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越南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1-03-14 01:44: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越南的读后感大全

  《越南》是一本由[美]克里斯多佛‧高夏(Christopher Goscha )著作,聯經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580,页数:6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越南》精选点评:

  ●一部很好的越南近现代史扫盲著作,越南历史和中国历史,就像是相差着一个相位的两个函数,从阮朝独尊儒术,为“教化”自己眼中的“蛮夷”心安理得地披上合法的外衣,到越共的胡志明崇拜、土改、民主集中制与改革开放,越南总是在慢半拍晚两步地模仿着中国这个师父。整部书读下来,许多人名闪烁在眼前,可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明命帝与胡志明这样的大独裁者,也不是潘佩珠阮太学这样的民主人士,而是阮朝的末代皇帝保大。一个从小被送到法国接受教育的末代皇子,后来又被法国人一手推举成为了傀儡皇帝,始终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应对法国人的种种要求,而一旦法国势力稍弱,就不再懒政,主动退位要求君主立宪,自称公民永瑞,甚至还去给胡志明政府当顾问。在不多的描述里,看到了一个乱世飘摇中的忧郁智者。

  ●打破越南中心偏见,识破河内叙事诡计,不为反康而偏袒非康威权,上佳

  ●总算是硬啃下来了,系统而周详的一本越南通史,近现代部分是重点,在阅读时比较留意越南和中国的历史交汇以及越共与中共的关系变化,两相对比很有趣,历史的相似性总是引人联想,能够感觉到历史现象的超国界性,以及越南真是研究地缘政治的绝佳范例。最后一节对当下越南社会的关注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未来如何,让人期待

  ●一个被殖民的殖民帝国如何沦陷于「他」又走向反「他」的历史

  ●所有战争都会打两次,第一次是在战场上,第二次是在记忆里。

  ●絢爛之極歸於平淡。高夏最出色的地方並非在於史料解讀或觀點突破,而是在於分寸感極強的整合與佈局謀篇。高夏本身研究越南近現代史,因此古代史只佔了兩章,近現代史佔了十一章。最精彩難得的是第九至十二章,並沒有循着大部分前人著作般集中在從潘佩珠到胡志明這條線索上,而是在胡志明和吳廷琰身上花了比例相當的筆墨,這也應歸功於近來Edward Miller對琰的深入探討。第十四章<紅河外的越南>可視為全書的外篇,高地/平原和國家形成是西方當今近世東南亞研究的顯學,從李塔娜到Vu Duc Liem都投身其中,我認為陳重金《越南通史》和這一章是中文世界對越南史最合適的入門。翻譯問題極多,很多人名沒有還原,錯字(乂作義、适作適),還把上座部佛教都譯作藏傳佛教。

  ●看完越南史,觉得最坏的就是法国人。为了一己之私,逆历史潮流而动,搞殖民,压制民意,断绝传统文化,绝文灭种。老蒋在北越也是没干好事,否则南北方不会是这个结果。

  ●越南的光辉历程在于成功抵抗了几乎世界所有强大军队。

  ●视角可算是越南方面的“新清史”。摒弃了“南下”史观,将越族视为另外一种“殖民者”。 在论述的时候,少数民族的问题只能作为补丁出现,最为人所知的南北越的对峙,实际上也是越族之间的对抗,他族也只能作为陪衬。 在结语中,又试图用“共和主义”将整个越南的历史串联起来,但是力度也有不够。就是“史论”与“史料”之间的配合感觉还是不熨帖。 从这本书中了解很多有关越南的历史内容,尤其是作为殖民地与法国之间的互动,这也是首次阅读这方面的书籍。对所谓的“殖民心理”有了更进一步地理解。

  ●面面俱到

  《越南》读后感(一):就史求实

  这本书是纯粹的历史学著作,文字用词就不加以评判。

  有两个历史事件,作者几乎一笔带过,进而令这部巨著少了光辉色彩。

  1、南北越统一

  书中没有花笔墨写一写西贡解放(沦陷)的具体经过。。。

  2、中越战争

  1979年2月直到1990年的中越边境战争,书中是寥寥几句。不知是西方世界对此不以为然还是连越南本国都故意不提及。既然此书作者单读为越南历史立传,花点时间写一写,哪怕是几页纸也好呀。

  正是以上两个缺陷,我把书的评分从四星降低为三星。

  《越南》读后感(二):以越窥中

  越南与中国山水相依,从古到今两国交织着太多的爱恨情仇。读越南的历史,也就是读中国的历史,近代部分尤其如此。共产主义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产生,因民族主义的兴起而扩张,也随着各国将其具体化而分途,但没有哪个社会主义国家不经历悲情的伤痛。

  从中华帝国到法兰西,从日本到美利坚,从中苏到越柬,抛开所有的意识形态的“主义”,才能看清一切的内核——为了利益而征服与互相利用。总体挺客观的书,但依旧有些逃不出西方中心论的影子,尤其是文末涉及改革的部分。

  越南曾是受儒家文化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如今也是去儒家化最彻底的国家之一(尤以去汉字而使用罗马化文字为代表)。随着中国的复兴与东亚文明的复兴,越南将走向何方? 借用文章最后一句话“仍有待观察”。

  《越南》读后感(三):一面镜子

  与正在读的另一本由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编的《越南历史》一对比,高下立见。余英时在《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中批评某些学者带着结论找史料,现在想来其实是官史通病。就此书来说,很欣赏作者能从多个角度来看问题。

  首先讲讲专门叙述高地民族的那几章。之前阅读的《逃避的艺术》一书对我启发挺大,高地民族的“现代国家认同”不强,因此被不同的势力所利用。插一个小故事,我的越南朋友曾经跟我说,战争期间法国也好美国也罢,都花了很多钱想收买高地民族,但是越共只是给他们送盐,就换得了忠诚,思维的差异就是这么奇妙。越南官方把历史描述成为越族由北向南开拓、给南方原住民和高地原住民带来文明开化的同时不断的反抗北方的封建侵略者和帝国主义殖民之悲壮史诗,然而明眼人都知道事实绝非如此。就我个人所闻所见,高地民族在越南社会中是明显的“他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外观上的差异),被另眼相待的同时生活与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始终还是大越族主义盛行。

  然后就是统一的问题,“一个越南”在越共一统河山之前是不存在的,为了构建这个概念,他们把红河谷地的政权视为正宗,以开疆拓土的姿态自居。与此同时,越共把反帝国主义以求越南独立与其政权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实际上在越南战争期间越共从来没有想过和谈,他们挑起与南越的战争,不断地渗透、进行颠覆,和谈一直只是个幌子,一统河山才是最重要的。反观南边,吴廷琰政府十分专制、腐败无能,也是个烂桃子。

  最后说说现状。腐败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另一方面让我没想到的是,越共自身不断鼓吹民族主义,某种程度上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被批评对中国不够强硬。海外有许多越南人时时刻刻做着推翻越共的准备,而越南融入东南亚与世界的过程似乎也不太顺利。我不认为越共有足够功力能做到它师傅做到的事情,现在的封闭与落后(简直不敢相信还有宵禁)也许最终会把自己拖垮。

  《越南》读后感(四):共产主义国家本位的牺牲品

  《越南:世界的失语者》这本在豆瓣上只有168人读过的书,评分9.1。之所以读的人那么少,是因为它在国内没有公开出版,是以繁体字竖排呈现的,对当代中国人来说,阅读的物理体验特别差,以我的阅读速度看它,都需要很久很久,远超出一般书籍当然周期。 它以一个非中国的视角去看待越南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大部分集中在近代史,古代只有很少的部分。张绍忠将军在国内节目上泪奔的视频历历在目,中国与越南的双边关系,实际上远超出双边的概念,牵扯其中的至少有中法英美苏,老挝,柬埔寨这么几个。 自先秦起,北越其实是中国领土。只是随着岁月变迁,它逐渐变成了越国。古语中就是从那边过来的人的意思,而仅仅这一点,就给越南到今天的现代化埋下了隐患。自古越南和中国江苏省差不多,就是个内斗大国,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S型的越南,也都是各方角力后的结果。 其实在另外一本书《战争的余烬》里详细的描述了法国和越南的恩怨。法国挺傻逼的,欧洲核心国家那种老子天下第一的复辟夙愿,在当年戴高乐政府那波是主流意识形态,所以尽管二战结束全球民族自决浪潮下,法国依然想要恢复越南实质殖民地的定位,这给一条船上的美国带来很大麻烦。最终就是那场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的越南战争收场。 这里值得中国人去看的地方,其实是中越为什么交恶,这个话题在网上有很多讨论,但都会归因到环境不同了,所以国家利益占了上风。实际上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也就是我开头说中越两国的双边问题,实际涉及好多好多边。 当年马克思列宁的共产主义,是以意识形态为最核心出发点的。在他们眼里,全球无产阶级是一家(所以很多人都给马克思安了一个无政府主义的帽子),所以苏联的立身之本,实际上是支援支持全球无产阶级,推动资本主义剥削剩余价值这个范式走向终结。所以早期苏联就是全球工人阶级的大金主。中国因此受益,抗日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思考问题的出发点,都是这事符不符合苏联的指导方针。说来有些不地道的是,我们真是一个实用主义至上的民族啊。 可是到了中后期,苏联变质了。它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国家使命从支援全球工人阶级,变成了国家本位的发展范式。这就必然涉及国家间的利益冲突,那搞这些,中国人不比你意识得早的多?所以共产主义内部,开始了一轮隐匿的棋局,越南就是棋子之一。 所以中越交恶,国家本位思考方式是个诱因,但更主要的就是共产主义本身,失去了原有坚持的理念。大家的道路分化了。 所以越南是个挺值得看看的国家,在国家发展这条道路上,天下乌鸦一般黑。核五常都是流氓,其他国家换谁都一样。 PS:港独头子大多为越南裔的中国人,比如黄之锋,毛孟静。

  《越南》读后感(五):苦難中成型的越南國家

  越南,是個對我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不管是做為歷史上曾經的屬國,還是邊境上有糾紛的鄰人,或是經濟上一個值得投資的新興市場,甚至,許多與該國女性共結連理者等,這個國家,都時常出現在生活的周遭。但是,華文圈對於越南歷史的著作,卻是少之又少,幾乎很難拿出幾本像樣的通史讓有心的朋友參考研究。聯經這次將克里斯多佛‧高夏(Christopher Goscha)這本在2016年甫問世的新著引進,著實填補了一大空白。我在網路上看到有人談論此書時,即引起了興趣,當知道中文版上市之後,立刻翻閱,看完前言後,就決定買回家拜讀了。

  閱讀高夏的這本大作經過是相當暢快的,不論是其敘事能力,還是整本書的架構,都看得出作者的功力。但更令人激賞的是其史觀。高夏開宗明義的指出,他希望自己的這部作品,要能夠跳出不論是“越南中心”,還是“西方中心”,盡可能一個超然的立場(未必客觀)去看待這段歷史。此外,他也清晰的指出了越南史必須面對的幾個課題:分裂中建構的民族國家、殖民主義及共產革命,高夏不僅用流暢的敘事訴說這段經過,他在整個架構過程中,還能夠明白的把事件因果及影響表達出來,讓讀者更能理解越南史的重大變遷及關鍵要點之所在。例如,他在談及越南的那些資產階級共和主義者在跟法國殖民當局爭取參政權時,卻將廣大工人與農民排除在外一事,下了一個註腳:

包括裴光照在內的憲政黨員,也由於不願將參政權擴大到工人與農民階級,終於失去大好良機,無法建立起像印度民族主義者建立的那種全民政黨。在年輕的民族主義者眼中,憲政黨現在已是最惡劣的殖民者同路人。現代資產階級越南共和主義已經成為死胎。

  讀者閱讀至此,當能明白後來之以工農起家的共產之快速興起並取得勝利非毫無來由。在本書隨處,皆可見到作者的巧思安排,讓這部作品,不單只是一本敘事流暢,文筆優雅的流水帳,而是具有引導力跟評論性的出色史著。

  在閱讀過程中,作者試圖讓我注意到了的幾個觀察點。首先要了解到的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S型越南,是經過漫長時間才成形的疆域。在作者計算下,越南統治者擁有這領土的時間,甚至不到一個世紀。脫離中原王朝統治後的早期越南,只是一個統治著紅河流域周邊,由表面統一的中央政府統治底下眾多豪強軍閥的小王國,雖然曾抗擊蒙古的入侵,但也被隔壁的高棉打爆過。十四世紀後明朝的再殖民雖然失敗,卻帶給越南更高的文明,黎朝跟之後的王朝都決定以“華夏模式”來統治其國家,致力於建立一個集權官僚政府。同時,說來諷刺的是,越南人進入東亞儒家世界後,反過來以文明國家自居,向南擴張至高地及媚公河地區的“化外之境”。當初以抗擊殖民起家的人,反過來奴役別人時同樣振振有詞。

  另外一個帶給越南改變的是法國人的殖民。來自歐洲的“現代化”是其影響,不可避免的是對於政治上的要求。第三共和曾經是越南知識份子嚮往的目標,他們未必是想爭取完全的獨立(至少一開始),而是某種程度的參政權跟自治。但殖民當局對此卻是從頭到尾的敷衍跟愚弄,雖然也許本不該對這些人有所期待,但這確實影響了越南之後的變化。日益增加的覺醒青年,看透了法國人的面目後,開始轉向激進。一戰後,布爾什維克黨人的建國帶給了許多人新的選項,包括那位日後被神話的胡志明,越南當局不願意提的事實是,一開始他也是溫和憲政派,迫於對現實的失望才選擇轉向。或許我們可以假設,如果法國人願意在越南推行類似加拿大、澳洲模式的自治改革,是否可以避免最後越南的共產化?其實也未必。畢竟作者也強調過,當時的越南資產階級改革派本身,也只是捍衛自己的權利,對於廣大的工農群體並不在乎。而財富分配與階級衝突這在二十世紀這是個全球性的課題,忽視是不可能的。在鄰近的中國共產運動興起的同時,越南恐怕是難以逃脫其影響,關鍵還是在於,能否及時進行改革以面對抗爭。

  越戰,坦白說,放在“極端的年代”(霍布斯邦語)裡,它並不是一場特別殘暴的戰爭。當時全球各地的暴力程度遠比現在的讀者們想像更強,更凶惡。當然,我們也不是說這事情就不重要。但如果純討論這場戰爭的正義與非正義,就沒什麼意思了。誠然,或許這對於越南人來說,是場攸關民族獨立的重大戰役更甚於意識形態之爭。不過吳廷琰雖然執政水平令人失望,但卻不是個傀儡--要真這樣法、美倒是好辦了--付出這樣的代價,是否值得,多少令人懷疑。畢竟戰爭結束之後的結果,並不是更美好的生活,而是一場延續痛苦的失敗實驗。在今天依然有人高喊著“馬克思是對的”的時刻,苛責過去“實存社會主義”國家推行的改革無疑是有後見之明的嫌疑。不過,任和忽略人性本質的理論永遠不可能成為現實,否則也只是場悲劇的錯誤。而那些拿成千上萬的人之命運為賭注,失敗後卻免於責任,甚至依然能毫無愧疚的執政者,對於那些冤魂來說,也真是情何以堪了。

  意識形態,政治理想,如果不能帶來更好的幸福生活,說穿了都只是執政者的糖衣。越南政府今天也終究是要向麵包低頭,沒有經濟發展,沒有執政合法性。然而,這能夠維持多久,或許只有歷史可以證明。

  本書的翻譯,專業名詞是否有誤,我才疏學淺是抓不出來。不過就閱讀的整個經過上來講,感覺就像是本來就是用中文寫就的,光這點就必須給予譯者譚天掌聲。

  高夏的這本《越南:世界史的失語者》,可以列入我今年讀過最好的圖書之一了。

作者英姿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越南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