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改变美国的一百零二分钟》经典影评集
日期:2021-03-13 03:12: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改变美国的一百零二分钟》经典影评集

  《改变美国的一百零二分钟》是一部由纪录片执导,美国主演的一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改变美国的一百零二分钟》精选点评:

  ●大概是为了避免太过触动美国人的伤痛回忆,没有播放撞机的瞬间,但是大楼上挥着白旗的绝望的人群和遮天蔽日的灰尘还是让我明白了美国人为什么要发动战争

  ●最后那漫无天日的烟尘啊。。。

  ●超级震惊。

  ●2010~

  ●看了猎杀本拉登前面的录像后,上youtube看了几个纪录片。真是比我想象的要惨烈的多。多少人为了不被烧死,直接从400米高的WTC上往下跳,这是多么绝望啊。别说当时在场的人了,连我看了都直淌眼泪。真不知那些拍手叫好的人是什么心态,每年都悼念一演员,对于几千人遇难难道一点不悲痛吗

  ●太凄惨了= =看的头晕

  ●在这之前911只是一个概念。现在能体会了。

  ●起鸡皮疙瘩了。。。

  ●8/10

  ●sorry.

  《改变美国的一百零二分钟》影评(一):面对灾难,我们其实很无助

  所有的美国市民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每个亲历现场的人在做着记录,在不同街区拍摄梦样的事情。

  看的时候胃一紧一紧的,看着每个人脸上的震惊,看着那些义无反顾的消防员,看着一些人的惊慌失措……

  可以体会那种末日来临的感觉,在看到已发生的事情时时候,是不是还在恐惧未发生的事情。楼倒了,尘土弥漫在整个城市上空,我似乎松了口气。只是为了活着的人松了口气,最糟糕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楼倒了),应该没有更坏的事情发生,没有什么可以威胁到活着的人的生命。可是这种胆战心惊又何以让人安心?

  成群的人撤离,看见很多人互相搀扶,逃不出烟雾的人带着口罩,地上是厚厚的一层土。

  面对突如其来的人为灾难,找不到出口的迷茫,永远都不想有这种感觉。

  《改变美国的一百零二分钟》影评(二):双子塔像积木一般倒下

  用亲历者拍摄的现场影像和录音,拼出了第一架飞机撞上大楼到双子塔完全倒塌的全过程。

  没想到用抖动模糊镜头拼接出来的纪录片可以这么可怕,从粉尘翻飞的双子塔脚下到数公里外宁静的街区,各种小人物的视角穿插变换,能清楚感受到个体面对灾难时的无措绝望。

  最令我震撼的一个镜头:从远方看去,世贸大厦冒出滚滚浓烟,毫无征兆地开始垂直向内坍塌。像一座被孩童厌弃,尘封过久的积木,突然无声地从天空的幕布上消失了。它原来站立的位置只剩瀑布般的浑浊烟尘,向附近的街区沉重地压去,在数秒内遮天蔽日,犹如不可抵抗的怪物,将街道上拼命奔跑的人尽数卷入脚下。

  看的时候控制不住地想,两座大楼倒塌已经像世界末日。还有许多不幸,在那些没有家庭DV,没有航拍,没有电话录音,没有高效媒体的地方发生,那里的人们又该如何记录和追溯痛楚呢?

  《改变美国的一百零二分钟》影评(三):令人无措的文化作用

  01年的我对911毫无记忆,昨天前我对911的认识也只停留在历史课本和每年零星会有的纪念仪式。可是现在一切都变了,在看了一部叫做《改变美国的102分钟》的纪录片之后。

  看这部纪录片时我十分震撼、百感交集。从头到尾都在默念快离开这里、快离开这里,甚至间隔几分钟就要暂停下来发泄情绪。很感谢影片使用了插叙的手法让我抽离当下,不然估计我需要用双倍的时间才能看完这部纪录片。

  这一切使得我对弹幕的一些叫好言论更为愤慨。我不明白他们看到的是什么,中东的战争和痛苦?99年南斯拉夫的中国大使馆?中国的“黄金发展期”?可我看到的是遇难者家属的肥胖,是事发时整个美国的手足无措,是被困者报警时冷静的陈述,是被火逼到绝境时的纵然一跃,是幸存者拖着的他人的遗物,是冲向灾难现场火警、记者、摄像和牧师。

  这一切都太沉重了,沉重到不应该再纠结历史的恩恩怨怨。就像对南京大屠杀的哀悼不应该只存在于华人之间、美国也需要feel sorry才是政治正确一样,我们对这个事件基本的同情就是身为人类的底线。

  在此之前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崇拜本拉登、萨达姆,我不明白为什么美国跟某些宗教国家死磕,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世界各国抵制恐怖主义的行为这么一致,我不明白为什么安检有那么重要的意义。

  我只知道恐怖袭击会让人受伤,我不知道恐怖袭击带来的伤亡那么大,那是两倍的伤害——死者死前的绝望和生者不断的痛苦。

  我只知道PTSD很严重,我不知道它为什么严重、人们为什么走不出来。我想不到有人会要面对撞向大厦的飞机,会需要目睹顶楼被困的人们从淡定呼救到绝望一跃,浓烟覆盖整个城市、不可计数的纸张漫天飞舞、烧焦的味道累月不散,一百多层的两栋楼轰然倒塌啊,一百多层啊。

  我只知道不同文化间的人会有生活习惯、思维上的差异,我不知道“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这种观念会让人是非不分、无视甚至叫好其他族群的痛苦。

  ……

  老师从词源上讲了很多关于Civilization和Kultur的区别,可我记不清了,似乎文化是思维上的、人们内化的,而文明是器物上的、人们开拓的。因此在这里这样的基础上我决定使用文化。

  这都是人祸,而人祸是一定要改变和避免的。

  自杀式袭击是在某一种极端文化驯养下的行为,可消防员们、警察们、宗教人员们会向危险前进也是一种文化驯养的结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为什么会有亲社会行为也会有反社会行为?有人试图从基因找到答案、有人投向学习、投向家庭、社会、学校,有人认为这些是天生的、有人认为这些都可以改变……可我认为这些都是作用因素之一,具体化和可操作化之后再找出出路不一定就是可行的,可以对抗文化的只有文化,定义间的建模可以再完善和修改,要有所改变应该直接从文化入手。

  如何去做不是能够想明白的,但好在我们是一个有中心力量的国家。

  前进的速度好快,我不要变得健忘。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改变美国的一百零二分钟》经典影评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