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大桌子》是一本由森山京著作,21世纪出版社出版的40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3-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幸福的大桌子》精选点评:
●看完之后感觉这就是成长的过程,人生就是这样集合在饭桌前离散在饭桌前,充满哲学。
●本来我是轻声读着看的,但是看到一半的时候读不下去了。不是因为故事不好看,而是我的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无法再继续读出声了。其实翻到第二页的时候我看到兔奶奶回忆起兔爷爷的时候,联想起这是一个大桌子,我已经预感到这个故事多么感人了。但是随着回忆的倒叙,我一边将图中物品与各位兔子家庭成员的个人特色一一对应起来,一边看着那些美好团圆的时光如水一般逝去,眼泪根本控制不住。看到兔奶奶一个人钻到桌子底下看涂鸦的时候,那种孤单又寂寞的感觉侵袭了我。虽然这个故事看起来有个圆满的结尾,但我多怕有一天兔奶奶就像故事里那样钻到桌子下再也醒不过来了。我在兔奶奶身上看到了我的爷爷和将来的自己,眼泪越流越多。
●很温馨的故事
●空巢老人的温暖回忆
●以前看的小人图画书现在改成了高大上的名字——绘本。哈哈哈,其实这两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以前的图画书多是由名著,著名的小说配上写实的插图而来,画风多为国画,而现在的绘本则有各种艺术的风格,而且故事的内容表达多浅显,寓意却很深厚。例如这本《幸福的大桌子》,从大桌子边独自一人的兔奶奶回忆开始,到最后一大家子的人又团聚在大桌子边,满满的温情却又让人深思。所以绘本是给孩子们看的,也是让我们沉思的。
●第二页就不行了
●父母心。
●温馨~
●亲人围坐,就是幸福。
●璇儿推荐
《幸福的大桌子》读后感(一):有多少的美好留在这张《幸福的大桌子》上!电子版
我把绘本拍成图片做成了ppt格式的电子版,免费赠送,需要的话,可以向我索取!
每个人记忆中都会有的一张桌子,感动!父女母子一场,有多少的美好留在这张《幸福的大桌子》上!
《幸福的大桌子》读后感(二):兔奶奶的哀伤你看到了吗?
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幸福的大桌子》,泪水情不自禁往下淌,兔奶奶的故事何尝不是千百万家庭的母亲的故事呢?
作者用一种淡淡地口吻、“记流水账”式地讲述了兔奶奶一家的生活经历,历史变迁,而那张大桌子就是“幸福”的见证人。没有讲述曲折离奇、波涛汹涌的人生坎坷,而只是着眼于一家人惯有的离离合合、成长变迁,小兔子们长大了,离家了,兔爷爷年老了,离开了,时光已经凋零,昔日全家人聚集在一起的欢乐时光已如过逝云烟,只有那张见证兔奶奶一家幸福变迁的大桌子还在,宁静安详如月下的窗门一样寂寞;只有那个承载着兔奶奶无限快乐的吉他还在,只是已经灰尘满面,孤零零地靠在墙壁上,落下一个落寞的背影在喃喃自语;兔奶奶也还在,坐在偌大的桌子面前,显得格外孤寂、落寞。平淡的叙述、简洁的语言,把瞧不见的忧伤、忧郁、落寞轻巧地放了进去,阅之余味悠长,想之感动不已。
本书的成功之处还在于独特的叙事方式—倒叙。故事发生的背景固定设在一个厨房里,同样的场景、同样的角度,随着对兔奶奶生活的回忆,镜头从现在一步步拉到从前,一年前,三年前,再早一点,六年前,孩子们小的时候,人物逐渐增加,色彩逐渐明朗鲜艳,气氛逐渐浓厚热烈,一直到最后兔奶奶一家在幸福地吃饭、唱歌、聊天。平稳流畅的画面连接一气呵成,就像一部电影中的若干镜头连接,组成一部恬淡、诗意盎然的散文化电影。
让孩子在享受阅读的趣味之外,记住兔奶奶一家的故事,并在成长中慢慢领悟这种家庭变迁意味着什么。成人也可以在阅读之余洗涤心灵,认真回味兔奶奶独自坐在大桌子面前吃饭的场景,兔奶奶那种食之无味的忧伤与哀愁。
孩子,兔奶奶的哀伤你看到了吗?
《幸福的大桌子》读后感(三):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幸福的大桌子》
放暑假了,咕咕总能听到有朋友在感慨:累死了,陪小家伙儿念拼音,学跳舞,玩乐高,从这个培训中心赶到下个早教机构。一边嘴里喊着累一边还有些被自己感动到的意思,我这个爸妈做得太称职了。
可是咕咕不以为然。
3岁之前的孩子,玩儿就是他们全部的生活,要在玩儿中学习,学习如何生存,学习如何与人相处,而不是学什么游泳、绘画、拼音什么。
有人也许要反驳:存在就是合理。市场上那么多早教培训中心,不可否认良莠不齐,但也不能全盘否定。
可咕咕想说的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孩子是否愿意?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因材施教。而因材施教的最高境界是教授于无形,在点滴中言传声教,在无形中渲染熏陶。
每个星期一两堂课的时间改变不了任何东西,仅仅是上个早教班就想性格变得和以往不一样,我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是不可能的。
最重要的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你如果有足够的底蕴可以边玩边教,比如看到什么场景来段应景的诗歌,来段英文,或者来段科普,那你孩子不成才都不可能。
什么叫赢在起跑线,这就是起跑线。父母的学识、见识、知识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也有人要反驳了,我每天陪伴啊,还做了全职妈妈来陪伴。
但是咕咕想说,好多陪伴是没有质量的!比如一边打麻将,一边让孩子在边上玩,又或者自己玩手机,孩子在一旁玩电脑或手机游戏,这样的陪伴我觉得还不如上早教中心。
陪伴的同时,我们要教授孩子如何观察、思考、总结、发散,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如果顺手能教一些才艺,那就更棒了。
所幸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发达的年代,书籍、网络、APP、公众号、微博等等,都可以给我们很多参考,让我们尽量少走弯路。打个广告:欢迎关注咕咕微课堂,这里有你想要的一切。
说到陪伴,咕咕想要推荐一本绘本《幸福的大桌子》。
这本绘本的节奏感、细节很值得琢磨。另外叙事结构很新颖,方式很特别,故事情节适合4-9岁的幼儿。
这本书用“记流水账”式的方式讲述了兔奶奶一家的生活经历。小兔子们长大了,离家了,兔爷爷年老了,离开了,时光已经凋零,昔日全家人聚集在一起的欢乐时光已如过逝云烟,只有那张见证兔奶奶一家幸福变迁的大桌子还在。
绘本中的兔子家庭,没有曲折离奇、波涛汹涌的人生坎坷,而只是平凡的离离合合、成长变迁。正如你和我的家庭一样,都经历着这样的幸福和哀伤。
家庭的温暖,时光的沧桑变迁,物是人非,令人唏嘘不已。孩子也许不能理解时间的流逝,只是在记忆中会种下爱的影子。但我们成人却不得不明白,陪伴,是多么深情的告白。
家人围坐,就是幸福。
让我们珍惜时光,把握每天的陪伴,和孩子来一段甜蜜又忧伤的心灵交会吧。
《幸福的大桌子》读后感(四):小兔子长大后纷纷离开了家,最后只剩下兔奶奶和充满回忆的大桌子……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喜欢为他们“规划”好一条“靠谱”的路,然后让他们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但是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会离开你,而“学会独立”才是他这一生最重要的功课。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爱都是为了更亲密,而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学会“放手”,那就是父母的爱!
在《幸福的大桌子》这个绘本封面上,你的孩子看到可能是一棵大树,一只兔子站在窗台上,但是身为父母的你,或者曾经身为子女的你,看到的可能就是一个每天站在窗台上,等待且盼望着孩子归家的老母亲。
在绘本活动中,有一个带着孙女的老奶奶,在故事中流下了眼泪,那一瞬间给人的感觉是非常动容的,这不仅仅是一本给孩子阅读的书,更是一本读给成人的故事。
故事的开头是一只兔子奶奶坐在一张陪伴着兔子一家成长的大桌子,但小兔子长大后纷纷离开了家,最后只剩下兔奶奶和充满回忆的大桌子……淡淡的哀愁中,融合着温暖幸福的感觉。
《幸福的大桌子》的作者是日本东京的森山京,她曾以《小狐狸系列》获路旁石幼儿文学奖、作品《明天又是好日子》获小学馆文学奖、《模仿猫旅行记》获野间儿童文艺奖、《面包坊的小熊》获广介童话奖。
她在这本《幸福的桌子》故事中,用一张伴随六个孩子的成长、小有历史的大桌子,陈述着一个家庭的发展,同时也呈现了生命成长的过程和生活发展的轨迹。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拓展孩子们的认知:
1. 关于“离别”的教育
我小的时候,有一个很疼我的姑姑在我家里住了一个来月,在她后来回去的时候,我特别的难过,一直哭着不让她离开,这种难过的心情在我心里搁了很久,他们不懂表达,只是觉得这种“离别”的感受很难过。但如果我们通过绘本,去引导孩子们自然面对生命中的别离,知道喜欢的人“离开”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每个人都有她需要去完成的梦想和重要的事,这些美好的回忆会一直珍藏在她心里。兔奶奶即使再想念她的孩子们,她也不能让她的孩子放弃梦想,陪伴在她身边。
2. 关于“职业”的认知
用绘本故事《幸福的大桌子》为活动的载体,引导、鼓励、支持幼儿 讲出对厨师、海员等不同职业的认识,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3. 关于“家和团圆 · 美满幸福”
兔奶奶正独自一个人在大桌子边回忆曾经的点滴欢乐和幸福时, 兔老大、兔老二们都回来了,一家人又幸福地围坐在大桌子边。讲完故事后,家长可以和孩子用轻黏土的方式,和孩子一起做各种各样的食物,或者把孩子带回到以前幸福快乐一家人吃大餐的日子里。
在当前的幼儿教育阶段,绘本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几乎在所有的幼小教育中都能看到绘本的影子,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往往很少能有家长发挥出绘本阅读应有的教育价值,基于当前的实际现状,站在绘本阅读和阅读方式的角度上,研究如何通过绘本阅读教学推进幼小的多元智能发展显得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