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四海鲸骑 上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3-29 00:44: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四海鲸骑 上读后感1000字

  《四海鲸骑 上》是一本由马伯庸 / 驰骋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海鲸骑 上》读后感(一):下集可以不用看了

  如果这不是亲王的书,是可以打3分的,甚至在七杀出现之前,可以打四分。

  人物塑造一贯都不是亲王的强项,到了这本书里,干脆走了热血动漫的路子。

  但这还不要紧,毕竟是马亲王的书,情节上的骨骼清奇才是看点。但这一本,虽然在各种物件细节上的推陈出新,比如四大神兽船,但掩盖不住主线上的乏善可陈。我宁可接受,天上掉下陨石,把男女主角,正派反派统统砸死那种结局,也受不了看了十几万字,最后还是给一个砂砾中有三千世界这种梗,简直让我怀疑这是隔壁南怀瑾写的续作吗。

  《四海鲸骑 上》读后感(二):随便讲几句

  很久没看过小说了,这次的四海,上下两册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看完了。

  其实整部看下来,感觉太平直,我觉得全书高潮不在最后,而是在郑提督与破军交战也即蓬莱与

  明军接触开战那部分,紧凑刺激快节奏,果然与海贼有关的故事都是gay里gay气的。笑

  这本小说脑洞还是有点的。上册中段居然还出现抽卡斗欧气拿天赋技能的桥段,作者果然是个会

  玩游戏的。

  总的来说,这部小说还是不错的,就是感觉各方面都有点展开但又没说到,果然是还要继续出的

  意思吗?毕竟四灵船也就说了青龙船,郑提督的故事也没讲完,还有姚国师什么的。

  3星吧,总觉得还欠点什么的。

  《四海鲸骑 上》读后感(三):搞笑来的

  刚开始读。想象力没得说,但是亲王是不是有点对读者的智商不自信?开篇建文帝他爹居然当上皇帝了?日本在明朝居然就叫日本了?我:???我先忽略这些历史背景吧,继续读情节。 读完上本了,亲王这个不正经的,倒是怪冷幽默的,但情节上,不管是节奏还是逻辑都明显略显欠缺啊。贪狼刻画得还可以,七杀也太感性女了吧。还有铜雀的动机,很牵强啊!一开始读到蒙古汉子腾格斯和那个佛郎机人,我还以为有什么隐藏的伏笔,没想到就是出来卖萌和搞笑的两个人啊……不过但是真的挺搞笑的...

  总体来说这本书的情节有些牵强,人物也有点粗制滥造,幽默是有,但是没什么用啊。就好比《围城》里面那句:“你是个好人,只是没什么用。”亲王这部作品有点这个意思了。所以下半部打算粗读了。这本书不如《长安十二时辰》,所以读亲王我推荐《长安十二时辰》就可以了,免得期待值过高对这本书失望...啊我还买了《古董局中局》,希望好看!

  《四海鲸骑 上》读后感(四):勾勒历史的花边

  马亲王的文字我一直很追寻,曾经有一段时间,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看着那一个个中国字,都认识,但组织起来却是一段段、一句句非常神奇的语言。

  天下是谁人之天下,应当说,在古籍中给了我们充分而正确的答案,那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是皇帝也是常人,也有生老病老,不可能实现家天下几百几千年,因此当前朝的光辉散尽时,后朝就开始了大踏步的摧残。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能将短暂的生命融入到有意义的生存中,是一种快乐的时光,一种幸福的比较。

  生于皇家,我们是求之不得的,但是皇子皇孙自从生下来,就是一枚枚棋子,为了财富为了地位不惜扯破道德的底线,然后又让所谓的文人去修改他们的成长史,使之是天命所归,当然作为马亲王的历史观,我们并不怀疑,我们已经被媒体神化了他的阅读与见解,我们在字词句段中被他牵着走,越走越远,以至偏离了自己的方向。

  财富是什么,能换来生命吗?我不知道,因为我不占有财富,但是我知道生命对于谁而说,只有一次,而且过了今天就没有了明天,你拼搏你奋斗,都是写在脸上的褶皱,而不是脚下的老茧,辛苦劳顿只有自己心中知,此生知,要想别人也学会你张扬的品性,那是最要不得的,所以有了海洋,有了石碑,有了一些人们认为长久的事物。

  航海技术到了明代有了突飞猛进,这是我们都知道的史实,但是之前的积累却不得记忆犹新,书中提及了中国唯一的女皇帝长生不老的神话,似乎那时候航海就足以通五洋、去七洲了,也许真相就是这样,让我们总是在怀疑中有了坚信。

  不管怎么说,书至深情处,还是有看头,比起那些粗制滥造、浪费纸张的小说,马亲王是良心之作,他把我们带到一个广阔无垠的空间,让我们向前、向前、永远向前,在茫茫的海洋中,你追我赶,岂不热闹?

  《四海鲸骑 上》读后感(五):我们从不缺乏想象,我们缺的是开始的勇气

  早先就听说过马亲王的大名,现在读完他的作品,更是对他有了深刻的印象。

  传说女帝武则天在南洋上建了一座堆满宝物的佛岛,祈求佛祖给予她足够享受权倾天下的生命,但未等佛岛建成,她就撒手人寰。佛岛作为海上的传说,一直传扬到后世。

  大明年间,皇帝携水师入南洋,却被水师提督刺杀于海上。目睹了全程的太子建文带着传国玉玺,驾驶航速最快的青龙船出逃,自此不知所踪。

  四年过后,大明另立新帝,太子建文隐姓埋名,在泉州港以鉴宝为生。就在这里,他遇到了携带海沉木的日本少女百地七里,被卷入了少女和日本阴阳师的战斗。在搭救蒙古水师提督腾格斯后,三人为了逃命,启动青龙船,离开泉州,开始了一段寻找佛岛的海上冒险故事。

  刚开始读的时候,便把人带进了情境,只让人觉得惊奇,以后觉得不可思议,美轮美奂,读到最后,便对书里的主人公念念不忘了。

  书里的腾格斯是一个极其可爱的蒙古大汉,想学操船却又怕水。百地七里是一个外表冷漠内心柔软的女子。建文,更是有胆有识的人。每个人物形象都很鲜活,他们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了善良,勇气,和爱。

  不止这些,我思考更多的,是马亲王的灵感来源。我一直觉得,每个人都有想象力,只是有的人把它发挥出来了,有的人把它埋没了。

  而这一切想象的开始,在于勇气——你,敢不敢想。

  我之前一直对想象这个问题感到困惑,所以一直尝试多看一些科幻类的书,后来我发现了这些作者的共同之处:敢想。

  我是不敢想的,所以我一直困于一个狭窄的思维模式里,这就像是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模子里无法伸展。

  敢不敢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找到解决方案。但是毫无疑问,那些敢想的人,他们真的很吸引人,走进他们塑造出的世界,总会不由惊叹它的美。

  所以我羡慕和崇敬这些人,他们的作品吸引着我,他们有趣的灵魂吸引着我,他们有勇气探寻未知并提出一个个假设,他们的脑海里有一片好奇的领域,他们在不断的填充这片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展这片领域。他们的身上带着年轻人的活力,即便是老了,也依旧散发着年轻的能量。所以我说,我羡慕他们,我崇敬他们。

  敢想的人,他们真的很酷。

  《四海鲸骑 上》读后感(六):被借鉴掩埋光芒掩埋的想象力

  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马亲王的真实历史时期加上架空世界观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海上的奇幻故事,但总体而言故事本身用强硬逻辑展现世界,叙事过于平直,人物情感不深刻,更重要的是借鉴太多导致本来应该展现出来的瑰丽想象力反而变成了食之无味的鸡肋,这个后面再表,还是先说故事主要内容

  明代,郑和依靠庞大的海上军事力量和四灵船帮助明王朝万邦来朝。少年建文帝有次出海的时候看到郑和杀了父皇,慌乱中驾驶四灵船中的青龙船逃走。两年后,建文因为鉴别海沉木结识日本女忍者七里,蒙古蛮子腾格斯,并遭到日本幕府将军护卫舌夫的追杀,再次乘坐青龙船出逃。途中遇到南洋三巨头之一的贪狼被俘虏,贪狼将他们出售给骑鲸商团的铜雀换来获得海藏珠的机会。铜雀协助建文和腾格斯各获得一个海藏珠后,告诉他们武则天佛岛有强大力量可助他复仇,于是到南洋三巨头的七杀船上疗伤。建文帮助七杀战退追过来的明军后又到达南洋三巨头的破军船上,与破军一同迎战郑和,破军不敌,但监军王公公出面调停。日本幕府将军撑破军弱势,偷袭成功,破军战死,建文则进入武则天佛岛。佛岛上,建文和追上来的郑和一起击败日本势力,才终于知道武则天为求永生建立佛岛也是受人利用,这个神秘组织的目的是用佛岛引最终boss降临,建文的父皇也是受到蛊惑,郑和才不得不杀他。打死舌夫后,全剧终。

  嗯,这种主人公打怪升级,换个地方继续打怪升级的流水线套路在动漫里一期一期出现尚能接受吧,在这种可以一口气读完的书里出现读起来还是太过枯燥了。特别是中间场景转换的逻辑我个人感觉实在太过牵强(比如去七杀船上疗伤我还以为七杀有啥牛逼的治疗能力,结果只是推油),使得故事连贯性也变得很差。我只能说这样的套路并不适合作为小说写出来吧,总有种马亲王写了本修仙小说感觉。

  故事并不完整。虽然建文复仇的大故事算是讲完了,但小说中留下了太多不明不白的事情,与其说马亲王是为了写续集,我倒觉得更像是因为很多地方设定没有想完整所以假装要写续集。比如最后的神秘组织聚会,比如骑鲸商团的其他人,比如白虎和朱雀船的神秘失踪,比如铜雀的老师老阿姨的故事,比如想学操船术的腾格斯学会了骑鲸就不学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语焉不详,阅读体验很差。

  最后想说说想象力的问题,上一本读的是马亲王的龙与地下铁,虽然说感觉是幼齿向作品,但确为其想象力赞叹。但本书的题材对于读过海贼王,看过加勒比海盗的读者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了,很多看起来想象力无敌的东西都可以在这两部作品中找到原型。比如还藏珠之于恶魔果实,贪狼的船之于章鱼头的船,佛岛之于one piece,七杀的船之于黄金帝的赌场,所以我真的无法得出这些设定都是马亲王亲力亲为的结论,虽然我也相信马亲王可以做到。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叫先入为主的东西,所以我只能说题材选择不当吧。

  以上

  《四海鲸骑 上》读后感(七):一沙一世界,一心一菩提

  开篇以一个关于武则天和大海的传说做引子, 引出了少年皇太子建文的故事。很早之间看历史书就知道大明水师的厉害之处,可以说在当时社会上举世无双,所以当知道马亲王和驰聘合著以大明水师为题材写了一本小说的时候,真的是说非常的期待。

  “奇而不俗,幻而不假”这是我对本书总结出来的八个字,整本书融合了真实的历史、民间的传说和奇幻的想象力,新奇之余不会感觉俗套、魔幻看起来真实不假。

  故事以大明皇室统领的水军为背景,由太子建文无意间看见郑都尉杀死父皇后,携玉玺青龙灵船出逃为线索慢慢展开。整个故事的框架从中原大陆的延伸到东南亚地区以外的太平洋,涉及到日本、朝鲜、琉球、东南亚群岛以及珍珠港等地。而出场人物有如训练有素的大明水军、手段残忍的幕府忍者、横行海上的强盗、游走四海的骑鲸商团、海藏珠护体的奇人异士……这些人当中有皇室贵胄、大明将领、蒙古遗民、忍者遗孤、波斯流亡公主、百济遗民……由此可见整个故事构架之广、人物之众,浩瀚海洋人世万物皆收于作者之笔下。

  向来觉得真实历史相对严肃、民间传说又有点以讹传讹的味道,将对立的两者融合为一起并且相辅相成,恰是武侠中的剑走偏锋。能剑走偏锋以奇制胜的向来是高手,作者自然是也。有了真实历史和民间传说的融合,再加上魔幻元素的注入,让整个书锦上添花更显得活泼年轻化了。

  对于主角太子建文,我有很多话要说。建文没有张小敬的狠、毒、辣、拗、绝,没有的柯罗威的永恒信仰。前者从沙场捡回来一条命,靠自己的狠、毒、辣、拗、绝让自己成为长安城里的五尊阎罗,既然长安那座怪兽想吞噬弱者,那就让自己将它踩在脚下。张小敬是主动型的,与其被尘世改变不如自己去征服。后者柯罗威有永恒的宗教信仰,这种强烈有力的精神支柱,支撑他在异国他乡茫茫草原上建立一个动物园,这个路途中自然和人为的阻碍再大也能坚持走下去。柯罗威是自我消化型的,自身仿佛是一个负能量的黑洞,外界对自己的影响最终都会被自己消化成动力。而建文呢,哪怕他曾经是金陵城里百万人跪拜的皇太子,哪怕他出逃之后拿走的传国玉玺和青龙灵船,这些都是外物不是本心,建文有的也不过是一腔被人揶揄的善念。建文是被动型的,从出生皇家到目睹父皇死亡惊慌失措的逃亡,从福州遇见七里到大海上遇见铜雀,甚至连选择海藏珠时候,建文都是被动的没有选择被他人推着往前走。建文心中明明有仇有恨,但是没有任何实际的行动,这样的人物内心是极其矛盾的。“痴儿还未开悟,得珠而未得法,可见缘法尚未亲至。”巨龟寺老龟的话恰是建文人生的一个写照,世间万事皆有缘由,上天在冥冥中为建文安排了一条特别的路。建文的前半生是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当他在高僧巨像舍生取义的那一刻,一颗沙终成菩提,建文终于真正的长大了。心血来潮给太子殿下做小诗一首:

  昔年贵胄满风华,今日王孙他乡客。

  浮游天地归何处,愁苦寂寥几时舍。

  佛岛海眼藏暗流,死里逃生惊天下。

  沙融骨血菩提心,碧海潮生定风波。

  书中的配角我个人比较喜欢铜雀。作为四海之中的骑鲸商会会长的铜雀,书中很明确的表示了他的性格:贪财、狡诈、有心机、奇货可居,并且每次大家有难的时候他总是第一时间选择自己跑路,可见铜雀并不是适合做朋友的人,好在后半部分铜雀还是善良的。铜雀身上有很多奇特的经历,我向来是喜欢身份复杂有故事的人,更何况铜雀还有一只叫蓝须弥的巨大鲸鱼,可以带着他遨游四海。不知道马亲王以后会不会写铜雀年轻时候的故事呢?

  《四海鲸骑 上》读后感(八):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没有哆啦A梦的时光机,找不到科学家口中虫洞的入口,我们回不到过去。但对于一个武侠迷来说,总幻想着自己哪天也能有独步天下的本领,轻功水上漂的功夫。携一红颜知己,共奏一曲笑傲江湖。好吧,我是女汉子,那就携一蓝颜知音纵横四海吧。

  有段时间没这么一口气看完一本武侠小说了,说实话《四海鲸骑》这本书我是冲着马伯庸马亲王而来。他对历史颇有研究,曾在网络上连载了一份以明时期徽州丝绢案为题的4万字长文《显微镜下的大明》,在今年年初被《得到》以十万软妹儿购得。

  他的作品涵盖历史、科幻和推理,语言轻松易读,就连像大明时期徽州丝绢案这么无聊的内容也可以讲的趣味十足。

  《四海鲸骑》这本书还是以大明为背景,故事中伏笔暗藏,人物背景的设计让直呼开脑洞。深海之中神秘的龟僧,骑鲨鱼的海盗,立于鲸鱼舌尖的商人,可以与人结合暗藏无穷力量的珍珠。

  故事主旋律发生在明朝,但以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为引。开篇就告诉我们一个惊天秘密,原来让武则天能够顺利登上皇位,仰仗的居然是一颗珍珠的力量——海藏珠。

  马伯庸大开脑洞给我们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武则天向高僧询问自己的未来,高僧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成佛成魔,只看一念之间如何抉择。人生其实就是由一连串选择题组成,在每个路口做一次选择。每一次的取,势必也暗含着一次舍,我们总是在取舍之间找到自己要走的路。

  如历史记录一样,武则天选择走向帝位,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有人选择放弃,释伽牟尼舍弃肉身喂鹰,终成正果;但也有人一直挣扎在取舍之间,仓央嘉措那句“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又道出多少人的无奈?

  《四海鲸骑》这部小说也讲述了一个取与舍的故事。苏格拉底说“强权的基础就是暴力”,历朝历代帝王上位之路都充满了危险和血腥,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总让人趋之若鹜。

  史书记载明建文帝四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帝朱允炆下命火烧皇宫,之后下落不明,成为古代十大迷案之一。有说他火海逃生后,遁入空门;也有说他南下泉州,从此流落海外。燕王朱棣继位后,二十多年内,派胡濙和郑和多方寻找。

  小说中隐约可见历史,马伯庸保留了真实历史的经络,但这里的建文并未登基,而是流落海上;燕王于乱世之中登基,派遣胡、郑二人到处寻找建文这个大的梗概,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充当故事血肉进行填充。

  历史上的建文帝朱允炆从小受儒家教育,讲究仁义道德,性格软弱仁慈,能坐上皇位依靠的是他嫡长孙的身份。依照中国宗法传承制度“立长不立幼,传嫡不传庶”,朱允炆父亲是朱元璋嫡长子,早逝,因此他以嫡长孙身份继位。

  小说中的太子建文也同样宅心仁厚,逃亡时,不忍见丢下蒙古蛮子和女忍者,从而二人成为他的臂膀和精神依托;潮汐洲上救下洋人,意外获得防身武器;深海龟僧处获得内嵌一粒细沙的海藏珠,从而拥有移花接木,转移别人伤痛的能力。同样还是不忍,选择去缓解海盗的痛苦,结果让自己不能动弹,但正是这些看似愚蠢至极的不成器,让他得以遇到帮他解开心魔的人,最终渡人渡己。

  故事一步步发展,表面看起来他走的每一步都是被人推着,身不由自。但这一切不也正是因为他的性格促使他一次次选择善良,选择相信吗?

  取舍之间,谁知道我们为之坚持的事情到底是否值得坚持;我们为之放弃的事情又是否真的值得这么轻易放弃?老话说傻人自有傻福,多一份本心,少一份逐利。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四海鲸骑 上》读后感(九):骑鲸操船推油?这是亲王的书??

  我大概是有很多年,没有认真看过小说了。平时工作忙得要死,下班以后吃饭睡觉都顾不过来,更别说长篇小说了。

  所以某一天,地铁上的我正站着翻微博,翻到了这几张大触图,觉得场面甚是好看,才顺势搜到了亲王这部《四海鲸骑》,闲来无聊就看了几页。

  结果……我看过站了。

  故事的背景设定与电影《绣春刀》如出一辙,都是正牌历史时间线下架空。

  区别是,《四海鲸骑》完全架空整个明朝历史走向,从建文帝跟随其父出海远行途中父亲遇刺说起,以明朝历史上最大的未解之谜之一——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来展开剧情。

  对明史粉或者不懂历史的小说迷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角度。

  先说说整体的感觉吧,整本书的风格挺《海贼王》+《加勒比海盗》的,但是内容上依然很中国。情节很黄很暴力,一言不合就操船了,一言不合就骑鲸了,一言不合就推油了。

  本来还担心会不会变成种马文,结果亲王果然一如既往保持着贞操,只凭剧情吸引人,丝毫没有令人失望。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喜欢看一个主角刚开场就集齐7颗龙珠召唤神龙,身边跟着10个爷爷随时开金手指,后宫三千日天日地日空气的无敌状态。

  这种直男意淫文,连我这种正经直男都看几行就腻了。

  而亲王这部小说,刚好是以落魄出逃的建文为主角的。让倒霉的主角,从0%的能量条,一点一点升级到100%,才能使读者跟着紧张激动的故事情节,一起体验这个人物逐渐饱满的过程。

  要评价这本书,首先我们要知道,小说界被公认的,难度最大的三种题材,分别是军事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

  其中软科幻小说难度还算低,硬科幻小说比如大刘的《三体》,那真的需要很硬的科幻功底。

  在《三体》成名前,大刘早已写过名声大噪的《球状闪电》、《乡村教师》等作品,为后来的《三体》一战成名打下基础。而亲王亦是如此。

  作为看过《古董局中局》、《龙与地下铁》的早年书迷,我本来就早已被亲王扎实的史学功底圈粉了!

  《四海鲸骑》中涉及不少史料知识,能看得出来,亲王的相关文学造诣很高,对于历史用物的描述精准而生动。对于武器和服饰的名称考究程度,一看就是亲王的风范。我们可以先看这一段——

  此时天色近晚,正是华灯初上的时候。

  青龙船沿着木排之间的狭窄水道徐徐前进,两侧船台之上有百座楼堂馆舍,风格各异:

  以暹罗、占城风格居多,也有大明、日本乃至欧罗巴风格。

  大明式样的多在外面裹满红绿锦缎来做装饰,日本风格的将门窗都油漆成大红色,南洋风格的干脆在房顶贴满金箔——

  与其说这是条大海船,毋宁说是一处奢靡繁华的浮游城镇。

  是不是一种电影的画面感扑面而来。脑洞够大的话,其实完全可以当漫画看了。

  镜头跟随着青龙船进入七杀的地盘,两侧的描写是一种双线性写作,互不耽误,仿佛置身于青龙船上,别致的景观生动地展现在眼前。

  这种强画面感,不拿去拍成电影或者动画我就去死!(什么?动画明年就上了?快快快扶我起来!)

  再看这一段——

  “这支明军是哪里的来的?可有标识之物?”七杀问送信的守卫。

  那守卫是个二十四、五岁身穿简便皮甲的健壮女子,她回想了下说:

  “主船升的是红色牙旗,带黄色火焰边,还升着挂有怪异青色灯笼串的白老虎小幡。南方丙丁火属红色之外又带黄色火焰边,那么应该是东南特遣舰队。”

  “怪了,我记得统领是王参将,他不是阿夏号的常客吗?我和他也算有几面之缘,此次如何这般不讲情面?”

  七杀听女守卫描述完,不禁皱起眉头,捏着下巴自言自语。

  这段不经意的人物对话中,只言片语就充分描绘了牙旗、白老虎小幡、黄色火焰边等等大明水师船只的细节。对于很明朝历史的人来说,稍微一个事实性的描写错误,便会觉得十分出戏。

  奈何我亲王拥有深厚的史学和文学功底,可以在保有历史真实事物描写的基础上,尽情用好文笔展开对小说情节的推动。

  常看小说的人都知道,一个作者,能做到把故事讲得逻辑通顺,能自洽不矛盾,还稍微有点文笔的,就已经不多了。更别说在这个写作基础上,让故事情节生动迷人了。

  而能把所有这些运用自如的小说大拿里,亲王绝对占得住一个靠前的席位。

  不论是剧情结构的完整度,还是文笔的细腻程度,又或者是对制造冲突的火候拿捏得是否到位,作为一本网络小说,亲王这次算是降维秒杀其他网文作家了。

  然而作为这本书忠实读者,我还是必须在文末指出它唯一的,也是最大的缺点——亲王的更新,实,在,是,太,慢,了。(围笑

  《四海鲸骑 上》读后感(十):四海之内,皆是"鲸骑"

  最近一口气读完了一本小说,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畅快淋漓的看小说了,我记得距离上一次看小说已过了一年多。

  刚拿到《四海鲸骑 上》的时候特别欢喜,因为看到了我喜欢的马亲王,虽然说这本书是合著,不过依然能在书里看到马亲王的文风。依旧是脑洞大,幽默无比,看着非常舒服。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小小的事,由于平常我看书是有固定看书时间的,一般过了这个点可能就会去忙其他的事,或者睡觉去了。这本书打破了我这种习惯,一打开就爱不释手,就连睡觉之前都要看一会才肯罢休。实在是这本书太吸引人了,看着就忘了时间,舍不得放下书本。

  《四海鲸骑 上》是一部游走于历史与架空的边界,有着《海贼王》+《加勒比海盗》风格,但内容很中国的长篇古风冒险小说。

  这本书是由马伯庸、驰骋、赵老湿主创,不空文化出品。故事以大明落难太子建文为主角,讲述了建文在鲸骑商团老板铜雀的资助下、与少女忍者百地七里、蒙古蛮子腾格斯、西洋学者哈罗德一起寻找佛岛的海上冒险故事。

  这本书无论是作者还是插画师都非常强悍,强悍的组合往往出好作品。

马伯庸,作家,人称马亲王。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得主,有“文字鬼才”之誉。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文字风格充满奇趣”。代表作《古董局中局》入选第四届“中国图书势力榜”文学类年度十大好书。驰骋:动漫杂志《新干线》系列主编、创刊人,著名动漫评论人。个人文集《天际驰骋》、《天际驰骋2》、随笔小说《列岛震撼之日》等。赵老湿:知名插画师。参与过《秦时明月》、《盗墓笔记》官方画集,《鬼吹灯》、《大圣归来》官方画集主编,九州幻想画师。

  扎实的文笔,加上精美的画风,是我喜欢这本书的一个重要原因。

  之前看过亲王的《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脑洞极其大,让我佩服,故事也是讲的幽默风趣,既能学到新东西,又能愉悦心情。《四海鲸骑 上》沿袭了亲王以往的作风,脑洞还是那么大。加上驰骋在动漫上的造诣,使得这本书变得独特起来。

  故事是以建文帝朱允炆突然消失为线索,而后视角随着建文帝,层层递进。

  开篇是风平浪静的大海,年幼的太子在一旁玩耍,这是一幅轻松欢快的画面。但暴风雨来临前总是安静的吓人,果不其然,太子建文去偷玉玺的时候看见父皇被杀,他躲在角落里但还是被发现了。于是大明水师出动逮捕太子,气氛越来越紧张,看书时心都快提到嗓子眼来了。千钧一发时,主角光环起作用了,建文凭借玉玺,成功启动了大明四大灵船之一的青龙船,这船恰巧是大明水师行驶速度最快的船。

  之后建文隐居在海淘斋,在海淘斋渡过了一段平静的岁月。这本书开头便是凶涛大浪,将情节推向紧张状态,然后一个反转又是一片繁荣和平的街头。可以说这本书所采用的手法就是紧张-平静-紧张。提心吊胆之后回归平静。每一次建文遇到困难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又一个机遇,而机遇后面又是一个又一个的烦恼。

  整部小说是通过平铺直叙来推进故事的紧张情节以及平静状态,看似冲突,但两位作者处理的特别自然,就好像本该就是如此,一点都不意外。

  与同类作品相比,《四海鲸骑 上》现代化、口语化、通俗易懂,去除了古风小说的晦涩难懂,以新颖的观点来叙述。书中提到一个词“投资”,按照常理来说,投资是投资脑袋或者投资生财,但这里的投资确是投资人。鲸骑商团的老板铜雀买下青龙船,投资建文一行人通往佛岛。“投资”这样的词出现在文中,好似一股清流,但一点都不觉得唐突,是刻意而为。

  《四海鲸骑 上》这本书所描绘的是五个人去佛岛找宝藏的故事,就好像《西游记》里四个人去西天取经一样。他们是一个拥有共同目标的团队。在这里,所有的生灵都是和平相等的,人、动物、植物、器物之间没有隔阂。

  人固然很强大,但他也有依赖的东西,比如说海藏珠,即使是一粒沙子也有他的力量,只是人一旦得到珠子的力量会慢慢被吞噬。可以说这是这本书境界比较高的地方了,我们平常生活中,人分三六九等,更何况是其他生物呢?

  总之,这本小说,无论是故事情节的设定,结构的建立,对制造冲突的火候拿捏的到位,又或者是万物有灵、众生平等的升华,都处理的非常到位。《四海鲸骑》有上下两册,看完上册之后迫不及待想看第二册,解开心底那一层层谜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四海鲸骑 上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