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村的乌鸦》是一本由(英) 阿道司·赫胥黎文 ; (美) 苏 菲·布莱科尔图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梨花村的乌鸦》读后感(一):媒体推荐&读者评论
l 《美丽新世界》作者阿道司·赫胥黎唯一一部儿童文学作品;
l 凯迪克金奖获得者苏菲·布莱科尔精心配图;
l 《出版人周刊》《柯克斯书评》《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一致好评推荐;
l 充满机智、幽默与辛辣的讽刺,揭示智慧与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经典哲理。
媒体评论
故事里到处洋溢着赫胥黎那辛辣的智慧,喜欢新奇故事的读者一定会喜爱它。
——出版人周刊
赫胥黎的故事一开头就惊艳而冷酷,这恰恰能够吸引小读者。
——柯克斯书评
一本相当迷人的童书。故事讲得很聪明,处处可见尖锐的幽默,很可能会在学龄儿童中受到广泛的喜爱。赫胥黎向来是青年人心目中的“反乌托邦”鼻祖之一,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还会成为儿童们心目中那个写“乌鸦蛋的故事”的人。
——《纽约时报》
苏菲·布莱科尔将这个故事变成了一本色彩明艳、充满活力、带有一丝野性张力的图画书。
——《华尔街日报》
我在很小的时候读过这个故事,并且非常喜爱。回头来看,才发现它其实有些阴暗。不过,回顾那些经典童话,我们就会发现,里面都有一些暴力、病态或恐怖的内容,比如《大灰狼和小红帽》。然而,让孩子接触这些内容是很有必要的。童话故事为孩子们提供了一处安全的所在,来提前“预习”现实世界中的阴暗。假如不在故事中经历,往往就只能在现实中经历,这样对孩子的伤害不是更大吗?
除了一点阴暗意味,这个故事其实有更多幽默有趣的内容,比如刮胡子的猫头鹰,想起来就让我发笑。而且,它还教会我们不要逆来顺受,要用自己的智慧去战胜不平。这是非常积极向上的一种精神。
——亚马逊读者S. B Lauderdale
���0�g�?ȸ�
《梨花村的乌鸦》读后感(二):当乌鸦遇到蛇,倒霉的是谁呢
乌鸦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一直很矛盾,有的人认为乌鸦是霉运和死亡的象征,是一种不吉祥的鸟;也有人认为,乌鸦是一种很聪明的鸟,比如《乌鸦喝水》里的那只。至于蛇,很多人觉得那是一种阴冷、狡猾的动物,很不讨人喜欢。那么,当乌鸦遇到蛇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梨花村的乌鸦》一开始就把人带到了一种民间故事的氛围里——“从前,有两只乌鸦住在梨花村的一棵三叶杨上”。很长一段时间,乌鸦太太发现,她下的蛋总是莫名其妙地丢失。终于有一天,她看见响尾蛇在吞她新下的蛋,又惊又怒,让乌鸦先生去杀死那条蛇。乌鸦先生就去找好朋友猫头鹰。猫头鹰先生用烤好的泥蛋蛋代替乌鸦蛋放到了窝里。响尾蛇不察,吞下了泥蛋蛋,胃里难受,自己把自己捆到了树枝上,再也不能做坏事了。
故事中的乌鸦实在不聪明,尤其是乌鸦太太,自己的宝贝蛋丢了很长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一味地去下蛋。当场发现响尾蛇后,只知道生气却一筹莫展。等乌鸦先生回家后,先是埋怨、唠叨,重点却语焉不详,最后更是莽撞地让乌鸦先生直接去报仇!幸亏乌鸦先生没被怒气冲昏头脑,知道蛮干不行,这才没让悲剧继续扩大。
乌鸦太太在故事中说的话是最多的,啰里啰嗦,无计可施,又有点欺软怕硬。尤其是看到每天都会固定出去逛商店,体态丰满的乌鸦太太说出“我整天为你操劳,累得皮包骨头”时,就有一种莫名的喜感。当她看到猫头鹰先生和乌鸦先生一起进窝的时候,更是冲口而出:“你们俩谁下去杀死那条蛇呢?”知道谁也不去,也不问青红皂白就开始哭诉,被乌鸦先生训斥后立即闭嘴,乖乖听话,却唯独不动脑子。看到蛇挂在树枝上吓了一跳,知道蛇死了才上去一顿义正辞严的教训!乌鸦太太真是个性十足!
相比较之下,乌鸦先生则还算冷静,只不过,有时候觉得他太过冷静了。当他看到太太脸色苍白,神情憔悴的时候,问出口的话却是:“你是不是吃多了?”这逻辑也真是没谁了!“别唠叨了,艾米莉娅!把嘴闭上,赶紧挪挪窝。”既不温柔也不体贴,也没有解释,只做不说,这个乌鸦先生也真是有性格的丈夫!乌鸦夫妻的相处模式和普通绘本中表现出来的也不一样,却别有一种生活的真实。
响尾蛇在故事中是一条又老又懒又有点笨的蛇。他从头到尾只说了一句话,就是被乌鸦太太当场看见他吞蛋时,面对乌鸦太太愤怒的质询,响尾蛇懒洋洋地说了一句:“我在吃早点呢。”说得真是光明正大啊,好像他吃的蛋和乌鸦太太一毛钱关系也没有!人家辛辛苦苦下的蛋,他偷吃光了不算,被撞见了,居然一点愧疚都没有,只这么云淡风轻地一带而过就溜走了,真是有够无赖的!这样好吃懒做、不讲道理的蛇,真应该好好治治他! 所以,当蛇在吞下泥蛋蛋痛苦地在树枝间挣扎,并不断地把自己的身体打成死结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出了一口气,这样的坏蛇自作孽不可活,简直是大快人心哪!坏蛋得到了惩罚,好人的安全有了保障,皆大欢喜!
惩治响尾蛇,猫头鹰先生功不可没。这位猫头鹰先生很聪明,知道硬碰硬是行不通的,采用了最安全有效的方式来对付残忍的响尾蛇。这位先生不仅动手能力强(搓泥蛋、烤泥蛋、给泥蛋上颜色),做出来的乌鸦蛋让响尾蛇真假不辨,而且说话简洁,惜字如金,爱卖关子,不到最后不揭谜底,更给他增添了一种智慧、神秘的色彩。
如果说故事和人物处处泛着一种冷幽默,那么插图则不时体现着一种明快的暖色。不知道是不是作者看了故事后有什么想法,她把乌鸦太太画得很优雅,很鲜艳,甚至很贤惠。
你看她把自己的小窝收拾得干干净净,简约漂亮。一张红色的床,素雅的蓝色方格床单,床头一个衣架,一个大大的立钟,一个可爱的婴儿摇篮,多么温馨啊!
乌鸦太太自己呢?在知道真相前,她穿着红色波点的衣服,戴着白色的珍珠项链,站在树枝上,满怀憧憬地织着小毛衣,一心盼着那个蛋能孵出小宝宝。等她发现自己的蛋被偷,哭得伤心又无助,那挂在树枝上的手绢,被她抓在爪子中的手绢都表明了她是多么伤心欲绝!到了夜里,乌鸦太太会给自己做发卷,换上浅色的睡衣,提前看《育儿宝典》。等她诱蛇出洞时,又换了一件素净的蒲公英花朵图案的衣服,项链也没心思戴了。而蛇被当成晾衣绳,乌鸦太太勤快地晾尿布时,又穿上了那件喜庆的红色波点衣服。乌鸦太太很会生活哟。
乌鸦先生虽然被画得小一点,但灰色的礼帽,挺括的衬衫,严谨的领带,方格的裤子,却是标准的绅士派头,公文包和他拿的那份《梨花村邮报》则处处显示出他的性格和职业。
响尾蛇的家则是典型的老光棍的景象:一张蓝色条纹的床单,一张黄色的年代久远的床头柜,柜子上放着一个杯子,杯子里放着一副假牙,杯子前边是一个条形日历。再看看他的床底下,散落着三张扑克牌和一只长长的袜子。扑克牌除了可以玩,还是历法的缩影,黑色的梅花代表黑夜,红桃和方片代表白昼,而扔在床底下的袜子是不是代表冬天已经过去了?季节更迭,响尾蛇却没心思收拾。不管怎样,这些都体现了一个老光棍的懒散和邋遢。而他床头那个精致的黑白照片则加强了这种效果。
睿智的猫头鹰先生家则是另一番景象,门前是一个精致的红色小邮箱,橘黄的灯光,打开门,胖胖的猫头鹰先生居然穿着可爱的卡通小兔拖鞋,浴缸下面还有一只黄色橡皮鸭!放松的猫头鹰先生真是好萌啊!等他出门的时候,则换了一身格子的西装,戴上礼帽,绅士十足!
这些形象和家庭内部设计让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和文字形成一种中和,给人一种暖暖的感觉。尤其是一些细节上的呼应更是让人叫绝。
你看,乌鸦先生家有一个大大的钟,响尾蛇的尾巴上也戴了一块手表,再仔细看看响尾蛇去偷那两个泥蛋蛋的时间,那个大立钟上可是标得清清楚楚呢。乌鸦的窝里那个摇篮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道具,一开始,乌鸦太太织毛衣的时候,那个摇篮里有一个绿色的蛋,等她逛商店回来,里面空了。故事最后,再没有蛇来偷蛋了,那个摇篮里有了好几个小乌鸦了!乌鸦太太真的有了好多宝宝!
另外,乌鸦太太篮子里放的生活用品,她出去买东西时的购物清单以及篮子里放的黄色小钱包都细腻得让人赞叹:绘者想得真是细致、周到啊!
这本书,出场的人物不多,个性鲜明,让人能听声辨人,生活化、趣味性十足,再加上情节曲折,悬念设置恰当,更增加了故事的可读性。
曲折的故事,冷幽默的语言,配合清新细腻的插画,形成一种冷暖合宜的效果,大团圆的结局也冲淡了蛇带来的悲伤,给人一种苦尽甘来的欣慰。总之,这是一本无论图文都相当有特色的书,不一样的“乌鸦和蛇”带给人不一样的阅读体会!
《梨花村的乌鸦》读后感(三):别觊觎不属于你的珍宝——《梨花村的乌鸦》书评
拿到《梨花村的乌鸦》,作者阿道司·赫胥黎的名字赫然印在封面上,让我大吃一惊。这不是英格兰大作家吗?他竟然也会有童书作品?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页,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故事。
乌鸦夫妇住在梨花村的三叶杨上,树下的洞里住着一条响尾蛇。他总在乌鸦太太外出时,偷吃乌鸦蛋!终于有一天,乌鸦太太发现了令人伤心的一幕,急着向先生哭诉。乌鸦先生找到思想家猫头鹰先生,跟他讨教对付响尾蛇的办法。猫头鹰先生带他抓泥浆搓泥蛋,利用烟囱顶烤硬,还装饰得和真乌鸦蛋一模一样。第二天下午,乌鸦太太在窝里留下两个假蛋外出了。果然,响尾蛇又来了,他一口气就吞光了,可是今天的蛋怎么特别硬?胃太难受了,响尾蛇头晕脑胀,不停扭动,在树枝上打成死结,再也动不了了。最后,乌鸦太太成功孵出满树的小乌鸦,而响尾蛇呢?被当成晾衣绳,晒起小乌鸦的尿布!
整个故事集中在乌鸦和响尾蛇身上,一幅幅色彩丰富的水彩,配以忍俊不禁的情节,到最后恍然大悟的哲理,竟有一种读《伊索寓言》的畅快与回味。我们可以看到,书里的小动物拟人态,憨掬可爱,它们家里的床、座钟、婴儿摇篮、浴缸、伸缩镜、洗手盆等等,正是我们每日都会见到的生活用品。难得的是,它们各有各的性格,在情节的推进中,大大发挥了幽默效用。
乌鸦太太:爱打扮,爱宝宝。它逛商场,戴珍珠项链,打造发型,一得空,便给宝宝织毛衣,看育儿宝典。可她非常感性,遇事哭哭啼啼,还不停地唠叨和抱怨。
乌鸦先生:准时上下班的工作者,做事有条理,懂得寻求朋友的帮助。
响尾蛇:好逸恶劳,成天缩在被窝里睡大觉,狡猾,狠毒,只在必要的时刻出洞,速战速决。
猫头鹰先生:尽管昼伏夜出,在梳妆打扮上却是一丝不苟。聪明,话少,句句击中要害。
我们可以意识到乌鸦太太和乌鸦先生,是相亲相爱的一对夫妇。在她哭泣时,乌鸦先生关切地问:“你不会是吃多了吧?”,难怪太太的体型比先生大,足见平日里对太太的溺爱,家庭和谐温暖;乌鸦太太责难:“你干嘛不直接去找他报仇?”乌鸦先生回答:“我觉得那不是明智之举……这个办法不太高明。”在家庭发生内部矛盾的时候,从孩子的角度,觉得父母应该立刻解决,必须解决,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可以冲动,得先保护自己,想好应对的策略;到后来,响尾蛇再也动不了了,乌鸦太太把它狠狠教训了一顿,还拿它当起晒尿布的晾衣绳!这一幕幕,简直就是日常生活的写照,平实的对话,诙谐的举动,每一个家庭都会出现的场景,孩子容易在阅读中投射情感,喜欢这个故事。
再看看这本书创作的背景。作者阿道司·赫胥黎,英格兰作家,属于著名的赫胥黎家族,以小说和散文闻名于世,其中《美丽新世界》让他名垂青史。《梨花村的乌鸦》,是赫胥黎唯一的一部儿童小说,是他在1944年的圣诞节,讲给5岁侄女奥莉薇娅的故事。所以我们在读绘本时,可以发现烤蛋的烟囱是建在梨花村的奥莉薇娅家的,而涂假蛋用的颜料是奥莉薇娅的哥哥西吉的。了解到这里,才明白原本以为的简单故事,实际上,含义远非如此。这本书创作的时间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书里,乌鸦和响尾蛇本是相安无事的邻居,响尾蛇却私下觊觎乌鸦蛋,用来填报自己的肚子,乌鸦没主意,求助猫头鹰帮忙解决。正好比是欧洲中部相邻的德国和波兰,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由此拉开二战序幕。我们在响尾蛇出场的插画里,可以看到它头顶的图片有它的上帝,它的信仰,是不是与德国当时领导者希特勒的黑白照片相似呢?它懒洋洋的姿态,像极了一战中战败的德国,外表松散,却满脑子阴谋诡计,出动迅疾;而旁边玻璃杯里的毒牙,在吃蛋的时候残忍无比,可终究不是真牙,它在树枝上无法施展自我解脱的力量,赫胥黎还真是一早就预示了德国会战败呢,难怪在开头,乌鸦一家翱翔在辽阔天空,飞向希望,飞往真正美丽的世界。
书里有笑,有思考,同样还浸染着一层悲哀。乌鸦太太从一开始,失去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最心爱的珍宝。但是,明丽的插画和幽默的情节冲淡了悲伤的感情基调,反而让人开怀大笑。让人不禁想起另外两个绘本——《可爱的狮子爷爷》和《小红帽》,前者探讨了迟暮老人的情绪与逝去,后者描述了受到坏蛋欺骗带来的伤害。孩子通过这些童话来了解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既重要又必要。《梨花村的乌鸦》就是要让孩子知道,时刻准备好面对生活中会遭遇的麻烦,保持冷静的头脑,制定计谋,寻求帮助,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积极处理。当然,也告诫孩子不要成为制造麻烦的始作俑者,做坏事必定受人唾弃,终将失败。而回过头来,我们可以看到,一部优秀的作品之所以会长存于世,被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喜爱,深刻的含义及健康的结局正是故事的精髓及价值所在。
赫胥黎曾以世界末日的语气在《美丽新世界》里描述:“很多东西我们选择逃避,很多东西我们却选择冒险。”《梨花村的乌鸦》发生在美丽的田园乡间,乌鸦夫妇为了自己的宝宝甘愿冒险,难怪扉页的响尾蛇在真蛋与假蛋之间苦苦挣扎。合上最后的书页,回味绵长,这故事是一个童话,更是一则寓言,它在时时刻刻警醒世人:
别觊觎不属于你的珍宝,否则,你将变为邪恶的化身,被众人打败!
欢迎关注雪雁微信公众号xueyan-lotus
《梨花村的乌鸦》读后感(四):一个关于乌鸦的故事,一场正义保卫战
果然,这是孩子很喜欢读的一本绘本。《梨花村的乌鸦》,动物是孩子们永远喜欢的主角。
作者是英国著名学者、小说家、剧作家、诗人阿道司·赫胥黎,他以小说和大量散文作品闻名于世,也出版过短篇小说、游记、电影故事和剧本。他在1932年创作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让他名留青史,《梨花村的乌鸦》是他唯一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是他在1944年的圣诞节,讲给5岁侄女奥莉薇娅的故事。阿道司·赫胥黎也将奥莉薇娅的名字安排在这个故事里,让孩子有代入感,想必奥莉薇娅听着这个故事会感觉很亲切。
“梨花村”的一棵三叶杨上不仅居住着乌鸦夫妇,树下的洞里还住着一条响尾蛇。响尾蛇是邪恶的代表,他的床头挂着的照片有种“强权者”的姿态。它睡觉的时候,它的假牙泡在床头的水杯里,说明了这条蛇年龄很大了,也从泡着的假牙上看出牙齿的尖利和吓人。
就是这条坏蛇,每天吃掉乌鸦太太下的蛋。这只乌鸦太太感觉心有点大,每天打扮得很精致,逛商店买东西,它的蛋宝宝就留在窝里。这样的生活态度从一方面来讲挺好的,生活有滋有味,不会轻易成为一个“黄脸婆”,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也给我们敲响一个警钟:千万不要把你的孩子单独留在家里。
乌鸦太太的蛋宝宝们成了响尾蛇的每天下午三点半的早点。每次乌鸦太太回来都上下翻找也找不到它的蛋宝宝。直到有一天,乌鸦太太回来得比平时早一些,亲眼看到了响尾蛇在吞她的蛋宝宝。得知自己的几百个蛋宝宝一个接一个丢失真相后的乌鸦太太伤心又气愤,她强烈要求乌鸦先生找响尾蛇报仇。但是理智的乌鸦先生没有鲁莽行事,而是去请教了他聪明的朋友猫头鹰先生。
故事里的乌鸦太太和乌鸦先生和大部分的夫妻一样,妻子感性,丈夫理智。它们的形体雌大雄小,符合乌鸦的雌雄差异:雌鸟体较胖、毛较松、不太好动,而雄鸟体瘦、毛紧、好动。从画家的笔下也能明显看出乌鸦太太和乌鸦先生在体型、外貌上的差异是符合自然科学的,并且可以看出在这个家里,乌鸦先生负责在外忙碌,回到家他对太太还是很疼爱的。
所以,当乌鸦太太跟他哭诉的时候,他想到了找思想家猫头鹰先生。这位猫头鹰先生做事有条不紊,妙计在他的脑海里酝酿,他确实是个智者。
响尾蛇自食恶果,最后成了乌鸦太太的晾衣绳,用来晾小乌鸦们的尿布。这真是一个让人开怀大笑的结局。故事充满了机智与幽默,揭示了邪恶终将被正义与智慧战胜。.
已两次获凯迪克金奖的绘本大师苏菲·布莱科尔以其精湛的绘画技巧,为这个故事绘制了灵动的插画。她对细节密切关注,从图画中,可以看出乌鸦太太生活很讲究,也很有母爱。早上8点钟,送乌鸦先生出门上班时,她就在用毛线织小小的毛衣,那应该是为她的将来的宝宝准备的,乌鸦太太的脖子上挂着珍珠项链,她和乌鸦先生喝水进餐时,桌布上放着蕾丝餐垫。虽然她很伤心,但是睡觉的时候,却不忘用卷发器定型她的发型。她看的书是《育儿宝典》……很生活化也很有故事性的图画细节,会带给孩子别样的小惊喜。乌鸦夫妇对抗响尾蛇的故事告诉孩子对付坏蛋要智取。
阿道司·赫胥黎创作这个故事的时候正值二战时期,也许他在这个故事里也借贪婪的蛇暗讽残暴的纳粹:多行不义必自毙。再一次验证了“即使正义的到来是缓慢的,破除邪恶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