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没有了我们》是一本由野子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后来的我们,没有了我们》读后感(一):迷失的我们
这本书是只属于一个人的故事。
“我爱你,在我爱你的时候我只爱你”,其实对于爱情,我们大多数也都是如此。
我们爱谁都会在那个时候一直爱,直到爱情消失了。那个时候或者变成了夫妻间的亲情,又或者变成了陌生人间的熟悉,更或者变成其他的,只是不再是爱情了而已。
所有的主人公就似乎都是这样一个,曾经如此深爱过那些人,后来都走散了,只剩下我们在原地不知所措。
其实我们的爱情都是这样的,我还记得,曾经有人和我说: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原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一直有良人相伴!但是后来,那个人也走散了。
在我们那个属于青春的年纪里,我们会如此肆无忌惮地去爱,去喜欢,去追逐……但是在最后我们还是都回归到了现实。
爱、性……有些时候我也不知道我们到底是在爱自己,还是热爱那种感觉!
总之读完整本书,也许最大的感触就是,那个时候我们还是那么的青春,对爱有着那么深刻的渴望,但是走着走着就发现,我们迷失了,迷失了自己,也丢掉了爱。
很像是《挪威的森林》的直子、绿子和渡边君的爱情,爱过谁呢?都爱过!但最后还是迷失了。
就像那句话: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后来的我们,没有了我们》读后感(二):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拿到书第一时间就读完了,整本书由14个爱情故事组成。你丝毫不会怀疑这14个故事,很多都是根据真实经历改编的,甚至你我身边的人,就有故事中各色角色的影子。
不难看出,很多文章都是阉割过的,本来应该有5000字少儿不宜画面的描写,结果一笔带过!我表示很生气!
14个故事有温暖的,有治愈的,有可悲的,有可怜的。人生百态,形形色色,悲欢离合。能写出这么多故事的野子,内心一定是柔软细腻的。
很多故事中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回想自己年轻的时候在感情上辜负过很多人,也被人辜负过,不过还好,最终我遇到了那个让我愿意画地为牢,在一棵树上吊死的女孩。我的好哥们Z外号泉城炮王,他说你这话我截图了,将来你等着,将来你敢出轨,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我喷死你。
炮王同学是我从豆瓣认识的,家庭好,工作好,学习好,打球好,妹纸多,一周能约四个妹纸开房无压力。关键TMD打游戏还比我厉害,和我同龄就已经年薪百万了。他有很多人生起点是我奋斗的终点。然而他经常不快乐,我也不知道如何安慰他。可能人拥有的太多,反而会少了很多乐趣。就像孙正义在成为日本首富的那天,他瞬间就失去了逛超市的乐趣,因为只要他愿意,他分分钟就能把超市买下来
话虽如此,但是我还是希望成为有钱人呐,哈哈。
文笔不好,瞎鸡8写的,最后希望各位,做人不缺爱,做爱不缺人。
《后来的我们,没有了我们》读后感(三):当男女在谈论爱情时
从野子的书里让我很感慨的是男人看待爱情跟女人看待爱情居然如此不同,因为他故事里发生的这些事在我这里都只能算是露水情缘。如果书里性转一下,这些只能被我称为“药引子”“野男人”,在我的感情里都不配有姓名,而男人则笃定这就是爱情。
很多男人跟我谈及他们曾经的爱情的时候,他们享受的是一个女人将身体交与他,享受的是被我称为游戏的感情,当然很有可能是因为我身边的男性朋友在感情上没有几个是好东西,这个观点并不包括所有男性。
也有男性会跟我炫耀他交往过女性的数量和质量,觉得自己在两性关系上特别成功。我想他大概是误会了成功的标准,在我看来睡过多少人,跟多少人谈过恋爱是很无聊的,如果哪一天有一个男性跟我说他知道怎么好好经营一段亲密关系,去谈一段长久的恋爱,那我会虚心请教一下。
而女人在跟我讲诉她们爱情的时候,都是琐碎的拼凑,一些她感受到的被爱的细节,女人享受的是被感情左右的大脑。
但无论男女在谈论爱情的时候都会很享受同一件事的叙述:自己在对方那里是特别的存在,是区别于其他人的。当然在这一点上我也苟同,也会因为这种特别而沾沾自喜,爱情是我们普通人为数不多感觉自己很特别的时刻,完整的满足了我们自恋的需求。
我虽然不想提年龄大了之后如何看待爱情,显得暮气沉沉,但我觉得现在看待爱情跟前两年的看法差距都很大。今年夏天我很少出门见朋友,但每次出门他们大概都会评论一下我的穿着,说我穿着太洒脱了。其实我懂他们的意思,无非是说我穿着打扮不精致。我心想你们根本不配让我化妆打扮出门,赶紧谈事谈完我还得回家躺着呢。
我明白我失去了对异性的兴趣,感情在我这里变得无足轻重,但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妨碍我们谈论爱情。 爱情是在我人生中为数不多觉得珍贵的东西,其实越是珍贵难得的东西越不是必须拥有的,这一点我们很清楚,比如我们没有拥有宝石依然在活着,它不是空气不是水离开这些我们才会死,但不妨碍我们去赞美宝石。
《后来的我们,没有了我们》读后感(四):今年夏天分外热
今年夏天分外的热,其实也有可能每年都一样,只是我们都活在错觉里,总以为今年夏天才是历史上最热的一年。这种错觉常常发生,比如总有人自以为天下无敌的美丽或者帅气,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想和你谈恋爱。
野子老师在出书之前,其实这本书里的大部分故事我们都已经看过。我们和野子老师,还有其他几位友邻,差不多时间活跃在豆瓣上,写日记写故事,争取关注,豆瓣上的流量其实真少的可怜,用户又挑剔的要死,吸一波关注实在不易。但那时候还有首页推荐,文章一旦能上首页就能吸引不少关注,于是大家都在很踊跃地写着日记。开始我们的关注量都差不多,唯有野子老师连载《我想睡你的十二个理由》,靠着每一篇小黄文生生地吸引了广大女同胞的赞叹与关爱,一下子拉开了和我们的距离。然后我也知道野子老师从那时就开始等着出书,不少编剧和出版社也关注了他,也谈过好几轮,结果都不了了之,期间曲折就不再表。就当我们都开始放弃的时候,小黄书总算来了,换了个封面也换了名字,看起来文绉绉的,打开看完内容后我笑了,这哪里还是《我想睡你的十二个理由》,分明是《被甩的十二个理由》,没有了小黄文露骨的描写,徒剩一些爱情的曲折与悲伤,野子老师也不再像那个豆瓣上的那个风流人,转而变成谈论爱情和人生的“大师”了。
当然上述这些其实都是玩笑,即便不用书来验证,野子老师的情爱故事(不,爱情故事)肯定是讲的非常好,这点毋庸置疑,豆瓣的几万粉丝早就验证了这一切。故事其实也真的很好看,比如《出轨的少年》,《绿皮火车》,《假如,世界上还有一个晶晶》都是我非常喜欢的篇章。这些故事其实里面或多或少都带着些我们曾经的影子,少男少女的爱情,奋不顾身的勇敢爱,野子老师的故事里没有中年,野子老师在我们心中也是永远的少年。
野子老师曾经说过很多故事是真实的,不管真相如何,反正从这本书看得出来野子老师还是很辛苦的,一会儿要和别人的老婆恋爱,一会儿又要做第三者,一会儿化身女孩去爱别人,一会儿变成双性恋的少男,野子老师在豆瓣上拥有众多的女粉丝,也不乏许多想和野子老师谈恋爱。我虽没有和野子老师面过基实际见过,但直觉里总觉得野子不是那样的野子,虽然渴望爱情,但一定是个正常、正直的好男人,忠诚且虔诚,他只是有个文学爱好的梦想者,是个心里永远住着十八岁少年的人。
直到前几天野子老师再次在豆瓣上放肆发出他系着围裙光下体(不,光大腿)的照片,我突然感觉野子老师“正常、正直”的人设看起来也是我的一厢情愿和错觉,我为什么要苛求野子老师外表放荡而内心端庄?就让他表里如一有何不好?那个故事里悲伤的少年是他,那个生活中放肆而油腻的人也是他。然而我还是在心里为野子老师辩解:不,只能怪今年夏天实在是太热了。
《后来的我们,没有了我们》读后感(五):记忆里的人,我还记得你爱我的模样
我们在一段爱中,追寻、付出、享受、接纳、改变…爱情的到来多少增添了生活滋味,也同样压力重重。
《后来的我们,没有了我们》,野子老师的第一部作品,十四对恋人相爱的故事,从爱上到爱过,到头来,各自怀念的都是曾经相爱的痕迹: 和余蓝一起等日出,看夕阳 最后还是选择乘坐绿皮火车,找避风港 无法忘记名字叫李悦的女孩,尽管她无数次突然离别 无心风月,只想一辈子和爱的人相拥而眠啊…… 每一个短小故事,都在大胆去爱,热情去付出,当你真正读到这些时,美好的爱情已根植于心!对离别产生的伤痛会更加明显。 原来,那些记忆里的人,始终忘不掉,最后都会长成一个个伤疤。 爱很简单,一直相爱却很难,正如黄小琥歌中所唱:“相爱没有那么容易,每个人有他的脾气”,有时候也不是不爱,是走着走着就容易散了,书中的十四对恋人,上演着一场场爱情博弈。 相信在这些爱过的痕迹里,也许能找到你自己的影子。 那么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反思什么? 1.初尝爱情甜蜜仅仅是爱的蛰伏期。 故事很多描写了在这一阶段的恋人,他们体验彼此温存,却无法承受爱情中的变数,面对磨合期、平淡期和婚变,无法用正确的方式处理,没有考虑到自己该如何做出改变,导致俩人的情感不稳固! 面对这种情况,双方保持同频成长很重要,如果只是一方在委曲求全,过度依赖而不思进取,感情不能长久。 2.女孩一定要时刻保持自信,该有的态度和立场不能输。文中依依是一个好女孩,她的死令人感到惋惜。 男孩如果在结婚后对你表现出了不耐烦,甚至不愿意同床,他多半是另有打算,女孩要做的是不能浪费时间和情感,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把时间和金钱用在自己身上,努力变优秀,当你更上一个层次,看不 上原来他的时候,这些事情就不再头疼。懂得及时止损。 3.在长长的人生路上,你要做一个敢爱的人,没有一对情侣是靠着自然关系生长而一直长久在一起,平淡生活需要被唤醒,被标记,被打脸,害怕和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爱就爱了,这就值! 《后来的我们,没有了我们》,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晴时有风阴有时雨,争不过朝夕 又念着往昔,偷走了青丝却留住一个你,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别怪我贪心 只是不愿醒,因为你只为你愿和我一起,看云淡风轻。 愿你,后来的你们,永远在一起!
《后来的我们,没有了我们》读后感(六):吹一波野老师的彩虹屁
我刚刚发现野老师这本书出版了的时候,我就笃定我会得到这本书,而且是野老师送的。尽管我们并不熟。
我先在微信上私他,建议他可以做一个送书抽奖,他笑着答应;又在朋友圈Q他想要他送书,他没有回复;最后一波在豆瓣想读说“想让野老师送书”,之后我就成为了第一波送书名单中的一人。我笃定他会送我,但是还是很意外也很惊喜是签名版的。(我猜测野老师的签名肯定练了好久:)
说回正题,这本书原名《我想睡你的十二个理由》,全书一共14个故事,不算很长,看书速度快一点基本两个小时多一点就可以看完。但是我并不建议读者一次性全部看完,最好每天晚上睡觉前看一篇,虽然也有那么一两篇不是很OK,但总的来说,开路先锋,敢为人先,颇有虽千万人吾往矣之感。
14篇故事,几乎每一篇都是分道扬镳,都是离愁别绪,都是遗憾绵绵,写尽性与爱。
古代的时候,亲密关系是三妻四妾式,后来追求男女平等,变成了一夫一妻制,而现在,一夫一妻制百年未到,更多的人却选择不婚。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速食世界,提升的何止是我们工作的效率,还有我们恋爱的速率,以及性的。就像书中所写“我这样告诉别人,易动情难深情。我很容易对一个人动情,但却很难爱上一个人。”而“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时代似乎早已不在,如今我们喝杯酒的时间就可能对一个人动情,双眼对上一瞬擦出的火花就足以撑起一夜的旖旎涟漪。时至今日,人的自我意识膨胀式觉醒,大都保持着“我依旧单身,但从不缺性生活”的状态。
野老师的豆瓣主页有这么一段话“我们都是孤独的刺猬,只有频率想同的人才能看见彼此深处不为人知的优雅”。从他的故事里也能感受到他在寻找一个与他频率相同的人,只有一段时间相同也没关系,同行一段时间就好了。我们越来越爱自己,越来越不愿意将就。每一个孤独难耐的夜里都渴望有一个温暖的人陪伴,等到黎明来临,再分道扬镳。就像张爱玲说的“风雨同舟,天晴便各自散了。”
近来我常常会有一种无力感,我想知道如果一个男生真正喜欢一个女生,他的追求会是什么样的。因为事实上,信息化时代,社交软件层出不穷,分分钟就可以通过社交软件向对方表达你的心意,越来越多三分情谊十分渲染,于是出现撩骚这个轻浮的词。明明都是隔着时间和空间的心意,却远远比不上从前书信的珍贵。喜欢变得格外轻易,今天喜欢这个得不到回应换一个也是很方便,人间游戏,游戏人间。每个人都是胆小鬼,怕付出,怕受伤,渴望被爱又不知道如何接受别人的爱,于是各种 矫情、作。
书中有一篇故事《绿皮火车》,结尾写道“遗憾的是,我终究没能给她安定,甚至没有一个承诺。遗憾的是,直到我们分开,我都不曾用心去爱她。遗憾的是,在那个本应为爱奋勇的年纪,我却沉溺于风花雪月,游戏人生。”人的精力有限,浪着浪着就累了呀,就不想这样游戏人间的浪下去了,但是也没有力气去认真的和一个人谈恋爱,浪也累,认真也累,索然无趣。
所以我极力推荐这本书,尽管有很多人不是很赞成这样速食的恋爱观,觉得有违主流价值观。可是这就是现在灯红酒绿、欲望都市的真实写照啊。文学作品就是要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这本书可能写作技巧并不是很高超,但是真的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作品,将那些矫情、作、意气用事与现代人安全感的缺失紧密结合,笔下生花。
最后说一波作者。其实很难想象一个男生会有如此细腻的笔风,这么地通透哀伤,所以我猜野老师年轻的时候也很浪,是个有故事的男人。要不就是心里浪,又太聪慧,颇有看破红尘的感觉。他知道的太多了,局外人就很难再入局了,所以至今还在浪迹天涯,在红尘里翻滚叫嚣。
《后来的我们,没有了我们》读后感(七):爱了·痛了·醒了
幸福婚姻是牵着手走一辈子还不满足。不幸的婚姻会因为心痛而用一辈子时间各自疗伤。
刚读完一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2》,书中的五个爱情故事给人温暖,让人相信人间有真爱。今天与大家分享野子著的《后来的我们 没有了我们》。这是野子的第一部作品,野子说也可能是最后一部作品。她喜欢写文字,可是她觉得出书太难,她写的故事很多桥段都被删除,令她非常懊恼,她觉得你所读的文字并不能完全代表她所要讲述的内容,她要给你讲述的故事或许更残酷,更真实。
这本以爱情为主题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14个与青春、成长、爱情有关的故事。作者想写尽哀伤的爱情、疼痛的青春与脆弱又孤寂的灵魂。于是十四对有情人,他们相爱相拥,却不得不相互诀别,每一个故事的结局都有缺憾,男女主人公或生离或死别。在这些故事中,刘依依的故事就令人动容。刘依依的一生很短暂,她是一个善良的姑娘,却在爱情中一次次被伤害,甚至连自己的孩子都背弃她,她的痛别人无法体会,她的死应该是一种解脱。野子写的这些故事中,有一些女性的遭遇让人无法理解,为何她们一次次受到伤害却不反抗,她们善良、美丽,怎会选择与渣男相爱,甚至还要忍受渣男的羞辱,难道她们恋爱时智商为零?
野子是一个喜欢写故事之人,出书之前,她也不确定自己的文字能否有人愿意读,但是她觉得自己快三十了,怎么也应该给自己一个交代。她是一个爱情信仰者,也是一个爱情悲观者。她看到了太多的人情淡漠,世态炎凉,她甚至怀疑爱情的美好都是写出来的,都是表演出来的,而现实中根本没有这样的爱情。所以,她要写真实的爱情故事,她笔下的爱情要么生离死别,要么无疾而终,每个故事都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婚姻是什么?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是锅碗瓢盆交响曲,是赡养老人和教育子女的辛苦。婚姻还是夫妻双方辛苦挣钱还房贷,省吃俭用经营小家。婚姻并不是花前月下,不是相敬如宾,更不是互相退让一步就能和谐共生的两人世界。现实中的婚姻可能是这个样子的,两个人排除万难,终于结婚了,刚开始时还能容忍对方的小缺点,劝慰自己这是自己选择的另一半,相信他会变好的,可是过着过着却发现,原来不能忍受的事情越来越多,之前看到对方的那些美好在婚后都变了模样。现实中的婚姻还可能是这个样子,两个恩爱的人才开始拥有幸福的生活,一方就病倒了,于是另一方开始了漫长的守护,他放弃了工作,放弃了舒适的生活,希望能用一己之力挽救回另一半,结果最爱的人还是离他而去。
野子写的爱情故事就是这样的,即便是幸福的婚姻也充斥着不幸,让人读了心酸。我们都喜欢看那种即便吵吵闹闹也相伴终生的爱情,但是野子似乎被爱伤透了,我想野子一定是刻骨铭心地爱过,曾为爱情不顾一切,倾尽所有。所以,当她因爱而遍体鳞伤时,才会决定写残酷的爱情故事,这些故事中有她自己,也有她听到的那些被爱所伤的故事。
读者会觉得野子写的这些故事都是阴郁、悲伤的,极少看到一个圆满的结局。而野子觉得所谓爱情,十有九悲,这个世界上圆满的爱情太少,而遗憾的爱情随时都在发生,所以写遗憾的爱情更真实,一段恋情结束后,很多人会不敢再爱。我的一位朋友至今还没有找到爱情,我问过他,为何不主动一些呢?他说:一个人过已经习惯了。一个人过怎么会习惯呢?这是我非常不能理解的,回到家里,连一个与你说话的人都没有,多寂寞啊?朋友说:一个人挺好啊,自己在哪,家就在哪,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我没有反驳他,因为我知道被爱所伤的人,对爱本身就是恐惧的,与其在恐惧中生活,不如自得其乐。
还有一种人,他觉得自己一定要找到所爱的人,可是他所爱的人却不一定爱他,而爱他的人他又不爱。就这样错过了很多,可是他却觉得宁缺毋滥,爱情一定是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野子早就想到了,她的作品一旦发行,肯定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但是她觉得她是在用心写真实的故事,而非文学创作,她保证,这些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她只是将这些故事讲述出来而已。
《后来的我们,没有了我们》读后感(八):后来,我们终于不再相爱
在挫败的爱情中,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但凡为爱痴狂的人,不管男人还是女人,一定会被困其中,画地为牢!
有人说:“感情就像一本书,烧掉它只要几分钟,而写出来要用好几年。”因此,我们要善待每一个遇见,珍惜每一份情缘。
恋人之间常用的一句:“全世界就一个你,我怎么能不珍惜。”可是真正的爱不是嘴上功夫,需要彼此之间真诚相待,还要拿出实际行动来温暖彼此。爱无需证明,只要两人真心相爱,一切困难都不是问题!
所谓爱,就是当激情褪去,见到对方心跳不再加速,所有的热情和浪漫统统拿掉之后,你仍然珍惜对方,仍然把对方当成自己的心肝宝贝,那么我确定这就是真爱!
然而,真爱是神圣的,爱而不得,得而不爱,哪有那么多十全十美,称心如意的甜蜜爱情!有这样一本书爱情故事书《后来的我们,没有了我们》,描述了十四对有情人未成眷属的悲欢离合,写尽了人间哀伤,世间疼痛。每一个故事都那么刻骨铭心,又那么扎心嗜血,读完全部故事,心里不由萌生一个字疼,两个字很疼,三个字非常疼!
《后来的我们,没有了我们》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野子,职业策划人文化从业者,豆瓣、微博人气作者,现居住成都!在豆瓣连载有“我想睡你的十二个理由,”“少年”等系列故事,阅读量超过两百万,喜欢的朋友也可以去豆瓣一睹为快哟!
1、记忆里的人长成了伤疤,我们却走不出自己的天涯!
《出轨少年》男主人翁冯然,爸爸一次意外断了一条腿,从此爸爸一蹶不振,吃喝玩乐,对家里一切全然不顾。随后爸妈离异,妈妈留下的才几岁的冯然,再嫁他人。
妈妈走了,爸爸对他更是不管不问,他也因此成了自由人,无人管教的冯然,十二三岁成了学校典型的混混,连老师都怕她三分。
大哥模样的人,自然有不少小弟小妹跟随,他也不例外。学校里有许多小妹喜欢他,他不拒绝也不答应,同时和许多小妹保持着暧昧关系。
野子问他,是不是没有喜欢的姑娘?他叼了一支烟在嘴里,然后说:“你懂个毛,老子又不瓜,难道会为了一棵树放弃一片森林?”
两年之后,冯然真的为了一棵树放弃了一片森林。他告诉野子,以前和姑娘做浪漫的事情,完事后会厌倦对方,而今我只想和我爱的姑娘做一辈子的浪漫事情,也不会觉得厌倦。
然而,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男孩,还是失恋了。他万分痛苦,哭的撕心裂肺,当他知道自己心爱的人,随未婚夫移民后,他彻底绝望了,感觉自己的天都塌了下来,失去了心爱的人,生活毫无意义。于是他在列车上选择了割腕自杀,幸亏发现的及时才捡回来一条命。
记忆里那棵树,已经深深扎根在他的心里面,即使树没了,但根还在。这些在心底纵横交错的根犹如一道道伤疤,越撕裂越疼。
2、如果人生是一场虚无,要如何证明我们相爱过?
是的,人生是一场虚无,那些在我们生命中出现又离开的人,到底需不需要证明彼此爱过呢?我的答案否定的。
相爱过的人,一个眼神,就可以看出爱还在不在。一个动作,就可以看出彼此还爱不爱。一句话,就可以感受他她是不是真正懂你,呵护你!
3、相信爱,相信这世界上一定有你爱的和爱你的那个人在某个地方等待着彼此!
人这一辈子,从年少到年老,不管男女喜欢的人可能会很多。但从心动到古稀的人少之又少。不管怎样,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快乐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那么每天活得快乐的人,必定是心中充满阳光,怀揣爱的人!
《后来的我们,没有了我们》十四个故事告诉我们:后来,爱而不得,或者得而不爱,使得我们最终不再相爱。
我们倾尽毕生之力,穿越时光与与重重人海,想要找到那个频率相同的人,但其实我们寻找的,是那个无意间失落了的自己!
《后来的我们,没有了我们》读后感(九):短暂而又漫长的人生,要如何证明我们相爱过?
要如何证明我们相爱过,这句话一出口总能让人浮想联翩,青春的记忆无论酸甜苦辣咸也总能引人深思。记忆中的那个人是最理解我,也最心疼我的,坐在他自行车后的那种安逸如今回想起来还是甜蜜满满,要如何证明我们相爱过,无解的奥秘,兴许只是我们暧昧过,而我一直单相思着。 再次想起这些,只是因为看到野子写的《后来的我们,没有了我们》。多愁善感的女孩子内心总有很多故事,文笔也特别的好,这几乎是很多人的共识,但是如果悲绪满重的是男孩子,大家就会变得惊讶无比,其实归根到底感情丰富思虑过多只因为我们都经历了很多。之前并不了解野子,但是看了他的这些催人泪下的情感故事,我对这个小年青产生了兴趣,能够将靡靡之情描绘的如此动人心扉,也确实不凡,也期待他不要对出版行业失望,争取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一:我们理想的爱情 至今犹记得高中舍友们讨论过一个如今看来是多么幼稚却又很现实的问题:你愿意嫁给爱情,还是嫁给金钱?男女双方对待爱情态度永远是难分对错的,就像男人在乎性欲,女人在乎长久一样,谁对谁错无法判断。无论如何,婚姻是可以约束男女双方的,也真心希望所有人都能够对婚姻中的双方负责些。 “你会永远爱我吗?”如果只是谈谈小恋爱,真无所谓,如果上升到婚姻层次,这很重要。如果不能给我永远,别轻易承诺。当爱情只是可以活在当下短时期美好的话,那也就只能得到短期享受而已,但人本性还是希望长久,所以永远很重要。 二:可怜的女孩-依依 看到刘依依故事的时候,我眼睛变得酸涩起来,这是一个好姑娘,只是单纯的想要获得爱情,然而天不遂人意,一次一次的背叛伤害,击垮了她,都说孩子应该能够让母亲坚强,然而没经历过的人永远无法体会那种痛苦。兴许天堂的路好走一些,期许在天堂依依能够遇到一个爱她疼她的男孩,比豌豆更爱。
三:命运之神再次眷顾文子
看到这个故事,我害怕这又是另一个依依,还好老天爷眷顾,让好女孩文子得到了美好的未来。
网络上流传着在印度,女子如果单身一人行走,亦或是穿着稍微漂亮一点,露感的衣服,一定会是被强奸的潜在对象,我不知道是否真实。但是通过身边女孩子的遭遇,还是不得不承认,社会对女性始终有太多的不公平。
“但是我不明白,我从来不穿性感暴露的衣服,从来不言语轻浮,不去夜店,不乱交朋友,为什么男人都想和我上床?他们为什么会觉得我是那种随意的女生?”
文子的心声说出了很多女孩子的疑惑,为什么我好好的只是打个车,就要被奸杀?为什么我好好的上学,就要被奸杀?为什么受伤的是我,反而我要受到指责迫害?为什么老天爷要如此对待我?
这些真的是很无解,社会对于女性这个柔弱群体有太多的偏见,太多的不理解,我只希望不会有更多的女孩抑郁自杀,但愿我们都能善良一些,最起码不主动伤害她们。
青春即使在痛苦中也闪耀着光彩,《后来的我们,没有了我们》十四篇故事,有悲有喜,有脆弱有孤寂,有叛逆有顺从。谁的青春又不疯狂呢,所以在故事中回忆满满都是伤痕的青春,野子做到了。
《后来的我们,没有了我们》读后感(十):见过太多的刻骨铭心,我只想谈一次普通的恋爱
高中时期最喜欢看的就是言情小说,紫言情、粉言情、花火、爱格……那时最喜欢里面那让人哭得死去活来的剧情,虽然在现在看来未免有些狗血,但是谁还没有过青春年少爱幻想的时候呢!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发现,那些过于奇遇的事情发生的几率实在是很低下,大多数人都是在很平常的一生中的度过,在茶米油盐姜醋茶中挣扎。
近来读得这本《后来的我们,没有了我们》大概就是最符合自己现在的感觉:我仍对未来怀有期望,也愿意去为之奋斗,为之努力,但我也不排斥生活中简单又单纯的美好!
《后来的我们,没有了我们》作者是微博、豆瓣人气作家野子,书中共有14个小故事,每个故事都是独立的一段人生路,里面有苦有甜,有波折有坎坷。与很多市面上流传的故事不同,他的故事没有那么多的奇幻,更多的是贴近生活、平平淡淡,像极了尘世中的你我。
昨晚刷豆瓣上看到一个话题:你和你对象的奇葩相遇方式。里面有很多人的亲身经历,里面常出现一句我觉得很奇妙的话:心里有个声音告诉我,旁边的那个人会改变我一生/我看到这个头像,就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
我不知道这是他们事后给这段经历添加的奇幻色彩还是当时确实就是这样的,不过这种大概就是传说中的上天安排。
就像是故事中的《轮回》一样,男主和李悦兜兜转转,几经波折,经过时间的洗礼,也有过情感上的纠结。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还是会选择阳光明媚的早上,和那个背着手,仰望香樟的女孩说话。
如他所说,“我想我会的,因为那一刻,我的爱情就播下了一粒种子”。
红尘中最美的莫过于那短暂又美好的回忆,可是尘世中的茶米油盐姜醋茶又总会将我们心中那最美好的东西弄丢。
我总觉得,喜欢是一回事,恋爱是一回事,结婚又是一回事。
后来已经结婚的姐姐和我说,“结婚可是两个家庭的事啊!”
她说话是嘴角带着苦涩,眼睛略有一瞬间失神,怀里孩子的哭闹声将她唤回,她轻摇双臂,晃着怀中的稚儿。
那时的姐姐正处于和婆婆的冷战中:她想要上班挣钱,可婆婆不管看孩子,她只得在家里看孩子。老公又不理解孩子,反而责怪姐姐不懂事,只是看孩子就抱怨不止。
当两个人结合在一起,考虑的就不止有爱情,还有经济和好多其他因素。像是故事中的《租来的女孩》一样,租来的女孩在和我相处之时未曾没有过心动的时候,只是横亘在两个人面前的经济压力太过庞大,所以前方路途还未可知。
我有一句喜欢的话,“愿千帆过后,归来仍是少年”。
我想,这大抵是我们所有人心中最小的也是最真实的愿望。
不管经历过什么,我还是不希望自己失去希望。
可以知世故,也可以选择不世故!
可以在以后深思熟虑,也可以有奋不顾身的勇气!
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奋勇拼搏,也可以沉浸于街边那朵小黄花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