。
书中人物除了小姑娘和她的尖角脸小狗之外,还有许多路人,人物面部特征大多相似,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漂亮,大大的眼白,深色的面庞,带有浓厚的阿什利个人风格。一开始,路人的表情是木纳和淡漠的,不明白也不在乎这个小姑娘在做什么;后来小姑娘做出了一大堆千奇百怪的物件儿,路人的表情松动了,开始围观,有了好奇。引起大家注意的小姑娘,此时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了,为“了不起的杰作”奋斗呢。
阿什利是一个手工爱好者,我也是,小姑娘的经历我们体会过无数次。即使是成年人,看着那些有瑕疵的、或事和设计图有出入的、或事使用不便利的手工成品,都会难过失落,何况是小小孩童。阿什利将这本书献给小小的完美主义者,每个孩子小时候都是完美主义者吧?至少我家孩子就是,涂色涂到画框外,剪纸剪歪了,橡皮泥推不动,她都会有挫败感,内疚自己做的不够好,相应会产生畏难或者愤怒的情绪。这是身心尚未发育完全所致,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很正常,影响人体情绪和行为的脑前叶甚至要到二十五岁才能发育完全。家长们是不是都希望自家孩子和书中的小姑娘一样,不屈不挠,坚韧善良,挫折面前能够调整心情达成目标?首先我们自己得理解孩子渴望完美的心理,正视“完美主义”小小孩们愤怒的原因,适当引导他们调整心情——就像助手尖角脸小狗做的那样。
孩子们看了这个绘本,也会懂得,挫折并不是独独敲开自己的门。每个人都会在不同时间被挫折敲响大门,面对挫折,痛哭愤怒无济于事,要么放弃目标,要么再次上路,又或者让理想和现实达成共识,走一条不那么了不起却独一无二的路。不管是哪种选择,重要的都不是结果,而是自己能够决定自己的选择。
文/团团花哚 2016.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