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女子为练绝世武功,伙同男友谋杀100人,手法极其残忍,看后直呼“
日期:2021-02-28 14:15:06 作者:甘北 来源:甘北 阅读:

女子为练绝世武功,伙同男友谋杀100人,手法极其残忍,看后直呼“

  本文作者:甘北

  首发公众号:甘北

  《射雕英雄传》里,抛却是非大义,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对侠侣,既不是杨过和小龙女,也不是郭靖和黄蓉,而是“黑风双煞”梅超风和陈玄风。

  他们的感情糅合了最多传奇元素,更禁忌、更纯粹,不讲大义,没有是非,辽阔荒原上一双结伴而行的黑影,九阴白骨一出,便是横尸遍野、血流成河。

  爱到鬼魅,爱到迷离,爱到众叛亲离,无可退路。

  听起来三观不正,但不独独是我,许多看过原著的读者,都被“黑风双煞”感动过。甚至不独是读者,金庸先生本人,对梅超风这个人物亦是费尽心思,下笔极为温润,春光潋滟:

  我本来是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整天戏耍,父母当作心肝宝贝的爱怜,那时我名字叫梅若华。

  不幸父母相继去世,我受着恶人的欺侮折磨。师父黄药师救我到了桃花岛,教我学艺。给我改名叫梅超风,他门下弟子,个个名字中都有个风字。

  在桃树之下,一个粗眉大眼的年轻人站在我面前,摘了一个鲜红的大桃子给我吃。那是师兄陈玄风。在师父门下,他排行第二,我是第三。

  我们一起习练武功,他时常教我,待我很好,有时也骂我不用功,但我知道是为了我好。

  慢慢的大家年纪长大了,我心中有了他,他心中有了我。一个春天的晚上,桃花正开得红艳艳地,在桃树底下,他忽然紧紧抱住了我。

  十八岁,桃花树下,风华正茂。

  他紧紧抱住她,芳心暗许,生死为约,他叫她“贼婆娘”,她叫他“贼汉子”,从此一语成谶,他们真就为了彼此,做了一辈子见不得光的贼,一生凄苦无处话。

  这样的反派,是很容易撩拨起人们的恻隐之心的,明知她坏,就是恨不起来。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在看书、看剧时,常常会被反派迷住,非但恨不起来,甚至还有点同情、有点喜欢呢?

  譬如《蝙蝠侠》里,有多少观众喜欢小丑更甚于蝙蝠侠?

  譬如《香蜜沉沉烬如霜》里的润玉,力压旭凤成为多少人心中的意难平?

  譬如《甄嬛传》里的华妃,明知她作恶多端、手段凌厉,但谁不被世兰死前的那滴眼泪感动,为她千般叹息?

  譬如《神雕侠侣》里的李莫愁,明明是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为什么看她葬身火海,心头却隐隐闪过一丝怜惜?

  这些读者是没有正确三观,爱恨不分吗?

  当然不是。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读者,都知道梅超风自作自受,李莫愁死有余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亦是绝对拥护法律,拥有极其明确是非观的人。

  而之所在阅读时“好坏不分”:

  一方面是因为作者的高超写作手法。写作者是可以避重就轻的。

  当他想要着重表现梅超风爱情凄楚,他就着重写梅超风的可怜身世。当他想要表现梅超风心狠手辣,他就着重写“黑风双煞”如何杀人。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相对完整地经历了当事人的一生。他的爱之所起,他的恨之所源,我们一旦完整看遍,就会对人物滋生复杂的共情,而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是非判定。

  试想,如果将梅超风和李莫愁的行为,简化成一条140字的微博,没有任何人会对她们报以一丝一毫的同情:

  譬如:女子为练绝世武功,伙同男友谋杀近百人,手法极其残忍,击穿死者颅骨……

  又譬如:女子失恋后丧心病狂,杀害无辜路人近百人,其中不乏老弱病残……

  卧槽,别说了,连夜枪毙吧。

  看,这就是14万字,和140字的区别。

  又如之前陪我妈看《如懿传》,每回都是饭点扫那么几眼,断断续续,一点都不爱起来。觉得如懿老烦了,动不动就被冤枉,连最亲最近的人都保不住。

  后来扎扎实实从头看起,完蛋,如懿没哭我先哭,如懿落泪我哭死。

  我跟如懿共情了。我在电视机前,完整经历了如懿的一生。她的两小无猜,她的心灰意冷,她的兰因絮果,一桩一件走过,就再没法骂她的不愠不怒,恨她的与世无争。

  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数十个小时的陪伴,跟仅仅在百度百科上看到一段简介:乌拉那拉·如懿与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一生从恩爱相知到迷失破灭的婚姻历程,这两种体验是截然不同的。

  置身其中,就很难口出恶言。

  曾经在一个暑假儿童下水游泳惨遭溺亡的帖子下,看到过无数恶评:

  “让别下水偏要下,死了活该!”

  “熊孩子,报应!”

  “家长也该一块儿溺死!”

  我着实吃惊,这几个孩子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已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还要在互联网上被一群陌生人“鞭尸”?

  同时我亦好奇,倘若,今天溺亡的是我们的亲戚、我们的邻居,每天出入一个电梯,曾经打过招呼、迎过笑脸,喊过我们叔叔、阿姨,跟我们有过几面之缘的小朋友,这一句“活该”还骂得出口吗?

  譬如下班回家,妈妈突然告诉你:我们小区一个孩子,趁着家长去上班,跑河里玩水溺死了。

  我相信,任何一个稍有同情心的正常人,此刻的第一反应都是:真的吗,哪家孩子啊,太可怜了吧,爸爸妈妈得伤心死了吧!

  因为那个孩子,是一个生动具体可感的孩子,他在我们眼里,是每天楼下奔来跳去的真实的生命,为此我们也生出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同情。

  而当一切浓缩在140字的新闻里,孩子就不再是孩子,而是一个名词,一个靶心。

  这也是为什么网上遍地键盘侠,见面人人笑呵呵的原因。一方面是隐形的互联网释放了人性之恶,另一方面也多少源于,互联网上的信息是扁平的、片面的、遥遥万里的。

  生命是因为共同参与,才显出温度和厚度。

  你知道李莫愁曾有过青春少女的时代,就忍不住为她后来的心狠手辣而惋惜。你看过梅超风和陈玄风的故事,就总会在“罪有应得”这四个字上,保留一声叹息。

  这就是人类复杂而诡谲的情感世界,法律有明确对错准绳,爱恨却很难划分是非界限。

  然则,同情归同情,即便金庸先生再怜惜梅若华,终究还是把她写死。

  因为她的天真烂漫、两小无猜虽则动人,那一堆堆被“黑风双煞”无辜杀害,摞成一堆一堆的白骨,亦同样有鲜活温润、呼吸可感的生命。

  他们也有家人,也有自己的“贼婆娘”和“贼汉子”,而后来他们躺在那冷冰冰的地上,连一个完整的名字都没有。

  金庸先生怜惜梅超风,却也更怜惜那些无名的白骨。

  在情感的不由衷和是非的度量衡中,一个创作者的最大慈悲,也仅限于让她如愿以偿,死于恩师的怀中。

  今日荐读

  “宝贝老公真疼我,送我40万的钻戒,只可惜是个假的,要不要拆穿他?”

  领导千金骑在我身上喊「驾」,我配合地喊「吁」……这么舔该加薪了吧?

  “天上最亮最亮的星星,是阿太变的,当你看到星星,拜托想起阿太。”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女子为练绝世武功,伙同男友谋杀100人,手法极其残忍,看后直呼“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