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存的艰难岁月~韩国公务员考试实态》是一部由NHK执导,日本主演的一部2008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求生存的艰难岁月~韩国公务员考试实态》精选点评:
●和中国的考公大军没什么区别,看完就释然了!
●上升艰难。
●我是哭着看完的
●想起自己公考的岁月。八年前的片子。那时全球化的问题就存在了,现在还是这样。当资本家不需要那么多本国工人时,人们就没有工作和收入来源了。这种情况该如何解决呢?
●不比中国的狂热少多少
●亚洲的年轻人都何其苦逼啊。
●想不到韩国也是这样。
●国内高考,考研,考公务员都有好几次的,但是像考9次这种事确实让我心头一震。
《求生存的艰难岁月~韩国公务员考试实态》影评(一):看得很落泪
高中的时候, 我跟那位考上的同学过的是一样的生活。 每天时间安排的都是按照分钟来的。几点做什么都是事前定好的。激烈的竞争,一贫如洗的生活。一切的一切,完全都是我的过去。
正彬的学习方法也是我曾经用过的。他说的很对。 要想胜出就是要把自己逼到极限。而且要放弃的东西:兴趣,朋友,手机。 没错, 我说怎么自从高中之后就在没有什么兴趣。因为那时候的我已经放弃啦。 在马上要到来的新的一年里。我相信我面临的挑战也是一样的。 我想除非拿出当时自己的精神来才能顺利通过的。
《求生存的艰难岁月~韩国公务员考试实态》影评(二):【NHK纪录片】求生存的艰难岁月——韩国公务员考试实态简要笔记
##导言
《韩国公务员考试实态》是日本NHK与一家制作公司联合摄制的一部纪录片。该片片长45分钟,摄制于2008年2月到2008年7月间。本片的舞台是韩国首尔永登浦区一处名为鹭梁津的小镇。重点记叙了李东赫(时年28岁)和宋正彬(时年30岁)在此地备考公务员的经历。本片反映了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韩国一部分年轻人在极低的录取率面前奋勇拼搏、不屈不挠的精神。
##故事梗概
宋正彬先生为了考取首尔市政府税务官的职位,在鹭梁津一住三年,每天复习17个小时。他制定了周密详尽的复习计划,不折不扣执行到底。在经历了8次失败之后,最终考取。当时他父亲由于积劳成疾已然病倒,儿子的胜利希望也能给他最大的慰藉。
李东赫先生本是大型建筑企业的签约员工。他认为自己无法与同时进公司的正式员工相竞争,面临着年纪一大就被解雇的风险。为了能有稳定的收入,开始准备警官考试。遗憾的是,在2008年7月20日举行的笔试中没有通过。目前他在居住地当管理员,一边备考。
##一点感想
Don't judge。在看本片之前,我认为考公务员只是贪图安逸带来的懦弱。现在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况、都有自己的打算。要紧的是把握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去达到自己的目标。
《求生存的艰难岁月~韩国公务员考试实态》影评(三):努力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努力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原本以为只有中国才有这疯狂的公务员考试热潮,看了这部纪录片后,查了下资料,发现在亚洲这种现象都是很普遍的。为何如此热?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可以稳定的生存。
故事发生在一个聚集了无数准备公务员考试的小镇,早上五点半,小镇就陆续海华丝清醒,天亮的大家都是以奔跑的方式去培训班去自习室。落榜3次,4次,考了两年三年的考生小镇随处可见。纪录片的主人公有两个,一个是东赫,放弃了大公司的合同工参加警官考试。,一个是正彬,想帮助父母,励志考税务局。东赫的房间是一间很小很窄的房间,除了床和书桌之外,剩下的空间也只能基本一个人通过,每个房间门口的间距仅一米左右。自习室里面鸦雀无声,开书包的拉链声,取书声甚至翻书声都控制到最小。正彬已经参加五次考试,从2005年到20007年都在奋战,每天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唯一的娱乐休息时间就是吃饭时间。考公务员要放弃三个东西,朋友、兴趣和手机。这点让我想起了考研的同学们,每天就是三点一线的学习。不管是考研,考公,还是出国,抑或是直接就业,大部分的人无非就是为了混口饭吃。现在大家那么努力,都是为了生存,为了给家庭一个更好的条件。
求生艰难的岁月,努力,为了生存的。本来有一技之长的,放弃了,去考公务员,本来进入企业的,放弃了去考公务员。不管怎么样我都理解,因为自己也是众多的为了生存的一员,没有什么伟大的志向,没有什么宏伟蓝图,很简单,就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求生存的艰难岁月~韩国公务员考试实态》影评(四):出路在哪?
截止到今天裸辞2个月了,26岁,研究生毕业一年。
第一份工作很轻松,但工资很低,过年回家被家人亲戚一顿数落嘲讽,嘴上不承认,可心里很酸楚,自觉面子上过不去。过年回到公司,疫情还没过去,裸辞的念头已经无比强烈。不知道要干嘛,耳边唯一的声音是来自亲戚朋友考公务员的劝告声。随便报了一个事业单位的考试,直到今天仍然没有收到报名成功的消息。4月底辞职,当时有了其他想干的工作,考公的意愿为20%。
5月初,来到青岛。我不知道要回哪里。不知道可以在哪里逗留,没有个落脚的地方。青岛是我上大学的地方,我喜欢上大学时期的自己,所以就又回来了。租了一个房子,尝试性地在网上报了一个省考三不限的专业,去乡镇服务五年的那种。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公务员报名,竟然通过了,而且报录比不太高,仅为1:30。自学了两天后,感觉题目很难,觉得胜算不太,复习进程就这么搁置了。这时距离考试还有两个半月,顺利地找到了第二份工作,于是果断接收了新工作,去上海入职培训十多天,因压力太大,干不下去,果断辞职。考公的志愿为30%。
第二份工作裸辞后,又回到青岛,一个人在出租屋里待着。面前但凡有一个合适的工作机会,我是坚决不去考公的。颓废了2个月,啥也不想干,整天憋在屋里吃吃喝喝,睡觉玩手机。除了扔垃圾和买菜几乎不出门,彻底享受了一把堕落的滋味。这曾是我工作时期特别期盼的生活方式。然而闲散的生活并不好过,渐渐无聊,焦虑,沉沦。如果给自己的人生画个曲线,这段时间的我肯定已经跌落到第五层地狱,只是地狱没有穷尽,一直在沉沦。期间投了80多份简历,得到的电话回复只有3个,其中两个是销售,答应面试后又不想去了。只剩下一个想去的,事业单位,马上要改制,和我的专业比较对口,在遥远的南方,初次面试后很久才给消息,完全把我当成了备胎,入职机会渺茫,但我仍在等。
今天距离公考还有13天。我没有做任何复习。还在等待新的工作机会。从前一直把考公务员作为“末路选择”,排斥考公。现在我知道了,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自己很难有当初学习的状态了,完全学不进去。
想尝试的工作做了,去过国企,外企和民营。有的沉闷,有的挣不到钱,有的需要天天写工作汇报,天天加班,让人喘不上气。这都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太闲太忙都不行。关键我还是个好吃懒惰,喜欢白日做梦的人。我妈说,我这种性格正适合考公务员。因为企业需要竞争,适合狼性的人,而我只是一条“狗窝里搁不住油饼”的遛街狗。
在尝试作为无业游民两个月后,我实在闲得浑身难受,脾气变得异常暴躁。终于鼓起勇气看了这部考公纪录片。现实而残酷。在我身边,听说过考公的人里,有考3年考上外省的,也有一直考不上的,还有考1次就考上国考,留在好地方的。而我还在纠结要不要去参加这次考试。即使去了,心知肚明,也只是随便翻翻卷子,蒙上答案,草草了事,毕竟从来没有好好复习过。每次家里问起我的复习情况,我就特别心虚。当初两次裸辞的借口都是考公,考不上也没脸回原公司了。
现在,我真的没有别的出路了。穷人的孩子,前20年是学霸,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学,学习的理由是,好好学习父母就不会离婚了,他们就能在村里抬起头了。可我一直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连高考报志愿也是稀里糊涂的。看似活得很有主见,实则很迷茫。好歹考出来了,混了一个双非冷门专业研究生文凭。曾经想一步到位,抄条近路,奢望毕业后直接留院。可是我太懦弱,读研期间心态崩了,抑郁了很久,差点退学,后来还是坚持拿到文凭。从这以后,我的人设就塌了,是我自己亲手砸的。不愿父母把我当成装饰品,我让他们认清了现实,认清了我不是那个可以改变家庭命运的人,我活得很糟糕,只能管好自己的事,只想为自己而活。父母终于对我彻底失望,放弃管我了,我又自由了,可是不知道拿这份自由干什么。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样。或许是叛逆来得太迟了。现在我只想为自己而活,不结婚,不生孩子,一生自由。可人生一旦除去了这两件大事,便留出许多空白。空白太多,不知道拿什么填满。我认同叔本华的一句话“人生除了痛苦就是无聊”。我不知道未来的处境会恶化到何种境地。因为还有存款,所以没到最慌乱的时候。这是我任性的代价,成年人叛逆的后果。
活了20多年,最擅长的事就是放弃。高考前3个月忍受不了学习压力,跑回家一个人复习,差点想放弃;大学期间报名计算机二级,不去考,放弃;学过两次车,都因教练骂得太凶,考过科目一后放弃,直到今天也没有驾照;现在报名了省考,又想放弃;心心念念的工作,好不容易进去,干了10天,放弃。一路前进,一路后退,一路放弃,可走的路越来越少。不知道自己究竟考几次才能考上,或许永远考不上。我还有出路吗?等存款花完的那一天,又要痛苦地挣钱去了,然后拿着新的钱挥霍无聊吗?
裸辞后并没有像电视里演得那样去陌生的城市穷游,而是退回到曾经熟悉的城市,租了房子,足不出户,一个人享受堕落。我不愿意每天像上了发条一样生活,现在的我像极了“不求上进的玉子”,终于尝到了“出格”“失控”的滋味,很刺激。像驾着一辆车,冲出了既定轨道,看不到路,那就先在路边抛锚一段时间吧,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归正轨。就像在本子上写着字,突然不愿写了,依然握着笔,笔尖就停留在那一页那一处,汩汩的墨水晕染出一大片黑圆,不知何时才会翻到新的一页。就像一个人发呆抽烟,看着窗外,只剩下烟蒂,烫到手才恍然大悟,不知何时才愿松手。
心有不甘,看似好多条路,走得通的少。