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头江南》是一本由赵惠萍著作,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案头江南》读后感(一):优美宁静的文字
读这样的优美宁静的文字,让人忘掉尘世里喧嚣!
心能沉静下来,安祥起来,能够保持一份红尘中的宁静。
也许只希望暮年时守着一方安静的院落,与自己喜欢的人,共赏落英缤纷……
老了,也就无须矜持,举茶邀影,与往事干杯!
很好!
《案头江南》读后感(二):心灵的港湾
“喜欢是一株热烈的向日葵,绽放在素雅的小清新和素简中。四季的扉页里,我用文字和镜头,将书香、文艺、小资置换成一种高雅的氛围与情调。与招摇无关,与张扬无涉,只是一种习惯,而已。”这样的生活又岂是能在忙忙碌碌的凡尘中经常品味的,闲适、淡雅、心静如水,书中更有几多寻!
《案头江南》读后感(三):装帧精美,图文并茂
此书文字精彩,装帧精美!
可以说妙笔生花,珠玉乱溅,一枚枚婉丽清幽的字符,满屏跳跃,
犹如李凭箜篌破空而来,摄人心魄。
全书格局怡人,格调清雅,诗画并举,图文共茂。
满纸诗情画意,一派阳春白雪。
作者善于捕捉瞬间的意识灵动闪光,挥笔是文,点墨成画。
《案头江南》读后感(四):香染心陌
岁月渐老,孤独的美感与凄清的味道油然而生。
独守一杯清茶,一盏孤灯,一本闲书,一帧书帖,足矣。
人生是一次轻旅,索求太多亦是缺失,太过完美也了无趣味。
若你能,从我简约、朴素的小语里寻出旧时光的印记,
寻出唐诗宋词中某个场景,某一个诗人、词家,或是忽然想起某个现代诗歌中的意境,
于你是一种乐趣,于我则是欣喜。
高山流水,情谊千年。
好文字!
《案头江南》读后感(五):知性的语言
俗世里的妙人要慢慢修炼,只要在生活里成了精,
读书写字画画听琴品茶,上好的生活,不过是简单地爱一个人,过着一天好似一天的生活。
而这最妙之处就是:这个人,他微笑着看着你,从心里懂得你。
对于光阴中的种种,要退却、忍让、自持、慈悲。
懂得小喜可观,才会与时间作战时反败为胜,那些属于你的幸福、饱满、气息会不请自来,
翩然如燕。
喜欢这样清新婉丽又有深意的文字!
《案头江南》读后感(六):只一眼,就会迷上它
时光是一支初绿的笔,无声地书写着岁月的传记。
从唐风宋韵到明清烟雨,从春花到秋月,我们在不同的故事中,演绎着相同的主题。
时光又是一支散步千年的笔,从开始到结局,
看似花团锦簇的人生,却不知从何说起。
戒一个人大概是最难的,在心里,如影随形,生根发芽,魂魄不散。
人最怕什么?最怕邂逅前生。
与前生邂逅,其实是与自己的纠缠。
喜读这样的文字。只一眼,就会迷上它,就像给蜂蜇了一下,忘不了!
《案头江南》读后感(七):伞下,就是江南
轻轻地,推开梦里落锁的门扉,
为寻你的踪影,抖落一世尘埃的我
站在江南,于婉约的韵致中思你。
江南的烟雨,早已打透我的裙裾,守望,还在徜徉,
这青石水岸的花绢纸伞,
可否,可否也氤氲着你的儿女情长?
倾听一场花开的声音,静静地为你折一支丁香带雨,
你可知,江南,就在伞下!
如若,你从梦中涉水而来,
请一定带上你淡淡的笑容,带上你云一样的情怀,
因为,我迎你的,
迎你的是一幅久等的渴望。
你看,江南那卷半掩的叹喟里,
无论是叙述,还是抒情——
皆为你成诗!
月光煮过的文字,像奶汁样甜。
《案头江南》读后感(八):江南风味浓
纵观荇水萍踪的文字,如杭州的宋嫂鱼羹,既精致又颇有味道,对于喜欢阅读的老饕们来说,确实是一桌不可多得的美味。同样的“食材”,经她一加工,便味美出岫,叹为观止了。
譬如写西湖、周庄的游记文字,她并未从详介入手,罗列一些资料,而是从个人感觉(视觉与感悟)切入,写得既摇曳多姿,又诗意丛生;既别具一格,又推陈出新。
“三面环山、一湖秀水的西湖是饱满而艳丽的,是婉约而含蓄的。翻开西湖,临水凭风的小轩前,三月的江南,不知被谁的目光掀翻,泼了春天一身的绿韵。流动的绿韵,细雨随即而至生出云烟来。这烟雨在江南,在西湖柳梢的眉际一停,整个江南就绿波荡漾了,连空气也染上了玲珑的绿意,仿佛那迷漫开来的绿营造出来的不止是江南水乡的意境,还是一幅泼墨的山水画卷!”
《案头江南》读后感(九):一阕江南烟雨
一身傲骨的人才配流芳百世,身朽名存。荇水萍踪的文字筑起了它巍然的品格:肯与梅花相傲骨,不与落叶论尘泥。
在她的作品中,时见清心、高端之句,如:“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给生命一个微笑的理由,揽一份诗意,以风的执念求索,以莲的姿态恬淡,在清简如素的日子里轻拾一份淡然,用来盛放梦的羽翼。走过这一程纵横阡陌,把梦放置在前行的路上,把惆怅尘封在逝去光阴里。不让世俗淹没了本真,不让牵念积攒了寒凉。把一切无法忘记的交给时间,把一切心痛的回忆交给苍天,让生命静美如初,让温暖相伴永远。”
“行走在幽深的长廊,不经意被瓦檐遗漏的阳光砸伤。冥冥中有些细节早已注定,任由你如何地想要躲避,想要挣脱,它依旧至死相随,不离不弃。”这些文字看似平淡,实则奇崛,炼的是意,而不是字。。。
写得多好!
《案头江南》读后感(十):文字的品位
对于写字人来讲,文字其实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他(她)的内心学养、价值取向和生活品位。
文字还是一张名片,无时不刻都在娓娓畅谈中,介绍着他(她)的个人元素。遍览荇水萍踪的文字,感觉很有品位——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生活,都在她的视野里拼接出了另一番景象,一如江南的旗袍女子,风情万种,绰约妩媚。
这种美与媚的展示,拿捏得颇有力道,极为准确,感觉她不是在用笔写作,而是用心在写作。每一个我们熟悉的文字,经她一组合,便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濛烟的箫音,嵌进结霜的月凉,寂寥的剪影,挡不住时光忧伤,当沧桑古道,写满落日的绯红,解不开的玲珑情结中,风落的声音碾着花白青丝在我的水袖上洒下晶莹。望断风月的苍凉,朝朝暮暮朔风如诉,一灯的阑珊里,一程又一程的山水间,千里关山看秋色横空。这个落寞的季节,透过遗落在唐宋诗篇里的忧伤,我看到铺展在宣纸上的誓言幻如捕风,掠过眉短又掠眉长,在庄周蝴蝶梦里款款轻舞,在柳永弱柳风中娉娉袅袅,在易安香林中盈满清忧,且倾尽所有。”
瞧瞧这语言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