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吉尔和欧文系列》是一本由[美]波莱特·博根(Paulette Bogan)著作,河北美术出版社|青豆书坊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80元(全两册),页数: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维吉尔和欧文系列》读后感(一):《维吉尔和欧文》系列,教你如何与朋友相处
都说人与人相处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与朋友的相处之道,不管是我们大人还是小小孩,我想这都是需要学习的。
《维吉尔和欧文》,讲述了企鹅维吉尔和北极熊欧文,在相知、相遇、相处过程中一系列的事情。
“你是我的北极熊了,跟我来吧。”一句话就把北极熊定位成了“我的”。这就是孩子的世界,非常简单。
当北极熊和燕鸥、海豹、企鹅玩得欢快的时候,维吉尔非常不愉快。因为他说,“你是我的北极熊!要跟着我!”
小小标点符号发生了变化,从逗号变成了感叹号,字体也加粗了。当然,维吉尔的心情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开始,他双手叉腰没有笑容,到不开心满脸沮丧,最后生气地跳了起来。
北极熊终于发声了:“不,我不是你的。而且,我的名字叫欧文。”遭到北极熊的“反抗”,维吉尔糟糕的心情到达了顶点。
看到这里似乎看到了一个活生生孩子的模样。那种得不到,又无法用语言来言说的心情,在绘本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想,幼儿在看到这样的画面时,都可以感同身受吧。“浅语”的力量在滋生,把这么复杂的关系,用简单的图画和明了的语言展现了出来。
“来跟我们一起玩吧。”多么简单的话语,多么入心的语言。孩子的世界就是如此,单纯、干净。
前一秒还在生气、愤怒的维吉尔,下一秒就融入了大集体当中,大家在一起玩得那么欢乐。因为,“我们都是好朋友!”
很多孩子在生活当中都有“霸占心理”,唯我独尊,唯我独享。
家长在面对这样的孩子的时候,如何解决他们的心理需要呢?
我想,这套《维吉尔和欧文》就是最好的答案。站在孩子的立场,帮他们解决问题,解决困惑。
另一本《维吉尔和欧文在一起》,面对性格各异的朋友,又有什么相处之道呢?
慢慢悠悠的北极熊和急急忙忙的企鹅他们之间可以相处好吗?
“咱们慢慢来吧,根本就不用着急。这世界有的是时间,没错,慢慢来。”
这句话是维吉尔和欧文友谊之间的沟通,但这一句话我觉得更适合亲子。 不管是面对急急忙忙的欧文,还是慢慢悠悠的维吉尔,作为家长,我觉得更需要这样的心态来面对。
平和、淡定、从容。希望我们都可以,如此。
《维吉尔和欧文系列》读后感(二):孩子如何和好朋友相处?
这是青豆童书馆出版的一套亲子阅读,而这一套绘本也是非常适合2~6岁亲子阅读的。家里正好有一个两岁的宝宝,所以这套书非常的适合。
这套书所讲述的是一只叫维吉尔的企鹅和一只叫欧文的北极熊,两个好朋友之间发生的故事。从这两只小动物相遇开始到他们成为朋友,如何和好朋友相处的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发生在寒冷的地方。因为企鹅和北极熊本来就是生活在北极地带的。故事用了非常可爱的绘画风格和故事,以拟人的手法,讲述了两个好朋友之间的点点滴滴。这套绘本的出发点就是从友情开始的。 作者波莱特是美国著名童书作家,她获得过国际童书协会儿童图书奖。而这套书也是在美国非常畅销的一套绘本,作者的画风也非常可爱。对于一位家长来说,每次我拿到一套绘本都会自己先阅读一下,而这套绘本的内容深深地打动了我。首先这套绘本有非常可爱的画风。我非常喜欢这样简单又有趣的画风,而且故事的整个背景都是白色的雪地和蓝色的海洋或者天空,看起来非常的舒服。当孩子长大一点之后还能跟着临摹一下画里的动物。并且这个故事也十分简单,孩子们也非常容易理解。但不要忽略故事的内容,虽然故事简单,但它的内容非常有教育意义。让孩子理解友谊是什么?也是一种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告诉孩子和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
这两本书一本是告诉孩子不能独占的道理,还有一本是告诉孩子要接纳差异与朋友和谐相处。对于小企鹅维吉尔和北极熊欧文,我都是非常喜欢的。两只小动物都有,非常可爱的个性,真的就像生活中的可爱的小朋友一样。而这套书也非常适合亲子阅读。当我在给孩子读这本好书的时候,我可以用不同的声音和语调来扮演不同的小动物,孩子听了也会觉得非常有趣。或许两岁的孩子,他并不能懂得故事里深刻的含义,但我相信随着他渐渐长大之后,潜移默化的他会了解故事里,对待朋友和与朋友相处的意义。而且青豆图书馆出版的绘本都是使用绿色的印刷产品,全新的书打开之后一点也没有油墨味,我觉得非常环保和安全,也很适合孩子。 整体来说这是一套非常好的绘本,我会推荐给周围的家长和朋友们。很不错!
《维吉尔和欧文系列》读后感(三):学会分享与理解,友谊的小船不会说翻就翻
在孩子的智力题里面有这样一个问题:北极熊为什么不吃企鹅?
孩子们可能会回答“不好吃”“不想吃”“抓不到”……
但正确答案是,北极熊在北极,而企鹅在南极,根本见不到面。
可深究起来,在古生物研究中发现,北极也曾有过“企鹅”——大海雀。
这是一种和企鹅十分相似的海鸟,俗称“北极大企鹅",可惜后来因为人们的捕杀,它们在1844年灭绝。
那么南极有没有熊呢?
一种说法是南极洲在熊类祖先出现之前就是一个海洋环绕的大陆,因为大洋阻隔,陆生熊类无法迁移,所以南极洲只有没有海洋区系动物,没有大陆区系动物。
现实的确如此,但他们可以在在绘本中相遇。
作者波莱特·博根,是一位美国童书创作者及插画师,他用画笔让北极熊和企鹅生活在一起,为了告诉孩子和大人,友情不应该占有,也不应该趋同。
在企鹅维吉尔捡到北极熊欧文后一再强调欧文是只属于他的北极熊,看到欧文与燕鸥、海豹、其他企鹅一起玩耍,他站在一边生闷气,再三说北极熊是属于他的。
这样的举动像极了刚开始交朋友的小孩子,笨拙单纯,期望他的朋友只属于他一个人。但,这是不可能的。
面对维吉尔的无理取闹,欧文反驳:“不,我不是你的。”
他还说:“而且,我的名字叫欧文。”
维吉尔竟然还不知道北极熊的名字,维吉尔十分生气,但最后还是在欧文的邀请下,加入到其他小伙伴中一起玩耍,他终于意识到欧文不是他的北极熊,是他的朋友。
每个人都有占有欲,只是这种欲望有强弱,占有欲过强会适得其反,你的朋友不会离你越来越近,反而会越来越远,因为每个人都有自我意识,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
可是这个小道理,孩子们不会懂得,因此维吉尔和欧文的故事是很好的友情启蒙。
友情建立后,也不是牢不可破的。
朋友之间的差异会在慢慢相处中显现出来。
急脾气的维吉尔与慢性子的欧文很快就出现了小矛盾。
维吉尔会催欧文快点去学校,欧文慢慢数着“1、2、3”时,维吉尔立马报“456"。
后来欧文讲故事,维吉尔马上对朋友们剧透,欧文很生气,但没有马上发作,直到午餐时,维吉尔打翻了欧文的三明治,欧文忍无可忍对他“怒吼"。
好在最后两个小伙伴学会互相理解,找到问题所在,重归于好。并且约定,一切慢慢来,理解也是,友情也是。
这虽然是给孩子看的友情故事,但是当大人们阅读的时候也值得深思,有没有在自己都意识不到的时候暴露出自己极强的占有欲,有没有固执己见,忽视了朋友的感受,或者是不是愿意不计前嫌,原谅朋友的小错误。
在友情关系中,要有边界意识,不要随意入侵别人的地盘,也不能有极强的感情依赖,需要给朋友留有自我空间,在相处时,怀着同理心与包容心,这样的友情才更长久,友谊的小船才不会说翻就翻。
《维吉尔和欧文系列》读后感(四):一只企鹅和一只北极熊的故事
这两本可爱的绘本中,一对可爱的好朋友维吉尔和欧文,一个是来自南极的企鹅,一个是来自北极的北极熊。人物的设定十分新颖,两个本不可能相遇的动物居然相遇了,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让人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
企鹅维吉尔发现了一只北极熊,维吉尔真的很喜欢他,宣布“你是我的北极熊,要跟着我”。看到北极熊欧文和燕鸥玩的非常开心,维吉尔不高兴了;看到欧文和海豹滑来滑去很开心,维吉尔不高兴;看到欧文和企鹅们玩得很愉快,维吉尔不高兴,时刻宣布“你是我的北极熊,要跟着我”。看到这里,我们忍不住嘴角上扬,一个任性傲娇的小企鹅,占有欲有点强,明明很在乎,却不懂得如何去和好朋友表达。只希望好朋友能够和自己玩,不想和别人分享。这个时候好像看到了自家的熊孩子在任性撒气。
终于,北极熊欧文受不了维吉尔的无理取闹,说:“我不是你的北极熊,我的名字叫欧文。”企鹅急的跺脚、生气、冒火,却又无能为力。还在成长期的孩子们在遇到这样的事情不也是这样吗?不懂得表达,只希望好朋友围着自己转,占有欲强,也不懂的如何排解。这本书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引发孩子们的思考:是不是自己也是这样呢?我们该怎么做呢?同时,作为家长的我们该怎么去引导孩子呢?回顾我们经历过的童年和青春期,曾经的我们是否也如此迷茫和烦恼过,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好朋友眼中“最重要的人”,不喜欢这种被忽视的感觉。太在意好朋友眼中的自己,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其实真正的好朋友,是应该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尊重对方的选择。给彼此自由的空间,这并不会影响彼此的感情,相反,朋友还会觉得和你相处很轻松、很舒适。最好的办法就是融入好朋友的世界,大家一起开开心心的玩耍吧!
另外一个故事,说的是好朋友维吉尔和欧文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一个是“慢吞吞”,一个是“急脾气”,随着两个人的相处,不同的处事方式和态度导致两个好朋友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严重,最终“火山爆发”。当我们带着孩子一起阅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和孩子互动:是什么导致两个好朋友之间变成这样的呢?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好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相互尊重,要学会互相原谅,给好朋友多一点宽容和忍耐,这样的友谊才会更加长久。
“慢吞吞”并不是绝对的不好,“急脾气”也不是绝对的好,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教育及遗传因素成就了一个人的性格,我们可以在后天的引导中,让孩子们养成一种平和的心态,无论你是急躁或是慢悠悠,拥有自己稳定的节奏去应对和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套《维吉尔和欧文系列》用温暖有趣的小故事,引发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的思考,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也大有助益,值得家长们带着孩子一起阅读。
《维吉尔和欧文系列》读后感(五):《维吉尔和欧文》我喜欢你,喜欢和你在一起
蔚蓝色的海面,白色的冰雪,淡蓝的天空,揉合在一起,画面说不出来的和谐动人。
家里两岁的宝宝和我都非常喜欢,拿到手直接先读了一遍,宝宝一直念念有词:北极熊、企鹅、雪……
维吉尔初见欧文,就直接宣示主权:你是我的北极熊了。这是一个稚嫩的小企鹅对北极熊稚嫩的喜爱,犹如一个懵懂的孩子一样,也只有孩子才能这么直接,这么直白,说出爱与喜欢吧。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太容易踟蹰,太容易瞻前顾后,哪怕很喜欢,也很难轻易地说出来。
一句:你是我的北极熊!你要跟着我!这是一个小孩子不成熟的喜欢,大人听了会笑一笑,觉得孩子傻傻得可爱,但是孩子的爱往往“用力过度”,我深深地爱着你,我把我所有的爱都给了你,你也要是我一个人的,你不可以跟其他人玩得那么开心,让我有被遗落的感觉。
可是北极熊不是玩具,朋友不是玩具,他有自己的思想,我可以做你的朋友,同样,我也可以做大家的朋友啊!你也一样可以和其他人一起玩,一起成为好朋友。
在这个情感上,欧文好像更为成熟冷静。当维吉尔接受欧文大家一起玩的建议,也就是情感上有了一大进步。他终于明白:北极熊不是属于他的,他们是相互的朋友。
急性子的维吉尔上学路上要催欧文快一点,欧文喜欢看路上的风景,数雪球也是一种乐趣。我想起读初中的时候,我和一个朋友每次要骑自行车去七八公里远的学校去上学,我总是嫌她磨磨蹭蹭、慢慢吞吞,现在想来却是非常怀念。
放学路上,维吉尔突然领悟,对欧文说:对不起,我不该吼你!我们可以慢慢来,这个世界有的是时间。
我突然有点想穿越回去,对我那个朋友也说声对不起,我们也可以慢慢来,在路上吹吹风,看看风景。可惜,我终将回不了过去,也欠了失去联络的朋友一个对不起。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一切好像都是以快为准,快餐、快车、越来越快的网速……到处都充斥着快速、抢先的言论,忙碌到失去自我。
维吉尔和欧文都明白的道理,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我们长大了反而忘记了,人生中还有很多美景,不要只顾着快,只顾着急于求成,而忽略沿途的风景。
无论友情,还是爱情,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哪怕有纠葛、有纷争,我还是愿意、喜欢和你在一起,急性子也可以学会和你“慢慢地”在一起,因为我学会了尊重你。
《维吉尔和欧文系列》读后感(六):冰天雪地里,有你真好。
引言:我一直都很喜欢看绘本,翻开书页的时候,不同于文字书籍,那些五彩斑斓的图画,就很容易让我们进入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能抚慰我们伤痕累累的心,不同的时刻看,有不同的心情。
接到这本书的时候刚好临近过年,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微笑,都为了迎接新的一年,期待更好的光景。
在此时此刻看一本喜欢的绘本,真的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啦。
《维吉尔和欧文》关于《维吉尔和欧文》:我们不能选择出生,不能选择父母,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谁做我们的朋友,而独生子女的好处是感觉这整个世界都是围绕着自己旋转的,那么朋友应该也要是这样,我们小时候,分不清喜欢和占有欲,想成为对方眼中最重要的人,不喜欢被忽视,我付出了感情,希望对方回报我同样的感情,太在乎有时候反而成了一种伤害。
只是我现在长大了,这种感觉我能够控制,但是还是会时不时冒出头来,她有其他的朋友,不像我只有她,我希望她也只有我一个朋友,虽然我也知道那不可能,所以我并不会说出来,就像企鹅维吉尔,发现了一只北极熊,想把北极熊占为己有,可是北极熊和每个人都玩得很开心,这让维吉尔很不开心,有被背叛的感觉,它生气、跳脚、闹脾气,说北极熊是自己的,必须跟自己玩。
《维吉尔和欧文》北极熊说:“我不是你的,我的名字叫欧文。”维吉尔在冰山上发了一通脾气,躺在雪地里看天空,这时欧文说“来跟我们一起玩吧”。维吉尔很快就融入了新的朋友们中,愉快地玩耍了起来,它终于意识到自己错了,朋友是独立的个体,不是自己的所有物。
给朋友空间,也是给自己空间,脱离我们是一体的融合状态,理解和尊重对方的选择,当你的朋友也成了我的朋友,大家一起愉快玩耍的时候,就不会那么分彼此了。
不奢求做对方的唯一,我只想成为你最好的朋友。
《维吉尔和欧文在一起》关于《维吉尔和欧文在一起》:我和我的朋友都是急性子,也看不惯慢吞吞的慢性子,有几次和慢性子的朋友一起玩,就会吐槽,哎呀,她怎么那么慢啊,出个门和蜗牛爬一样,我之前选择的方式是,尽量减少和慢性子的朋友一起玩,性情一致才能玩到一起去,我做得最差的,恐怕就是包容了吧,觉得人生太累,生命太短,随性而活吧。
这本书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性格截然相反的朋友相处的故事,企鹅维吉尔喜欢第一个到学校,北极熊欧文则喜欢不慌不忙。回答问题时,维吉尔总是第一个举手,欧文却喜欢深思熟虑。欧文讲故事的时候,维吉尔耐不住性子,喜欢提前剧透……
《维吉尔和欧文在一起》生活中的小摩擦不断,但是我们是朋友,我体谅你的急脾气,着急上火的时候,有我陪在你身边,你宽容我的慢吞吞,这世界有的是时间,可以让我们慢慢来。
每个人都有他的步调,去应对周遭的事物,成长就是慢慢去磨炼自己的心态,急脾气也好,慢吞吞也好,都有优缺点,重要的是和朋友在一起。
冰天雪地里,有你真好。
END。
《维吉尔和欧文系列》读后感(七):孩子的社交能力差,占有欲强怎么破?父母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于我们父母而言,只有自己家的孩子才是最好,最完美的。然而社会如同照妖镜,当我们的孩子被过度地美化,只有在孩子融入到孩子当中才能看到。
今天妹妹又给我提起了他们家的女儿,小姑娘5岁,长相可爱,牙尖嘴利。妹妹说昨天因为夸了别人家的女儿长得漂亮,声音好听,妹妹的女儿小欣就回来哭诉着:“你是我的妈妈,你是我的妈妈,你为什么要说她好看,她又不是你的女儿,你又不是她的妈妈,你问什么要夸她?”
妹妹被小欣一阵炮轰后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就夸别人两句吗,至于这样大呼小叫的不开心吗?
小欣的一幕和《维吉尔和欧文》的剧情多么的相似。
“妈妈,我发现了一只北极熊,我想把他留下来。”
“你是我的北极熊,跟我来吧!”
维吉尔自从见到北极熊欧文,就断定了他是他的,他的一切都应该维吉尔做主。可是天不遂人愿,欧文太受欢迎了,欧文和伙伴们玩得开心极了。
可维吉尔看到北极熊和大伙一块玩很生气,他认为欧文是他的,不属于大家,欧文应该和他一起玩。维吉尔看到欧文难过极了,他冲着北极熊喊道:“你是我的北极熊,你要和我一起走。”
可北极熊完全忘记了生气的维吉尔,北极熊和海豹滑来滑去,和企鹅转圈圈,每个朋友都开心地大笑。只有生气的维吉尔,看到欧文和伙伴们一起玩,一遍一遍地提醒北极熊,直到他生气地手舞足蹈,跺着脚走开。
这个故事是不是和我家的外甥女特别的像,这是大部分孩子都有的一种情结,也是孩子经历的一个必然阶段——占有欲。
什么是占有欲?
此占有欲不同于成人的占有欲,它是孩子对他人物品产生的欲望,并通过行为占为己有。
这又不同于成人,甚至和我们所说的道德品质没有太大关系,他是孩子必经的一个阶段,孩子通过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以“我”为中心建立意识,所以这个时期,父母要用更多的爱来关心和引导孩子,不要刻意强化孩子的占有行为。
那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就像《维吉尔和欧文》通过欧文的自我确立,让维吉尔意识到欧文不是自己的,他们可以一起游戏,一起玩耍,一起跳来跳去,朋友和爱要通过分享,这样才更加的融入集体,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朋友。
父母也是一样,在引导孩子时,要让孩子懂得分享,强调分享中带来的乐趣,强调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自己。让孩子在心理建立界限感,懂得尊重和分享的意义。
《维吉尔和欧文》一共两册,作者美国童书作家波莱特.博根国际阅读协会儿童图书奖得主。美国妈妈选择奖金奖绘本。还有一本《维吉尔和欧文在一起》讲述的是急脾气的维吉尔遇上慢性子的欧文引发的一系列故事。绘本以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故事为原型,来教育孩子们懂得接纳别人的不完美,人与人之间有差异,要尊重别人。
绘本解说的部分很少,每本都是很简单,很少的字,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学龄前的孩子看图画,插图很具有代表性,孩子可以随着图片的表情及动作有情绪的起伏。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图片和文字结合,更加有想象的空间。
曾经我以为绘本只有给孩子看,成人哪有多少看绘本的,随着一本一本的绘本翻过去,我发现,很小的孩子看绘本理解了他们年龄段的道理,稍大一点的孩子读懂的是他们年龄段的故事和道理,而对于成人,看绘本得到的是成人做人做事及教育孩子的道理。
哈哈,每个经典的绘本都能读出不同年龄的故事和道理。
《维吉尔和欧文》虽然故事很简单,启迪的道理岂止是一星半点,多让孩子们读书,读有趣的书,读感兴趣的书。绘本也一样,怎样判断它是经典?看孩子是不是一遍一遍的翻,百翻不厌。
《维吉尔和欧文系列》读后感(八):摸摸头,拍拍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文 | 海蓝蒲雨
好可爱的维吉尔和欧文~缘分是件很奇妙的事情,让我们跟很多人相识相知,成为了朋友。我们会手牵手一起去上学,会在耳边说很多小秘密,会一起去公园看动物,会把最好看的书跟朋友分享……最开心的时候,会第一时间把这份快乐带给朋友;最悲伤的时候,朋友会给我们更大的勇气和力量支撑住自己。
《维吉尔和欧文系列》是套装两本书籍,分别是《维吉尔和欧文》和《维吉尔和欧文在一起》,讲述了一对好朋友维吉尔和欧文的故事,欧文是一只高大威猛的北极熊,维吉尔是一只娇小可爱的企鹅,他俩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欧文是一个慢性子,做任何事情都是慢慢来,而维吉尔是一个性子很急的家伙,什么事情都希望尽快完成,很多时候都是第一名,就是这样有着巨大区别的两个人成为了最要好的朋友。它俩的身上有什么样有趣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你是我的朋友”一、你是我的好朋友,你也是大家的好朋友
小朋友大多都有这样的心理状态,认为自己喜欢东西都是属于自己的,包括自己交的好朋友。当孩子看到自己的朋友跟别人在一起玩的时候,内心的小宇宙就开始爆发了,他会甩脸子发脾气,会偷偷跑掉生闷气,或者一气之下跑得不见踪影,都是让朋友无法理解的行为。
《维吉尔和欧文》的故事便是如此,维吉尔偶遇了欧文,跟他交朋友,并且把维吉尔认定成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当他跟其他小动物一起玩的时候,维吉尔从生气到十分生气到最后非常生气,他不停地发泄脾气,直到欧文带着一帮朋友来找他。他终于接纳了这个事实,维吉尔开开心心地跟着欧文和朋友们玩了起来,也懂得了一个道理“欧文是他的好朋友,也是大家的好朋友”。
朋友不能独占,因为朋友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拥有交朋友的权利。他可以拥有一个朋友,也可以拥有很多朋友,他把爱和快乐分享给很多人,大家都得到了这份独一无二的快乐,但快乐却从1变成了N+1。
不管欧文是维吉尔一个人的朋友,还是很多海豹、企鹅和海鸟的朋友,维吉尔进步了,他懂得了包容,他包容欧文喜欢跟大家交朋友,他也愿意欧文把友谊分享给别的小动物,他也懂得了“欧文并不是他的北极熊”,欧文是他的朋友,是他可以跟大家一起玩耍,一起陪伴,互相尊重的朋友。
维吉尔尊重朋友欧文的选择,也赢得了欧文对他更多的友谊,瞧瞧,欧文带着一堆的朋友来找发脾气的维吉尔,也在海洋里背着维吉尔一只小动物,这都是欧文反馈给他的独一无二的友谊,其实,我们大家都看得清楚,在欧文心里,维吉尔比其他朋友都重要,就如维吉尔心里欧文也是最重要的一样。
被维吉尔插手的欧文生气了~二、不一样你,才是最美丽的你
我们总是会结交很多不一样的朋友,有的朋友喜欢画画,有的朋友喜欢唱歌,有的朋友喜欢听音乐,有的朋友喜欢养植物,我们会从朋友身上发现很多闪光点,会跟着他们去看到另一个美好的世界,发现更多新鲜的事物。
维吉尔和欧文性格完全不同,一个是急吼吼的急脾气,一个是慢悠悠的慢性子,维吉尔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冲到第一个,欧文总是慢吞吞地跟在他的身后,一脸的悠然自得。不管是学数字还是写名字,或是跟朋友们讲故事,欧文都喜欢慢慢地进行,而在一旁的急脾气维吉尔则按耐不住地插手欧文的事情,惹得欧文十分不悦,最后欧文终于在怒火中爆发了出来,维吉尔吓了一大跳。
看到这个故事,我哈哈大笑起来,太有意思啦,这个故事简直就是我家的翻版啊,我家宝宝就是一个天生的急脾气,做什么事情都是急吼吼的,而我是一个慢性子,做什么事情都是慢慢来,觉得“慢工出细活”,别看我们娘俩性格不同,反而擦出了很多奇妙的火花,犹如不断磨合中的维吉尔和欧文一样,慢慢地就会形成一种和谐的相处模式了。
维吉尔一直急吼吼地替欧文做出很多决定,有些决定比较毛躁,有些决定却十分搞笑,最后在欧文的怒吼中终于明白,他踏到了朋友的底线了,一个人的生活节奏是自然形成的,不管是快还是慢,都是自己掌握的,而不是他人插手强行改变的。他应该尊重这样一个慢脾气的朋友。双方应该在交往的过程中,找到互相磨合并且舒适相处的模式,这样两个人都会感觉到舒服。
好在维吉尔是聪明的,他即使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语气,并且顺应朋友欧文的节奏,开开心心地体验慢生活,一切又归于美好之中了。看着一大一小携手相伴的身影,不知不觉中微笑在嘴角翘起。
朋友,不是我们的复制品,而是一个跟我们完全不一样的人,他们有鲜明的个性,有突出的优点,有优质的品质,有有趣的灵魂,是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朋友。
见到好朋友的时候,别忘了,“摸摸头,拍拍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就像最好的朋友维吉尔和欧文一样好。
《维吉尔和欧文系列》读后感(九):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维吉尔和欧文系列绘本,包括《维吉尔和欧文》《维吉尔和欧文在一起》两本。暖心治愈的故事内容,急脾气维吉尔和慢性子的欧文,加上呆萌的画风,让人读完绘本后,内心中有种温暖的感觉油然而生。 占有与分享 打开《维吉尔和欧文》,开篇讲的是维吉尔和欧文的第一次相遇。“妈妈,我发现了一只北极熊,”维吉尔说,“我打算把他留下来。” 他们的相遇,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从维吉尔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可以看出,维吉尔很喜欢和欧文做朋友,所以他才会说要把欧文留下来。那么,他们会成为很好的朋友吗? 当欧文分别和燕鸥、海豹、企鹅玩得不亦乐乎时,维吉尔非但没有融入其中,反而表现出有些恼怒的情绪,“你是我的北极熊,”维吉尔说,“要跟着我。” 这样的话,我们似乎有些听到家里的小朋友说过。 “这是我的玩具,不是你的。”即使自己一直冷落很久的玩具,当有其他的小朋友要拿时,有些小朋友也会很生气,不让其他小朋友玩。 当弟弟与哥哥闹矛盾时,弟弟有些气急败坏地对哥哥说,“这是我一个人的妈妈,不是你的妈妈。” 说出这样的话,都是源于小朋友没有分享的意识,只是想把一切都据为己有。在维吉尔的身上,有些很多小朋友的影子。与孩子共读这本绘本时,读到这里时,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这个问题。维吉尔这样做对不对?我们应该像维吉尔学习吗?等问题,可以让小朋友通过这本绘本,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 在维吉尔第三次说出“你是我的北极熊,要跟着我”时,欧文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我不是你的。”北极熊说,“而且,我的名字叫欧文。” 欧文的话,让维吉尔有些难以接受。维吉尔跺着脚走开了,他乱踢雪球、跳上跳下。 在绘本的最后,维吉尔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他说,你不是我的北极熊,你是我的朋友。 这种思想的转变,对维吉尔而言,是个很大的进步。小朋友在看到这里时,一定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可以跟小朋友一起讨论,应该像维吉尔学些什么等问题。意犹未尽的结尾,让我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我们不一样 《维吉尔和欧文在一起》,讲的是朋友之间性格的差异性。教会小朋友在与朋友相处时,去接纳差异,与朋友和谐相处。 当维吉尔和欧文一起走路去学校时,急脾气的维吉尔走在前面,“走快点儿,”维吉尔说,“我们要迟到了。” 在数数、讲故事、吃午餐时,维吉尔和欧文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急脾气的维吉尔不管语速还是行动都很迅速,而欧文却自始至终都是慢吞吞的。维吉尔对欧文有种嫌弃,动不动就对欧文大吼大叫,一个劲儿地催促欧文要快一点。 对于维吉尔的催促,生性慢吞吞的欧文说,“我不想快点儿。”这是他对维吉尔催促的反抗。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他的脾气和节奏。有人急脾气,有人慢性子;有人开朗活泼,有人内向安静;有人爱动,有人爱静…… 即使当维吉尔栽倒在雪堆里,大声呼救时,维吉尔却慢悠悠地说了句“嗯……不着急。” 在绘本的最后,欧文和维吉尔一起走路回家,慢慢悠悠地。“对不起,维吉尔,不该对你大吼。欧文说。” “咱们慢慢来吧,”维吉尔说,根本就不用着急。这世界有的是时间,没错,慢慢来。” “反正我也不急着做作业。”慢性子的欧文能主动意识到自己大吼大叫对朋友的伤害,急性子的维吉尔能够说出不着急的话,源于他们对彼此的包容。在一段亲密的友谊关系中,只有互相包容,接纳彼此身上的差异,友谊才能长久。维吉尔和欧文像是现实生活中两个小朋友,他们的性格虽然不同,但是在接触的过程中,他们能不断地去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调整与朋友相处的模式,从而在一起相处得很愉快。
如今的家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来自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宠爱。当这样的两个小朋友相遇时,难免会产生矛盾,发生矛盾时,应该如何和解,应该如何与自己性格不同朋友相处。在《维吉尔和欧文在一起》这本绘本中,会对小朋友有所启发。 优秀的绘本的意义在于,每一次读都有着不同的收获。将一些道理融入浅显的故事中,通过对话与画面的呈现,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引起小朋友的思考,传达出绘本的思想内涵,让小朋友懂得一些道理。打开《维吉尔和欧文》《维吉尔和欧文在一起》,期待小朋友跟维吉尔、欧文来一场约会,你准备好了吗? 维吉尔与欧文和企鹅玩耍维吉尔和欧文维吉尔和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