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之城》是一本由[美]H.P.洛夫克拉夫特 著 / [乌拉圭]埃尔南·罗德里格斯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1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名之城》精选点评:
●画得只能说普普通通,主要还是看故事。克苏鲁全集买回来有半年了,一个完整故事没看完,只能先靠这本漫画来感受一下上古巨神和那些不可名状的恐怖。感触最深的还是第一篇和最后一篇。
●就…还行。受爱手艺作品影响的作品很多,Stephen King的小说,《血源诅咒》游戏等等。但Lovecraft本人原著真的就那样…
●还没看完书 先看了这个 最后一个故事的色彩也太好看了吧!!果然是又绮丽又诡谲
●全程跪着看完,画风诡异剧情精彩。虽然克苏鲁系列有些心灵恐怖的倾向,但是无论是电影游戏还是漫画之后都有着特殊的邪恶恐怖感。顺吐槽出版商,印刷味道太重,这个价格竟然不是精装。
●克苏鲁是我经常玩游戏的主题,大多数为恐怖冒险类,本书是我等游戏迷,平日闲暇时的至宝,每次翻开拜读几页,保准不敢睡觉,不先吃饭,提神必备良书
●无关内容,单就画面来说,还是田边刚老师的漫画更精致,更合我的口味
●在既不多也不少的克总主题漫画和图像小说中,《无名之城》算得上视觉呈现最神叨的改编佳作。
●因为是元素混杂但实际上主题比较单一的奇异深渊见闻录(单一应该是因为全都来自洛夫克拉夫特的贫穷病痛等自身悲惨经历所带来的精神折磨客观化的产物),因此画面很影响观感。这正是让我看得非常难受(甚至有点生气)的地方:埃尔南的有些构图主次不分,看了半天我才知道那是棺材板,另外我注意到他几乎只画平视,多用正侧面,在「怪物向我扑来」这种表达上用的是侧面和怪兽但只露几根触角???有种蒙混过去的看图说话感。另外人物的辨识度很低表情也单薄,看nyarlathope的时候分不清人。要不是氛围表达和色感还可以(天外来色那样)我都合上直接看小说算了,对不住挑战san值极限的书宣了。
●对第一个跟第六个故事印象最深,盗墓者的小故事感觉最有意思,颜色很鲜明,整体不算很恐怖,一口气读完了,个人觉得封面很赞哦!
●喜欢最后一篇的颜色,整本画工都很好。但我个人感觉克苏鲁还是以文字表现更好,漫画这种形式削弱了无力感。(题外话:这本书是在学校图书馆发现的哈哈)
《无名之城》读后感(一):啊
啊啊啊终于到货了,这本漫画画的好赞!最后一章捂眼。。。。。怕怕。。。最喜欢异乡人的画风!!!!!!!!!!!!!!!!!神殿也很喜欢!!!!!!!!!!!!!!!!!!!!!!!!!!!!古屋怪画也不错,都很好,只是最喜欢这三个。意犹未尽的感觉,书里还有blingbling的内页,质感不错啊,还想看更多!!!!
《无名之城》读后感(二):对营造恐惧感的一点思考
(1)之前个人对“爱手艺”的克苏鲁小说的评价并不高,感觉有点过于写意了,没太多实质性内容,算是历史价值大于内容价值的开宗立派之作。但本书的八个故事挑选得很妙,非常适合进行视觉化改编,相当精准地渲染出那种对未知之物的恐惧感,可以说是非常克苏鲁了。 (2)对营造恐惧感的一点思考:尽量避免自嗨型恐惧心理描写,多用侧面描写,用氛围调动读者情绪,而不是强行推针注射。不少恐怖片喜欢采用伪纪录片风格,比如《灵动:鬼影实录》《女巫布莱尔》《死亡录像》,应该也是出于同样的考量。又根据恐怖谷理论,一个与真人稍有不同的类人物是最恐怖的,所以可以设置一些处于异常精神状态的人物,通过描写其异样的样貌与行为加深恐怖感。
《无名之城》读后感(三):洛氏漫画
克总发发发发糖^_^,好顶赞。 第一篇《异乡人》气氛满分,邪魅幽暗而不失原著精髓; 《埃里奇.赞之曲》,用巴洛克式的奢华视觉幻像来表现醉人的异域乐声,值得一提的是看洛老写这篇的时候还没想到过主人翁也可以是漂亮姑娘; 《屋中画》,日本恶鬼,貌似和克苏鲁没啥关系,并且里面中文画得很谜。 《奈亚拉托提普》:个人最爱。具体不讲。 《神殿》:估计是最遵循原著的一篇,由于原著是日记体,主人公出潜艇走向海底遗迹之后就没了。结尾作者又自己加了桥段,权当作是升华原先主旨。 《猎犬》:改编的画蛇添足,陈词滥调的环状叙事。
《星之彩》:画师cult过头了……
《无名之城》:看这一篇的时候只想说TM太敷衍了,明显是想要赶快交槁的作品。顺便一提,从第一篇也就是《异乡人》看下去的话,你会发现前后作画质量区别真的很大,好像作者越画越不耐烦,干脆草草了之一样。除此之外本书的另一个槽点就是俗到掉渣的装祯,封条上的推荐语强行尬宣,还有点恶心。综合起来扣个一星。
另外,姚向辉,前科幻世界的总编,也是翻译人员之一。
《无名之城》读后感(四):图像小说——克苏鲁的别样表现形式
这应该是国内第一本引进的克苏鲁的图像小说。作为“不可名状”的克苏鲁神话体系,作者把克苏鲁神话体系的那种莫可名状的恐惧切切实实地描绘了出来。之前唯一接触的克苏鲁系统的影像就是游戏《血源》了(第一个故事就很有《血源》的味道,不知道宫崎英高是不是受到这篇的启发),而这本图书的绘画风格近乎完美地表现了爱手艺大师描绘的那种超越人类理解上限的那些存在物。其中的八个故事发生于世界各地,欧美、日本、阿拉伯……每篇故事的表达侧重各有不同,最喜欢的就是作者的画风和译笔的流畅,作者善用对比色彩,将人类的精神状态(尤其是SAN值的掉落过程)体现地淋漓尽致,而译文很好地体现了那种克苏鲁的“克”味儿。总而言之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好书,是克苏鲁体系爱好者的必读之作。
《无名之城》读后感(五):第一次看图像小说,感觉还不错
我买这本书主要是被腰封上的推荐语吸引的——正统克苏鲁神话图像小说。感觉图像小说(graphic novel)是个很高大上的词儿,求知欲旺盛如我,遇到这种新词一定是要百度一下的,很失望的发现——其实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既有图片又有文字的小说。
那啥,那不就是漫画么,本宝宝看过几百部了好嘛?
可是百科上还说了,图像小说和漫画还是有所区别的。虽然形式上都是图文的形式,但它的绘图艺术价值明显高于普通漫画的作品,而且包含一个起承转合的完整故事,不像连载漫画有读者熟悉的固定角色,同时探讨比较深奥的主题。
总之,自诩为图像小说的作品,通常剧情较长较复杂,绘图表现风格的发挥尺度较宽,以成年读者为目标,好像有点儿不屑于漫画的感觉。但也有漫画行业的人士表示,不过就是为了方便行销而制造出来的好听名称,或只是羞于承认自己就是漫画书罢了。
拿到这本书,我感受了一下哈,可能和漫画相比,主要就是文学气息更浓了一点儿,比如第一个故事《异乡人》扑面而来的大师味道:何其不幸,若童年的回忆只带来恐惧与忧伤;何其不幸,若回首往事却只有无尽的孤寂时光。啧啧,很有韵律嘛!看了一下译者,有姚向辉老师,难怪了,大师手笔!
除了浓浓的文学韵律,这本书还有一点吸引我的就是妖艳的色彩和瑰丽的画风。八个故事,八种色调,八种感觉,有的幽暗深邃,有的香艳旖旎,当然还有各种猝不及防的克苏鲁式恐怖,大家看完一定要记得把书藏好,要是被麻麻看到一定会说,好好的孩子,都被这些血腥画面教坏了!开玩笑,不血腥恐怖我看什么克苏鲁!
毕竟是图像书,一个多小时看完了,看完主要有两大感觉,第一是有的故事看不明白,第二就是就是不过瘾还想看。毕竟我主要是来看视觉效果的,要是看文字就直接看死灵之书了。不过死灵之书我也买了,早已束之高阁,感觉这本更适合新手入坑,那本更适合进阶。
最后,期待更多的故事改编为图像小说,一定还会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