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演员》是一部由刘涛 / 张晓龙 / 赵雅芝执导,真人秀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女演员》影评(一):等着挨骂?《我是女演员》请的全是男艺人,张哲瀚、龚俊成工具人
一档噱头打着“首档古装女演员养成”的选秀节目《我是女演员》,发布了先导片。这档节目由刘涛担任教导主任,严屹宽、郑元畅和李治廷组成班主任天团;百克力为发言官;张晓龙担任教研组组长;张铁林、龚俊和张哲瀚三人担任代课老师。
这个阵容看得网友们一脸迷惑,一档名字写着《我是女演员》的节目,请来的全都是男艺人,只有刘涛一个是女性。对此,其中有一位网友的神评论,把这档节目讽刺到了极致,该网友表示:“中国人的习俗是向来自己缺什么就在名字里补什么,看这档节目就知道缺女演员,所以就干脆叫《我是女演员》。”
更让人讨厌的地方,还不仅在于他们全部都请的男艺人,还有其他让人觉得极其糟心的因素存在。
第一点、演技问题
退一万步讲,就算全部都请来是男艺人来点评,选拔女演员,如果都是影帝级别的人物的话也就算了。问题是,请来的这些班主任,他们的演技并不能让大家信服。
这其中看起来国民度最高,最有威望的张铁林,他也不够格称之为演技特别好的实力派。那就更不要说剩下的几位:郑元畅,熟悉他的观众只看过他的偶像剧;李治廷,受到力捧却也不见有什么水花;以及严屹宽,他除了“天涯四美”这个头衔,再也让人想不出来一点有关于他的标签。至于,两位飞行老师龚俊和张哲瀚,纯粹就是流量加成。
整个团队里面,唯一一个专业擦边的,也就是在《甄嬛传》当中饰演温太医的中戏副教授张晓龙,再专业也是形单影只,孤掌难鸣。
第二点、个人品格问题
不求演技水平高也就罢了,品德方面,他们这几位男导师还都有议论。成天吹胡子瞪眼,在大家心目中是“皇阿玛”的张铁林,只要遇到有媒体盘点谁是渣男的时候,就必然有他的名字,“私生女”、“出轨”、“劈腿”、“情场浪子”等等这些的字眼围绕着张铁林,张铁林本人也没有出面对此表示过否认。如此这样的一个人出来当导师,还是给女演员当导师实在是让大家难以信服。
另外,大家心里的白月光江直树,也就是郑元畅。这些年来传出来的绯闻可是一点都不算少,到底是媒体捕风捉影,还是他确有问题,也只能留给大家心里自己判断了。
第三点、蹭双男主红利
龚俊和张哲瀚为什么被请来,大家一看就能明白。《山河令》剧中两人角色CP的大热,让龚俊和张哲瀚这段时间风头无两。
两个还是稚嫩的年轻人,加在一起的年龄都没有张铁林的大,自己都还没有在事业道路上揣摩明白,就被请来作为导师,不够格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更让人感到厌恶的是,节目方明显就是为了蹭两个人的热度红利,吸他们粉丝的血,并非是真心实意地将二人当做导师来对待。
粉丝们也感到这样的行为很让人厌恶,节目组纯粹就是为了吸引他们的眼球,让他们付出时间和金钱去观看,根本不是为了办好这档节目,纯粹就是把龚俊和张哲瀚当工具使用。
第四点、利用女性市场
谁都知道女人的钱最好赚。不管是哪个行业的资本方,都愿意下海去赚取女性经济,这档节目亦是如此。
打着的title就是“首档女演员古装养成”等等很具有吸引人眼球的标签,同时标榜女性的力量,嘴上一直强调女演员的重要性,喊着要力图去发掘女演员的魅力。可实际上,全都是给男艺人解决工作了,最后用男流量来吸引女性观众的眼球。
看到这大家也就都懂了,他们根本就不是为了什么“女演员”,压根就是为了利用女性市场,利用现在这个很火的标签,去创造出话题借以赚自己的钱。
去年,湖南卫视推出的《乘风破浪的姐姐》,也确实是利用了女性市场,但是它核心的内核和立意积极又向上,给了观众很舒服的感觉,更让大家感觉到了惊喜。但随后,想要模仿前者,继续挖掘女性市场的节目,没搞明白它的内核,反而散发出来一贯的恶臭风格,真的是等着挨骂。文/月上弧
《我是女演员》影评(二):有亮点有特色,导师却扯后腿,龚俊张哲瀚也救不了《我是女演员》
竞演类真人秀《我是女演员》上线。“刘涛珍惜每一次面对镜头的机会”也登上了热搜。
《我是女演员》参赛的女演员们将在节目中通过古风礼仪研修、即兴演技考核与IP剧目演绎,展现其作为女演员的专业素质。
面对不认真对待面试考核的科班学员,“教导主任”刘涛直言不讳:“太不珍惜机会了。”
刘涛在微博中表示:“珍惜每一次面对镜头的机会,真诚才是最大的闪光点,态度决定一切。”相信这句话对这群初出茅庐的年轻演员们有很大的启示~
作为首档东方美学演技竞演节目,《我就是演员》还是有不少看点的。
首先主题就颇新颖,将演技竞演与东方美学相融合,充分展现了中国女性的古典美。
许久未见面的女神赵雅芝担任名誉校长,整个人看上去状态非常不错。她穿着黑色的衣服,戴着黑色的帽子,精神又干练,确实有几分一校之长的味道。
而学员们也是个性与勇气并存。既有“中戏中传播音双冠,北电表演全国第四”超高成绩的学院派新人演员徐世昕,也有曾参加节目《青春有你》第二季的选手段小薇。百花争艳,真是赏心悦目啊。
除此之外,近日的大势CP龚俊和张哲瀚强势加盟,担任代课老师。两人眼里有戏,自带光芒,他们还与学员们年纪相仿,结合自身表演经历对学员们进行指导,相信学员们会更易于接受。
尽管如此,《我是女演员》依然备受争议,引发最大争议的就是导师阵容了。
刘涛担任教导主任,张晓龙担任教研组长,严屹宽、郑元畅、李治廷则是班主任。
作为一档女性演技竞演节目,导师团队中却只有刘涛一位女性。对于这群初出茅庐的小姑娘,从女性视角出发的提点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刘涛一位女性导师是否有些不够呢?
导师团队中,刘涛和张晓龙都有一定的代表作傍身,两人担任导师还是具有一定说服力的。
“天涯四美之一”的严屹宽靠颜取胜,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出众的五官。但总体来说,他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的,在不少影视剧中留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瞬间。
而郑元畅、李治廷本身演技就备受诟病。郑元畅除了《恶作剧之吻》里的江直树塑造深入人心外,其他就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了。李治廷就不用说了。
当得知他俩来担任导师时,有网友评论:“他俩自己演戏都还没琢磨明白呢,就来担任导师了。”
在节目中,两人的不专业展露无遗。
郑元畅选人关键看眼缘。哥,这是一档竞演节目,不是选美大赛啊!
李治廷更是频频露怯。面对优秀的学员,他表示:“把她放在我班里,我都有点胆怯。可能戏比我还好,我还在这里当导师。”
一档演技竞演节目,导师和学员之间应该是相互成就的关系。参考其他几档演技类综艺,导师们往往一针见血,找到演员们表演存在的问题,给演员们提出了许多中肯且可行的建议,帮助其迅速成长。
比如说章子怡,面对盛一伦和张楠表演的《香蜜沉沉烬如霜》,她犀利点评:“他们二人还不具备演员最基础的七力四感。”他们俩人没有传递出真实感来,整体的表演非常空洞。她既敢说,而且说得令人心服口服,这就是她的高明之处。
陈凯歌导演则是直接在舞台上指导演员演戏。何昶希和张逸杰出演《陈情令》,他们删去了一句台词,而陈凯歌认为这恰恰是非常重要的一句台词。陈凯歌一步一步地教他们俩人怎么说台词,尝试了许多遍,最后呈现的效果也是很可喜的。
《我是女演员》作为首档东方美学演技竞演节目,有亮点也有特色,但如果导师不合格的话,那也未必走得远。文/李木子
《我是女演员》影评(三):《我是女演员》糊相?优酷的综艺困局没那么好破!
撰文丨陈 桐
编辑丨美 圻 文娱价值官解读: ID:wenyujiazhiguan2019年演技类综艺一窝蜂成为新风口,很多着急上马简单复制的同质化节目仅仅过了一年,就迅速被市场淘汰,销声匿迹了。 大浪淘沙后,《演员请就位》第二季和《我就是演员》第三季成为去年“硕果仅存”的两档头部演技类综艺,杀得难舍难分,节目中的商业互吹、煽情路线、评委互撕几乎周周都上热搜,各种话题炒作确实制造了很多看点,但却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节目的专业性和客观性,槽点变得越来越多。 当然,老大和老二PK,受伤的往往是老三,2019年优酷推出了《演技派》,用实战教学打差异化竞争,并请来了向来擅于制造话题的于正担任发起人,不过最后影响力和热度都不及预期,《演技派》并未在2020年推出第二季,从市场迅速消失了。 对于这一综艺领域,优酷显然不甘心拱手让与他人,《演技派》折戟后,近期又和江苏卫视联合推出了一档全新演技类综艺《我是女演员》,上周六节目放出了先导片,在宣传中给这档综艺提炼出了很多亮点,并定位成一档“培养下一代优质女演员的东方美学演技竞演类真人秀”,看似很高大上,但价值官看完先导片,还是想从先导片和节目定位、规则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先给这档综艺浇盆冷水。 演艺版“创造营” 看完上周的先导片,《我是女演员》给人的感觉并不像一档主打“演员”概念的硬核演艺综艺,而更像是一档低配版《创造营》或《偶像练习生》。 节目一共有27名来自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院校的新人女选手,相比《创造营》还有部分“回锅肉”,这27人基本是纯粹的素人选手。根据节目定位,这27名纯素人选手要经过重重选拔和考核,最终脱颖而出者会开始自己的星途,参演定制古装IP剧。
从节目定位和规则就能看出,《我是女演员》和《演员请就位》《我就是演员》的内核完全不同,虽然都高举“表演”这个概念,《演员请就位》和《我就是演员》选择的是已经出道的成熟演员,通过重新演绎知名的影视剧片段来考量他们的基本功和对角色的诠释能力,对演员进行甄别、引导与塑造。 虽然过多的话题炒作一定程度上稀释了节目的核心看点,但和目前市场上的其他同类节目相比,这两档节目还算是比较硬核,高水准还原了影视工业从选角到成片的制作全过程,对演员的现实困境也进行了比较真实的展现,同时对表演的专业技巧予以深入探讨,无论赛制多繁复、导演与演员间的争论多激烈,并没有脱离“表演”这个核心。
回到《我是女演员》,虽然“东方美学演技竞演类真人秀”的口号相当高大上,但从先导片看,“演技竞演”并非是核心,“真人秀”才是重点,这更像是一档打着“演技”旗号的偶像选拔秀,表演和舞蹈、唱歌一样,只是选手的一种才艺展示,而不是节目探索的核心。
先导片中,选手们漫不经心的才艺展示,被网友戏称为“幼儿园表演”,朱丹妮甚至说本来准备的才艺是“吞拳头”,选手们没有冲劲,显得十分“佛系”,连班主任刘涛都掩饰不住失望。选手们的才艺初展示是舞蹈,还有人甚至表演了书法,最后又分成综艺班和才艺班,让人怀疑节目究竟是不是选女演员的。
当然,节目后面应该会有演技实战片段,但据主创们透露,节目会重点关注选手们的综合素质,比如配音、吊威亚、情绪表达、舞蹈、台风、形体等等,不会完全集中在演技上,不过按照综艺节目“噱头越多、结果越糊”的定律,呈现的东西越多越碎越容易做成四不像,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把注意力放在提升素人选手的表演基本功上,做好专业度,效果往往更好。
看完先导片,价值官和很多网友一样,担心《我是女演员》会沦为一档顶着“演员”名号的选美节目,甚至连普通的女团选秀都不如。
差异化是创新还是噱头?
在官方介绍中,《我是女演员》是首档以培养下一代优质女演员的东方美学演技竞演类真人秀,在国内唱跳爱豆选秀市场占据主流的当下,这样的定位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女演员、竞技、东方美学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在网综中可谓独树一帜,相比《演员请就位》和《我就是演员》的综合性定位,专注女演员这一更细分的领域更容易打差异化竞争、做出特色和亮点。
与此同时,女演员这两年一直面临各种问题,2019年7月,在FIRST电影节闭幕式上,海清关于中年女星被边缘化的感言,让“中年女演员的危机”成了刷屏的话题,一方面中年女演员的戏路越来越窄,角色固化现象严重,另一方面,青年女演员面临着断档,有演技的实力派小花屈指可数,如果一档综艺真能专注为行业培养女演员,让更多的年轻女演员能够被看见,不仅能解决行业痛点,也自带天然的话题和热度。 这样的创新和创意出发点其实很好,但《我是女演员》并没有打好这些牌,既然是女性演技竞技类节目,那关键自然是“女性”以及“演技”两点,结果导师中只有刘涛一位女性,剩下的除了张铁林勉强算实力戏骨、张晓龙是形体指导外,其他要么是李治廷、严屹宽、郑元畅这样出道多年却鲜有代表作的偶像,要么是张哲瀚、龚俊这样人气正旺的超高流量明星。
看得出,选拔女演员,九个人中却有八个男导师,一群还未出道的小花被八个男导师评头论足,是一种典型的“男性凝视”,所谓“男性凝视”,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解释是一种将女性物化、化为景观并成为可欲对象的心里机制,其结果是将女性物化为性的客体和欲望的对象。 很明显,节目这样的设置是有意为之,女性噱头和男性凝视最后会引来各种争议,当女权、女拳、营销号都来踩一脚时,节目的话题自然就有了。
与此同时,一档以演技竞技为主题的综艺让两个刚刚走红的90后流量鲜肉担任代课老师,去教人演戏,其炒作目的也昭然若揭。龚俊和张哲瀚为什么被请来,观众其实心知肚明。《山河令》中温客行周子舒CP大热,让龚俊和张哲瀚这段时间风头正劲,双男主红利可以为节目源源不断吸引流量制造热度,但会让节目本身的创新沦为一句口号,和所谓的演技竞技综艺渐行渐远。
屡战屡败的优酷综艺哪儿错了?
《我是女演员》开局并未给人带来惊喜,很多网友戏称,这再次证明了“优酷真的很擅长做糊综艺”! 事实上,优酷起步很早,占尽了天时地利,在爱奇艺、腾讯视频还没有出现的年代,优酷凭借发力UGC内容,并给用户带来流畅的播放体验,在视频网站竞争中,其地位一度无人能敌。2012年,与土豆以100%换股方式合并后,优酷正式登顶国内第一在线视频网站。
2014年4月,阿里投资优酷土豆,次年10月全资收购,加入阿里大文娱后,优酷的发展并未像外界预测的那样如虎添翼,阿里系的强势让优酷的人很不适应,2017年开始从基层到高层人员变动频繁,2018年,时任阿里文娱大优酷总裁、阿里音乐CEO的杨伟东因经济问题被警方带走,这根“定海神针”出事再次给优酷重重一击。 近几年,爱奇艺陆续打造了《奇葩说》、《中国有嘻哈》《偶像练习生》《青春有你》《乐队的夏天》等现象级网综IP,腾讯视频也拥有《吐槽大会》《明日之子》《创造101》等王牌,反观优酷,含着金汤匙出生,又有阿里大文娱的加持,却因为种种原因在偶像选秀、乐队、原创等综艺赛道上都“慢一步”,逐渐“掉队”了。 2018年,优酷一口气推出了《这!就是街舞》《这!就是铁甲》《这!就是灌篮》等多档新节目,“这!就是”系列通过深入挖掘更加垂直细分的题材,力求让丰富多彩的小众文化突破圈层,走入大众视野,以小圈层撬动大能量,和爱奇艺、腾讯视频差异化竞争。
也许是在综艺市场扩张太快,加之部分小圈层领域的内容并未成功出圈,“这!就是”系列多数节目的影响力有限,市场和网友的反馈也相对冷淡。2019年,优酷自制综艺从前一年的21档骤减至12档,包括“这!就是”系列在内的多档节目时隔一年就被毙掉。 不难发现,阿里在综艺领域的“掉队”是内忧外患的结果,阿里的收购并未理顺内部关系,频繁的人员变动和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大量消耗了优酷的优势资源,阿里引以为傲的方法论在讲究人情、人脉,甚至有些“江湖气”的影视行业,出现了一定的水土不服。
在外部,面对被爱奇艺和腾讯视频越拉越远的现实,优酷的焦虑可想而知,为了尽快追上对手,这两年优酷在综艺市场扩张太快,跑马圈地盖过深耕内容,在打造网综IP的路上缺乏足够的耐心,经常是四处出击,一口气上马一堆水平一般的综艺,一旦市场反馈不好就匆匆下马,这更像是外部压力下的应激反应,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优酷目前面临的困境。
结语
今年开年,《山河令》、《司藤》两部剧的火爆让优酷在剧集领域触底反弹,收获了不少好口碑,然而在综艺领域,《我是女演员》并未让市场看到太多变化与希望,优酷要想重新证明自身的内容能力,在自制网综赛道赶上竞争对手,还有漫漫长路要走。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