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是一部由纪录片 / 战争执导,香港主演的一部2005-08-08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远征军》观后感(一):骨血
当我看到后人在野人山中发现远征军们的累累白骨,从白骨中收集来青天白日帽徽,把它们拼出中国的字样陈列在博物馆里。那一刻你会觉得他们所忠于的是一个民族,他们所保卫的是一个国家!
《中国远征军》观后感(二):拍的相对简单!但是注重这个题材就好!
虽然拍的较简单,但是只要能够正视历史就好!至少会提醒我们,我们的民族确实曾经浴血奋战过!抗日至少是我们民族难得的对外的胜利,虽然代价是极其惨痛的!记住历史!记住这些死难的人士!
《中国远征军》观后感(三):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
吾辈亲历战斗,幸而生存者亦垂垂老矣,实不忍令维护国际正义保卫人类和平之神圣使绩就此泯灭,浴血奋战壮烈捐躯之忠魂无所归依”中国远征军10万忠魂长眠缅甸半个多世纪,2015年4月9日遗骸发掘工作正式启动,欢迎英灵回家!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他们是最早那批踏上征程的先驱!赤子之心肝脑涂地!
《中国远征军》观后感(四):远征军历史值得一读
清明节去云南腾冲远征军烈士陵园扫墓,对远征军的历史有进一步的了解。之前只是听说过远征军,并不知道远征军如此的英勇。回来看了远征军的纪录片和电视剧,得确很棒。非常佩服当年国军的爱国热情,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不畏艰险。戴安澜的200师和孙立人的新38师在战场上打了漂亮的战役,为中国军队在世界上赢得了荣誉。
《中国远征军》观后感(五):里面一首老兵的诗
《念奴娇·飞越驼峰》
穿越云海,战心切,大军远征印缅。
驼峰横亘,听说是,海拔万仞险关。
敌炮轰隆,高寒抖颤,胸中烈火燃。
遥想当年英武,觅敌求歼,敢骑虎登山。
万里擒贼囊物探,国威军威赫显。
战地神游,激情油然,重现当年。
疾风劲草,无愧吾生人间。
投笔从戎
《中国远征军》观后感(六):山河可证,天地可鉴
从西南联大到中国远征军,在这个苦难的国家,在那些颠沛流离的岁月里,无论国之栋梁的教授学生,还是国难当头岂敢坐视的中国军人们,他们爱国,爱家,胸怀天下,心系中华民族,各自在自己的位置拯救着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和民族。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他们为国家民族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少数幸存者也是苟且的活着。我们的历史书翻过了这一页,让他们不为人所知,但是山河可证,天地可鉴…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绝不能遗忘的历史
《中国远征军》观后感(七):大年初五,看完中国远征军
今天年初五,看到胜利会师最后十分钟,哭的嗓子痛,我看到那些老兵,那些衣衫褴褛,终于穿过炮火,活到胜利这一天的老兵,他们凄凉的晚景,当时仅存300人的话,十年后的今天又只剩多少人呢。什么时候,他们的事迹,也能像铁道游击队一样被每个中国人知道呢?最可怕的,是死了还被遗忘,就好像,没活过。
通过我的团长我的团我三年前才了解到这支队伍,中国远征军,抗战中后期的一支军队。通过松山战役笔记我又深入了解了,滇西反攻过程中的十战松山,战争就像电影一样在我眼前放映:那些士兵,来自四川的,湖南的,河南的,热河的,东北的,他们在战壕里度过了整个滇西的雨季,他们不得不亲吻那些落在他们头上的炮弹子弹,他们傻愣愣的抱着刺刀上去肉搏,有的兵已经长大成人了,有的兵只有十多岁,督战不督战的,反正都是个死,不如冲上去和日本人干死。有的是经过前线好多次会战的老兵,有的是从不知道哪个乡下抓来的乡下大哥,种田是他们的唯一技能。现在,无一例外的,乡下大哥和兵油子们都交代在了这里,还是灰头土脸的,没个人样儿。看到最后的纪念碑被毁,仿佛是你们曾经存在的最后证据也被消灭,比死亡还可怕的,是被遗忘。
《中国远征军》观后感(八):中国远征军
八年抗战,身为云南人的我,感谢!感谢这些远征军们的抗战,以及带来的胜利与喜悦。 这样的记录片值得一看,让人知道这段被掩埋的历史以及被遗忘的军队英雄。看片时,的确我和采访中的人一样,不知道远征军是谁?是干过什么事,看完之后才恍然大悟,顿感悲切与惋惜。 主线大概这样:1942年,缅甸之战第一次以失败告终,5月,杜聿明,带领部队进入野人山,这里真的很惨很惨,大自然面前人类可以那么渺小,里面的无奈之举让我感动流泪, 死伤年轻人的白骨堆积成山呀,让人毛骨悚然,还好依旧有人活着走出去了。 同年,戴安澜将军战死,怒江对峙局面形成,滇缅公路被切断。于是陈纳德的飞虎队诞生了。这只队伍是真英雄,真性情,真正地帮了中国。要是没有他们,真不敢想象被轰炸为平地的城市。 两年后即1944年,中国人民不忘雪耻,进行了缅北和滇西大反攻,在这里,我认识了孙立人的杰出才干,以及史迪威将军的战略谋划。不过,最激愤人心的还是这句口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 后来的后来,战争节节胜利,从光复腾冲到松山之战再龙陵会师,这场战争可所谓真正胜利了。远征军让我看到了中国人的血性和忍性,他们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
《中国远征军》观后感(九):一寸山河一寸血 十万青年十万军
第一次知道中国远征军 是高中时候读一本叫《野人山女兵》的小说 大概是这个名字吧 记不清了 正是在中国军队兵败缅甸 退走野人山回国的背景下 印象很深 倒不是因为这本书有多纪实 实际上有点黄 基本上是讲述十几个女兵在茫茫原始森林中 如何通过出卖自己的肉体来依附于一个男兵 在这个男兵死后 又是如何拉帮结派 相互间勾心斗角 以图能最后走出野人山 更准确地说 这部书是人在被逼到最原始状态下的各种心理的描写 除了几个女兵的身份 与滇西抗战的大背景就没有更直接的关系了; 当时 现在 对这段历史的全貌都并不了解 这部纪录片恰好给出了这个全貌
关于国共抗战的关系问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承认国军的贡献 最是自然 滇西 中缅边境 及至缅甸山林中在累累白骨 弹壳 墓碑 就是明证 自不必多言 中国人 中国军人是有血性的 在此谨记残存第8军阵亡壮士纪念碑底座的文字 以铭其功
岛寇荼毒 痛及滇西 谁无血气 忍弃边陲 桓桓将士 不顾艰危 十荡十决 甘死如饴 瘗忠有圹 名勒丰碑 懔懔大义 昭示来兹
最后讲到日本人在战后连战马都在缅甸立碑筑塔以纪念 而我们的老兵现在大多贫病交加 晚景凄凉时 相当不是味道 这些从战火中走出来的老人很多终究在默默无闻中走向了最后的归宿
《中国远征军》观后感(十):续集——09年凤凰卫视《血战滇缅印》
窦文涛老师讲述的《中国远征军》连续十集,它的详实程度大家都有目共睹了。
所以,我想推荐一下另一部在豆瓣没有的作品《血战滇缅印》,正是它将《中国远征军》中来不及细说的重要内容一一呈现了出来。
《血战滇缅印》同样是凤凰卫视的纪录片,在2009年首次放映,其内容基本上是对05年《中国远征军》的补充,其中有详细介绍了“飞虎将军”陈纳德以及他的飞虎队就是后来的14航空队,还介绍了史迪威与蒋介石的种种恩怨、蓝姆迦基地中国驻印军的情况等等,也采访到了从胡康河谷走出来的老兵、史迪威将军当年的贴身警卫等这些前辈。
所以当做一个系列,推荐大家去看一看。然后我发现个有意思的事儿在这里说说:
《血战滇缅印》09年上映,主持人已经不是窦文涛老师了,换了个女主持人,刚开始我其实没特别留意,然后这两天我看到央视也有同名纪录片,我赶紧上央视网想看一看,然而我刚看到这个栏目介绍,突然一下就想起了凤凰网这个女主持人...嗯 央视这版的栏目介绍就是凤凰卫视《血战滇缅印》开篇第一集女主持人的原话……我还真没记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