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望江南:吴浩然给孩子的诗意江南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1-03-12 01:13: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望江南:吴浩然给孩子的诗意江南的读后感大全

  《望江南:吴浩然给孩子的诗意江南》是一本由吴浩然著作,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页数:1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望江南:吴浩然给孩子的诗意江南》读后感(一):江南,江湖

  看到这本书的第一眼想到的是烟雨朦胧的江南和撑着油纸伞、穿着旗袍的江南女子,读着文字与令人神往的插图,仿佛真的置身在这样的场景中……

  读完书,孩子可能还想象着江南戏水的欢乐,我的脑子里却在回荡着“豪情还剩一襟晚照”的旋律。

  合上书,不禁恍然:江南不就是江湖吗?满书都洋溢着入世后出世的气定神闲,这种气质是江南才会有的吧!入世、出世,这不就是人的一生吗?从单纯美好的孩童到三十而立的成年,再到返老还童、云淡风轻、不惹尘埃的晚年,不管世事如何变化,依然保持自我的品格,不随波,不逐流,不卑不亢,不猸自美。

  一本好的书就是要这样,不同年龄段、不同经历的人,会读到不一样的讯息,感受到不一样的震撼。

  《望江南:吴浩然给孩子的诗意江南》读后感(二):江南四季

  江南是什么样子的呢?

  提到这两个字就会让人想到烟雨蒙蒙的画面。 一片诗情画意的景色。 有关江南的诗歌很多, 似乎这样的美丽风景的地方, 诗人们都会感慨一下, 有得到借景抒情, 也有直接赞美景色的。

  后来, 我们还听过一首叫做《江南》的歌, 这个让多少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让多少人在这个烟雨蒙蒙的时间里赞叹、停留。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似乎江南是一个文人墨客所独爱的地方。 比起大漠的粗犷,边疆的苦寒, 江南, 这个位于南方,气候宜人,湿度温度适中的地方, 注定是一幅景色迷人的地方。

  《望江南:吴浩然给孩子的诗意江南》这本书的封面见到就让人喜欢, 两个在雨中举着芭蕉的小朋友, 江南跟北方的天气不一样, 因为这里的温度一年之中有温度差异不像北方有着温度特别分明的四季。 在这本诗意江南里面, 作者根据季节的更替在诗词的旁边配上了画作。

  这是一本给孩子们看的书, 从这本书里面,孩子们能通过画面了解江南四时, 同时书的另外一面可以看到关于四季的诗句。 这个比起单独看到“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样的诗句要更加的鲜明,而且印象会深刻一些。

  有时候下看到《雨巷》就不自觉的想到那个撑着油纸伞在悠长的巷子里漫步的人的样子了。

  《望江南:吴浩然给孩子的诗意江南》读后感(三):愿你心中有诗,一生幸福安然

  我似乎已经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字眼儿,来贴切的形容我读完此书的感受了。爱极了这有点儿沧桑感却又布局典雅的干净布纹封面,暖风融融,莺歌燕舞,竹筏倒影,锦帆画舫。

  吴浩然的这本写给孩子们的诗意江南,诗词歌赋酣畅淋漓,精美插画鲜活明朗,春夏秋冬皆是风景。像我这种特别神往江南景致的爱慕者,就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节奏,读了又读,回味无穷。

  关于江南的诗歌,就连小学生耳熟能详的都不在少数。古往今来,江南也一直是文人墨客所推崇备至的美景圣地,无论是颐养天年,还是闲来垂钓碧溪上,那份远离喧嚣的舒适与恬静,儒雅和自由,纤柔与温婉,香醇和清凉,倾听悠悠晚钟,拥抱丹桂飘香,置身于水墨江南,遥望长长的雨巷,那擎着桐油纸伞如凌波仙子闲云漫步的娇柔女子,回眸一笑百媚生,酥了你的心,无论男女都会情不自禁望眼欲穿……

  文中关于江南诗词的释义,精准、凝练、简洁,那些早已记忆模糊的名言名句,纷纷复苏开来,伴着桨声灯影摇曳交织的都市霓虹,如梦如幻。柔柔的曲苑荷风,摄魂的琴音雅韵,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姑娘啊,一直徘徊在游人如织的梦里水乡,未曾走远……

  想起前段时间看过的吴浩然漫文漫画系列之《梦入江南烟水路》,书画风格继承和发扬了当代名人书画家前辈丰子恺先生的书法和漫画精髓,每一幅作品都是用心之作,清新自然,富含人生哲理,看似运笔简单实则发人深思。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书的封面上还有小世界童书馆亲笔书写的爱心便签,那热情洋溢的笔锋给人带来如沐春风的畅然,如同书中温暖的文字“春风十里,不如有你”。与书为伴,你将永远不会寂寞。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回望江南,那余音缭绕处,暖风融融,江歌悠悠,写尽春秋冬夏,盈满庭院馨香,许你一世幸福安然!

  《望江南:吴浩然给孩子的诗意江南》读后感(四):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又是一年春来到,最容易想到的是哪一首诗词呢?至少,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是不能错过的。其中最出名的一首则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春天不仅来得早,而且来得热烈。农历三月的江南,一定已然花团锦簇。在这样的一个季节,最适合做的,除了观春品春,莫过于来一本如《望江南:吴浩然给孩子的诗意江南》这样文图并茂、装帧精致的画册了,不仅可以从前人对春天的描绘中更深一个层次地认识江南的春夏秋冬四季,而且还可以欣赏到吴浩然先生的“望江南”系列组画。岂不美哉!

  丰子恺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而吴浩然则深得“子恺漫画遗韵”。他的这一套“望江南”系列组画,前后构思了近五年,内容多为走访江南各地的写生小品。作者出生于北方,身居江南十多年。在《望江南:吴浩然给孩子的诗意江南》一书的“后记”中,吴浩然这样写道:“我用异乡人的眼睛在此守望了十五个年头。这里的白墙灰瓦、小桥流水、庭院芭蕉和撑着油纸伞的旗袍女子时时闯进我视野,且日渐丰满,久而久之形成了心中的梦影。”正因为喜欢,所以才愿意用自己手中的笔,把一切的具象用手中的笔永远地留下来。在这本画册里,除了精美别致的图画,每一幅画的配文、配诗也格外精致。画并不复杂,但能看得出来,作者对江南生活的观察细致、品味再三。

  江南的四季各有特色——或许在自然条件方面,江南的四季不及华北的四季分明,也不及华北的四季恰到好处——春天,除了“草长莺飞二月天”,除了“万条垂下绿丝绦”,还有“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的急切;夏天,除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还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叶就是江南夏天的最佳标识;秋天,除了“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还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冬天,在江南只要足够用心,其实也不乏“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情景……难怪,在江南居住了十来载,吴浩然对这片土地的爱已然转化为了一幅幅画作,简约而不简单,那一份情真意切,都体现在了仿佛简笔画般的画作之中。体会那样的一种情感,或许也需要有相似的经历,方能感同身受。

  喜欢一个地方,就要接受这里的好与不好。而在经历了很多所谓的不如意之后,细细想之,其实也没有所说的那么“不如意”,不过只是一种情绪的宣泄罢了——不妨怀有一颗平常心,任它花开花落、云来云往,只静静地看,不也是一件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事情吗?!生活本来就是这样,不止有“赤橙黄绿青蓝紫”,更多的时候则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或者“锅碗瓢盆交响曲”,九分真实之中添上一分超脱,就能够如同吴浩然一样——丰子恺先生画里的杨柳春风和一钩新月把他吸引到了江南,随后他又和江南的四季、江南的一切之间产生了难以言述的情感交流。每一个人。其实也同样可以拥有如此的缘分和幸运。

  不过,有一点其他地方是不及江南的,那就是江南所特有的诗意。同样是在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诗人开篇即是四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无限向往之意瞬间生出,真的是心动不如行动了……

  《望江南:吴浩然给孩子的诗意江南》读后感(五):韵味江南 江南韵味

  吴浩然先生生于山东,却向往江南,定居于丰子恺先生故乡十王年,悉心学习子恺画风,历经五年,终得由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望江南:吴浩然给孩子的诗意江南》绘本图书。本书以江南的春夏秋冬四季为主线,文字配以关于江南的现代散文与古典诗词,于诗意盎然中体现江南的风景与民俗,可谓清闲脱俗,韵味十足。 去过江南数次,曾看过浓墨重彩的西湖美景,曾走过小桥流水的苏州园林,曾在古韵犹存的江南小镇流连忘返。江南给我印象,是烟雨朦胧,是小桥流水,是白墙青瓦,是看不到头的梅子雨,是折不尽的枝头柳,是喝不完的杯中酒,是读不尽的锦绣诗文,是游不完的细雨古楼,是走不尽的深深小巷……在高像素的镜头中,留下了诸多的回忆与怀念。然返回北方,每每翻看照片中的江南,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但是一直难以言说清楚。直到看到吴浩然先生的《望江南:吴浩然给孩子的诗意江南》,才恍然大悟:高清镜头之下的江南美则美矣,但仅仅是作为一个匆匆而过的游客到此一游的印迹而矣,却没有生活在里面,也就没有意境与灵气。而吴浩然先生关于江南的画作,来源于在江南十余年的生活与观察,画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人物的服饰、神情、姿态等等,都是对生活细致入微的描绘,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情趣,看来便多了一份韵味在里面。 吴浩然先生对江南想必是爱到骨子里的,要不不会寄居江南十五年不思返乡,相必和历史上诸多的文人墨客一样,寄居他乡的游子纵然无法回到故乡,思乡之情定然会诉诸于笔端,或是跳跃的文字,或是舒展的画卷。《望江南:吴浩然给孩子的诗意江南》篇画作便是额外泥融燕子飞,窗内一支笔、一本书、一个信、一杯茶,并配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是照我还”的诗句,一纸乡愁跃然纸上。现代散文配以殷刚的《聊赠一枝春》中的一句话“江南的春天。干净可爱,妙不可言,空气中弥漫着芽的清香,春蕊的微甜。”让不不仅想起陆凯的《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一枝梅花自江南寄到遥远的北方,也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树枝吧,但即便这样,范晔一样能体验江南的春意,与友人深深的情谊。隔着千年的时空,吴浩然先生的图文仍然传递着不变的情感。对故乡的思念,对他乡亲友的牵挂:即使奉送上整个春天,仍不足以表达出我对故乡的的情意,也难以言说出我对江南的热爱。 《望江南:吴浩然给孩子的诗意江南》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品味的绘本图书,我只讲读完了江南之春,便已被其深学打动,后面还有夏秋冬等着呢,读书去也!

  《望江南:吴浩然给孩子的诗意江南》读后感(六):央视好书推荐:《望江南:吴浩然给孩子的诗意江南》

  2018年8月15日,CCTV-2《第一时间·读书时间》特别推荐了这本由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出版发行,吴浩然绘画,以“诗意江南”为主题的画册《望江南:吴浩然给孩子的诗意江南》。其中,诗意盎然的文字、清新雅致的江南图画让人眼前一亮,仿佛进入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意江南。

《望江南:吴浩然给孩子的诗意江南》

  这是一本以“诗意江南”为主题的文图并茂、装帧精致的画册。吴浩然先生深得“子恺漫画遗韵”,学习借鉴子恺画风同时,也形成了自家特色,画家前后构思了近五年,画成了这套“望江南”系列组画,内容多为走访江南各地的写生小品——这是画家献给江南的一份真爱。除了精美别致的图画,本书配文、配诗也追求精致,颇为用心。总之,这本书老少咸宜,图、文都能给人以美学熏陶,也可以加深我们的乡国情怀,文化自信。

腰封

  翻开《望江南》,可以看到整本书按季节分为:江南之春,江南之夏,江南之秋,江南之冬。除了配文,编者还根据四个季节的更替,附上了古今诗作。

  春天,微微春风吹过,又是一年江南春江水暖,“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夏天,到了端午节期间,江南人家对于裹粽子的活动想当重视,但江南夏天的最佳标识是莲叶,因为“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还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天,“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那一根根东倒西歪的茎干、那一片片卷曲枯黄的荷叶,倒映在静水之中,记录着生命的流逝,写出满满的禅味。

  冬天,江南的雪也像江南女子似的,吴侬软语,轻轻柔柔的,“江南雪,轻素剪云端。琼树忽惊春意早,梅花偏觉晓香寒。”

内文插画内文插画

  这些温柔蕴藉的文字和色彩,都栖息在江南的日子上,可以调动人的听觉,触觉和嗅觉。因为定位是一本给孩子看的书,所有的文字都经过细心挑选。从这本书里面,孩子们能通过画面了解江南四时,同时读到关于四季的诗句。

吴浩然

  这本书的绘者吴浩然,生于山东汶上,自幼爱好书画和藏书,因痴迷丰子恺艺术,2004年定居在丰子恺的故乡——浙江桐乡。2005年起跟随丰一吟研究丰子恺。2010年5月至2014年7月任桐乡市丰子恺纪念馆馆长。2014年底组建浩然漫画工作室。2015年起筹备动画、漫画、玩具博物馆。曾在香港艺术馆、韩国漫画博物馆、河北“燕赵讲坛”、武汉“长江讲坛”和中央美院、中国美院、西安美院等各大学、中学做过丰子恺艺术的专题演讲和相关活动。现为韩国动画漫画学会特约漫画研究员、杭州师范大学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省美协会员、浙江省漫协理事、桐乡市丰子恺研究会副会长。编著作品五十余部,系国家出版项目《丰子恺全集》美术卷主编。

丰一吟老师

  丰子恺先生小女儿,著名画家、作家、翻译家丰一吟说过:“目前,学我父亲漫画风格的人有一些,但多是临摹的,据我所知,创作的就浩然一人。所以,浩然的画堪称‘子恺漫画遗韵’。”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著名作家、教育家小思老师也特别推荐吴浩然的作品:“有人说吴浩然的画学丰子恺,我反对。学意韵还同意,浩然兄的画是他自己生活在21世纪的新感觉,但骨子中又满载丰先生的天真与情怀。”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望江南:吴浩然给孩子的诗意江南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