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你来,不负遇见》是一本由赵睿著作,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2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有幸你来,不负遇见》读后感(一):吾爱犹在
这本书不得不提的就是颜值,全书都是淡淡的粉色系,目录、原文、译文用的都是不同的形式,在现在的生活节奏下,很少看到这种中英双语的书籍了,即使看到也没有这本书那么强烈的拥有欲,这本书的每首小诗都配上了音频,悠扬婉转的声音配上颜值颇高的书籍,对于读者来说真的是一种美的享受。
这本书讲的是爱情,爱情往往是不期而遇的,从古至今,文人墨客都免不了对于爱情的追寻,人生匆匆,难得遇到一个知己,可以天文地理,畅聊人生,难得知己成为爱人,从此柴米油盐,相伴一生,爱情的保鲜期短暂而珍贵,能够抓住机会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更加难得了。
工作结束,捧起这本书,心里剩下的就是安逸与享受,配上一杯清茶或者一杯咖啡,淡粉色的书纸,满足了我的少女心,在书中找寻属于各位诗人的浪漫人生,体会那个生活节奏缓慢、安逸时代的悠闲示爱。
许是前几天看了一个讲述爱情的电影,电影的结局是开放式的,但是一切故事导向都指明了它的悲剧结局,故事里的主人公用尽了一切的力气去守护自己心里的一方净土,最终生活还是没有眷顾他们,最后也不能走到一起,携手一生,只能一方带着另一方的希望勇敢的继续行走在这人世间,活出两个人的精彩,看完这部电影再看这本书,生活中的爱恋只要曾经拥有就是不虚此行。
这本书将爱情的发展分为了三部分,从相爱别离、思念故人与再见重逢三个角度进行了描述,我们的生活有电子设备,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实现语音聊天、视频见面,而在书信往来的时代,人们就用充满情意的文字表达爱慕与思念,我们的生活方便了,却失去了那一层薄纱,朦胧的美不复存在,直接的情感表达也使生活失去了原本的乐趣。
这本书给我的意外之喜就是音频,只看书的时候没有想到会有音频,以为就是一本设计精美的诗集,翻开看了书,才知道还可以“聆听”书里的故事与情感,情意绵长的文字,配上悠扬的声音,坐在沙发上,午后打发时间的不二选择。
总之,这本书的设计可以看出背后人员的用心,我会把这本书放在我的书桌上,随便翻翻就会心情变好。
《有幸你来,不负遇见》读后感(二):你来 多大雨我都会去接你
读了上一本《我们还会再见吗》,对这一套诗集可谓是兴趣倍增。这本《有幸你来,不负遇见》,看书封,主题是L:就让我笨拙从须臾到不朽。粉色的基调仿佛也道出了爱情最真实的模样,多年后回忆初恋那般美好的粉红样子,又或是热恋时期的甜蜜,又或是爱而不得的忧伤。粉色,恰到好处的表达了对于爱情深刻的体会。爱情,自古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我国古代诗歌之中有很多描写爱情的,比如: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我国独有的语言文化,铸就了这些经典流传的诗句。西方诗歌我读的较少,这次读《有幸你来,不负遇见》用不同于我国婉约的表达方式,却让我感受到了在爱情这一难题上,西方诗人和我们有着一样的体验。
在这本书中收录的诗歌,有暗恋者对于遥不可及的爱情的向往,有彼此相爱的恋人无可奈何的分手。虽然语言文字不同,可对于爱情都是一样的。
我最喜欢的当属叶芝的《当你老了》。提到这首诗,大家脑海当中最先浮现的应该都是那首歌的版本: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而这次读到了叶芝的原版,感觉更加温柔了。
读之前,一直在想叶芝为什么是20世纪最伟大的英国诗人之一。在读了《我们还会再见吗》和《有幸你来,不负遇见》这两本诗集中的叶芝诗歌之后,突然有些明白了。我还特地去搜索了一下叶芝。他与毛德·冈的爱情还是很吸引我的,这段苦恋萦绕他一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对他而言是一种奢望,内心期待美好浪漫的结局却终是无法实现,也是因为这样,他才能写出那么多美好温柔的诗歌吧。
之前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有人不挑选我国的爱情诗来表白,而是选择西方诗。之前的我静不下心来读诗,如今找到诗歌的乐趣之后,看到一些像心爱的人表达心中感情的诗的时候,也会觉得少女心爆棚。
爱情,是美好的,有的时候也会是苦涩的。诗人们用他自己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不同的爱情心理。“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即是缘,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到错过才觉后悔。
《有幸你来,不负遇见》读后感(三):爱情,有如黑夜对黎明的向往!
在人类所有名副其实的行为中,爱情是最伟大的。人们向往爱情,渴望爱情,因为爱情的产生会带来无穷尽的美好和希望,人们需要爱情的滋润,社会需要爱情的推动,而我和你,更加需要爱情的点缀来振奋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有幸你来,不负遇见》是一本完美的诗集,主题表达了“LOVE”,爱和爱情,是黑夜对黎明的向往,然而黑夜和黎明只能此消彼长,艰难的无法共存。爱情是美好的,同时也是悲情的,是幸福的,同时也是凄凉的。我们拥有爱情,过程有多幸福,某一时刻就会有多不幸,相辅相成,源远流长,富有魅力,而这也许才是LOVE的真正含义。
命运是意愿的主宰,但命运常常是不可捉摸的,我们无法预测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今朝有酒今朝醉,体验到人生真谛的人们对拥有当下的爱恋显得无比洒脱,在现实中,人们为了爱情切实的努力着,抛开一切世俗的偏见,向相爱的情人奉献自己的所有,这个过程是高尚的、神圣的,人们不会后悔现在所做出的的决定,人们往往后悔当初没有做什么…圣洁的爱情,犹如风信子花语,浪漫的爱情。
自由的恋爱里不会再有你我之别,因为相爱之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这是爱情的至高境界,让人无比向往。当然,爱情也会变质,因为人类的世界中夹杂着太多无可奈何的东西,爱情是美好的,这同样也验证了美好的对立面,人性是丑陋的。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有圆满的结局,人们在种种生活经历中磨炼了自己的意志,爱情是一把双刃剑,能给人希望也能让人绝望。历史的车轮下所表现出来的人间万象更赋予了LOVE新的 涵义,并不是所有的存在都是美好的,有不好的东西存在才是完美的。
整部诗集分为三个部分:别离、相思、重逢。我们在体会到诗集优美辞藻的同时,也领悟到了关于爱情的很多内涵。发现爱情、深情凝望、两地相思、隔海相望、生老病死、爱意浓浓,无法用语句来表达出所有的情怀,但能深深领略到作者那对爱情独到的认知和见解:我爱你,无论你是何心意!
时间、岁月,总爱在本子上记录人间的爱情,可能就是通过这些伟大的诗人的头脑和经历,留给人们这本魅力和真情俱在的“有幸你来,不负遇见”!
《有幸你来,不负遇见》读后感(四):因为有你,所以从来不觉遗憾
我可真是出息了,英文诗集都敢读了,叉会腰,夸夸自己。
好吧,其实这本诗集是英文原著和译文两部分组成的,而且还有配套的音频,音频也是原文和译文都有,直接扫码就可以听了,很是方便。非常幸运,我买的这一本还有译者的签名。
有两首诗我特别喜欢,想推荐给大家。第一首我想推荐的是英国诗人A.E.豪斯曼的《当年我二十一岁》。这首诗给我的感觉是有一点俏皮,大概内容是我二十一岁的时候有一位智者告诉我,权利和财富都没有真心和自由重要,可是我当时太年轻了,没有任何经验,没有把智者的话放在心上,所以智者对我的教诲如同对牛弹琴。如今二十二岁的我回想起这些话,才知道智者没有骗我。这首诗里年纪只是一个符号,二十一岁是青涩懵懂的象征,二十二岁是转向成熟的象征。相信我们很多人也都有这样的体会,青春叛逆期的时候随心所欲特立独行,对别人的劝说不以为意,还为自己的与众不同引以为傲。等到自己慢慢变得成熟了,经历了一些事情才发现,原来真的是自己错了,原来当初劝阻我们的人真的没有骗我们。
虽然这首诗和本书的主题——爱,联系并不是很密切,但这首诗风格诙谐有趣,蕴含的道理浅显易懂,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对于我这种第一次接触英文诗的人来说还是蛮喜欢的。
第二首要推荐的是英国诗人罗伯特·彭斯的《约翰·安德森,我的爱》。这首诗讲的是一对恋人在年轻的时候相遇相知,然后两人一起携手在人生这座高山上攀登。他们从头发乌黑走到两鬓斑白,从步履矫健走到彼此搀扶。在旅程中,他们一起度过了无数个甜蜜的日子。终于,人生的路走到了终点,但死亡也不能把他们分开,所以他们把山脚作为他们的同眠之所。这首诗给我的感觉就是非常浪漫,这就是我理解的“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两个人因为爱走到一起,相伴一生。在携手走过人生的几十个春秋里,虽然路上有时会有坎坷,但我们还是牢牢抓住对方的手不放开,这是一件多么幸福又浪漫的事啊,光是在心里想想都会觉得暖暖的。你的陪伴与我而言,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只是因为是你,而不是其他什么人。
有幸你来,不负遇见。因为有你,所以从来不觉遗憾。
《有幸你来,不负遇见》读后感(五):有幸你来,不负遇见
“我为谁等待,为何生长”。爱情的世界里总会有这样的惆怅,守候着一份没有来期的等待,不像交通工具,也许会晚点,但是你知道手里有票,它一定会来接你。爱情就不一样了,也许终其一生,你依然不知道为谁等待,等待的方向又在何方?我们漫长的一生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在独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不知道身侧的那个位置将会是谁?谁又会陪伴自己走过漫长的这一生呢。世界上几十亿人,人与人相遇的几率何其低呀?但是当你遇到一个无论做何事都能让你感到愉悦的人,你会生出一种幸福感,感觉此生能相遇已然让你觉得幸福的一塌糊涂。这份能让你感觉到幸福的遇见,是一场美丽的相遇,这份幸福感不一定能伴你终老,但你会来过你身边的这个人感慨:有幸你来,不负遇见。
“岁月弃人逝”,曾经美好的相遇,终究也敌不过岁月的摧残。所有曾经惊艳过你的幸福感随着时间流逝而磨灭了,后来的你不再爱我,我也不再爱你,不过是因为我们没有共同的进步,或者进步的步伐不一致了,注定了你我会渐远。但于世上的千千万人之中,我们相遇了,无论最终结局如何,我们都感谢这一场相遇,或喜或悲的结局都好,都教会了我们成长。《有幸你来,不负遇见》本书收集了风格迥异的爱情诗68首,中英双语,但是我更喜欢看英文版的,虽然有时要看中文版才能理解的了其中的意思,但是感觉读英文版的诗意更耐人寻味,这或许就是语言魅力的与众不同吧。
曾经某人也让我觉得能遇到他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为生活中多了一个他,好像所有的幸福感都高涨了起来。他教会了我成长,教会了我好多东西,但我们最终还是分道扬镳了,相遇之初能想到的都是满满地幸福感,如今脑海徘徊的一句话也不过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离别,我们也有很多的舍不得,但是两个的不舍加起来也阻挡不住要渐行渐远的步伐,我们明白分道扬镳势在必行了,因为道路的方向不一样了,我们只能选择离别收场。我们相遇的时候,彼此为成长努力过,也携手度过很多生活的考验,就算我们以后不再相交,当我们渐渐变老,彼此假装遗忘了,也不算辜负彼此付出过的情感,因为我们会感恩过往的相遇。
《有幸你来,不负遇见》读后感(六):不落窠臼的西方爱情
培根说过:诗使人聪慧。古人也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诚然,在人类包罗万象的文明当中,诗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有了诗歌,普通人多了几分灵气,也因为有了诗歌,朴素人多了些许儒雅。十一黄金周游览祖国的秀美河山,会生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赞美;看到建国七十周年阅兵女兵方队时,又会感叹“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本书的西方爱情诗,与中国传统诗歌有很多共通之处,但也有着显著的区别。相通之处在于,领会了诗歌的内涵,深谙其中妙处后,人的素养都得到了升华,用诗歌表达出来的情感比普通的语言更具感染力。但中外文明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在诗歌中折射出来的文化也不尽相同。中国诗歌传达出来的情感比较含蓄,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中投掷了一颗石子,爱情的波纹一层一层的跌宕开来,直至深入人心。如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用物是人非的景色衬托作者的思念与失落之情。而莎士比亚,雪莱等等这些大师在表达爱意时则直抒胸臆,他们的诗有的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直击灵魂深处,有的则唯美直白,如阳光般炙热,彻底熔化人的心灵。“我这将熄的生命火光幽暗,在青春燃烧后的余烬上惨然躺卧,那是灵床,在那儿烈焰即将冷却”----当真爱燃烧时,欲望是最纯粹的火焰,它是我们凡俗躯壳的映照。而对待负心汉的描述也各有千秋。李益的“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方式道尽了闺中少妇的惆怅与愤懑,而莎士比亚的“莫叹息,男人想来善于骗心,一只脚在海里,一只脚在岸上”,既直接又形象,其中道理溢于言表,读完后对负心汉的憎恶迅速填满心胸。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本书的西方爱情诗,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善于写实,把思念,离别,重逢等一些列情感用形象的语言阐述,让读者一下就感同身受,很容易切入主题,了解个中道理。感情在抒发时喷薄而出,震撼人心。读了这本爱情诗,自己从灵魂深处得到了净化,真正体会了如沐春风的感觉。写思念时,缠绵悱恻,让人魂牵梦绕;写别离时,牵肠挂肚,真真正正“不抛眼泪也无由”;写重逢时,喜极而泣,同时又有“犹恐相逢在梦中”的惆怅。 轰轰烈烈是爱情,最难读懂是爱情,意犹未尽是爱情。
《有幸你来,不负遇见》读后感(七):听,文学家的爱情
精美的包装、粉粉的内页,好像正是恋爱的样子。这本书要是能得120分,音视频的二维码当居首功。
《有幸你来,不负遇见》这本书就是一本有声的爱情旋律。抱着抱枕坐在窗边,望着窗外绵绵的秋雨,翻开书本,扫一扫下方的二维码,一段段舒缓的旋律、一段段真挚的爱情故事,在这宁静的午后,穿过我们的耳朵、牵动我们的心绪,回荡在我们的脑海。
随着飘摇的雨水、朦胧的水汽,我们跟随《印度小夜曲》走进了雪莱的狂热的想念。温柔的风、迷人的星光、静默的小溪、芳香的黄兰花都如爱人般美好,我们看到了诗人冰冻的心对爱情的强烈渴望。思绪流转,莎士比亚的《莫叹息》悲伤却又充满力量,它告诫姑娘们,缘尽莫叹息,停下痛苦哀叹,你值得快乐和美丽。
我们常用痛苦来形容别离,用煎熬来比喻相思,这份煎熬正是我们对心爱之人的执念,这份执念既像是布朗宁《我如何爱你》中那份虔诚信仰,一份爱可以用尽一生的呼吸、微笑与泪滴;这份执念又像是哈代《失约》中那种求而不得、手足无措,被失约的人剩下的只是饱经沧桑的心;这份执念又或者是赫里克《关于爱》中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爱情,在爱人远去时留下的只有撕裂的伤口。
还好,上帝很温柔,他既创造了苦难式的离别,也带给了人们对重逢的期盼和重逢时的喜悦。艾略特在《献给我的妻子》中,深情的感谢着他的妻子,感谢这热情又宁静的生活,感谢与妻子心意相通、心灵契合,这是一份默契的爱情;胡德的《我爱你》感情是那么强烈,每一句都毫不吝啬他炙热的爱意,这是一份狂热的爱情;亨特的《珍妮吻了我》更让我们感念爱情的伟大,生活会有不顺意、生命会渐渐老去,但是爱情消除了疲惫、治疗了伤痛,或许,这就是我们想要守住的爱情。
爱情像什么,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秘密和答案,这些伟大的诗人就用或温柔、或热烈、或忧伤、或坚强的文字向我们讲述了他们的爱情故事,这些故事或丝丝入扣或荡气回肠,每一篇都扣人心弦,引人深思。
或许含蓄的我们应该学学诗人的心思与表达,喜欢时、拥有时、离别时、想念时、重逢时都可以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与爱意,在浪漫的季节与美好的爱情相遇,有幸你来,不负遇见,有幸相守,不负一生。
《有幸你来,不负遇见》读后感(八):诗歌与爱情
“当温柔的声音消失,乐曲
仍在记忆中颤动;
当甜美的紫罗兰凋零,香气
仍在激荡的感觉中留存。
当玫瑰花陨落,叶子
为深爱的花儿堆积成床;
而当你离去,我的思念
与爱意亦将随你入眠。”
爱情,是诗人永恒的话题,他们用自己的笔写下内心对爱情的理解,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藏在心中的那份爱意。说不出的,那就写出来。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许多大作家都曾写过爱情诗,并且因为爱情诗传出一段段佳话。梁秋实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徐志摩说“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余秋雨说“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奉陪到底”,那个年代的爱情正如木心说的那样“从前书信很慢,车马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而关于爱情诗,恐怕避不开沈从文。沈从文顽固地爱着张兆和,毅力惊人,也正是因为那一封封情书的真切情意,最终打动了张兆和,这个“乡下人”终于娶到了自己的女神。现在翻看沈从文的情书,每一篇都可以当成美文来读,那些优美的句子,字里行间都流露出那种纯粹的爱,一颗执着而热烈的心。
而说到外国诗人,我想到的是叶芝,听莫文蔚唱《当你老了》时,就被歌词深深吸引了,当时在想,写出这种歌词的人,是何等的深情款款。后来,上百度查了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
叶芝创作《当你老了》这首诗歌时,正是他遇见一生中最爱的女人茅德·冈的时候,在他心中,她是如此高贵、如此美丽,但是他的一次次求爱均被拒绝,但是叶芝仍然深深爱慕她。
创作这首诗歌时,茅德真是青春活力、风华正茂的年龄,而叶芝却打破了时空局限,想到了女子的暮年,垂垂老矣、眼眉低垂、白发苍苍的模样。也借此表达他的爱意,他是和那些爱慕茅德美丽容颜的人不同,只有他爱着她的灵魂。时间也消散不了他的爱意,这种爱超越时间、超越外在容貌。
读完这首诗被感动得不得了,这首诗写尽了叶芝的深情,是他最真挚的诗歌之一。
从古至今,无数诗人借着诗歌表达自己的爱,或含蓄,或直接,其中的深情是无法掩盖的。
《有幸你来,不负遇见》读后感(九):就让我笨拙的爱你,从须臾到不朽
有幸你来,不负遇见,这是一本有着68首绝美的爱情诗,分中英文双语。每一首诗都挺短的。然后是一种现代诗,很温柔。现代诗比较难懂,有的时候看的时候也不一定会很能理解,里面的语言,但是双语的表达就会让你觉得很舒服,当你行走在路上或者是烦躁的时候,随便翻出一页来朗读也会给你的心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慰藉,我很喜欢第二十五首诗里面的,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苍白无力,睡意沉沉,在炉火旁瞌睡重重展开这卷书。 缓缓读去,在一起你双眸曾经的温柔旖旎。和那流转的眼波悠悠一起,若雪人曾爱慕你欢愉的时刻或真或假留念你倾世的容颜。唯一有人爱你虔诚的灵魂。你变换的面庞上层层的优化,而此刻以浮生灼灼燃烧的炉火,至于楠楠艾特他拿真爱的消失,他。他在摇摇群山之巅,踱着步子,把俩儿在灿然群星间黯然陨落,这首诗让我想起了那首歌。你老了,那诗的作者是威廉叶芝外文是让我想起了中国的那首歌,当你老了。 我觉得现在适合歌曲很像会给人一种慢慢悠悠暖暖的感觉,写出的都是很简单的情绪,但是,有的时候内容过于朦胧,就不一定能读懂作者到底想表达的是什么,当你老了,这个我有的时候感觉他是在讲爱情,但有的时候说的也不是只是感叹时光等等,这些东西,所以说,每一个都是不一样的,那有一些是非常的短暂可能,只有4句说实话,因为我不是很理解诗歌,只是单纯的欣赏他的语言上的文字比较的美好。把那遗忘吧,就像遗忘一只花朵,就像遗忘一团欢歌的金色火焰。里面说到的花朵青色火焰具体指什么说实话,我也看不懂,男内容具体指什么不重要,把那一忘吧永远永远时间是友善的伙伴,让我们渐渐变老,如果有人问起就说已经遗忘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像一只花一团伙,一只足球静静的埋在早已遗忘的雪茄写的内容很简单,把那一把究竟以往什么遗忘的臆想遗忘的到底是什么故事,谁也不知道,但是读完之后,你就会很喜欢这样的文段,我想,这应该是现在是教我们的东西,就是。可能不一定知道他表达的是什么,但是你读到的是什么,那就是什么,有一点和我们古代的一些诗歌相同吧,诗歌就是这样子,简单。 这本是类似于这样的诗词,也有很多不管你是否能够读的铭牌,我觉得当你繁杂的时候拿起这本书,他都会给你一定的启发,能够再给你安慰。就让我笨拙的爱你,从须臾不朽,最后我很喜欢的一句话。
《有幸你来,不负遇见》读后感(十):最美的相遇
有了上一本《我们还会再见吗》的沉淀, 我拆开这本快递之前首先翻到了夹在书中的书签,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有幸你来,不负遇见》。从这个书名上我就已经感觉到这应该是一本十分治愈的书籍。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那么我说有幸你来,不负遇见。
这本书外封上的字母是大写的“L”,顾名思义,是LOVE,它的下面是这样一行字,就让我笨拙的爱你,从须臾到不朽。
这本书同样分为了三个部分,别离,相思,重逢。
从别离到相思,到重逢。
我仿佛看到了一对相爱的恋人从离到聚的过程。
总是听见这样一句话,一场恋爱中,先动情的那个人就输了,可是在这本书中收录的外国诗歌中,我却仿佛看到了另外一种不同的爱情,回想上一本书《我们还会再见吗》,里面有好大一部分的关于爱人离别的诗歌,而在这本《有幸你来,不负遇见》中,还存在着一丝丝告白的成分在内,不是每一对恋爱都有结局,正如不是每一个人喜欢的那个人都同样喜欢着你,但为爱追逐的那个结局,乃至那个过程,都如此美好。
这里我最喜欢这样一篇,约翰 济慈的《致艾玛》,因为里面有这样几句话,“如果你倦了,我会为你找一找青苔铺成的床,再集百花为枕”,可爱的姑娘,去找你爱的人吧!
相思是一种苦,在我刚看完一本虐恋小说之后,看到这两个字,简直不要太触动,相思固然苦,但2019-09-21
可是又有谁知,其实处于相思阶段的人,也是那么的幸运,因为在它的另一端,有个人在等着他,自由的爱不分你我,相爱的爱,不分彼此,爱情让两个人融为一体,希望你也会遇见那个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更希望这两个人是同一个人。
这本书的外封是淡粉色的,正如“甜甜的恋爱”一样充满粉嫩的恋爱气息,苦中带着甜。
两个人重逢的那一刻,仿佛世界都得到了新生,风尘仆仆的流浪者们,找到了故乡,鲁滨逊回到了他的故国,带着岛上的财富。
从PARTING到LOVE,希望你们每一个经历过PARTING的人都能有LOVE的结局,没有经历过PARTING的人,希望你们永远不会碰见,珍惜那个爱你的人,珍惜那个你爱的人。
生活在那边的人们,祝你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