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东门马戏团》是一本由纸豪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80,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公园东门马戏团》读后感(一):好一个马戏团
早上五点过醒来就睡不着,然后开始翻看纸豪的公园马戏团,所以今天我的脸是这样的:
《公园东门马戏团》读后感(二):字超了
我是标题党,所以当书店推它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去,看着书皮就觉得会是一个光怪陆离的故事,之后才知道,原来公园东门没有马戏团,不知道怎么就想到了老婆饼也不送老婆这个梗,怎么说呢,大人擅长虚伪,在外人面前伪装得至仁至义,而现实究竟怎样,不一定是每个人都能知道的,17个故事,意料之外却也情理之中,也许不是什么名家大作,但是,闲暇时读一读,也能会心一笑,或是恍然大悟,可能想说,故事是虚构的,但是生活本是如此。本来只是想写短评,结果字超了,应该是我太絮叨了
《公园东门马戏团》读后感(三):生活如此多娇,脑洞如此妖娆
“有点意思”这是我看完这本书的第一感觉,花里胡哨的封面上有奇奇怪怪的人,有点像“畸形秀”的感觉。
书的背面写着“一位青年走进书店,被书架上一本书的封面和腰封所吸引,他拿起书看了看,这本书是讲什么的呢?他又把书翻过来,背面应该有内容介绍吧?于是他看到了这段话。
我就是他说的那个青年,也因为这本书从头到尾无所不在的创意和幽默喜欢上了这本书。
《公园东门马戏团》读后感(四):反讽冷嘲,故事里的男主角
《公园东门马戏团》封面是蓝色标注着各种奇形怪异人物形象的画面,作者纸豪。这是一本小说集,作者用各种荒诞、离奇的手法描绘21世纪背景下的小人物生活,带有许多冲突与悬念。
此书最令我吃惊的是序,真的是活久见。当那位张爱猴童鞋看到此文时会不会与我握下手呢!实话说这是我见过的最写实的序,毫不夸张。你的坦诚让我深深折服,当然也可以看出你的用心所在。
回头说说纸豪的这本《公园东门马戏团》起初我并不知道这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籍,也并不了解纸豪,初次印象:貌似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否则在书的背部,怎么会写着这样一段话。
一位青年走进书店,被书架上一本书的封面和腰封所吸引,他拿起书看了看,这本书是讲什么的呢?他又把书翻过来,背面应该有内容介绍吧?于是他看到了这段话。
的确做为写作者来说,我也是很佩服这样的写法,兴许是出版社的主意。但这的确引起了我的好奇,做为一名读者角度这个非常成功。
进入书的内容,我看到了此书献给老王。心里不觉得咯噔了一下,完了完了,这肯定又是一本毁尽三观的书籍,吓得我赶紧喝多了两口热水。
其实我是一个正经的书评人,但是面对纸豪这般“不正经”的写法,我有些担忧。看了张爱猴的序言,我瞬间觉得这本书籍是不一般的书籍。
二十多篇短篇小说扑朔迷离。文字强烈反应了某些社会现实与小人物的生活史。作者用反讽的角度不忌讳的描写出了许多现象。
有人说书即是作者内心的反应,文字也凸显着作者的性格。我不认识纸豪,但我知道这本书籍他是真挚、坦诚的,对于创作者来说这是前行的一步,这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
故事里的男主角,公园东门马戏团的人生,小人物的事件,还有纸豪的故事全在书里了。
《公园东门马戏团》读后感(五):人生如戏
人生如戏
评《公园东门马戏团》
公园、东门、马戏团……这是个什么东东的文章?请原谅我的浅薄,刚开始还以为这是一本写给小朋友的书,不论是带有童趣的书名,还是花里胡哨的封面,都令人严肃不起来。翻开书读其中的“序”,还是和书名、书皮一样地荒诞不经,除了对潦倒生活的自我调侃,以及对于人生的负负得正看法,感觉看这本书有点出乎自己的意料了。
里面的故事出奇地精彩,觉得这是一本不错的浮世绘小说。原来创作思路和语言描写功力上,和“序”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看似平淡的故事中,彰显出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在一些看似偶然的事件之间,却总能找到丝丝入扣的推断;在无奈和苦难的生活中,一旦选择了坚强,却发现生活还有很多的美好……诸如此类的故事,发生在北漂的身上,发生在底层人民的生活之中,发生在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边缘。
人生如戏,如有雷同就是有人导演出来的。你狠狠地咒骂那些对你不好的人,倒霉果真会砸到他头上的;卑微如你偶尔获得的一点人性温情,便可以让你满血复活地面对生活,但只要轻轻一碰某些霉头,你会恢复了原状;在一个接着一个连环套之中,你以为欺骗了谁,但是最终发现你被欺骗了。人生又是一个又一个的轮回,你成长过程中获得的某些人的慰藉,长大以后你会努力变成慰藉别人的恩人;你的成长或许在刻意回避成为什么样的人,但很不幸,命运最后告诉你必须成为那样的人;生活中你不断地打怪升级,最后发现依然逃脱不开命运的捉弄回到原点。故事里充满了套路,生活中到处是陷阱,想活得简单一点的人发现已经没有捷径,只能接受命运的摆布:生活嘛,就是生下来,活下去。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即便是再苦再难,也能在苦难的间隙中寻得生存的良机。真正的玩家,有一个操蛋的心,他们笑面人生,经常和世界谈谈,超然思考人生。于是这些勇士和玩家,都有了自己的成果,例如这本《公园东门马戏团》,例如为这本书写的“序”,这个成就就足以让我们敬仰和崇拜。合上书本,我大声说:人生如戏,主要看演技。
2017-6-15
《公园东门马戏团》读后感(六):人人都是马戏的主角和看客——评纸豪《公园东门马戏团》
怪诞的封面,无哩头的书名,一切都意味着《公园东门马戏团》这本书的不群之处。这是作者纸豪的一本短篇小说合集,辑录了二十多个短篇。
评价短篇小说的合集,要比评价一部长篇要困难或麻烦的多。因为长篇实际上讲的是一个主线的大故事,而短篇则是在不同的故事之间跳跃。虽然说作者的风格不太可能会发生剧变,但显然,不是同一时期的小说,也可能存在着一些风格上的差异,这就给评价带来的一个困难。但从另一个侧面而言,也说明了作者风格的多变。
在前几个短篇中,可以归为同一个类型,即从日常的人物中突发奇想,想出的一些令人发笑或引人深思的故事。比如在《4708》中,朝阳群众其实都是国安特工,《幸福公寓》从多个视角诠释了公寓发生事件的互相关联性,《往事如风》则将摩的司机作为主角,《诈骗电话》、《抓娃娃之王》则也是人们身边发生的事情。
作者将这些社会新闻或是街头巷尾流传的故事加以改编再创造,就会使人惊奇的发现,在人们惯常的外表之下,其实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一点非常的接地气,也让人感觉作者似乎有一点嘻笑怒骂皆为文章故事丰富顺手拈来功力。
还有一部分短篇,实际上应该是介于短篇和微篇之间的,字数比前者少,比后者多,但从情节的设置来看,颇有千字以内微篇小说的风格,前面数百字或数千字在极力的铺垫、平白的叙述,对于最后,用几个字或者是几句话进行神转折。比如《洗澡》之篇,描述了一个精神强迫患者老怀疑自己有体味的荒诞故事,最后的身份点明更是增加了戏剧意味。
从全书所有的语言来看,作者的文笔还是比较风趣诙谐的,经常有一些冷笑话似的妙语出现。从所有的故事来看,书中的人物和故事大多都有着一点不同于一般人的个性,不能说全都是恶的一面,因为如果讲的全都是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正能量爆棚人群,那就没必要来看这本小说了,直接去看报纸就可以了。
马戏是小丑的游戏,小说则是作者的游戏。
其实,在生活中,人们何尝不是生活在一个大马戏团之中呢?人人都有一幅外表,实际上明白了其中的内心之后,你可能反而会觉得外表相对于内心是那么的荒诞。
你想看别人的马戏,说不定别人正把你当作马戏呢?!人人都是马戏的主角和看客,人人都是生活的主角和看客,没人能置身于荒诞之外。
《公园东门马戏团》读后感(七):荒诞之下有文章
马戏团是个什么地方?通常而言,人们会通过观看马戏团的表演寻求刺激,多样的表演。那么一旦将这样的马戏团赋予了另一种特殊的界定,我们读者朋友又将领略到何种的文字风情呢?青春文学作品《公园东门马戏团》就是采用了一种耳目一新的表达手法诠释着虚构故事下的精彩光华!
最初吸引我眼球的实则是怪诞的封面,而随后的好奇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奇特的创意。身为一名读者,我因由着《公园东门马戏团》奇特命名转而直接翻到了书的反面去谋求作品的整体介绍。谁又曾想得到超脱于常理的编排将故事的封底简明扼要地揭穿了阅读着寻求内容介绍的目的。无论是卷首又或者是封底,我皆没有寻觅到任何故事内容的蛛丝马迹。于是乎,我的心中油然而生地产生着一种别样的滋味。这究竟是一部怎么特立独行的作品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启着寻求谜底的阅读之旅。作为着一部怪诞、离奇、幽默、不羁 中国的“世界奇妙物语” ,我觉得这本书册的确毫无质疑地做到了方方面面的独特之处。幸福公寓,往事如风,诈骗电话,抓娃娃之王,相亲会等一系列的短篇小说故事有条不紊地分享着无厘头之下的光诞陆离。总体而言,书中的故事文笔没有那种优美夺目的绚烂。不过我在细细品味的过程中,却不知不觉地感触着这些看似古怪,实则有着由此及彼触及表达。我想尤其是对于那些有生活历练的读者们而言,本书更容易激发着观着那种触及灵魂深处的共鸣。一如我们观看马戏团的表演般,我们的思绪时而会为着故事中的过程惊艳,时而为着作品之中的结尾感到刺激,时而为着小说折射的社会现实而感到无比的动容。对于这样的作品,我觉得我们不能用常规的思路去品评阅读。相反的是我觉得读者也许用着一种完全放松,恣意妄为的心态去感触或许会领略到别有意境的风情。生活滋味的酸甜苦辣咸尽情地借助着故事中的各个小人物得以渲染添彩。
类似于在故事《往事如风》,我就情不自禁地浮想联翩。如风的机车,底层的生活,刺激的赛场,养家糊口的安逸-----一位徘徊在地铁口的黑摩的人的生过写照道不尽的是源自于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感触。无论是那位最终从冒险回归到现实贩卖早点的机车手,又或者是那个闯荡京城又因生机出卖了爱情的女子---故事的结尾更只是营建了一个颇具联想空间收尾。其中的各种滋味其实尽待书外的读者自己去领悟和感叹了。书中其实还有很多类似的短篇小说故事,很是值得我们耐心慢慢去感觉。
《公园东门马戏团》倾力地上演着一出出属于生活中的百姓们的故事,借由着荒诞触发着深意,着实耐人寻味!
《公园东门马戏团》读后感(八):荒诞之处品世态
从前在微博上有一个段子手叫@眼睛长在屁股上,然后在某一天,他突然就。。。出书了。你看,在现在这个世界,出书本来就不是什么难事,这不连“屁 眼”都能出书了嘛哈哈哈哈哈哈哈,好了,不讲笑话了咱们严肃点,“屁 眼”纸豪出的这本《公园东门马戏团》是一本短篇小说集,不过你别指望在这里看到什么正儿八经的小说,这本书中收录的二十七个故事充满荒诞、离奇的气息,每个故事都是以我们身边的小人物为创作基础,却可以因他们行为上的短暂“脱轨”带来让人大跌眼镜的戏剧效果。你看看:正气凌然又带有一丝悲壮的朝阳大妈,神经衰弱的杀手,侠骨柔情的黑车司机,靠讲故事破案的侦探;电话推销员的复仇,路人甲的伟大计划,父亲的短暂愉悦。。。。。。你以为他们只活在书中?不,他们刚刚与你擦肩而过。其实我觉得纸豪的这些短篇故事都带有一种写讽刺小说的味道,恍惚间有点鲁大爷再现的感觉(咳咳,扯远了,当然,鲁大爷写文章至今还是无人能超越的,我是说很多方面)。
人生如戏,只是有些人知道自己在演戏,而有些人则永远活在了戏中罢了。开篇的《4708》取材自近年来活跃于媒体和网络报道中的“朝阳区群众”,这个神秘的组织那可以说是无所不能啊,什么举报明星 吸 毒、藏 毒,到卖 淫 嫖 娼、刑事案件、粉碎国外间谍行动等等等等,几乎无所不能的“朝阳区群众”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纸豪大开脑洞为我们脑补了一出“朝阳风云”大型连续剧,为我们揭开朝阳区组织的真实面目,想知道朝阳区大妈如何徒手拆炸弹,如何侦查国外间谍活动,最后大妈的爱情故事又是如何的呢?那你可千万要买本来看看,我就不全剧透光了。
而《幸福公寓》一文则更是让人佩服,一个又一个的家庭因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呗联系到了一起,假装和睦的小夫妻、跳楼的男人、卖 淫 的外围女、殴打充气 娃娃的年轻人还有举刀 杀人的小白领,对了还有那个最后终于干了件人事(报警)的偷窥狂。。。你看看,这就像是蝴蝶效应一样,这群毫无关联的奇葩人物被离奇的联结到了这个故事之中,看完真的是细思极恐啊,这编故事的能力你真的得服“屁 眼”。
“朝阳区群众”、“巴云长寿村”、“儿女相亲会”、“诈骗电话”。。。。。。他把热点新闻作为创作素材和他的巨大脑洞联系起来,就构成了好的故事,你别看他就这样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这些荒唐的故事其实并不荒唐,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处处充满荒诞与不可思议,但是谁又能保证这些事情不会真的发生呢?看故事,开心就好,别想太多,合上书本,明天照样过,不是吗?
《公园东门马戏团》读后感(九):谁的生活都需要换气时刻
评价一本书好看不好看,就是你想用多长时间把它读完。这本《公园东门马戏团》我用了差不多三天时间。我是在上下班的地铁上,以及每天晚上熊孩子睡着后的空档时间读完的,跟前阵子考试复习的节奏差不多,很抓紧。 所以,我要说的其实是,它真的很好看。
首先,这本书非常的好读。起初书的内容介绍上说是微博上的段子,看进去的时候才发现,它根本不是段子,而是二十多篇小说的集合。作者在每个小说中都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开端常常很平淡,过程有点惊心动魄,结局则是吊诡又引人深思。虽然我和作者素昧平生,但凭他的文风,我猜作者应该是个外表闷骚内心燥热文采斐然的脑洞巨人(呵呵此处决无捧臭脚之嫌)。
他能非常细致的捕捉到生活中各色小人物,然后,将他们之间发生的小事拎出来糅合在一起,衍生出一段离奇情节,以极具趣味性的描述方式扩展成一个有点奇葩、冒险的甚至有时候还很玄幻的故事。其中有几篇小说还结合了当下热点,比如诈骗电话、相亲会,比如朝阳群众……虽然明知道是胡扯,竟让你读完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这些故事也拥有治愈人心的温度。比如,干着违规交通又侠骨柔肠的蹦蹦车司机,誓死不愿与现实妥协的溜冰大叔,因饱受体臭之苦而阴错阳差进入看守所的女职员,牺牲自己看似为了拯救地球而其实是为了证明给喜欢女孩的男孩……这一个个看似幽默、离奇、还有点偏激的故事,都隐藏着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和对生活的态度,透露着关于对复杂人性的反思和对残酷现实的某种无奈。
本书的名称来源于小说中第十一篇故事,《长颈鹿丢失事件》。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小镇失业青年和转业小警察通过编故事而联手破案的事件。 故事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当破案二人组因为胡思乱想瞎掰瞎逛找到长颈鹿的时候,小警察说:我竟然有些感动,而“我”则说:这是一个礼物!
显然,两个人的开心并不是因为揭开了长颈鹿失踪之谜。 然而,那又是什么呢?
“的确,谁的生活都需要换气时刻。这样的时刻因为短暂而显得十分珍贵,就好像之前的所有痛苦和无聊都是因为此刻存在的。”我想,这正是这个故事,或者说是本书要传达给你我关于与现实生活博弈的意义,人生苦短,不与自己作对很难。
我读完本书后的感觉,是后面的故事普遍比前面的更好看,一层胜于一层,最喜欢的是《婚礼和婚礼之后》以及《洗澡》这两篇,所以也没有像读一些其他小说集那种虎头蛇尾之感。只有一个小问题,就是本书的序言,感觉不像为了推销和介绍本书而写的,更像给写序的人自己做植入广告。
我觉得这本书特别适合每一个依然热爱故事的大人看。
《公园东门马戏团》读后感(十):戏如人生
收到书的那天,有亲戚来家里拜访,看到这本书的名字,给我一个询问性的奇怪眼神 “公园东门马戏团?”
也许内容很荒诞离奇、很脑洞大开?才会有这样的封面——众生妖魔鬼怪的装扮、无辜呆滞的表情,莫名其妙的名字。这就是我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说不上好感,但就是想翻看,写了些什么呢?
写了我们身边的甲乙丙丁;写车站、街道、诈骗电话、网络;写时下热议的话题;写与我们可能发生关系的一切,并寄托或庄严、或滑稽、或悲哀、或憎恶或温情的诸种心态于各个短小故事,下笔看似漫不经心,文字算不上太幽默、也不犀利,结局安排偶或意外,倒是适合碎片阅读,却需要看故事的人能有抽离真相的本事,因为层层叠进的描述里有着巨大的讽刺和隐喻。
《诈骗电话》这个短片的赵东方调戏骗子是把好手。人到中年,危机感极差,不上进、爱逛色情网站、爱占小便宜,这一副小人得志、自高自大的样子刻画很生动,仿佛这个人就是你隔壁办公桌的那位,下一刻就要来占你便宜跟你耀武扬威他聪明绝顶的智商。故事发展正如人常说的那样,搞不清楚你是下棋的还是被下棋的。这一次,赵东方被一通电话先是撩拨出了兴趣,又被骗子识出小手段而伤了自尊,再是被掀了老底、听骗子流水账似的脱口而出自己的连网银支付记录、网站浏览痕迹、赵东方应该头一次觉得遮羞布被人扯去了,羞赧和愤怒的威胁骗子要报警,不成想自己却被霹了:老婆出轨了!孩子也是别人家的!气极,发了质问短信给老婆,之后才渐渐发现昨天才充值500大洋的手机停机了、甚至还欠费了1000大洋。至此,一个惯犯才明白,自己被鹰啄了眼。而骗子其实只是一个热心肠,帮朋友报仇而已。俩人对话挺有意思,“他能信吗?” “骗人这事儿,讲究九真一假”。哈,真相了,你回过头来看,不猜这热心肠是否是黑客、是否能破解赵东方的网上信息,就这对话也是够玄学的。再者,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安全话题也总是让人感同身受。骗子骗骗子,算是以暴制暴吧?惩治骗子,那是正义的ZF要干的事儿,公民能做的首先是保证自己人身财产安全;也有遭殃被骗怕丢人或觉得费时间暗自长个心眼儿就好了的。这算是映射整个社会的道德观还是什么? 最后说说这赵东方,兔子急了还会咬人,何必为了满足自己的恶作剧陷人不义甚至毁人前程。
类似于这样短小精悍的篇章还有26篇。有的勉强入眼、有的不知所谓、有的看进心里,看书这回事儿,也是见仁见智。毕竟我网搜了一下作者——伍子豪,网络剧《名侦探狄仁杰》的编剧。老实说,此剧未看过,据说收视率不错,和同题材的剧不一样,它运用喜剧推理方式推动剧情发展,重新解构“狄仁杰”这个经久不衰的具有中国智慧的侦探形象,颠覆过去的经典侦探故事套路的同时,赋予其新时代的互联网精神。这样有着不斐成绩的写手,出个短片故事集,应该不会太差。但还是看个人喜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