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伯爵历险记》是一部由卡尔·齐曼执导,米洛斯·科佩基 / 鲁道夫·耶利内克 / 亚娜·布赖霍娃主演的一部喜剧 / 奇幻 / 冒险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吹牛伯爵历险记》精选点评:
●窃以为当今最具想象力的土壤,也就是东欧和南美了。如果还有梦,梦一定是这部电影布景的样子。如果能与吹牛伯爵一起遨游宇宙,上可去九天揽月,下可去五洋随鲸,中可给土耳其美丽的公主讲各种脑洞大开的故事。月亮,月亮,在很长时间里寄托了人类所有美好的想象,寄托着我对未知世界许多天真的渴望。
●盔甲手拿花的封面好美
●套色木雕、动画水墨、套印等许多手法和摄影的叠加,画面风格显著。从欧洲到阿拉伯的文化符号的融合,各种异想天开也很有意思。没字幕,无法总体评价。
●visionary.
●各个方面都非常非常棒。
●吹牛伯爵告诉我们 没有想象力做不到的事,卡尔 齐曼用有限的技术与无限的想象力制造出了绚丽的视觉盛宴。
●一边打盹一边看,睡眼蒙胧黑甜乡,红云碧浪鱼吞船,不知是梦是电影
●外挂中文字幕
●lumiere 幽默而且创意十足 色彩音乐的渲染
●75/100 求翻拍
《吹牛伯爵历险记》观后感(一):上天入海月球行,奇幻冒险史留名
飞船登月遇伯爵,天马牵引游世界。
扫把女巫招手笑,月亮朋友爱新月?
君士坦丁落殿前,苏丹王宫救囚雀。
象棋博弈暗战酣,撞门不入拉门开。
被逐落水幸得救,烟幕巧计灭敌船。
海上航行进鱼腹,别有洞天鹦鹉笑。
北冥大鱼带尔行,四海周游终登岸。
亚当夏娃蛇苹果,新船报废抱女萝。
鲲鹏爪间九霄里,骑马横行龙宫内。
高山古堡会将军,忧思蕾丝忆浪漫。
历代名淑多相会,小醉梦前思新人。
飞空炮弹查敌情,哑铁一粒退万军。
冒险伯爵骗历史,梦想之罪莫须有。
被诬下监两分离,铁栏相吻骗狱卒。
逃出生天回月球,一束花来表真情。
伯爵坐椅跌尘埃,礼帽飞向宇宙间。
这正是:
吹牛伯爵与托尼,卷发高盘白公主。
上天入海月球行,奇幻冒险史留名。
《吹牛伯爵历险记》观后感(二):想像没有边界
假如有一天“把牛皮吹到天上去”不再是调侃,而是可以实现的梦想,那么捷克动画导演卡尔·齐曼做到了。“尽管他的影响力超越了他的全球知名度,但他无疑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动画师之一”2010年动画展览上,巴比肯中心的馆长这样评价。
1962年《吹牛伯爵历险记》没有充满教育意义的说教,没有显示科学的严谨,卡尔·齐曼在影片中所塑造的只有奇幻、冒险、有趣。在吹牛伯爵的世界里所有的一切就是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比远方更远的远方
电影以恶搞阿姆斯特朗登陆的地球人遇见居住在月球的吹牛博士开始。王子拯救公主的经典桥段,可以隐身的海上大战,在鲸鱼肚子里的环球航行,海底骑马的冒险,幻想家的回归逃离,梅里爱风格重新给予冒险新的定义。
虽然捷克的影片观看时多少会受到语言限制,但是却有网友说“这是一部就算没有字幕我也能被情节所吸引的电影”。海上大战一情节中,被尽千樽大炮围攻腹背受敌的吹牛博士,却没有观众想像中的生死一战,而是靠船上的海员集体吸烟造成烟雾缭绕的气氛,使得炮弹打偏自相残杀取得胜利。想像没有边界,在传统意义上的反传统,让人大跌眼界的同时,也耳目一新,大概就是这部电影最出彩的地方了。
细节也闪耀着光芒
一部优秀的电影可能会从他的理念表达,艺术学派,烧脑情节各个方面分析,但是却忽略了视听艺术最本质的画面感——美。
抛开故事情节,《吹牛伯爵历险记》给人的第一印象恰恰就是美感。影片多远景为主,夹杂定格拍摄,移动摄影制造特效。多以深夜的青蓝,白日的橙黄为主背景色,妖娆的红色做为点缀,仿佛是动起来的插画,每一帧都让人欣赏。加上真人与动画的新奇结合,在繁琐复杂的宫殿里,在色彩缤纷的海洋中,确实做到了人在画中游。
背景音乐同样为电影增光添彩,不同的旋律随着人物发展进程起伏,影片前期激烈的打斗是声光影的完美的集合体,红色闪烁的刀光剑影,激烈的鼓点营造气氛,在不断画面闪烁中带给紧张的情绪。
穿插其中的趣味里,人物的肢体搞笑,情节上的新奇构造,都用冷幽默的形式表现。恶搞阿姆斯特朗,唐吉坷德,蒙娜丽莎,这些在卡尔·齐曼的作品里都变得生动起来。像是没有规矩的孩子,所有看似杂乱的逻辑里都有着对天真的渴求。
科幻也可以浪漫
与其说是电影中骑士与公主的浪漫,不如说是卡尔·齐曼的浪漫,天空中乘坐飞马的热气球,月夜下绽放的玫瑰花,炮弹里的兔子,骑士与公主之间的爱情,都在紧张的冒险中夹杂着唯美。对艺术始终充满激情的卡尔·齐曼用无限的耐心而不是大量的预算创造了他的“天真发明”,科幻不再是冷冰冰的科技与战争,而是娇艳的玫瑰花,公主拿着花显出笑脸,便是最美好的结局。
电影历史学家称赞其“拓宽了第八艺术——动画的视野”,也许卡尔·齐曼如同电影中的吹牛伯爵一般开启冒险,只是属于他的冒险是动画,用有意义的原创方式去表达自身的创造。
美好从不互相冲突,只是美好叠加,如同影片结尾:“月神属于诗人,属于梦想者,属于幻想家,属于带着奇怪头盔的人,属于迎向宇宙所张开翅膀,走在路上的人们……”。
《吹牛伯爵历险记》观后感(三):关于吹牛伯爵的那点事【干货】
说起弘扬诚实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军人物,在智哥看来有三。
一:在KTV听吐了的“说谎要吞一千根针哦”林宥嘉;二:1940年C位出道的说谎电鳗匹诺曹。
三:今天的主角,比匹诺曹早几百年出生的说谎之父,蒙赫豪森(Baron Munchausen)。
蒙赫豪森男爵是《吹牛伯爵历险记》里的虚拟角色,这部影片讲的便是他夸大其辞的冒险生活。
飞檐走壁是他的绝活,上天入地是他的常态,吹牛是他的命脉。原以为这样的人才只能出现在小说电影里,可没想到现实却有此人。
01
我吞过一千根针哦
▲男爵标准肖像出自Gustave Doré
他的本名比他吹的牛还长,海欧纳莫斯卡尔·弗里德里希·冯·明希豪森(Hieronymus Karl Friedrich, Freiherr von Münchhausen)。1720年5月11日生于德国博登韦德的一个贵族家庭。1740年到1741年参加了两次反对土耳其人的运动,1760年退休后以男爵身份生活,直到1797年去世。
▲吹牛伯爵历险记系列明信片by Oskar Herrfurth
而为何称之为吹牛伯爵,是因为其退休后在博登韦德的庄园生活期间,天天给别人讲自己在俄罗斯打仗的故事,而且大多是荒谬至极,难以置信的。
▲吹牛伯爵历险记系列明信片byOskar Herrfurth
但这个神奇的男人,却因吹牛皮变成了德国贵族界的名人,因为大家认为他不是为了欺骗,而是借这些异想天开的故事吐槽观察到的人性,他的自夸被人描述为无目的的谎言带来无尽的快乐,荒谬的逻辑达到了极致,就成了另一种讽刺,他可以说是16世纪的脱口秀之王。
▲博登韦德的男爵雕像与故事插画对比
虚拟男爵的创造者鲁道夫埃里希拉斯佩(Rudolf Erich Raspe)也是他的忠实听众之一,拉斯佩在听闻这些事迹后匿名改编成文章,先是用德语发表成杂志,后来用英文出版成书籍。
▲现实男爵与虚拟男爵对比
这当然引起了现实男爵的注意,他威胁并对出版商提起法律诉讼。但因为匿名,始终找不到作者,直到拉斯佩去世才得知他的作者身份。
02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硬汉阿汤哥拯救了地球六次,虽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大家爱看啊。所以大家也爱听蒙赫豪森男爵的花式吹牛皮。
蒙赫豪森专注于他作为运动员,士兵和旅行者时完成的不可能的成就。
▲吹牛伯爵历险记系列明信片byOskar Herrfurth
比如男爵骑着炮弹去侦查敌军所在再骑着敌军炮弹回来;前往月球,被地中海的一条巨大的鱼吞没,通过拉自己的头发避免溺水,与四十英尺长的鳄鱼搏斗,让狼拉雪橇,骑着只剩一半身体却仍在喝水的马等。
▲吹牛伯爵历险记系列明信片byOskar Herrfurth
这些弥天大谎看似荒谬,但男爵却一直坚持自己所言属实,他在故事中是一个冷静,理性的人,非常简单客观的去描述自己的经历,这种正经地胡说八道不就是喜剧的真谛吗,具体表现可参照杭州1818黄金眼栏目客观描述荒诞现实的手法。
▲男爵权威标准形象
除了这些经历,男爵的形象也被后人津津乐道,起初拉斯佩创造的是苗条并年轻的形象,后来有匿名艺术家形容成一个有尊严但疲惫不堪的老兵形象,再到后来插画家将其描绘成一个年长的男人,并添加了尖锐的鼻子和旋转的胡子,这两个颇具喜感的特点成为吹牛伯爵的标准形象,并沿用至今。
03
电影与动画,真实与虚构
吹牛伯爵的小说与插画火遍全球,这个“绝对真实的故事”怎么会避得了电影人的法眼。
号称世界电影导演第一人的乔治·梅里爱也是公认的吹牛伯爵粉丝,听说他的《月球旅行记》的灵感便来自于吹牛伯爵的月球旅行。
▲《吹牛大王历险记》与《月球旅行记》
1911年乔治·梅里爱拍摄了无声短片电影《吹牛大王历险记》,之后他想与艺术家合作制作一部新电影版的男爵故事,但在1938年去世时尚未完成,里希特试图在第二年完成,但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制作永久停止。
▲《吹牛大王历险记》1979,《终极天将》1988
之后的100多年,吹牛伯爵的影像作品遍布全球,小有1979年有法国动画师让·伊马热改编成动画,大有1988年美国导演特瑞·吉列姆改编成好莱坞大片《终极天将》,并斩获当年奥斯卡四项提名。
▲《终极天将》致敬爱神维纳斯
但今天要讲的还是捷克动画大师卡尔·齐曼1962年的版本。
卡尔·齐曼的电影和别人最大的不同在于动画与电影的结合,因为利用了二维手绘背景,你可以看到真人演员在动画场景中自如穿梭。
▲卡尔·齐曼拍摄揭秘
除了吹牛伯爵,卡尔·齐曼还添加了一位宇航员角色“托尼”,并以托尼,蒙赫豪森,比安卡公主三人展开了一段有趣的三角恋情。
▲《吹牛伯爵历险记》剧照
本身吹牛伯爵的故事就因过于夸张不好掌控,但卡尔·齐曼却利用动画元素完美还原了这个充满诗意的故事。当然,全程密集且故意不和谐的配乐和古老的手工染色,固定摄影的拍摄手法也让整部电影像是一个幻象,拥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吹牛伯爵历险记》剧照
这种虚构与真实相结合的拍摄手法,碰巧也对应了蒙赫豪森男爵现实身份的真假,传奇事迹的真假。
▲《吹牛伯爵历险记》剧照
当你看这部电影,你不再拘泥于这些事情是否真实,你只需要感受画面的冲击力,想象中的事物栩栩如生地呈现,沉迷于海底两万里的鱼群,悬崖峭壁边惊险的猫鼠游戏,海怪肚子里散发的腥味和夜幕降临后的土味情话。
▲《吹牛伯爵历险记》剧照
其实吹牛伯爵历险记受欢迎是很好解释的,我们就像当时听他扯故事的人们一样,实际上已经不在于故事本身了。除了他的人格魅力,还有就是对他的吹牛水平充满了好奇,都抱着我看你还能编成什么样的心态去听,往往他又能超乎你的预期,那不火也怪。
▲《吹牛伯爵历险记》剧照
就像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大众化的东西已经满足不了大众了,大家都开始关注奇闻异事,做起剑走偏锋的小众派,那我其实可以给你们一个建议——
关注我们
你,就是小众派
—End—
/素材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