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南仁东传》是一本由王宏甲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天眼:南仁东传》精选点评:
●文字流畅,读起来顺。燃烧吧骄傲聪慧勇敢的少年。
●致敬
●3.5吧。。。感觉对人物的挖掘确实受到了缺乏直接资料的限制。。。
●天眼牛逼!
●新世纪的长征,只有在伟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才能完成
●向时代楷模学习
《中国天眼:南仁东传》读后感(一):当之无愧的人民科学家
一部充满抒情的人物传记,因为缺少足够详实的一手材料,填进去了很多科普和笔者的心路历程。有人可能不喜欢,但我却觉得此举巧妙地把少米之炊做成了震撼人心珍馐美馔。读者和笔者一起寻着南仁东先生留下的蛛丝马迹,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朝圣之旅。 南的精神,南的人格魅力暂且不论,最让我感动的是南在确诊肺癌晚期后的两件事。一件是很少逛商场的他,亲自和老伴为FAST的农民工们买了几麻袋衣服。二是他被评为2016央视科技创新人物的发言时,短短的发言,满满是对贵州人民的感恩。 他的家国情怀,他对一黑二暗三本源的渴望,他过目不忘的本领和终身的学习,他在通化电子厂十年的实践,他二十二年的奔走呼号筚路蓝缕让他成为了“时代楷模”。但他对人民最深切的感激和爱,让这样一个研究领域与乡野遥不可及的天文学家,成为了真真正正的“人民科学家”。
南在1963年从辽源五中毕业,我则是2014年毕业,51年间中国的土地上地覆天翻。老学长的才智高山仰止,但您的志与德,后人当尽其所能传承之。
《中国天眼:南仁东传》读后感(二):南老,谢谢您!
“南方有仁东,追寻天星梦。他燃尽了一生,去追寻一个关于苍穹、关于宇宙、关于星空的梦想,用不朽的功绩,在天文学领域,挺起了一个民族的脊梁”。
南老去世时,曾写过一篇推文,名为《戏子家事天下知,将军孤坟无人问》,就是一篇只有不足百人浏览量的文章,被人举报违规那就这样吧。
今天读完老爷子的故事,慢慢的感动。
因为之前读过《钱学森传》,所以对这一代的前辈们,想说一句:“晚辈叩谢先生。”
是你们让我们华夏再一次震惊世界;
是你们让亿万国人挺直腰杆看世界;
是你们让世界看到了醒来的雄狮一声吼;
是你们让世界知道了什么叫做中国力量。
所以,谢谢你们!
记得读完《钱学森传》的时候,只写了一问一答:
问:国庆阅兵那些火箭导弹是什么?
答:钱学森的作品展!
那么,天眼,就是南老您留个世界、留个这个宇宙的作品。
但是英雄忠魂不灭,南老的精神长存。
从您在SKA为中国申请项目,到遭遇滑铁卢,从您预知这一天的到来,到提前准备FAST,您始终走在最前面。您用您的一片热血为后辈子孙留下一个让世界为之颤抖的天眼,从此吾国天文界不再看人脸色行事,谢谢您!
七十二载人生路,
二十二年天眼铸。
一朝功成君自去,
留于后人对月诉。
《中国天眼:南仁东传》读后感(三):在这个满地都是金钱的年代,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在我看来,这本书,不只是一本传记,更像是一本科普。作者是通过南仁东生前的资料和他身边人的采访,慢慢还原出这位天文学家,当然文中很多地方都是作者自己的遐想。
南仁东是绘画很有天赋的人,尤其在人像上,高尔基,毛泽东,亦或者当年他在去荷兰的路途上为别人作画卖钱,都是大受欢迎。他也特别喜欢艺术与建筑相融合,当年考清华,报读的土木工程,就是一个例子,可惜最终国家分配到了无线电专业,但是,在无线电专业南仁东也有自己的发明,自己的产品,收音机、发射器等等。
当年的中国大串联真是让人羡慕啊,青年时代走南闯北,让人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而如今,交通更方便了,生活节奏更快了,我也想出去玩啊,可是就是没时间,都忙着工作加班,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特别喜欢书中的一段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到进入二十一世纪,似乎全世界都在为赚钱而奋斗。打开电视机,全世界的首脑都在谈经济,全世界都在说‘经济全球化’。中国电视里,春节联欢晚会向全国人民祝福‘恭喜发财’”。这就是现实,比如我现在的工作,由于没钱没办法推进,只能重新改方案。还记得当年在设计公司实习的时候,在炎热的大暑节气,在户外勘察,花了一个月时间做好设计方案了,最终由于没钱,只能放弃这个项目,所有努力付之东流。
书中还提到了南仁东的转变,两次大的转变,分别是15岁和40岁吧,15岁因为初中老师的开导,使南仁东树立远大的志向,40岁南仁东去到欧洲旅游,看到了别的国家的强大,坚定自己的意志。这本书还讲了苏联的建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的创造地,欧洲梵高的画作,都是知识面的扩展。还有提到物理学的发展,麦克斯韦为了卡文迪许留下的资料,用最后的生命进行整理出版,建成了卡文迪许实验室,这方面知识,我推荐一本书《上帝掷骰子吗》,鲜活的语言描述了物理学的发展史。
我特别喜欢《月亮与六便士》里的一句话“在这个满地都是金钱的年代,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很适合形容南仁东,为了天体宇宙寻觅,探索,奉献一生。突然想起一封信,上世纪70年代,一位赞比亚修女就提出了这个困惑,她问道,目前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子吃不上饭,为什么还要花几十亿、几百亿美元,去探索宇宙?随后NASA 航天中心科学副总监史都林格博士以《为什么要探索宇宙》为标题写了一封真挚的回信。随同信件寄出的照片。1968年圣诞节,阿波罗8号在环月轨道上拍摄的地球,名为「升起的地球」。我推荐大家去读读这封题为《为什么要探索宇宙》的信。探索宇宙给我们带来的边际效应远远大于探索本身,比如我们每天都会看的天气预报;我们迷路了,打开手机地图用到的卫星导航,全都是探索宇宙带来的好处。
当然,这本书介绍的重点也是南仁东奉献后半生的工程就是“中国天眼”了,也是这本书的副标题。4月28号,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天眼正式开启地外文明搜索”的新闻,还上了微博热搜,我当时看了一下微博热搜下的评论,大部分都是“不要应答,不要应答,不要应答!”刷屏,看来大家都看过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网友们都是基于小说里“黑暗森林”法则考虑,我们不清楚外星人的科技水平以及它们对地球文明的态度,一旦应答就会暴露地球的位置,极有可能给地球带来危险。我认为这都是科幻小说基于猜疑链虚构的世界,而人类真的不能因为这个猜疑链而畏缩不前,就像当年的哥伦布、麦哲伦,如果他们面对未知的恐惧害怕了,这个世界又会是另一番样子。
“中国天眼”在贵州省的一个洼坑中,喀斯特地貌真的是很神奇,我又一次去巴马,那边就有很多天坑,也有人生活在天坑里,冬暖夏凉,很适合居住,从坑顶爬到坑底,很艰辛,让人钦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国天眼”还带动了周边贫困县的经济,发展出了天眼小镇,发展旅游业,更为了激发青少年学习天体物理的热情。
最后以屈原的《天问》结尾,“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中国天眼:南仁东传》读后感(四):天眼之父:南仁东
南仁东像一颗小行星猛烈的撞击到了我的心灵。感谢单位邀请本书作者王宏甲为我们作南仁东事迹专题讲座,让我了解了天眼之父的伟大,旋即网上下单实体书,电子书和实体书同步加速阅读进度。
“天纵英才”一词应当是为南仁东而造:天放任他,不限制他,让他毫无拘束地展现自己超人的才能。南仁东的弟弟和多位同学都说南仁东有惊人的记忆力,他们还说,南仁东讲过,可以在大脑里翻书页,一页一页地翻,回想那页面上的字——就这样复习。
纵使天纵英才,但是个人心中坚忍不拔的志向,这种心志所凝聚的价值观,是比科技、比才华重要得多的东西。缺少这样的心志,即使聪明过人,也会一事无成。
他少时爱绘画、天文和建筑,考清华时高于建筑系50多分,却被调剂到无线电专业,原因是当时国家更需要无线电人才,他还有些不高兴。南仁东被他的工程师爸爸一顿训斥:国家少一个建筑师,多一个无线电科学家,不是更好吗?恢复高考后又考上天文学。
爱画画——画的毛主席画像栩栩如生,FAST项目标志也是自己画;
爱建筑——天眼项目追求不仅是科学成就,还追求建筑设计的完美;
学无线电——设计产品给国家和厂里带来巨大的收益;
国家需要他学天文,他就一头扎进去,为了天眼,没有空申报当院士,经费特别紧张,常常就吃小饼干和矿泉水,常常从北京去贵州坐绿皮火车的硬座50多个小时,贵州深山中上百个选址他一个个看………太多太多让人感动的细节,他在工人和农民中间感到自在,他后被评人民科学家,当之无愧。
文中两处我实在无法忍住眼泪:一处是他已得肺癌,他难得要妻子陪他上街买衣服,就是为了给天眼项目几百个农民工买衣服,感激他们对项目的付出;一处是参加2016CCTV科技创新人物颁奖盛典,不爱出席这类活动的他,撑着病体,就是为了再表达对贵州当地人民的感谢。
他拥有堂吉诃德的理想主义,谭嗣同不怕牺牲的情怀,他坚忍聪慧,复合型人才,大公无私。我之前一直在想,两弹一星元勋已是多年前的事情,当今社会还有这样一心为公的科学家吗?如今看来,有,南仁东,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将人生的全部都献给了天眼这样伟大的事业,竭尽全力,拼死抵达。
而更让人感动的是,除了南仁东,还有许多科学家、科研院所、尖端企业,在这个项目还一穷二白的时候,愿意无私的付出,就为了一句“为国家做点事情”。还有贵州政府、贵州当地老百姓,明知道可能没有结果,在最贫困的地区,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为天眼创造了最好条件。就像老百姓说的,再穷也要杀鸡给你吃。整本书看完,你不得不感叹,中国有个南仁东,中国是这样一个集体,大家都奔着祖国的宏伟蓝图浩浩荡荡全速前进。
看书过程中,我无数次和家属说,这本书为什么读的人这么少,这是这么好的一本教育读物,应该列为全国中小学生必读读物。如果做不到,那就是我们家庭的小朋友必读读物。
书中有一句话“一个南仁东逝去了,国家需要千千万万的青少年成长为南仁东。”在这本书里,可以读到爱国的精神,个人坚忍的毅力,无私的奉献,先进的理念,国家的辉煌,人民的赤诚等等。我们让孩子在追求个人的成长、成功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给他们灌注家国情怀,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成功是小成功,能够为国家、集体做出贡献,也是无上的荣光。
但是,愿意吗?我们能看到,两弹一星的元勋,包括几乎所有国家级勋章的获得者,都是经受着常人所难忍的艰难,无私奉献了整个一生,更勿论他们背后还有无数这样的无名英雄。我们崇拜和歌颂他们,但是即使自己的孩子有这个实力,你愿意让孩子这样吗?简单问了一下周围的人,都面有难色。这和时代无关,这和千年来每一颗希望孩子欢乐平顺父母心有关。
但是,我们可以多多让孩子学习这样的精神,让他们茁壮长成自己坚毅的羽翼,在时代的召唤下,作出自己最好的抉择。
2018年,天上多了一颗南仁东星。又或许,他本就是天上的一颗星,为了天眼,划过这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